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区域地理专项突破作业:22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9220070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2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区域地理专项突破作业:22中国的河流和湖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区域地理专项突破作业:22中国的河流和湖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高考区域地理专项突破作业:22中国的河流和湖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区域地理专项突破作业:22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区域地理专项突破作业:22中国的河流和湖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第三部分第二十二讲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目标达成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2018 天津检测 )下图为我国珠江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2 题。 1下列对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A河流年径流量较大 B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C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季 D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 解析: 图示河流位于珠江上游,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河流年径流量较大,A 正 确;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冬季无结冰期,B 错误,选 B;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 夏季, C 正确;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D 正确。 答案: B 2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

2、优势是() 有色金属原料丰富廉价水电经济发达,基础好科技发达廉价水运 AB CD 解析:有色金属冶炼是动力指向型,是高耗能产业。 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水能资源丰富, 原料充足,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有色金属原料丰富,对; 有丰富的廉价水电, 对;区域经济落后,基础差, 错;科技不发达, 错;河流水量大, 有廉价水运, 对。 B 对, A、C、D 错。 答案: B 下图为 “我国某地某水库多年平均月入库水量和月均水位变化图”。 读图回答 35 题。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3该水库可能位于() A湟水谷地B松花江流域 C汾河谷地D长江流域 解析: 根据水库水位可知,该水

3、库应在我国东部海拔较低的地区;入库水量的最高值在 6 月中旬左右,说明该时段降水丰富。综上可知,该水库应位于长江流域。 答案: D 4图中信息表明() A17 月流域内的降水量持续增大 B冬春季入库水量小于出库水量 C68 月水位持续升高 D水库水位随入库水量的增大而升高 解析: 读图可知, 3 月至 6 月中旬该水库入库水量增大,说明该流域内的降水量逐渐增 大;9 月至次年5 月水库水位持续下降,说明冬春季节入库水量小于出库水量;68 月水位 先升后降; 36 月入库水量渐增,而水位先降后升。 答案: B 5水库水位出现最低值的原因最可能是() A入库水量小B工农业用水量增大 C蒸发量大D为

4、防洪腾出库容 解析:夏季长江流域内降水量大、入库水量大, 所以 5 月水位最低是为防洪而腾出库容。 答案: D 读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 西北内陆地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回 答 67 题。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6上面四幅图中表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是() AB CD 解析: 据四幅图中横纵坐标的含义、纵坐标的数值及流量过程曲线的形状,再结合中国 区域地理中四个地区气候、水文状况可知:代表东部季风区;代表东北地区;代表西 北内陆地区; 代表南部沿海地区。 答案: D 7图中河流12 月断流的原因是() A降水少B气温低 C用水量大D地下水补给少 解析: 东北地

5、区由于纬度高,12 月气温低,在0以下,河流结冰,出现断流现象; 西北地区河流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1 2 月气温低,无冰雪融水,河流出现断流。 答案: B 下图为我国两大淡水湖。据图回答810 题。 8图中甲、乙两湖分别是() A洞庭湖、太湖B太湖、巢湖 C鄱阳湖、太湖D巢湖、洞庭湖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湖为洞庭湖,乙湖为太湖,所以A 正确。 答案: A 9甲湖面积比上个世纪缩小了近一半,其后果是() 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 B导致湖滨土地沙漠化 C对湘江调节能力减弱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D对长江调节能力减弱 解析: 甲湖为洞庭湖,洞庭湖位于湘江口,湖泊对河流以下河段有调节作用,面

6、积缩小 后,洞庭湖对长江调节能力减弱。 答案: D 10根据乙湖泊周边地区生活、生产的特点,应主要防治湖水() A富营养化B毒素增加 C酸度增加D碱度增加 解析: 由图可知,乙湖为太湖,太湖地区工农业发达,城市密集,排放的磷等元素多, 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 答案: A 下图一是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示意(局部 ), 图二是该河流甲河段径流构成及变化。读图, 回答 1112 题。 11甲河段北岸的流水作用表现为() A侵蚀作用为主,河床横向坡度大 B侵蚀作用为主,河床横向坡度小 C堆积作用为主,河床横向坡度大 D堆积作用为主,河床横向坡度小 解析: 由图可知,甲处位于河曲位置,北岸属于河流的凹岸,

