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20201021223350)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9221235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66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20201021223350)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20201021223350)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20201021223350)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2020102122335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2020102122335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 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期 末 试 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 1. 假如你去北京旅游,你可以参观下列哪个原始人类遗址() A. 周口店遗址B. 河姆渡遗址C. 元谋人遗址D. 半坡遗址 2. 中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发现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位于我国的() A. 闽江流域 B. 淮河流域 C. 长江流域 D. 黄河流域 3.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的我国历史 上第一个王朝是() A. 夏朝 B. 商朝 C. 秦朝 D. 西汉 4. 香港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周代封

2、建”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 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在我们大 陆历史教材的提法是() A. 禅让制B. 世袭制C. 中央集权制度 D. 分封制 5. 四位学生在为穿什么样的衣服展开辩论:甲认为:穿衣应根据四季气候;乙认为:穿衣应 根据身份而定;丙认为:讲究衣服的穿着是一种浪费;丁认为:由上面规定,大家穿一样的 制服,根据他们的观点对应的思想是() A. 甲一儒,乙一墨,丙一法,丁一道B. 甲一儒,乙一法,丙一墨,丁一道 C. 甲一道,乙一墨,丙一法,丁一儒D. 甲一道,乙一儒,丙一墨,丁一法 6.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同学对各种

3、思想主流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 描述为:“封建正统思想的奠基者”,“法治思想的建立者”,“朴素辩证法的提出者”, “兼爱非攻的倡导者”。按顺序它们分别应代表() A. 儒、道、墨、法 B. 法、儒、道、墨 C. 儒、法、道、墨 D. 道、法、墨、儒 7.三字经 中有云:“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现的霸 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A. 越王勾践楚国 B. 晋文公齐国 C. 齐桓公秦国 D. 楚庄王秦国 8. 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到:“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 了,其实这是冤枉的。”“他的好处”包括() 统一六国 焚书坑儒 推

4、行郡县制 统一货币、度量衡 修建陵墓 A. B. C. D. 9. 如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秦朝统一了文字。 A. B. C. D. 10. 下图为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单位:万人),为解决这一问题,汉武帝采取的 措施是 ( ) A. 以德化民,勤俭治国 B. 罢兵归农,休养生息 C. 颁推恩令,削爵夺地 D. 减轻刑罚,裁减官员 11. 下表显示了东汉中后期10 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这一现象导致() 皇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 即位年龄10 1 1

5、3 11 2 8 15 12 14 9 寿命(岁)27 2 31 30 3 9 36 34 14 54 A. “七国之乱”的爆发B. “八王之乱”的兴起 C . 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D. 五胡十六国局面出现 12. 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体系,帝国采取“用制 险塞”的隔绝固守、“导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的措施。这表现在() A. 北讨匈奴、南征北战、开凿灵渠 B. 联络月氏、北击匈奴、通婚和亲 C. 修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 D. 修筑驿道、收复河套、开发象郡 13. 楚汉之争的性质是( ) A. 汉取代秦的战争B. 项羽和刘邦争夺农民起义领导权的战

6、争 C. 秦末农民战争的继续D. 项羽和刘邦争夺帝位的战争 14. 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下图体现的措施是() A. 商鞅改革户籍制B. 文景帝以德化民 C. 汉武帝的推恩令D. 挟天子以令诸侯 15. 有学者评论道:“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 武而后定。”下列史实与此评论中“教”“政”“境”相匹配的是() A. 儒家思想、分封制、西域都护B. 罢黜百家、郡县制、北击匈奴 C. 儒家思想、中央集权制、张骞通西域 D. 道家思想、王位世袭制、万里长城 16. 西汉时期,在汉武帝以前,在许多国家制度上,基本上没有突破秦代模式。故有汉承秦制 之说。但是汉制绝不是对秦

