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十校联盟2020年10月高三联考生物试卷卷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9209699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56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十校联盟2020年10月高三联考生物试卷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十校联盟2020年10月高三联考生物试卷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十校联盟2020年10月高三联考生物试卷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十校联盟浙江省十校联盟 20202020 年年 1010 月高三联考月高三联考 生物试题卷生物试题卷 命题:柯桥中学 陶志坚、陈 蕾审题:天台中学 陆杨安吉高级中学 陈雪锋校稿: 考生须知: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

2、个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缺铁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B生物体内的无机物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 C磷脂分子与甘油三酯结构相似,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 D由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使得水作为生物体内良好的溶剂 2图示为 ATP-ADP 循环,表示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的发生伴随吸能反应,的发生伴随放能反应 B细胞中通过和实现储能和放能,从而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 C核糖与腺嘌呤结合成腺苷,每个 ATP 分子中存在两个磷酸键 D光照下叶肉细胞的细胞溶胶、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会发生 3下列关于“模拟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3、 A该实验模拟了亲本产生配子的过程B两个信封中的卡片数量必须相同 C卡片记录后无需放回原信封D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4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臭氧减少将会导致皮肤癌患者增加,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减退 B酸雨中含有的少量重金属对人体健康会带来不利影响 C人类活动导致部分野生生物灭绝,不属于全球性环境问题 D来自电厂的废热属于水体污染物之一 5某同学利用两种肺炎双球菌做如下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组别 来 源:Zxxk.Com 接种菌株添加物质菌落生长情况 R 型活菌 S 型活菌 DNA? S 型活菌 DNA(经 DNA 酶处理)? 2 无菌水? A为实验组,为空白对照组 B的实验

4、结果是:既有 S 型菌落又有 R 型菌落 C组进行液体悬浮培养就能得到实验结果 D实验结果表明,DNA 水解产物没有遗传效应 6亚硝酸盐一直被认为是致癌物,事实上亚硝酸盐本身并不致癌,但是在特定条件下,其与蛋白质 中的二级胺结合会生成强致癌物亚硝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亚硝胺引起细胞癌变后,基因组成的完整性仍可以保留 B癌细胞仍具有正常细胞的某些特点 C引起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对癌细胞具有杀伤作用 7下表为“探究酶的专一性”的活动记录表(单位:m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本实验的可变因素为酶的种类和底物的种类 B组 5 与组 6 的实验结果

5、无法用葡萄糖试纸进行检测 C本实验操作时可先将底物与酶混合后,再置于适宜温度水浴中保温 D将淀粉溶解于 0.3%NaCl 溶液中配制成淀粉溶液,可提高实验效果 8如图表示细菌质粒 DNA 复制示意图。如果按照单起点复制,此质粒复制约需 20s,而实际上复 制从开始到结束只需约 9s。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的场所与真核生物 DNA 复制的场所相同 B实际复制时间减半,说明该 DNA 可能是从一个起点双向进行复制的 C细菌质粒 DNA 甲含有 2 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将甲放在含 15N 的培养液中复制三代,子代中含15N 的 DNA 占 7/8 9某真核细胞内有三种具有双层膜的结构

6、(部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123456 1%淀粉溶液333 2%蔗糖溶液333 新鲜唾液11 蔗糖酶溶液11 本尼迪特试剂来源:Zxxk.Com222222 3 A图 a 中的内膜上镶嵌有合成 ATP 的酶 B图 b 中,悬浮在基质中的是基粒,光合色素分布于基粒及内膜上 C细胞衰老时,图 c 所示细胞结构的膜不断向内折叠 D图 a、b、c 三种结构中都存在核酸-蛋白质复合物 10下列关于北方某抗冻植物种群进化的叙述, 正确的是 A在繁殖过程中,亲代将遗传物质传递给子代从而使子代获得抗冻性状 B寒冷环境引起的定向变异是形成抗冻植物的前提 C定向的自然选择是该植物进化的唯一动力 D

7、若该植物种群进化形成两个物种,则两个物种间的各种基因频率必定不同 11研究人员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和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不同浓度的三种类似物溶液 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不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乙的浓度大于 20ppm 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 C在 1020ppm 范围内,单独使用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效 果不一定大于乙和丙等比例共同使用的促进效果 D若用 50ppm 的丙处理莴苣幼芽,则对幼芽生长的影响效 应也必定为抑制 12下列属于转录和翻译过程共同点的是 A都会形成磷酸二酯键B主要在细胞核内进行 C不需要 ATP 提供能量D遵循碱

8、基互补配对原则来源:学+科+网 13神经调节是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方式。给皮肤 a 适宜刺激能引起肌细胞 e 收缩, 反射弧如右图。 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A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位于皮肤 B神经细胞 c 是中间神经元,参与构成反射中枢 C f 处是突触, 突触后膜的受体接受前膜释放的神经递 质后发生去极化 D肌膜受刺激后引起肌纤维收缩,继而引起肌膜产生 动作电位 14玉米对除草剂的敏感性和抗性是一对相对性状。研究人员利用除草剂敏感型的玉米,经射线辐 射后获得了抗性变异个体。下列关于该抗性变异个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为染色体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 B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抗性基因

