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计算机网络概述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9209892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5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讲计算机网络概述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第1讲计算机网络概述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第1讲计算机网络概述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第1讲计算机网络概述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第1讲计算机网络概述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讲计算机网络概述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讲计算机网络概述ppt课件(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讲 计算机网络概述,本讲教学目标,了解课程背景、性质、特点以及内容组织。 理解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网络。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分类。 理解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本讲内容,课程学习目标 课程安排 课程主要内容 本讲具体内容,课程教学目标,本目标强调课程的基础性与技术性。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该“理解网络基本原理,掌握常用网络技术,为进一步学习网络技术打好理论与方法基础”,具体包括: 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协议)分层设计的基本思想。 理解数据通信及传输的基本原理。 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协议)及OSI参考模型的基本思想。 理解数据链路层的基本功能、主要协议及局域网体系结构。 理解TCP

2、/IP的结构、功能及基本原理。 掌握配置路由与交换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在局域网络中正确地安装与配置。 理解IP协议的功能,掌握IP子网的规划及路由设置方法。 理解传输层的基本功能及工作过程。 理解基本的Internet应用技术、网络管理与安全技术和网络程序的设计方法,能够构建基于Windows平台的WWW、FTP及DNS服务器,并能够编写简单的网络程序。 了解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新技术。,教材及学习网站,教材 计算机网络(第5版)谢希仁,电子工业出版社 参考教材 计算机网络系统方法叶新铭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计算机网络自顶向下方法与Internet特色陈鸣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 周明天“TCP/IP网

3、络原理与技术”,清华大学出版社 学习网站 注意:本门课程是考研的必考课程,也是各种认证考试的基础课程。,课程安排和成绩评定,课程安排 48学时授课,16 学时实验,1周课程设计 成绩评定 理论课程成绩由卷面考试、课堂表现和作业三部分组成。其中,卷面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占60% ; 实验课程由操作考试、实验报告、实验结果三部分组成,比例分别为40%、30%、30%。,本讲内容,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中的作用 因特网概述 网络的网络 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因特网的标准化工作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因特网的组成 因特网的边缘部分 因特网的核心部分 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类别 计算机网络的

4、定义 几种不同类别的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计算机网络的非性能特征,计算机网络在信息时代的作用,21 世纪的一些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 网络现已成为信息社会的命脉和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 计算机网络究竟带来什么益处,为什么我们要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 在网络上聊天,下载软件、电影,如何通信? 如何找到对方计算机? 网络是指“三网”,即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 发展最快的并起到核心作用的是计算机网络。 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 连通性(Connectivity)计算机网络使上网用户之间都可以交换信息,好像这些用户的计算机都可以彼此直接连通一样。

5、 共享即资源共享(Resource Share)。可以是信息共享、软件共享,也可以是硬件共享。,因特网概述,起源于美国的因特网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性计算机互联网 网络(network)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network of networks)。 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都称为主机(host)。,网络及互联网图示,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单个网络 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第二阶段的特点是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第三阶段的特点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 ISP 结构的因特网。 (课后思考:1.概述因特网发展

6、的三个阶段。 2.两个远程主机如何通信?) 参考教材第4页。,用户,因特网,ISP1,ISP2,因特网 服务提供者,用户通过 ISP 上网,根据提供服务的覆盖面积大小以及所拥有的IP 地址数目的不同,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也分成为不同的层次。,因特网标准,Internet Draft Proposed Standard Draft Standard Internet Standard http:/www.retf.org,因特网的组成,从因特网的工作方式上看,可以划分为以下两大块: 边缘部分 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

7、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核心部分 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因特网的核心部分,因特网的边缘部分,主机,网络,路由器,因特网的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因特网的边缘部分,处在因特网边缘的部分就是连接在因特网上的所有的主机。这些主机又称为端系统(end system)。 “主机 A 和主机 B 进行通信”,实际上是指:“运行在主机 A 上的某个程序和运行在主机 B 上的另一个程序进行通信”。即“主机 A 的某个进程和主机 B 上的另一个进程进行通信”。或简称为“计算机之间通信”,两种通信方式,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

8、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 客户服务器方式(C/S 方式) 即Client/Server方式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如网站服务器和IE浏览器。 对等方式(P2P 方式) 即 Peer-to-Peer方式,客户服务器工作模式,对等连接方式,对等连接(peer-to-peer,简写为 P2P)是指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 只要两个主机都运行了对等连接软件(P2P 软件),它们就可以进行平等的、对等连接通

