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色彩基础知识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49218188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色彩基础知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色彩基础知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色彩基础知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色彩基础知识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色彩基础知识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色彩基础知识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色彩基础知识PPT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顺序:(从靠近大格白色的地方开始) 有三个大格分别用来装用量较大的,并且明度、纯度较高的色彩(如:白色、柠檬黄等) 白色 黄色淡黄,中黄,土黄, 橙色桔黄,桔红,肉色 红色朱红,大红,玫瑰红,深红, 紫色紫罗兰,青莲,蓝莲 蓝色湖蓝,天蓝,钴蓝,群青,普蓝 绿色淡绿,粉绿,浅绿,草绿,橄榄绿,翠绿,墨绿 棕色赭石,熟褐,灰色 黑色,.,2,色彩基础知识 1色彩的基础理论知识有哪些内容? (1)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色相:色彩的相貌和名称。例如红、黄、蓝等颜色。 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例如淡黄、柠檬黄、中黄、土黄、深黄等颜色。 纯度:色彩的鲜明、饱和程度,又称饱和度。,3,.,4

2、,.,(2)色彩的混合:一般绘画学习讲的是颜料的混合。要想调配、混合出丰富的色彩,就必须掌握色彩混合的规律与特点。 原色:任何颜料都无法调配和组合出来的色,又称一次色。例如大红、柠檬黄、湖蓝。 间色:用三原色中任何两种颜色相混合而成的颜色。例如红与黄、黄与蓝、蓝与红等混合而成的橙、绿、紫就是间色。 复色:任何两个间色或三个原色相混合而成的颜色就是复色。例如红与黄与蓝的混合所形成的黑浊色就是复色。,5,.,(3)色彩的冷暖:有些色彩会形成暖的感觉,例如红色、橙色、黄色等就会联想到火、太阳的炙热和温暖,也就会在心里产生暖的感觉。因此我们把红色、橙色、黄色称为暖色。当见到蓝色、绿色、紫色等则会联想到

3、蔚蓝的大海、树荫的凉爽,就会在心里产生冰凉和寒冷的感觉。所以我们把蓝色、绿色、紫色称为冷色。,6,.,2如何认识物体的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 当光线照射到物体的表面时,由于物体不同,其吸收与反射的色光也不相同。根据不同的物体分析不同的色彩关系,就要重视和理解物体三大色彩的变化规律。 (1)固有色:指物体本身的色彩,例如黑头发、蓝天、白云、红苹果等,其中的黑、白、蓝、红就是固有色。 (2)光源色:指光的色彩,一般考场都是设在教室,光线是从室外射进来的太阳光,色调偏冷。另外其它有很多光源色,例如灯光。 (3)环境色:物体周围环境对物体反射的色彩以及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色彩。一般情况是物体越光滑,受

4、环境色的影响就越大。,7,.,3如何把握色彩画面的“素描”关系? 尹希陵 作在认识和表现静物的色彩关系时,一定要用单色表现出物体的外形及明暗的变化,特别是考生一定要掌握用单色表现物体的明暗关系,在头脑里形成一种画面大的“黑”和“白”的素描关系,许多考生一开始就去分析和研究色彩关系,结果画面色彩和明暗关系越画越灰。要记住的是:只有当画面的“黑”、“白”、“灰”关系正确,这张色彩试卷才会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8,.,4水粉画的基本画法有哪些? 水粉画介于水彩画与油画之间,既有水彩画的水色淋漓、流畅、飘逸的感觉,也有油画的厚重硬朗的质感表现。有“干画法”、“湿画法”和“干湿结合的画法”。其着色方法一

5、般为“先整体后局部”、“先薄后厚”、“先深后浅”、“先暗部后亮部”的作画原则。 (1)干 画 法:又称厚画法,笔上水分少,颜料较多,有时直接用色与色调配,要求用笔肯定、准确,笔触感强烈。适用于山石、树木、陶罐、水果等坚硬的物体。 (2)湿 画 法:又称薄画法,在调色过程中,水分很充足,通常是在前面的颜色未干时就接着画第二笔颜色,也有先把画纸刷湿,然后作画。在静物写生中,背景部分,透明的暗部和柔软的衬布等适宜用此画法。 (3)干湿结合画法:指干湿两种画法结合使用的画法。一般在背景和物体的暗部多用湿画法,在亮部和物体的主要部分用干画法。一般用干湿结合画法视觉效,9,.,5水粉画的用笔方法有哪些?

6、“勾”:用小号的笔蘸适量的颜色,根据画面的需要画出长短、曲直、粗细、轻重、虚实等不同的线条。 “涂”:笔上蘸满颜料,在画面上到处涂刷所需要的色彩关系,注意色彩的自然衔接和笔触的变化,用笔宜大一些。 “摆”:按照物体形体结构的走向,一笔一笔地把色彩摆在画面上,要求用笔肯定、有力。 “擦”:又称“扫”,从字面意思即可理解为在画面上快速揉擦。分为干擦和湿擦。干擦可以表现物体的粗糙和某些物体的边缘,起色彩虚实过渡的作用。湿擦是用干净的笔在色彩未干和浓淡不匀的地方轻擦,可使笔触不明显,多用在湿画法中。 “点”:一般用来点物体的高光、画树叶、花瓣等。要求用笔准确、肯定。,10,.,水粉静物写生的方法和步骤