9、与敏感基因位于相同的基因座位上 4 C若为染色体易位所致,则四分体时一定发生了交叉互换 D若为一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可能不发生改变 15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和蛋白质”活动中,直接往剪碎、研磨后的生物组织材料中添 加相应检测试剂进行观察 B在“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活动中,用稀释 20 倍的红墨水对纵切后的玉米籽粒进 行染色 C在“观察叶绿体”活动中,制片时应先在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以维持渗透压 D在“探究 pH 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活动中,若用同一套反应装置依次操作,每次试验完后, 应充分冲洗,最后需用无菌水冲洗一遍 16下列关

10、于载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间的信息载体有多种形式,如激素、乙酰胆碱、白细胞介素-2 等 B固定化酶技术是将酶固定在水溶性的载体上,不同的方法采用的载体种类往往不同 C转基因动物重组 DNA 的形成通常用质粒作为载体,通过农杆菌转化法使其进入受体细胞 D神经细胞 Na+外流的载体为通道蛋白,其转运时不与钠离子结合,无饱和性 17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进行涂布分离时,用三角刮刀蘸取菌液并均匀涂布在平板上 B酿酒过程中,酵母菌只能利用葡萄糖而不能利用蔗糖作为发酵底物 C利用醋杆菌酿醋过程中,液体的总体积不会明显减少来源:Zxxk.Com D尿素固体培养基去除琼脂糖后,仍能筛

11、选出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18如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人体内四种不同的液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可为神经细胞内液,其可与组织液进行双向物质交换 B甲到丙的过程如果受阻,可能引起组织水肿 C丁中可能含有激素、尿素、神经递质、抗体等物质 D丙中 O2浓度通常都高于丁 19人体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胰岛细胞有胰高血糖素受体和葡萄糖受体,说明胰岛素分泌受血糖含量和胰高血糖素的 共同调节 B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弱 C胰岛素受体受损的个体,其胰岛素分泌量会增加 D健康人饭后血糖含量升高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抑制胰岛

12、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20蚯蚓富含金属硫蛋白(MT)等重金属结合蛋白,能选择性吸收土壤中的镉。利用基因工程技术 将蚯蚓 MT 基因转入烟草,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需使用逆转录酶 B过程把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的主要目的是对 MT 基因进行扩增 5 C过程中携带有目的基因的 Ti 质粒进入烟草愈伤组织细胞,并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上 D通过设计相关引物,可借助 PCR 技术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胞 21下图表示酵母菌细胞呼吸过程中的部分物质变化示意图,其中 C-C-C、C-C 分别表示三碳化合 物和二碳化合物,-表示代谢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

13、能形式散失 B过程都发生在线粒体中,且都生成H C过程不生成 ATP,过程可能有 ATP 生成 D在细胞溶胶中,丙酮酸被还原为乙醇,并同时产生等量的 CO2 22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b、c、d、e、g B巨噬细胞形成抗原-MHC 复合体后,效应细胞毒性 T 细胞不直接杀伤之 Ca、d、f 均为失去了分裂能力的细胞 Dc 细胞膜表面上与特定抗原相匹配的抗体是在机体被病原体感染后形成的 23甲乙丙丁为某高等动物卵巢内的 4 个细胞,下图为这些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和染色体组数的 数量关系,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细胞内可发生中心体的复制 B乙细胞

14、内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C丙细胞内有 2 条 X 染色体 D丁细胞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 24依据群落的演替规律和生态系统的结构功 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种群间的信息传递 B人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分解作用散失的能量往往小于自然生态系统 C一个生态系统的净生产量会随着群落的演替而增加,直至趋于稳定 D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进程 25下图为甲(A、a)、乙(B、b)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人群中甲病患病率为 36%, 且两家族均无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6 A1携带甲病正常基因的概率为 13/23 B人群中乙病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C若4无乙病

15、致病基因,则1为两病皆患男孩的概率为 13/184 D若1性染色体组成为 XBXBY,则可能为其母亲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异常造成 非选择题部分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50 分) 26(7 分)某亚热带森林自然保护区火灾后,植被损毁达到 50%以上。下图为人为干预下该保护 区某地区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 kJ/(m2a)。 请回答: (1)图中的 A 表示:,其中第二个营养级到第三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2)调查该自然保护区某一肉食动物的种群密度,往往采用为法。在该生态系统恢复 过程中,未利用的能量主要是指。恢复过程所发生的演替属于演替。 (3)为

16、了促使植被快速恢复,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杀灭某些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该害虫 种群正常的,从而预期该种群密度将会降低。这种防治害虫的方法属于 防治。 27(8 分)为了探究某地夏日晴天中午时气温和相对湿度对 A 品种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 小组将生长状态一致的 A 品种小麦均分为 5 组,1 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照组,另 4 组在人工气 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于中午 12:30 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 对照组实验组一实验组二实验组三实验组四 实验处理 温度()3636363125 相对湿度(%)1727525252 7 实验结果 光合速率 (mgCO2dm-2h-1) 11.115.122.123.720.7 请回答: (1)本实验需控制实验组的等(至少写出 2 点)条件与对照组相同;由实 验结果推测,为有效降低小麦光合作用的“午休”程度,应采取的措施是, 提出该措施的依据是。 (2)研究证明,空气相对湿度可影响植物的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植物由气孔吸收 CO2进行光合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一、二中 A 品种小麦吸收的 CO2增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