9、信。 双方都可以下载对方已经存储在硬盘中的共享文档。 P2P下载工具,eDonkey, eMule,共享资源。 网络上现有的许多服务可以归入 P2P 的 行列。即时讯息系统譬如 ICQ、AOL Instant Messenger、Yahoo Pager、微软的 MSN Messenger 以及国内的 腾讯QQ 是最流行的 P2P 应用。它们允许用户互相沟通和交换信息、交换文件。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不是直接的,需要有位于中心 的服务器来协调。,因特网的核心部分,网络核心部分是因特网中最复杂的部分。 网络中的核心部分要向网络边缘中的大量主机提供连通性,使边缘部分中的任何一个主机都能够向其他主机通信(

10、即传送或接收各种形式的数据)。 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router)。 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因特网的核心部分(续),因特网的核心部分是由许多网络和把它们互连起来的路由器组成,而主机处在因特网的边缘部分。 在因特网核心部分的路由器之间一般都用高速链路相连接,而在网络边缘的主机接入到核心部分则通常以相对较低速率的链路相连接。 主机的用途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并且可以和其他主机通过网络交换信息。路由器的用途则是用来转发分组的,即进行分组交换的。 为了说明分组交换的原理,先介绍电路交

11、换。,核心路由器互连网络示意图,路由器,在路由器中的输入和输出端口之间没有直接连线。 路由器处理分组的过程是: 把收到的分组先放入缓存(暂时存储); 查找转发表,找出到某个目的地址应从哪个端口转发; 主机和路由器的作用不同 把分组送到适当的端口转发出去。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并向网络发送分组,从网络接收分组。 路由器对分组进行存储转发,最后把分组交付目的主机。,电路交换的主要特点,两部电话机只需要用一对电线就能够互相连接起来。 电路交换必定是面向连接的。 电路交换的三个阶段: 建立连接 通信 释放连接,使用交换机,当电话机的数量增多时,就要使用交换机来完成全网的交换任务。,交换机,“交换

12、”的含义,在这里,“交换”(switching)的含义就是转接把一条电话线转接到另一条电话线,使它们连通起来。 从通信资源的分配角度来看,“交换”就是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电路交换举例,A 和 B 通话经过四个交换机 通话在 A 到 B 的连接上进行,(,(,(,(,交换机,交换机,交换机,交换机,用户线,用户线,中继线,中继线,B,D,C,A,报文,分组交换的主要特点,在发送端,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较短的、固定长度的数据段,如64KB。,数 据,数 据,数 据,数据段添加首部构成分组,每一个数据段前面添加上首部构成分组。,首部,首部,首部,请注意:现在左边是“前面”,分组交

13、换的传输单元,分组交换网以“分组”作为数据传输单元。 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假定接收端在左边)。,分组首部的重要性,每一个分组的首部都含有地址等控制信息。 分组交换网中的结点交换机根据收到的分组的首部中的地址信息,把分组转发到下一个结点交换机。 用这样的存储转发方式,最后分组就能到达最终目的地。,收到分组后剥去首部,接收端收到分组后剥去首部还原成报文。,数 据,首部,数 据,首部,数 据,首部,收到的数据,数 据,数 据,数 据,最后还原成原来的报文,最后,在接收端把收到的数据恢复成为原来的报文。 这里我们假定分组在传输过程中没有出现差错,在转发时也没有被丢弃。,分组交换的优点,高效 动态

14、分配传输带宽,对通信链路是逐段占用。 灵活 以分组为传送单位和查找路由。 迅速 不必先建立连接就能向其他主机发送分组。 可靠 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分布式的路由选择协议使网络有很好的生存性。,分组交换带来的问题,分组在各结点存储转发时需要排队,这就会造成一定的时延。 分组必须携带的首部(里面有必不可少的控制信息)也造成了一定的开销。在 20 世纪 40 年代,电报通信也采用了基于存储转发原理的报文交换(message switching)。 报文交换的时延较长,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现在报文交换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三种交换的比较,A B C D,A B C D,A B C D,报文交换,电路

15、交换,分组交换,t,数据传送 的特点,比特流直达终点,报文,报文,报文,分组,分组,分组,存储 转发,存储 转发,存储 转发,存储 转发,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CHINANET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 中国科学技术网 CSTNET 中国联通互联网 UNINET 中国网通公用互联网 CNCNET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互联网 CIETNET 中国移动互联网 CMNET 中国长城互联网 CGWNET 中国卫星集团互联网 CSNET,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的不同定义 最简单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因特网(Internet)是“网络的网络”。 资源共享观点的定义: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 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