7、 1、构图与画轮廓 经过观察研究以后,对所描绘的对象有了细致的分析和构思,在头脑中产生了未来的画面设想。构图的好坏是一幅作品成功的基础,也是作者艰苦设计的结果,同时也是作者的艺术修养水平和基本功的体现。构图要从形与色两个方面考虑,只有形与色的整体的结合,才能产生完美的构图效果。 构图应注意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a. 视点的高低、角度与物体的间距。 b. 物体的位置距离要有疏密、平衡与变化。 勾轮廓: a. 要准确,就是对对象的位置、结构、比例、形体特征及主要细节要准确而肯定。 b. 要简洁。,11,.,2、铺大色调 铺大色调是着色的开始,要把握住静物第一印象的新鲜感觉,从整体着眼,主体物入手。把

8、暗部色彩画准后,再画明暗交界线及中间色,然后逐步向亮部推移,最后加亮光。也可以从大面积的中间色画起,然后加暗部和亮部。 画第一遍色一般从中间的色块开始,用较大的笔,调较薄的或不薄不厚的颜色画大块的色彩关系。将背景、主体物、桌面的区别及它们间的色彩关系画出来,然后将物体受光面的色彩画出,使画面形成一个基本色调。画时要胆大心细,要有激情又要稳重,因此在铺大色调时应根据水粉画的特点,用色时采用先湿后干,先薄后厚,先深后浅的步骤,最低限度地使用“白粉”。把大色调铺得既主体突出又与其他各部衔接得自然,对后来进入刻画和塑造形体阶段打下好的基础。,12,.,3、大体塑造 第一遍上色解决了大的色彩基调之后,即

9、可进入大体塑造阶段。对静物每一个部分进行塑造,这是水粉画写生创作最艰苦的时期,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用色彩较充分地塑造对象的形体结构、质感和空间。可以从主体部分开始画起,随后塑造每一个静物局部的结构和形体及色彩空间等关系。在完成某一部分的塑造过程中不要忘记整体关系。要经常保持整体看、局部看。局部画又不能画得过分,要适可而止。眼睛要不断在画面上下左右进行比较,以便确定这个物体在画面中所起的作用,并以此决定深入描绘程度。不断把所描绘的局部和其他部分相比较;使之形体更为确切,色彩更为结实,造型更为概括,画面更为完整。 。,13,.,4、深入刻画 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对画面中的主要物体的进一步塑造,使之

10、更具体,更富有表现力。 5、整体调整 画面的每一个部分都已进入深入刻画阶段之后,各部分可能会出现与整体不谐调的现象,这样对整体会有所破坏。这时,就要跳出局部的小圈子,检查整个画面,做出适当调整。调整中的着眼点,第一应是对空间层次的处理,前后是否能拉开距离,虚实关系是否得当。其次还要在某些次要部分或不应该过分实在的部分做减弱处理,以求虚实结合。一幅好的习作应该是用笔生动活泼,色彩明快,虚实并举,造型结实,既然既有丰富感人的质感,又有绚丽的色彩,14,.,调色三定律及色彩的配置技巧,在具体的调色配色实验中,常运用下述三定律将不同的着色物质按一定比例混拼,进行颜色复制。中间色律运用最多,在成本控制和

11、环保限制中,替换律最常使用。 中间色律:任何两个非补色混合=中间色。在十二色环图中运用非对角线上颜色配色,即运用中间色律。 补色律:颜色A+颜色A的补色=黑色,在十二色环中线两端的颜色等量混合为黑色。 代替律:如:颜色A=颜色B;颜色C=颜色D 则:颜色A+颜色C=颜色B+颜色D。,15,.,十二色环图,邻近色的运用:看十二色环图,一种颜色与左右相邻的颜色为临近色,任何颜色可以由其色相临近的两颜色调配而成。由于临近色中含有较多的共同色素,容易取得调和的效果,两个颜色越临近,配置的颜色饱和度越高,越鲜艳;两个颜色距离较远,调配的颜色较暗淡。 配色盘运用:看十二色环图,在颜色中添加其对角颜色,将在

12、体系中产生黑色,增加颜色中的暗淡。在颜色中以白色冲淡,明度提高,颜色纯度下降,给人脏感。,16,.,一幅优秀的色彩静物写生作品必然是有其独特色调倾向的,那种杂乱无章、各自为政、无调性的色彩作品是不会引起人们的美感的。 在一组静物中,我们如何感受或“找到”这种色调呢?色调是指在一组静物中的物体色彩所构成的总的色彩倾向。在写生训练中,有时我们注视对象,感到色调的倾向不是很明显,这时我们应当采取整体观察和归类定位的方法,这样我们就能抓往一组物体的基本色调。例如:我们首先感受一下静物的背景,衬布与物体之间哪种色彩占的比例大,衬布的色彩倾向与主要静物的色彩是协调的还是对比关系。如果衬布与主要静物的色彩属

13、同类色系的范围,那么它们就基本决定了这组静物的色调倾向,占据画面主要位置大面积的衬布颜色就构成了该画面的主要色调。静物的摆布与组织,通常是在以大面积的具有某一色彩倾向的衬布或物体占据主控位置的基础上,配以具有其他色彩的一些小面积的衬布,以此与物体产生对比关系,从而活跃画面。 在对一组静物的色块面积的分布和比例构成上有了初步的感受和比较分类之后,为了明确色调的具体定位,我们应当学会从下列几个方面来辨别其特点:从明度上来分,有亮色调(或称高调),有暗色调;从色性上来分,有冷色调、暖色调和中性色调;从色相上来分,有褐调子、紫调子、黄灰调子等。这些都是该组静物中的整体色彩的总体倾向所构成的色调。我们应在写生中牢牢地把握并记住静物的色调,并将其贯穿于写生的始终。,水粉写生步骤,17,.,18,.,19,.,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