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梦1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9219897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2.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蒲公英的梦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蒲公英的梦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蒲公英的梦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蒲公英的梦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蒲公英的梦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蒲公英的梦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蒲公英的梦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蒲公英的梦第二课时教案一、教材依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社S 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 15 课蒲公英的梦二、设计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展的全新教学理念。让学生通过品读、感悟来理解课文,让学生在学习中积累词句,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真正上成有语文味道的语文课。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准确理解词句的意思,积累词汇。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达到加深理解课文的目的。2 、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

2、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三)、情感与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激发学生保护大自然、保护地球的思想感情。四、教学重点: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五、教学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六、教学准备:1、准备蒲公英图片、小黑板、空饮料罐。2、收集有关酸雨、污染等资料和知识。七、教学过程:(一)、总结导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蒲公英做了个梦,作了个怎样的梦呢?指名说(出示课件)集体读。那么,现实中的她又是怎样的呢?(二)、精读课文。、出示课件,请看大屏幕后板书:不快乐)12、品读现实生活中蒲公英的生活环境和感受默读课文1

3、 8 自然段,看看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了蒲公英的不快乐?把有关句子找出来,用“ ”标出, 美美地读一读, 看看自己还读懂了什么?并用“”标出你认为用得的好的词语标出来,而且最好能在句子的旁边写上自己读懂的话。3、各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指导。5、全班交流并讨论、朗读相关语句。(课件出示学生提出的句子进行感情朗读和感悟相关语句)( 1)他低下头,看看愁眉苦脸的蒲公英,关心地问:“蒲公英,这么晚了,怎么还没睡啊?为什么叹气呢?” (指导学生从“愁眉苦脸”一词体会蒲公英的不快乐, 让学生说近义词、造句来加深理解,然后指导感情朗读。)A、你从哪个词体会到了蒲公英的不快乐?(愁眉苦脸)B、“愁眉苦脸”是

4、什么意思?谁能说说它的反义词?(眉开眼笑)C、请大家作“愁眉苦脸”的表情,看看哪位同学学得像。D、两位同学来作“愁眉苦脸”与“眉开眼笑”的表情表演给大家看看。E、你在什么时候或者说在什么情况下会“愁眉苦脸”呢?请你说个句子出来。F、椰子树伯伯是怎样对蒲公英说的?我们应怎样读(像长辈在和我们说话)。( 2)三个月前,我不小心降落在街心公园的草坪上。住在这里,我好难受哇!要听汽车的叫喊声,呼吸呛鼻子的废气,喝有怪味的酸雨。我担心明天开不出漂亮的花。(理解蒲公英在污染的环境中的困扰。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A、你从哪个词体会到了蒲公英的不快乐?(难受)B、蒲公英为什么那么难受呢?C、看看谁能把蒲公英难受

5、的心情读出来?看看哪个蒲公英最难受?D、蒲公英生活在什么地方?这也说明了什么?(城市饱受恶劣环境的污染。)E、小结:蒲公英在城市中心深受污染的环境的困扰。所以她担心开不出漂亮的花。( 3)分角色朗读。(过渡:蒲公英开出漂亮的花了吗?她当时怎么样了?)( 4)“哈,开花了!真的开花了!”蒲公英看着嫩黄色的花,高兴极了,迫不急待地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椰子树伯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迫不急待”一词,指导朗读)A、蒲公英看见自己开花了,心情怎样?B、你什么时候或在什么情况下心情十分急切的?C、试用“迫不急待”说一句话。2D、指导学生朗读,读出急切的语气。F、小结:开出了嫩黄色的花,蒲公英当

6、然高兴了。但是她生活的环境却使她高兴不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5)不料,一辆旧汽车,边咳嗽边喘气,从蒲公英身边驶过,喷出一股黑烟,呛得她真咳嗽,嫩黄色的花瓣也被弄脏了。 (指导学生体会作者描写的生动与形象,感受蒲公英深受废气的污染)A、边咳嗽边喘气是怎么样子的?能学学吗?(像个有重病的老人)B、蒲公英被一股黑烟呛得她真咳嗽,你觉得蒲公英当时会怎么样啊?(难受)C、是什么东西使蒲公英那么难受啊?(报废汽车污染空气。板书:黑烟呛)D、个别同学读,请两个同学出来表演。(一个头戴黄色纸花扮蒲公英,一个扮汽车)( 6)还有一辆汽车, 发出震耳欲聋的叫声,从她身边呼啸而过,差点儿震落她的花瓣。(理解“震耳

