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1届重庆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原卷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9209609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38.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解析:2021届重庆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原卷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解析:2021届重庆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原卷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解析:2021届重庆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原卷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20 年重庆一中高年重庆一中高 2021 级高三月考级高三月考 物理测试试题卷物理测试试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18。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 3 分,选错得分,选错得 0 分。分。 1. 如图甲,支架上夹有手机,将支架调整为图乙状态后,支架对手机的作用力() A. 大小、方向均不变 B. 大小、方向均变化 C. 方向不变,大小变化 D. 大小不变,方向变化 2. 物体在空中下落,受到空气阻力 f 与物体速度 v 的关系大致

2、为:f=kv2,其中 k 的单位为() A. kgB. m C. kgmD. kg/m 3. 货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与车重成正比,某货车空载和满载的质量分别为 m1、m2,以相同功 率在水平路面行驶,空载和满载时最大速率分别为 v1和 v2,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A. 21 1 vm vB. 22 1 vm v C. 1 21 2 m vv m D. 2 21 1 m vv m 4. 如图,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连接物块 P,处于静止态。现用外力 F 托着物块 P 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以下力 F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2 A.B. C.D. 5

3、. 如图,一半径为 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 POQ 水平。一质量为 m 的质 点自 P 点正上方高 R 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 P 点进入轨道,经最低点 N 后又恰好到达 Q 点。重力加速 度大小为 g,不计空气阻力,质点第一次滑到 N 时对轨道的压力为 F,则() A. F3mg B. 3mgF4mg C. F=4mg D. 4mgF5mg 6. 如图,A、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 3m 和 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 间的动摩擦因数 1 2 3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 1 3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 g。现对 A 施加一与水平方

4、 向成 37斜向上,大小为 3mg 的拉力 F,sin37=0.6,cos37=0.8,则 A、B 的加速度为() 3 A. 5 12 AB aagB. 4 15 AB aag C. 8 15 A ag, 1 15 B agD. 2 15 A ag, 2 3 B ag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4 分,共分,共 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 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错选的得分,有错选的得 0 分。分。 7. 小球做下列几

5、种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机械能一定守恒的是( ) A. 匀速直线运动B. 自由落体运动 C. 平抛运动D. 匀速圆周运动 8. 北斗系统总共 54 颗卫星,分 3 种轨道:GEO(高轨道卫星,距离地球表面 35786km) ,MEO(中轨道地 球卫星,距离地球表面 200020000km) ,ISE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高度与 GEO 相同) 。高轨道卫星和中 轨道卫星相比() A. 周期更大B. 线速度更大 C. 角速度更大D. 向心加速度更小 9. 如图,两不同质量的小球 P、Q 从同一高度分别水平抛出,都落在了倾角37的斜面上的 A 点,其 中小球 P 垂直打到斜面上,则() A. 两球从

6、抛出到落到 A 点时间相等 B. 两球落到 A 点时重力的功率相等 C. 小球 P、Q 水平抛出的速度之比为 9:8 D. 小球 P、Q 落到 A 点时的速度之比为 3:4 10. “新冠”疫情期间,有人利用无人机空投药品。假设无人机在离地面高度为 8m 处悬停后将药品自由释 放,药品竖直下落。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重力加速度 g=10m/s2,药品下落过程中其机械能 E 与下落高 度 h 满足:E=40-h,则() 4 A. 药品质量为 0.2kg B. 药品所受阻力为 1N C. 药品落地时速度为8 2m/s D. 药品下落 4m 时重力势能与动能相等 11. 如图,质量为 m 的小环套在

7、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一足够长且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与小环相连,另一 端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质量为 M 的物块相连与定滑轮等高的 A 点和定滑轮之间的距离为 d,定滑轮大小及 质量可忽略。现将小环从 A 点由静止释放,小环沿杆下滑的最大距离为 4 3 d,重力加速度为 g,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M=2m B.绳中张力始终等于 Mg C. 小环沿杆下滑距离为 d 时,环的动能为 32 2 2 mgd D. 小环下滑到最低点时,环的加速度为 5 19 g 三、实验题:本题共三、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小题,共 14 分,请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作答。分,请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作答。 12. 如图是