7、制的完全复制,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汉武帝对“秦制”实现 了“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在地方制度上的“继承”和思想统一上的“创新”主要表现 为() A. 颁行推恩令,实行郡县制和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B . 推行郡县制和独尊儒术 C. 实行分封制和焚书坑儒 D. 实行郡县制和奉行“无为”而治 17. “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 处,笑人间霸业如何!”这段材料称道的人物应是() A. 刘备 B. 孙权 C. 诸葛亮 D. 曹操 18.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曾统一过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有() 氐族羌族鲜卑族匈奴族 A. B. C. D. 19. 科技文化的

8、发展是社会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下列哪一项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 化发展的原因 ( ) A. 国家分裂,社会动荡B. 北方各民族的交融 C.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D. 科学家勇于探索实践 20. 以下我国古代朝代更迭示意图中分别是() A. 蜀 东晋前秦B. 西楚东晋前秦C. 蜀 东晋梁D. 蜀 东晋张楚 21.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对秦汉时期时代特征表述最恰当的是() A.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D. 繁荣开放的社会 22.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继商周之后的第二个高峰,这一时期的文化灿若群星、百花 齐放。下列有关秦汉文化的表述

9、正确的是() 佛教在秦朝末年传入我国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史书 道教在东汉时期兴起于我国民间 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 A. B. C. D. 23. 东晋在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解除了来自北方的威胁,相对稳定的局势,使社会经济得以 有所发展。江南出现的景象是 ( ) A. “荆扬晏安,户口殷实”B.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 “胡”“汉”观念逐渐淡薄D. “王与马,共天下” 24. 下列政权都城在洛阳的是( ) 曹魏孙吴西晋东晋南朝北魏 A. B. C. D. 25. 东晋诗人谢灵运在作品山居赋 中提到了麻、 粟、豆等农作物, 以及梨、 枣、杏等果树。 这些原来都是种植在北方 的 ,

10、而这时也在南方种植了,主要原因是() A.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的不断更替 B. 南迁江南的劳动力带去的优良品种、先进生产经验和技术 C.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 D. 北朝的贾思勰所著的农书齐民要术传到了南方,起了指导作用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3 小题,共50 分) 26. 秦朝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因为)有侯(诸侯)王。天下初定,又 复立国,是树兵(制造战乱)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1)材料一中“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指的是什么历史现象?秦始皇认为出现

11、这种 情况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吸取历史教训,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 的控制? (2) 材料二中图1铭文是哪一种字体?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铭文中“廿六年”是指哪一年? 为“法度量则不壹”,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为了应对匈奴的威胁,采取了哪两项措施? (4)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料,孔子之术者着,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1)材料一中 的 “臣”是谁?根据材料一,归纳他提出的基本主张。 (2) 为了削弱诸侯王

12、实力的日益强化,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为了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督, 汉武帝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如下图 (3)材料二中文物反映了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实行的哪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汉武帝还 实行了什么措施来改善国家财政状况。 材料三出使西域图 (4)图中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的人物是谁?前138 年,他是带着什么使命远行的?他的西域 之行带来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 雄诸侯。 汉书 ?食货志 (1)材料一中的“商君”是谁?材料中的哪句原话体现了“商君”实行一系列措施的效果。 (2)材料一中属于经

13、济方面的措施是什么? 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 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 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3) 材料二中的“魏”政权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材料评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结合所 学知识指出该历史事件的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 一、 ADADD CDABC CCDCC BDCAC BCAAB 二、 26、 (1)分封制;废除分封制,试行郡县制。 (2)小篆;公元前221 年;统一度量衡。 (3)派蒙恬被击匈奴,修筑长城;巩固(封建)统治。 (4)巩固(封建)统治。 27、 (1)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推恩令;刺史 (3)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营。 (4)张骞:为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加强了西域与内地之间的联系,促进了西域的开发, 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 28、 (1)商鞅;“倾邻国而雄诸侯”。 (2)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 (3)鲜卑族;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卑微的实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