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汇总-修订编选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331176 上传时间:2020-10-2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8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汇总-修订编选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汇总-修订编选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汇总-修订编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汇总-修订编选(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汇总(三) 句子专项训练句子专项训练 缩句知识点缩句知识点: 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 句的主要意思。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 个句子的“主干”。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有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 的部分。 缩句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缩句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 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 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如 : “满头

2、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 的灵车。”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谁老奶奶;干什么等待灵车。缩句后 就成为:“老奶奶等待灵车。” 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 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因 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 地”的。 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如“我不相信 他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 4.将形容词,修饰词删去 缩句应注意的地方

3、 缩句时,要注意三条: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 仍然是句子。 缩句时,要注意三条: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三是缩写后 仍然是句子。 缩句训练题:缩句训练题: 1、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2、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 3、我们追寻诗仙李白在这里游览山水、痛饮狂歌的行踪。 4、繁花似锦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一幅美妙的图案。 5、童年的往事多得像天上的繁星。 6、我们要努力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7、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8、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于线。 9、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10、这是远在

4、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就读的妈妈特意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11、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12、汉丞相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 修改病句知识点修改病句知识点 病句是指结构不完整,语句不通畅,意思表达不清楚甚至错误的句子。学会修改病句是 一项基本技能,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都有好处。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修 改的技巧?首先,要了解病句的类型然后才能有针对方案: 1、病句成因 1、病句成因 句子不完整,成分残缺。 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例如 : “为了班集体,做 了很多好事。”谁做了许多好事,不明确。 用词不当 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

5、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 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例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 应改为“果断”。 词语搭配不当 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 惯,造成了病句。例如 : “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听到”与” 优美的舞蹈” 显然不能搭配, 应改为 “在联欢会上, 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 看到优美的舞蹈。” 词序颠倒 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 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例如 : “语文对我很感兴趣。”“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

6、, 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前后矛盾 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例如 : “我估计他这道 题目肯定做错了。” 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 而后半句又肯定他错了, 便出现了矛盾, 到底情况如何呢?使人不清楚。可以改为“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或“我断定他这道题 做错了。” 重复罗嗦 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例如:“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 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 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 不合逻辑不合事理 句子中某些词语概念不清,使用错误,或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理,也易造成病句。例

7、如 : “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绿 ,一派丰收的景象。”稻子成熟时是一片金黄色,而本句 中形容一片碧绿,不合事理。 此外比喻比拟不当,只代不明 2、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时要找出了病因,就能“对症下药”。常用的方法是:一读,二找,三改, 四确定。修改病句的原则是:原意要保,改动要小,改法要巧。 常用的方法是:一读,二找,三改, 四确定。修改病句的原则是:原意要保,改动要小,改法要巧。 同学们修改病句有三种情况,这三种情况体现了三种水平。下面举例说明。 病句:同学们都树立起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习惯。 第一种改法 : 把“良好习惯”改为“信心”,这种改法改掉了“树立”和“习惯”搭配 不当的毛病,却出现

8、了“爱护公共财物”和“信心”搭配不当的新毛病。 第二种改法 : 把全句改为“同学都爱护财物”。这样语句通顺了,但是删去太多,使原 句中强调“良好习惯”这个意思没有了。 第三种改法:把“树立起”改为“养成”。这种改法既改了毛病,又保持了原意。 上面的例子告诉我们,修改病句的要求是:保持作者本意,保持原来句式上面的例子告诉我们,修改病句的要求是:保持作者本意,保持原来句式。 修改病句训练题:修改病句训练题: 1、这是一个快乐、愉快、欢乐的班会。 2、老师渐渐放慢了进度。 3、经过这次外出调查,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4、哥白尼敢于批判和有勇气怀疑不符合实际,却历来被认为不可侵犯的权威学说。 5、选出下

9、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5、选出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实现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 B、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难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 C、新世纪里,我们有决心把自己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 D、能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6、秋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7、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却不该错过。 8、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9、小强和小明赛跑,他比他跑得快。 10、目前,广大群众的环保观念比较淡薄,确实需要大大提高。 11、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必须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12他那亲切的话语,

10、慈祥的面容,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13、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14这场球赛的输赢,不仅关系到球队的名声,关系到学校的荣誉。 15、看了这次展览,使我有很多感想。 16、只有社会主义,就能救中国。 17、事情发生后,班主任就同班委研究,决定对这个问题进行一次教育。 扩句知识点:扩句知识点: 句子可以扩充的有五个地方: (1)“谁”的前面 ; (2)“是”和“动作”的前面 : (3)“什么”的前面 ; (4)“怎 么样”的前面;(5)“怎么样”的后面。 例句:1、英勇的战士狠狠地打击来犯的敌人。(“谁”之前)(“动作”之前) (“什么”之前) 2、刘胡兰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

11、是”之前)(“什么”之前) 3、海娃非常高兴。(“怎么样”之前) 4、海娃高兴极了。(“怎么样”之后) 一个地方可以加上不止一个枝叶。如“刘胡兰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在“英雄”的前 面就加上了“一位”和“了不起”。 扩句应注意什么呢?扩句应注意什么呢?一是不能违背原意;二是不能改变结构,三是必须搭配恰当;四是 力求内容丰富。如把“小兰上学去”扩成“小兰冒着瓢泼大雨和泥泞的小路上学去”,扩充 的部分就有搭配不当的毛病。又如:“禾苗点头”扩成“禾苗在微风中点头”当然是对的, 但算不上好。因为“禾苗”前可以扩充而未扩充。如扩成“田里的禾苗在微风中点头”就比 较好。但仍不算很好,因为扩充的两个枝叶都是

12、“在什么地方”,还可以加上什么样的,怎 样的一类词语,变成“田里绿油油的禾苗在微风中频频点头”。 扩句的正确步骤是什么呢?扩句的正确步骤是什么呢?第一,画一画,看看扩充哪些地方 ; 第二,想一想,可以加 进哪些枝叶;第三,连一连,看看搭配是否恰当。 1、老师批改作业。 2、战士保卫边疆。 3、洪水淹没了村庄。 4、海鸥飞过海面。 5、兄妹俩陶醉了。 6、小马驹瞪着眼睛。 7、战士保卫边疆。 8、同学们做作业。 9、战士脸红。 10、春风吹遍大地。 11、少先队员挥舞着花束。 12、同学们议论着消息。 13、学校开展活动。 14、我握着手。 15、战士献出生命。 16、我和小刚来到市场。 转述句

13、知识点:转述句知识点: 转述句中人称变换有规可循 转述句小歌谣: 一改标点:冒号改逗号,引号给去掉; 二改人称:碰到我改成他(她),碰到你看前面,前面是谁改成谁。 归纳起来,转述句中的人称变换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说:“我。” 如:鲁迅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这种类型的句子,在转述时,只要把句中的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去掉 引号,冒号改成逗号即可。 改成:鲁迅说,他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 2、对说:“我,你。” 如:张明对王芳说:“我今天中午要到商店去买东西,回去可能要迟一点,请你告诉我 妈妈。” 这种类型的句子中出现了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等人称代词,分析句子,句 中的“你”就是提示语(冒号前面的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