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重点冲关练3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9220089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9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重点冲关练3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重点冲关练3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重点冲关练3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重点冲关练3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高考重点冲关练3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高考重点冲关练3. 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满分 50 分, 攻坚克难 ,15 分钟突破高考易失分点! 一、单项选择题( 共 3 小题 , 每小题 7 分, 共 21 分) 1. 如图 1 为适宜温度下小球藻O2释放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图 2表示将小球藻放在密闭容器内,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容器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 1 中光照强度为8 时叶绿体产生O2的最大速率为8 B.图 1 中光照强度为2 时, 小球藻细胞内叶绿体产生的O2全部被线粒体消耗 C.若图 2 实验中有两个小时处于黑暗中, 则没有光照的时间段应是24 h D.

2、图 2 实验过程中 ,4 6 h 的平均光照强度小于8 10 h 的平均光照强度 【解析】 选 A。图 1 中光照强度为8 时叶绿体释放O2的最大速率为8, 呼吸速率为2, 则叶绿体产生 O2的最大速率为10,A 错误 ; 图 1 中光照强度为2 时, 氧气释放速率为0,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则小球藻细胞内叶绿体产生的O2全部被线粒体消耗,B 正确 ; 若图 2实验中有两个小时处于黑暗中, 则此时只进行细胞呼吸, 密闭容器内CO2浓度上升 , 对应的时间段是24 h,C 正确 ; 图 2 实验在一 定温度条件下进行, 呼吸速率一定 ,4 6 h CO2浓度较高 ,8 10 h CO2浓度

3、较低 , 且都保持CO2浓度 不变 , 说明 46 h 平均光照强度应小于810 h 的平均光照强度,D 正确。 2. 研究人员对日光温室内的黄瓜补充不同波长的光, 测得黄瓜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情况如图1, 为进 一步探究补充不同波长的光对黄瓜光合速率影响的原因, 研究人员测定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数、 叶绿体内的淀粉粒数、基粒数, 结果如图2, 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A.据图 1 可知 , 适当补红光 , 对黄瓜的生长最有效 B.14 16 时, 三组光合速率均降低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C.补蓝光时 , 由于基粒数量减少不利于光合作用光反应的进行 D.补红光时 ,

4、 叶绿体中淀粉粒数减少是由于光合作用减弱导致 【解析】 选 D。由图 1 结果可知 , 若适当补红光, 对黄瓜的生长最有效,A 正确 ;14 16 时,三组的光 照强度均下降, 三组黄瓜光合速率均降低,B 正确 ; 补蓝光时叶肉细胞叶绿体的数量基本不变, 但是 每个叶绿体的基粒数量减少, 不利于光合作用光反应的进行,C 正确 ; 根据图 1、 2 结果分析 , 补红光 时叶绿体中淀粉粒数减少, 说明促进光合作用产物运出叶绿体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D 错误。 3. 近年来大气中的CO2浓度和 O3浓度不断上升。 为了研究CO2浓度和 O3浓度上升对农作物的影响, 研究人员用高浓度CO2和高浓度O

5、3处理水稻“汕优63”,测定其生长发育不同时期的各项生理指 标, 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注 :CK( 对 照 , 大 气 常 态 浓 度 );CO2(CO2常 态 浓 度 +200 mol mol -1);O 3(O3常 态 浓 度 160%);CO2+O3(CO2常态浓度 +200 molmol -1 和 O3常态浓度 160%) 。表观光合速率是指在光 照条件下 , 一定量的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吸收外界的CO2量。 A.实验结果表明 , 不同生长发育时期, 升高 CO2浓度 , 水稻的表观光合速率增大 B.高浓度 CO2可部分抵消高浓度O3对水稻光合作用

6、的胁迫 C.水稻表观光合速率的增大可能与胞间CO2浓度升高有关 D.实验结果表明 ,O3浓度降低会危及水稻的生长 【解析】 选 D。由题可知 , 在相同的生长发育时期,CO2组的表观光合速率均大于CK组 ,因此实验结 果表明 , 不同生长发育时期, 升高 CO2浓度 , 水稻的表观光合速率增大,A 正确 ;CK 组、 O3组与 CO2+O3 组的实验结果对比, 可说明高浓度CO2可部分抵消高浓度O3对水稻光合作用的胁迫,B 正确 ; 对比分 析两个柱形图可知, 在生长发育时期相同的情况下, 表观光合速率高, 其胞间CO2浓度也相对较高, 因此水稻表观光合速率的增大可能与胞间CO2浓度升高有关,

7、C 正确 ;O3组与 CK组的实验结果对比, 说明 O3浓度升高会危及水稻的生长,D 错误。 【加固训练】 为了提高温室黄瓜的产量, 科研工作者取长势相同的黄瓜分成四组, 甲组自然生长, 乙组补充CO2, 丙组高温处理, 丁组高温 +补充CO2, 进行培养并测定其净光合速率, 结果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A.13:00 净光合速率低是因为叶绿体中CO2含量低 B.丙组净光合速率低于甲组的原因是高温使光合酶活性下降 C.丁组说明CO2和温度对提高净光合速率具有协同作用 D.15:00 后净光合速率下降和9:00 后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相同 【解析】 选 D。

8、13:00 净光合速率低是因为气孔关闭, 导致叶绿体中CO2含量低 , 影响了光合作用的 暗反应过程 ,A 正确 ; 由题可知 , 甲组是自然生长, 丙组是高温处理, 因此丙组净光合速率低于甲组 的原因是高温使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活性下降,B 正确 ; 丁组为高温 +补充 CO2,净光合速率最高, 说 明 CO2和温度对提高净光合速率具有协同作用,C 正确 ;15:00 后净光合速率下降是因为光照强度减 弱, 而 9:00 后净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 ,D 错误。 二、非选择题( 除特殊标注外 , 每空 2 分, 共 29 分) 4. 将某绿藻细胞悬浮液放入密闭的容器中,