7、欲聋”,体会蒲公英深受噪音的困扰。)A、“震耳欲聋”是什么意思?我们学的课文哪一课描写过这样的声音?(观潮)大家一起来学学汽车发出的震耳欲聋的鸣笛声好吗?B、你听到过这种声音吗?用自己的话说一个句子出来。C、那辆汽车怎么呼啸而过?能说说吗?D、个别同学读,请两个同学出来表演。(一个头戴黄色纸花扮蒲公英,一个扮汽车)( 7)地上一只空饮料罐,被汽车轮子碾得飞了起来,不偏不倚砸在蒲公英和身上。“啊!”蒲公英大叫一声,眼前一黑,痛得昏了过去。(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在路上或在街道上的遭遇体会蒲公英深受垃圾的危害。指导感情朗读) A、什么叫“不偏不倚”?“砸”可以换成什么词语?“砸”字用得好吗?B、“啊!”

8、应该怎样读?C、你在现实生活中有过类似的遭遇吗?当时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6、小结: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蒲公英当作人来写,蒲公英就像我们住在城市中心地带的城里人一样,深受污染环境的困扰,被黑烟呛、被汽车吵、被罐子砸,所以她难过极了,一点都高兴不起来,甚至哭了起来。7、同学们,要是你是蒲公英,你会说些什么?8、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出示图片)虽然我们生活的环境很美,但有些地方却是这样的 (引导学生注重环保,保护我们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看完后, 你有什么感受?蒲公英愿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吗?(三)、总结: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深受城市环境污染困扰的蒲公英活生生3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教育我们要

9、爱护环境,要保护我们这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最后我们祝愿蒲公英好梦成真。板书设计:黑烟呛不快乐汽车吵快乐(好梦成真)罐子砸4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实施了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品读、 感悟的教学理念, 让学生在学习中积累词句,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真正上成有语文味道的语文课。(一)、把握文章“感情线”,进行品读、感悟。抛开以往以分析课文为主,老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而是采取了以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为主线,引导学生抓住有关语句品读、感悟。 每一篇文章都有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而这篇文章的思想感情是蒲公英“不快乐”,作者是由蒲公英的不快乐来唤起人们的同情心,唤醒读者的环保意识。

10、于是,我就以这一个“不快乐”作为引导学生们学习文章的线索, 让学生们找到有关的句子去进行品读和感悟,从而理解课文,从小树立环保意识,重视环保。(二)、以读为本,自读自悟。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朗读,把学生带到文章所表达的情景中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自然而然地产生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的意识。这篇文章是一篇科学童话, 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把蒲公英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特别是描写蒲公英开花时的快乐与被环境困扰时的悲伤那些语句, 蒲公英的“快乐”与“悲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还有一些“唉”、“哈”、“啊”这些语气词,引导学生通过感情朗读来理解课文,以读贯穿整节课,层层

11、进入蒲公英的感情世界, 从而对蒲公英产生深切的同情, 对污染环境的行为产生痛恨之情,知道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三)、表演体验,加深感悟在学习蒲公英深受环境污染困扰这一部分内容时, 作者写得非常生动形象,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蒲公英的“难受”,我就让学生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体验到蒲公英的“难受”,对蒲公英的遭遇产生同情,自觉增强环保意识。另外通过学生形象生动的表演,也可以体会到作者对蒲公英的描写是那样生动形象, 从而也体会到的拟人写法的好处。 这样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 而且连平时不爱学习, 比较沉静的伍铭锋同学也跃跃欲试, 并且进行了“汽车发出震耳欲聋的尖叫,从蒲公英身边呼啸而过”这部分内容的表

12、演。(四)、联系实际,引起共鸣让事实来说话是最后的论证方法。在学习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课文, 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 蒲公英的遭遇很多同学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让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课文, 那样会更容易与作者产生共鸣。 特别是学习蒲公英被空饮料罐砸这一部分,我问学生“你们平时有没有被空中砸物砸过啊?时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想法?”结果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 有的说想上前跟那些乱扔垃圾的人理论, 有的说要教育那些人不要乱扔垃圾,从而与作者产生了共鸣,自然而然地树立环保意识。5(四)品词品句,训练词句。学习语文, 其中一个任务是让学生积累词汇, 丰富学生的语言。在这篇课文,重点训练三个词语“愁眉苦脸”、 “迫不及待”、 “震耳欲聋”。这些词语都是让学生通过品读句子,在语句中去理解,去学会应用。(五)不足之处,有待完善。一节课下来,总觉得自己还做得不够好的地方。在时间安排上,把握得不够好,以至于后来的总结部分内容讲得不够完整。再者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不够。这些都有待自己以后改进。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