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9220788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32.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 1.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A. 元谋直立人 B. 北京人 C. 蓝田人 D. 山顶洞人 2.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是() A. 水稻小麦 B. 水稻粟 C. 水稻玉米 D. 粟小麦 3. 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已经() A. 建造房屋B. 使用火C. 制造彩陶D. 种植水稻 4. 鲁迅先生留学日本时曾写过“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诗句,表达了要用自己的鲜血来保卫 中华民族。那么,被华夏子孙尊奉为人文始祖的是() A. 黄帝和蚩尤 B. 黄帝和炎

2、帝C. 尧和舜 D. 舜和禹 5. 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位有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尧、舜、禹,他们都是 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 选举制 B. 投票制C. 世袭制 D. 禅让制 6. 炎帝和黄帝是下列哪一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A. 黄河流域 B. 长江流域C. 珠江流域 D. 淮河流域 7. 俗话说:“洪水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曾经发生了很大的水患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灾 难. 此时 , 有一位英雄人物, 他花了十三年的时间 , 终于治好洪水 , 造福从民 . 你能说出他是谁 吗?() A. 黄帝 B. 尧 C. 舜 D. 禹

3、 8. 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 A夏朝建立 B商朝建立 C周朝建立 D秦朝建立 9.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齐人”“鲁人”“楚人”“燕人”等名称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郡国并行制 D. 行省制度 10. 西周时期,用鼎制度明确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西周社会等级森严 B.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 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落后 D.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在 11.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 12.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古代青铜器是() A

4、. 毛公鼎 B. 四羊方尊C. 青铜立人象 D. 司母戊鼎 13.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 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剧 B. 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C. 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D.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14. 邵阳市某学校开设经典诵读课,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 要方式。“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引自三字经,其中的“七雄”是指 () A. 齐、楚、秦、燕、赵、魏、韩B. 楚、秦、赵、宋、魏、齐、韩 C. 晋、楚、齐、韩、赵、燕、魏D. 吴、魏、燕、赵、楚、秦、韩 15. 修筑于战国,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 A. 都江堰 B.

5、大运河 C. 芍陂 D. 郑国渠 16. 有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该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A. 大变革 B. 大一统 C. 民族政权并立 D. 专制皇权加强 17. “光盘行动”就是提倡人们吃饭时不剩饭菜,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在春秋战国的诸子 百家中提倡节俭、批判贵族奢侈浪费的是() A. 孟子 B. 墨子 C. 庄子 D. 韩非 18. 大型纪录片长城中国的故事全面展现了长城的雄姿和周边优美的环境。长城是中 华民族的象征。秦朝长城的东西起止地点是() A. 辽东、临洮 B. 鸭绿江、嘉峪关C. 山海关、嘉峪关 D. 山海关、临洮 19. 战国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有(

6、) 巨鹿之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A. B. C. D. 20. 下列不属于大泽乡起义的史实是() A. 发生在公元前209 年 B. 领导人是陈胜、吴广 C. 起义者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D.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21. 战国时期各国新兴地主阶级实行变法是为了() A. 做诸侯中的“霸主”B. 富国强兵,维护统治 C. 防御外来侵略D. 维护周天子的权威 22. 2014年 11 月 25 日,李克强总理在水利部考查并召开座谈会时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 “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水利工程,造就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的 美称,请问上述是指我国古代哪项水利工程() A.

7、灵渠B. 都江堰C. 白渠D. 三峡工程 23. 以下主张与中国古代思想家匹配正确的是( ) A. “兼爱”“非攻”老子 B. “仁”“爱人”墨子 C. “无为而治”孔子 D. “仁政”“轻徭薄赋”孟子 24. “百家争鸣”反映应的社会实质是() A. 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 夏桀暴政使取民怨声四起 C.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D. 一百家学派相互取长补短 25. 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 度,这种制度的重要特征是() A. 国家一切大权都集中在皇帝手中B. 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C. 统一度量衡D. 在中央设丞相、太尉、

8、御史大失 二、材料分析题( 50 分) 26. (12 分) 如下图是两幅古代房屋的复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 A 和 B 房屋样式的名称。 (2)最早建造 A、B 房屋的分别是哪里的居民? (3)中国古代原始居民房屋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自然环境不同 (4)上述两种房屋的主人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5)上述两种房屋的主人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27. (10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在材料一中的、处填写出相应的制度和人物。 (2) 材料二的图示反映了我国什么时期实行的一种什么制度?写出该制度的主要 目的。 28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

9、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材料二:六王毕, 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戍卒叫, 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材料三:壮士不死即已,死则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秦王是谁? “ 六王毕,四海一 ” 指什么事件?该事件发生于何时? (2)“ 戍卒叫 ” 指什么事件?在何时何地提出了材料三中的口号? (3)导致材料三中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材料三的事件结果如何?此事件以后,还有谁领导的农民军继续进行斗争? 29. (16 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群雄逐鹿,山河日变的“大争之世”,在英雄辈出的战国时代,华 夏大地的

10、西陲秦国,正经历着一场亘古未有的“黑色裂变”,以期改变落后 的状态。 (1)材料一中的“黑色裂变”指的是什么事件?联系所学知识说说这一“ 裂变” 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材料二 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廖力本业(努力搞好农业) ,耕织致粟帛多者,复 其身(免除徭役)。”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和作战的积极性。 刘玉峰商鞅变法农战政策和抑商政策之得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调动了民众务农的积极 性”,这是基于变法中哪一措施的实施?材料反映了商鞅变法的经济主张是什 么? 材料三 商鞅一方面极力否认道德教化对人的劝导意义,主张唯有重刑才是 禁奸止过的最好办法。另一方面又背离了罪刑相应的原

11、则,主张轻罪重刑,甚至 罪及无辜。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 (3)材料三中商鞅的主张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思想?你如何 看待他的“重刑”思想。 材料四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 诸侯亲服,获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富强。” 李斯谏逐客书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变法给秦国带来了什么变化? 材料五 国一的兄长嬴虔、长史公孙贾、上大夫甘龙等这些前朝权倾朝野的 大臣,对商鞅刻骨仇恨商鞅在带领弟子们最后一次修订秦法后,坦然被捕, 被五马分尸。 (5)材料五中商鞅的悲惨结局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 ABBBD ADAAA BDDAA AB

12、ABC BBDCA 二、26 (1)A是半地穴式; B是干栏式 (2)A是半坡氏族; B是河姆渡氏族 (3)半坡原始居民生活于距今五六千年的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属于黄河流 域,气候比较干旱、寒冷,因此他们住半地穴式房屋,河姆渡在今天的浙江,属 于长江流域,由于气候和自然条件的因素雨水较多,他们居住的房屋是干栏 式原始居民房屋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地理环境 (4) 都过原始的农耕生活,都使用磨制石器,都建造房屋居住,都饲养家畜,会 制造陶器 (5) 半坡原始居民生活于黄河流域,种植的农作物是粟,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河 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于长江流域,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 27(1)

13、世袭制。启。 (2)西周;分封制;目的: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8、 (1)嬴政;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公元前221 年; (2)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7年大泽乡 (3)原因:秦朝的暴政 (4)失败;项羽和刘邦 29(1)商鞅变法。富国强兵。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重视农业生产。 (3)法家;以法治国有利于国家发展,但应罪刑相应。( 符合题意,言之成理皆 可) (4) 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 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5) 任何社会变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改变旧制度的改革总会遭到旧势力的阻 挠,改革者往往要付出血的代价才能换取社会的进步。(答出一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