7、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故 C、D 项错误;受河流侵蚀作用影响,河流横向坡度增大,故B 项错误, A 正确。 答案: A 12下列关于甲河段径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湖泊能够起到削减洪峰的作用 B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一年中从不间断 C从 1 月到 7 月,各月径流量逐月上升 D从 7 月到 10 月,各月径流由三种水体构成 解析:由图分析可知, 湖泊位于河流的上游地区,不能起到削减洪峰的作用,A 项错误; 该区域纬度高,结冰期长,因而湖泊补给不是全年不间断的,B 项错误;东北地区每年4、 5 月份季节性积雪减少,降水少,而工农业用水量大,径流量降低,C 项错误; 710 月份 河流补给主要

8、有降水、地下水和湖泊水,没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故D 项正确。 答案: D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文明。黄河水患也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 重的灾难。 历史上, 黄河下游河段决口泛滥频繁发生,有“三年两决口, 百年一改道 ”之说。 材料二: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 口处,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它的建成有效地控制了黄 河洪水, 使黄河下游的防洪标准由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了黄河下游凌汛的 威胁,并有效减缓了下游河道的淤积。

9、(1)黄河“小水含大沙”,造成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是什么? (2)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对黄河的治理起到哪些作用? (3)面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洪水、凌汛、河道淤积等诸多问题,除了修建水利工程外, 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解析: 第(1)题,可从黄河中上游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方面来分析。第(2)题,小浪底水 利枢纽的修建对黄河的调水、调沙起关键作用,同时有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多 种效益。第 (3)题,对黄河的治理应采取多种措施(生物、工程、农业技术等),结合中下游地 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 (1)黄河中上游地区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表缺 乏植被保护,水

10、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含量大。 (2)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主要作用是防洪、发电、调水、调沙、防凌、供水、灌溉等。 (3)下游继续巩固堤防、整治河道,建设滞洪区工程和洪水预防系统;中游加强黄土高 原的水土保持工作,打坝淤地、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 14(2018 温州高二期末联考)下图为我国汉江中游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汉水自P 点至 Q 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2)Q 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 (如右上角图 )。试从外力作用角度解释沙滩罗列 的成因。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 (3)据图比较汉水中游的支流南河与唐河、白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4)指

11、出图中南河流域综合治理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 (1)地形类型的判断方法:依据等高线判读地形特征: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地势 起伏状况, 海拔高度可以反映基本地形类型。图示地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应为盆地地形。 盆地底部等高线稀疏,且海拔普遍低于200 米,因此盆地底部应为平原。依据河流水系特 征推定地形特征。图示向心状水系也反映出此处周围高,中间低的盆地地形特征。依据等 温线的分布特点推测地形特征。 通过文字叙述推测地形地势特点等。 (2)Q 点附近河床宽窄不稳定,沙滩罗列的主要外力作用应和流水的沉积作用有关。形 成流水沉积地貌主要应考虑丰富的沉积物来源,有利的沉积环境。 汉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12、区,降水丰富,河流上游大小支流流经山区,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大,水流急,流水侵蚀 作用强烈,使得大量泥沙进入河流,搬运到下游河段流速减慢,泥沙沉积。Q 点附近河段 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流速减缓,泥沙堆积显著。导致沙滩罗列,河道宽窄不稳。 (3)河流水文特征主要包括径流量、含沙量、 有无汛期、 有无结冰期 (凌汛 )、水流速度 (水 能大小 )等方面。三河所流经地区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此径流量大,有夏汛,无结冰 期。但图中等高线显示南河流经处等高线较唐河、白河处密集,因此南河地形坡度大,落差 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河流含沙量大;唐河、白河流经平原地区,落差小,河流含沙 量小。 (4)读

13、图可以看到,南河流域海拔高达1 000 米以上,注入汉水时落差近1 000 米,很容 易引发水土流失,所以必须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保持水土。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 宜发展农林牧。在坡度小于25 的坡地可以开垦,大于25 的陡坡要禁止开垦,减少或防止 水土流失。这里河流落差大,水量大,可以修建水库,加大河流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又可 以提供充足能源,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答案: (1)地形类型:盆地或平原。理由:图示地区四周海拔普遍高于200 m,多山地地 形,中部海拔普遍低于200 m,多平原地形; 河流由四周山地向中心汇集,形成向心状水系。 (2)河流上游流经山区,流水侵蚀作用强烈,使得大量泥沙进入河流;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年际、 季节变化大, 河流径流丰富, 河流常受洪水威胁,沙洲、 卵石滩淤积速度变化大; Q 点附近河段地形平坦,河道弯曲,导致流速减缓,泥沙堆积显著。 (3)南河地形坡度大,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河流含沙量大;唐河、白河流经 平原地区,落差小,河流含沙量小。 (4)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业;修建水库, 加大河流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