8、“验证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示意图 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于 A 点, 图甲表示在两个拉 力 F1、F2的共同作用下,将橡皮条的结点拉长到 O 点;图乙表示准备用一个拉力 F 拉橡皮条,图丙是在白 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合成图示 5 (1)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在进行图甲的实验操作时,F1、F2的夹角越大越好 B在进行图乙的实验操作时,必须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 O 点 C拉力的方向应与纸面平行,弹簧及钩子不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及纸面接触,产生摩擦 D在进行图甲的实验操作时,保证 O 点的位置不变,F1变大时,F2一定变小 (2)图丙中 F是以 F1、F2为邻边

9、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一定沿 AO 方向的是_(填“F”或者“F”) (3)若在图甲中,F1、F2夹角小于 90,现保持 O 点位置不变,拉力 F2方向不变,增大 F1与 F2的夹角,将 F1缓慢转至水平方向的过程中,两弹簧秤示数大小变化为 F1_,F2_ 13.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 可以提供输出电压 为 6V 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拖着的纸带上打出一系 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测量并分析,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他进行了下面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

10、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 C.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 D.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打出一条纸带; E.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步骤是_,操作不当的步骤是_ 6 2这位同学进行正确测量后挑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其中 0 点为起始点, A、B、C、D、E、F 为六个计数点根据纸带上的测量数据,当打 B 点时重锤的速度为_/m s(保 留 3 位有效数字) 3他继续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 v,量出下落距离 h,并以 2 2 v 为纵轴、以 h 为横轴画出的图象,应是图 丙中的_ 四四

11、、计算题计算题:本题共本题共 4 小题小题,依次为依次为 8 分分,10 分分 14 分分,16 分分,共共 48 分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解答应写出必要的 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4. 司机驾车以 54km/h 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导航提示前方 100m 右转,经过 2s 汽车开始减速,减 速过程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恰好无侧滑趋势的进入外高内低的弯道。已知弯道路面与水平 面夹角为,tan=0.1,车可视为质点转弯时速率恒定,转弯的轨道半径 25m,重力加速度 g=10m/s2,求:

12、 (1)汽车转弯时的速率; (2)汽车转弯前匀减速运动的时间。 15. 取引力常量 1122 6.67 10N m /kgG ,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9.8N / kgg , 地球半径6400R km, 月球绕地球转动周期27T 天,试估算: (以下计算结果均取整数) (1)地球质量; (2)月球绕地球公转半径与地球半径的比值。 (计算时可能用到3 2 5 0.74) 16. 如图,一轻弹簧原长为 2R,其一端固定在倾角=37的固定光滑直轨道 AC 的底端 A 处,另一端位于 直轨道上 B 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直轨道与一半径为 R 的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于 C 点,BC=4R,D 点为圆 弧轨道的

13、最高点,A、B、C、D 均在同一竖直面内。质量为 m 的小物块 P 自 C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 达 E 点,BE=R,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取 sin37=0.6,cos37=0.8。 (1)求物块 P 运动到 E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2) 改变物块 P 的质量, 将物块 P 推至 E 点, 从静止开始释放,已知物块 P 恰好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 D, 求改变后物块 P 的质量。 7 17. 如图,斜面倾角=37,下端固定一弹性挡板,挡板与斜面垂直。一长木板质量为 M,下端距挡板的 距离为 L,上端放有一质量为 m 的小物块。长木板由静止自由下滑,与挡板发生多次弹性碰撞,且每次碰 撞时间均极短;在运动过程中,长木板始终平行斜面,小物块未从板上滑落。已知 3 7 m M ,长木板下表面 与斜面接触光滑,上表面与小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7 8 ,取 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为 g,不计空气阻力。 (1)求长木板第一次与挡板碰撞后的瞬间,长木板和小物块各自的加速度大小; (2)长木板与挡板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的过程中,小物块对长木板做的功; (3)第三次碰撞前小物块仍没有从长木板上滑落,求长木板的长度应满足的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