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培训课件(最新编写-修订版)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318387 上传时间:2020-10-26 格式:PDF 页数:170 大小:1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培训课件(最新编写-修订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0页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培训课件(最新编写-修订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0页
亲,该文档总共1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培训课件(最新编写-修订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培训课件(最新编写-修订版)(1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事故回顾 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 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瑞海公司仓库发生爆炸:173人死亡,千余人 受伤,核定直接经济损失68.66亿元人民币,其他损失尚需最终核定。 事故回顾 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 2015年8月31日23时18分,山东滨源化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滨源公司”)新建年产2万吨改性型胶粘新材料联产项目二胺车间 混二硝基苯装置在投料试车过程中发生重大爆炸事故,造成13人死 亡,2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326万元。(共计32人受到问责 ) 东营市山东滨源化

2、学有限公司“831”重大爆炸事故 事故回顾 滨州市山东富凯不锈钢有限公司“1129”重大煤气中毒事故 2015 年 11 月 29 日 17 时 40 分许,位于滨州市邹平县的山东富凯不锈 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凯公司)发生重大煤气中毒事故,造成10 人死 亡,7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90.7 万元。(共计27人受到问责) 安委办20163号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 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 二、着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 (一)健全安全风险评估分级和事故隐患排查分级标准体系。 (二)全面排查评定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等级。 (三)建立实行安全风险分

3、级管控机制。 (四)实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 文件要求 安委办201611号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 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 文件要求 二、着力构建企业双重预防机制 (一)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 (二)科学评定安全风险等级。 (三)有效管控安全风险。 (四)实施安全风险公告警示。 (五)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2017年6月5日山东临沂金誉石化有限公司装卸区一液化气罐车在装卸作业时发生爆炸, 引发着火。5日1时左右,有3辆外省液化石油车进入厂区后,1名驾驶人员违章操作引发 火灾,致使厂区内6个1000立方米的液化气罐燃烧了4个。事故造成10人遇难,9人受伤。

4、 事故盘点 2017年5月19日潍坊寿光市新丰淀粉有限公司发生粉尘爆炸事故,1人 重伤(后经抢救无效死亡),6人轻伤。 事故盘点 双重预防机制 落实主体责任 1、法律法规 2、标准规程 安全文化 危机四伏 高度 底线思维 红线意识 双重预防机制 双重预 防机制 实施方案 辨识危险源 确定隐患排 查内容清单 编制隐患 排查表 排查风险点(一点一表、一企一册) 风险 评价 风控措施 按区域 按职能 按层级 双重预防机制基础工作流程 汇报提纲 01 02 03 04隐患排查治理 概念 风险辨识 01 02 03 04 05 风险分级管控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流程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5、概念 01 01 概念 危险源(hazard)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引自: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GB/T280012011) 1.1术语和定义 1.1.1 危险源 01 概念 (1)危险源的构成 根源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 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 器等等。 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作业环境的状态 二部分。 行为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 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 01 概念 (2)危险源的分类按照标准分 第一种分类:可按照事故发生致因理论,把危险源划分为“第一类危险源” (客体能量或危险物质)和“第二类危险源”(非客

6、体导致能量或危险 物质意外释放或泄漏的因素)两类。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 和 第一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 01 概念 在生产现场,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能量载体,以及载有有害物 质的载体属于第一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 事故发生的内因 第一类危险源的危险性,与有害物质数量的多少、能量强度的大小有密 切关系。 第一类危险源具有的有害物质或能量越多,一旦发生事故其后果越严重, 相反,当其处于低能量状态时比较安全。 01 概念 常见的 第一类 危险源 产生、供给能量的装置、设备; 如变电所、锅炉、电炉、转炉等。 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或场所;

7、如起重提升机械,登高作业等。 一旦失控可能产生巨大能量的装置、设备、场所; 如液氧储罐、LNG储罐等。 有害物质和能量载体; 如运动中的车辆、机械的运动部件、吊起的重物、带电的导体等 01 概念 常见的 第一类 危险源 一旦失控可能发生巨大能量蓄积或突然释放的装置、设备或场 所; 如压力容器设备、易产生静电积聚的场所等。 危险物质; 如可燃气体、液体、忌水性物质(高温物料)、混合性危险物 质。 人体一旦与之接触,将导致能量向人体意外释放的物体。 如锐利的毛刺、棱角等,人体行动中与之碰擦人体的动能意 外释放,将使人体受到伤害。 生产、加工、储存危险物质的装置、设备或场所; 如燃料罐区、制氧车间等

8、。 01 概念 导致约束、限制能量的措施(屏蔽)失控、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为 第二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 事故发生的外因 一般认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有害物质或能量意外释 放的直接原因。 从系统安全的观点考察,使有害物质或能量的约束、限制措施失效、破坏的 原因包括人、机(物)、环境和管理缺陷4个方面的因素。 01 概念 人的失误可能直接破坏对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 人失误也可能造成物的故障,进而导致事故发生。 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中不安全行为13大类: 1. 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2. 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3. 使用不安全设备4. 用手代替工

