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20 “前挂后连”巧记物理学史和重要思想方法(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149238357 上传时间:2020-10-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20 “前挂后连”巧记物理学史和重要思想方法(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20 “前挂后连”巧记物理学史和重要思想方法(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20 “前挂后连”巧记物理学史和重要思想方法(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20 “前挂后连”巧记物理学史和重要思想方法(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20 “前挂后连”巧记物理学史和重要思想方法(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20 “前挂后连”巧记物理学史和重要思想方法(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20 “前挂后连”巧记物理学史和重要思想方法(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检测(二十) “前挂后连”巧记物理学史和重要思想方法1多选为了认识复杂的事物规律,我们往往从事物的等同效果出发,将其转化为简单的、易于研究的事物,这种方法称为等效替代法。下列哪些物理概念的建立采用了等效替代思想()A惯性 B重心C平均速度 D合力与分力解析:选BCD惯性概念的建立没有采用等效替代思想,A错误;重心是将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等效为集中于一点,B正确;平均速度是将变速运动过程等效为匀速运动过程,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等效为匀速运动的速度,C正确;合力与分力是采用等效替代思想,使力的作用效果相同,D正确。2在人类对物质运动规律的认识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大胆猜想、勇于质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2、。下列有关科学家及他们的贡献描述正确的是()A卡文迪许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后,进行了“月地检验”,将天体间的力和地球上物体的重力统一起来B在公式FG中,G称为引力常量,单位是Nm2/kg2C开普勒潜心研究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提出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D万有引力定律只适用于天体,不适用于地面上的物体解析:选B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过程中,进行了“月地检验”,将天体间的力和地球上物体的重力统一起来,A错误;利用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推导可知,B正确;开普勒潜心研究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提出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开普勒三定律,行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C错误;万有引力定律既适用于天体,也适用于地面上的物体

3、,适用于宇宙万物,D错误。3多选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物理定律就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有关下面四个实验装置,描述正确的是()A牛顿利用装置(1)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B库仑利用装置(2)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C奥斯特利用装置(3)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D牛顿利用装置(4)总结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解析:选BC卡文迪许利用装置(1)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故A错误;库仑利用装置(2)总结出了真空中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故B正确;奥斯特利用装置(3)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故C正确;伽利略利用装置(4)总结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故D错误。4物理学中用到大量的科学研究

4、方法,在建立下列物理概念时,都用到“等效替代”方法的是()A质点、电场强度B平均速度、点电荷C弹力、电势D合力与分力、合运动与分运动解析:选D等效替代方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比较各选项中的概念易知,选项D正确。5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焦耳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安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C伽利略将斜面实验观察到的现象经过合理外推,找到了力和运动的本质关系D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得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解析:选C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选项A错误;法拉第发现了

5、电磁感应现象,选项B错误;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测得了引力常量G,选项D错误;选项C符合事实。6多选关于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结构,经过不断的实验探索,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这个探索的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卢瑟福根据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生散射,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为了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辐射光谱的不连续性,玻尔提出了氢原子结构模型C汤姆孙通过利用粒子轰击铍原子核,最终发现了中子D人类第一次实现的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是NHeOH解析:选ABD粒子轰击金箔时大部分粒子没有偏转,少部分发生大角度偏转,卢瑟福据此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选项A正确;为了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辐射光

6、谱的不连续性,玻尔结合量子论提出了氢原子结构模型,选项B正确;查德威克通过利用粒子轰击铍原子核,最终发现了中子,选项C错误;人类第一次实现的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是NHeOH,选项D正确。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B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提出“磁生电”思想是受到了安培发现的电流的磁效应的启发D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应用了牛顿第三定律的知识解析:选D伽利略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A错误;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

7、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没有提出原子核的组成,B错误;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提出“磁生电”思想是受到了奥斯特发现的电流的磁效应的启发,C错误;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应用了牛顿第三定律的知识,D正确。8在法拉第时代,下列验证“由磁产生电”设想的实验中,能观察到感应电流的是()A将绕在磁铁上的线圈与电流表组成一闭合回路,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B在一通有恒定电流的线圈旁放置一连有电流表的闭合线圈,然后观察电流表的变化C将一房间内的线圈两端与相邻房间的电流表连接,往线圈中插入条形磁铁后,再到相邻房间去观察电流表的变化D绕在同一铁环上的两个线圈,分别接电源和电流表,在给线圈通电或断

8、电的瞬间,观察电流表的变化解析:选D只形成闭合回路,回路中的磁通量不变化,不会产生感应电流,A、B、C错误;给线圈通电或断电瞬间,通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变化,会产生感应电流,能观察到电流表的变化,D正确。9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突出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B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在热学、电磁学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成功地发现了焦耳定律C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较准确地测定了静电力常量D楞次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研究提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楞次定律解析:选B开普勒对第谷观测的行星数

9、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发现的,选项A错误;焦耳发现了焦耳定律,并在热学、电磁学等方面都做出了杰出贡献,选项B正确;卡文迪许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选项C错误;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楞次研究提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方法楞次定律,选项D错误。10多选以下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且用扭秤装置测出了引力常量C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D库仑认为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并提出用电场线简洁地描述电场解析:选A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

10、了电磁感应现象,选项A正确;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扭秤装置测出了引力常量,选项B错误;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描述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选项C正确;法拉第认为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并提出用电场线简洁地描述电场,选项D错误。11物理学对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于物理学发展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B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库仑把它们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C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电现象与磁现象之间的联系D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运动的物体如果不

11、受力,它将一直运动下去解析:选D亚里士多德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A错误;正电荷和负电荷是富兰克林命名的,B错误;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C错误;伽利略用“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D正确。12多选(2019届高三沈阳调研)下列关于物理学史、物理概念和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动势表征的是电源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本领,在大小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 C的正电荷在电源内部从正极搬运到负极所做的功B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在倾角为90的斜面上的运动,再根据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是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

12、理相结合的方法C法拉第首先提出了“场”的概念,并利用电场线、磁感线形象地描述了电场和磁场D利用vt图像与坐标轴围成面积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过程中,用到了等效替代的物理学方法解析:选BC电动势表征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在大小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 C的正电荷在电源内部从负极搬运到正极所做的功,故A错误;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在倾角为90的斜面上的运动,再根据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是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故B正确;法拉第首先提出了“场”的概念,并利用电场线、磁感线形象地描述了电场和磁场,故C正确;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

13、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视为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故D错误。13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多次实验总结出来的一条实验定律B库仑通过著名的扭秤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C亚里士多德发现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开普勒三大定律揭示了行星的运动规律,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解析:选D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不是通过实验得出的,A错误;引力常量是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测出的,B错误;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错误;

14、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D正确。14多选如图所示,有一位冒险家希望有一天能站在世界上最高的楼顶,他设想把这样一座楼建在赤道上,假设这座楼施工完成,高度为h,站在楼顶时,他恰好感到自己“飘浮”起来。设这位冒险家的质量为m,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则冒险家在楼顶受到的万有引力的大小为()A0 B.Cm D.解析:选BC由题意可知,冒险家受力情况与地球同步卫星相同,如果受到的万有引力为0,就会离开楼顶,在太空中运动,A错误;由mg,得gR2GM,设冒险家受到的万有引力为F,则有F,B正确;由gR2GM,可得m2r,得r,故Fm2rm2m,C正确,D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