9、在保持一定的pH和温度时 , 给予不同条件处理, 细胞悬 浮液中溶解氧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纵坐标“溶解度”表示溶液的溶氧量) 。不考虑无氧呼吸, 据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在乙处给予光照时, 短时间内叶绿体中ATP的变化趋势是_( 填 “升高” “降低” 或“不 变” ) 。乙处光照开始后, 溶解氧浓度逐渐增加, 但第 6 分钟后不再增加, 并在第 67 分钟时基本 保持稳定 , 这段时间内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第 67 分钟内光 合作用速率 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呼吸作用速率。 (2)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时, 若在丁处给予光补偿点的光照, 则正确表示溶解氧变化

10、的曲线是 _; 若加入光反应的抑制剂, 正确表示溶解氧变化的曲线是_。 ( 填字母 ) (3) 根据第04 分钟的数据分析, 绿藻细胞的呼吸速率为_( 用氧的消耗速率表示) 微摩尔 氧气 / 分钟。若在图中丁处给予适宜条件, 使溶解氧的变化如图中的b, 在此条件下 , 绿藻细胞真正 光合作用每小时产生的氧气量约为_微摩尔。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解析】(1) 有光条件下 , 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产生 H 和 ATP,所以在乙处给予光照时, 短时间内叶绿体中ATP的量将会升高; 因为是在密闭的容器内, 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不只是光照强 度, 还有二氧化碳浓度。在光照开始时, 光

11、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 氧气释放 , 容器中氧浓度 增加 , 但一段时间后 , 容器中CO2减少 , 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最后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氧气不再释放, 氧浓度不再增加。据图中曲线变化可知, 在第67 分钟这段时间内限制光合作用 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二氧化碳。 (2) 如果丁处给予光补偿点的光照, 则此时的呼吸作用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相同, 故氧气的量不会 增加 , 应是曲线d。 如果在丁处加入光反应抑制剂,那么氧气的产生量会下降,其速率与光照开始前 相近 , 但不会低于光照开始前, 应是曲线e。 (3) 由图可知 , 在黑暗处4 分钟内消耗了氧气210-200=10

12、微摩尔 , 则绿藻细胞的呼吸速率为 10/4=2.5微摩尔氧气 / 分钟。若在图中丁处给予适宜条件, 绿藻实际产生的氧气量应是净氧气量+ 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 当溶解氧的变化如图中的b 时 , 由图可知 , 每分钟的净氧气产生量是 (290-260)/(12-9)=10微摩尔 , 由第 (2) 问可知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是每分钟2.5 微摩尔 , 故产生 的氧气量是每分钟12.5 微摩尔 , 在 1 小时内共产生12.5 60=750 微摩尔。 答案 :(1) 升高二氧化碳等于 (2)d e (3)2.5 750 5. 光照不仅能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能量, 还能作为信号调节植物体的生长发育。

13、回答问题: (1) 植物细胞对光能的捕获在叶绿体的_完成。捕获的光能经光反应阶段转化为 _, 再经过 _阶段转化为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2) 植物利用太阳光能的同时也会接受紫外光的照射。已有研究表明,紫外光中的UVB能够作为一 种环境信号调节植物体的生长发育, 研究人员以拟南芥为材料, 对该机制进行了实验探究。 检测野生型和UVRB蛋白失活的突变型植株对UVB 信号的响应情况, 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 知,UVB照射能够 _( 填“促进” “抑制” 或“不影响” ) 下胚轴的伸长, 且_。 已有研究表明,UVRB 在细胞质中通常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研究人员使用某种特异性抗体与 UVRB

14、 二聚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实验, 经 UVB照射后的实验结果出现杂交带, 未经 UVB照射则不出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现杂交带。 由此推测 ,UVB照射能够改变UVRB 二聚体的 _, 使其被掩盖的抗原 位点得以暴露, 进一步研究证实,UVRB是 UVB的光受体。 已知细胞核内的W蛋白可影响H基因的表达 , 进而影响下胚轴的伸长。研究表明, 在 UVB的作用 下, 细胞质中的UVRB 二聚体解聚成单体后进入细胞核, 与 W蛋白结合 , 从而影响H基因表达。请推 测W 蛋 白 与UVRB 单 体 结 合 前 后 对H基 因 表 达 的 调 节 机 制 可 能 是 _ _(3分) 。 【解析

15、】 (1) 根据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实 现了对光能的捕获并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再经过暗反应阶段将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 为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2)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与无 UVB照射相比 , 在有 UVB照射的情况下,野生型的下胚轴长度明显较 小, 说明 UVB照射能够抑制下胚轴的伸长, 且结合题干信息说明UVRB 参与了此调节过程。 由题可知 ,UVRB 在细胞质中通常以二聚体的形式存在, 对该二聚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实验, 经 UVB照射后的实验结果出现杂交带, 而未经 UVB照射则不出现杂交带, 说明 UVB照射能够改变UVRB 二聚体的空间结构, 使其被掩盖的抗原位点得以暴露。 根据题意分析, 在 UVB的作用下 , 细胞质中的UVRB二聚体解聚成单体后进入细胞核, 与 W 蛋白结 合, 从而影响H基因的表达 , 说明其原因可能是W蛋白能促进 ( 或抑制 )H 基因的表达 , 与 UVRB单体 结合后 , 导致促进 ( 或抑制 ) 作用丧失或者W蛋白单独存在时不能调节H 基因表达 , 与 UVRB单体结 合后可促进 ( 或抑制 )H 基因表达。 答案 :(1) 类囊体薄膜上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暗反应 (2) 抑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