9、具操作 5. 物体(成品、材料、工具等)存放不当6. 冒险进入危险场所 7. 攀、坐不安全位置8. 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 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10. 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 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12. 不安全装束 13. 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机(物)、环境、管理缺陷第二类危险源 01 概念 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的现象。物的不安全 状态,就是某种故障状态。物的故障可使约束、限制有 害物质或能量的措施失效而发生事故。 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中不安全状态4大类: 1. 防

10、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 2. 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3. 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听力护具、 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 4. 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人的失误会造成物的故障,物的故障也可能诱发人的失误。 危险源类别人、机(物)、环境、管理缺陷 物的不安全状态 01 概念 主要指系统运行的环境因素,如温(湿)度,照明、 粉尘、通风、噪声和振动等物理环境,企业和设备 等软环境等。 照明光线不良通风不良 作业场所狭窄作业场地杂乱 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操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 地面滑贮存方法不安全环境温度、湿度不当 不良的物理环

11、境,会引起物的不安全状态或人的不安全行为。 危险源类别人、机(物)、环境、管理缺陷 环境因素 01 概念 指在人-机(物)-环境的安排上出现失误。 在硬件上不能使机和环境保障人的安全; 在软件上没有制定人-机(物)的交互规则或制定的规则被 违反而不能实施,不能消除机对人的伤害。 危险源类别人、机(物)、环境、管理缺陷 管理缺陷 工程设计使用的材料有问题,未达到质量要求等,造成物的不安全状态。 安全管理不科学,安全组织不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明确或贯彻不力。 安全工作流于形式,出了事故抓一抓,上级检查抓一抓,平常无人负责。安全措施不落实,不 认真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 对职工不进行思想教育,劳动纪

12、律松弛。 忽略防护措施,机器设备无防护保险装置,安全信号失灵,通风照明不合要求,安全工具不 齐备,存在的隐患没有及时消除。 分配工人工作缺乏适当程序,用人不当。 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不足或流于形式,对新工人的安全教育不落实。 安全规程、劳动保护法规实施不力,贯彻不彻底,没有作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事故应急预案不落实,对事故报告不及时,调查、处理不当,法制观念不强,执法不严等。 01 概念 总是同时出现第一类危险源第二类危险源 01 概念 人员伤亡 第一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 释放出的有害物质或能量 数量和强度 性能可 人失误物故障 环境不良 管理缺陷 人员伤亡 难易难易 度程重严 01 概念

13、第二种分类:按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综合考虑起因物、引 起事故先发性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分为20类: (2)危险源的分类按照标准分 01 概念 伤害事故类型与第一类危险源伤害事故类型与第一类危险源 事故类型事故类型能量源或危险物的产生、储存能量源或危险物的产生、储存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能量载体或危险物 物体打击物体打击产生物体落下产生物体落下、抛出抛出、破裂破裂、飞散的设备飞散的设备、场所场所、操作操作 落下落下、抛出抛出、破裂破裂、飞散的物飞散的物 体体 车辆伤害车辆伤害车辆车辆、使车辆移动的前因设备使车辆移动的前因设备、坡道坡道运动的车辆

14、运动的车辆 机械伤害机械伤害机械和驱动装置机械和驱动装置机械的运动部分机械的运动部分 起重伤害起重伤害起重起重、提升机械提升机械被吊起的重物被吊起的重物 触电触电电源装置电源装置带电体带电体、高跨步电压区域高跨步电压区域 灼烫灼烫热源设备热源设备、加热设备加热设备、炉炉、灶灶、发热体发热体高温物体高温物体、高温物质高温物质 火灾火灾可燃物可燃物火焰火焰、烟气烟气 高处坠落高处坠落高度差大的场所高度差大的场所、用于人员升降的设备用于人员升降的设备、装置装置人体人体 坍塌坍塌土石方工程的边坡土石方工程的边坡、料堆料堆、料仓料仓、建筑物建筑物、构筑物构筑物 边坡土边坡土(岩岩)体体、物料物料、建筑建

15、筑 物物、构筑物构筑物、载荷载荷 冒顶片帮冒顶片帮矿山采掘空间的围岩体矿山采掘空间的围岩体顶板顶板、两帮围岩两帮围岩 放炮、火药爆炸放炮、火药爆炸炸药炸药 爆炸爆炸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气体、可燃性粉尘可燃性粉尘 锅炉爆炸锅炉爆炸锅炉锅炉蒸汽蒸汽 压力容器爆炸压力容器爆炸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内容物内容物 中毒窒息中毒窒息产生产生、储存储存、聚集有毒有害物质的装置聚集有毒有害物质的装置、容器容器、场所场所有毒有害物质有毒有害物质 01 概念 第三种分类: 按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将生产过程的危险与有害因素分为4类: 人的因素 物的因素 环境因素 管理因素 人的因素

16、“核心”模型 人的因素 管理因素 环境因素 物的因素 (2)危险源的分类按照标准分 01 概念 按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分类 人的因素 1.1 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2 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01 概念 01 概念 物的因素 2.1 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2 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3 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按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分类 01 概念 01 概念 01 概念 环境因素 3.1 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3.2 室外作业场地环境不良 3.3 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3.4 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按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分类 01 概念 01 概念 管理因素 4.1 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 4.2 职业安全卫生责任制未落实 4.3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4.4 职业安全卫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