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21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49209436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344.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2021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2021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2021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卷(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大庆中学大庆中学 20202021 学年度上学期月考学年度上学期月考 高三年级语文试题高三年级语文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 II 卷(表达题)两部分,共 22 小题,共 150 分,共 6 页。 2、考试时间:60 分钟。 3、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题卷及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第 I 卷(阅读题)卷(阅读题) 一、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36 分)分) (一)(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小题,共 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题。 传统文化短视频,顾名思义即是记录传统文化

2、的网络短视频。截至 2019 年 5 月初,“抖音”平台 上关于传统文化相关的短视频数量超过 6500 万条, 累计播放量超过 164 亿次, 传统文化话题成了“抖 音”上最热的话题之一。目前,短视频客户端用户集中在 24 岁左右,而短视频传统文化传播的不断 完善,也有利于在年轻人群体中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本文以“抖音”短视频平台为例,探讨传统文化短视频的受众心理。 人类永无止境的好奇心催促着人们主动进入新环境、新领域,获得新知识。而“复古风”从生活 服饰刮到了传统文化领域,从前与受众保持一定距离的“高冷”传统文化在互联网传播的快速性和跨 时空性特质下,源源不断地传播到受众的面前。受众

3、对于生动丰富、充满趣味的小众传统文化是感 到新奇的,基于好奇与求新的心理,受众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短视频,重新认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相对于“抖音”其他类型的信息,传统文化等知识的传播是以一种较为轻松的方式传递严肃的传 统文化信息,受众在观看其他类型比如搞笑类短视频时可能会有浪费时间的隐忧,但是 观看知识类 短视频能够增强受众技能知识、丰富精神世界,给受众带来一种满足感、充实感。而在此基础上, 出于短视频的知识传播作用,短视频客户端不再只有休闲娱乐的作用,也是一款轻松学习、获得知 识的工具。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认为,在后现代的社会中,人们通常通过“消费”这个行为来表达 自己,彰显地位或品

4、位。当今时代,受众整体的文化水平以及生活格调都在提高,审美观念也与以 往大不相同,不仅仅要求简单的好看、眼球刺激,还要有个性、流行等因素。“美而不同”是大多数 人追求的新境界。传统文化一直作为高雅文化存在,在注入短视频这种新的传播方式后开始接地气, 不同于传统信息传播的呆板与生硬,有个性的传统文化传播符合大众审美,更容易在受众中间扩散 2 传播。 在传播活动中, 从众是指个体 (或群体)受到群体压力而改变态度或行为, 使之和大多数人保持一 致。在短视频领域,传统文化短视频在受众点赞、转发的二次传播中,引起了其他用户的跟随观看。 而大多数情况下,由于“抖音”客户端无限推送的信息流模式,很多用户会

5、选择点赞量多的视频进行 观看。而平台功能的便利性使得人们在从众心理的指导下,由好奇的观看转化为参与视频拍摄。如 共青团中央的“抖音”号与京剧演员珮瑜合作,共同发起了抖音话题“我要笑出国剧范”,并为话题提供 示范视频,引发了众多受众的模仿,截至目前此话题阅读量超过 26 亿人次。在从众心理的推动下, 优秀的传统文化短视频获得了爆炸式的传播。 新媒体技术大大丰富了知识传播的渠道与载体,短视频突破了以图文传播为主的“两微”传播,丰 富了现代人接收信息的方式。虽然存在短视频“短小微”局限、所传达的内容不够深入、视频制作者 水平不高导致视频质量不够精致等问题,但目前,短视频依旧处于风口位置,传统文化传播

6、者在充 分利用短视频平台、发挥受众主导地位、推动更多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产出的同时,也要寻求更为 深入的传播方式。 摘编自郝玉佩 短视频时代的传统文化传播与受众 心理分析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后现代的社会中,人们都想通过“消费”这个行为来表达自己,彰显地位或品味。 B. 从众心理推动受众点赞、转发、观看、参与拍摄,使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获得传播。 C. 观看短视频能增强受众技能知识、丰富精神世界,给受众带来一种满足感、充实感。 D. 当今时代,“美而不同”的审美观念提高了受众整体的文化水平以及生活格调。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四

7、个方面展开论证, 主要从受众心理角度分析探讨短视频时代传统文化短视频传播倍受热 捧的原因。 B文章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阐明自己的观点。 C文章用共青团中央与京剧演员合作发起抖音话题并提供示范视频的实例证明从众心理对优秀传 统文化传播的影响。 D最后一段总结全文,论及短视频作为新媒体对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与存在问题,给文化传 播者指出方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短视频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唤醒青年用户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 3 到积极的作用。 B抖音短视频平台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

8、传统文化也为抖音视频平台带来了丰 富的内容,注入了新活力。 C 传统文化在互联网传播的快速性和跨时空性特质是受众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短视频, 重新认识博大 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主观因素。 D 在智能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 优秀传统文化短视频需要寻求不同领域的合作来实现传播效果的 优质与传播方式的深入。 (二)(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共小题,共 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题。 材料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

9、健康的事件。它具有如下一些 特点:一是突发性。突发性指事件的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情况,都难以准确把握;对事件 起因、规模、事态变化等,也不能事先确定。二是复杂性,主要指造成原因复杂。有自然因素造 成的,如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引发的公共卫生事件;有人为因素造成的,如战争引发的公共卫 生事件。三是传播的广泛性,某些传染病可能毫无国界地广泛传播。 (摘编自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构成要素和主要特征 探讨) 材料二 作为非典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当时的中国在疫情防治中暴露出诸多问题。一方面,部分地 方政府对疫情隐瞒不报。另一方面,当时国内比较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制度、应急 设施。对于非典一类的

10、新发传染病,彼时并无任何应急预案作为指导依据。而且,许多医院没有 足够的隔离设施,交叉感染严重。这些都使得疫情难以在初期得到有效控制。 SARS 之后,政府加大了对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决心和行动。政策方面,2003 年国家公布 施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此后又出台了一家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从 国家到乡镇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医疗救治方面,各地加强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包括设立专门的传染病医院,扩大医疗救治队伍等。此外,中央 还主导建立了一套信息通报体系,保证疫情信息快速透明地传播。这一系列建设使我国应对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明显提升。

11、(摘编自非典十六年之后,中国的防疫体系都有哪些 4 进展?) 材料三 2009 年,全球爆发甲型 H1N1 流感疫情,我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迅速组织联防联控,并坚 持公开透明地公布疫情信息,使公众能够了解疫情,做好防控。此外,政府还联合科研机构进行 疫苗的研发和生产,仅 87 天,就研制生产出全球首支获得生产批号的 H1N1 甲流疫苗。 2014 年,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中国政府积极应援非洲,同时采取国内疫情防范措施,取得 了“零感染,零输入”的可喜成绩。这次疫情抗击还成为我国首次在卫生应急领域走出国门的成 功案例。 事实上,自非典后,我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机制已多次经受住考验,并在实战中

12、不断 完善。国家卫计委卫生应急办主任许树强曾表示,中国经过非典疫情、汶川地震和埃博拉疫情等 重要阶段的洗礼,应急能力已大大提升,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摘编自抗击甲流:中国 在行动) 材料四 新冠肺炎疫情汹涌袭来,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面对疫情,党中央总揽 全局,对抗击疫情作出指示,指明方向。各级党委政府按照中央决策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 面加强防疫工作,把落实工作抓实抓细。此外,在疫情面前,我国还坚持防控工作全国一盘棋, 联防联控,“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创造了十天十夜建成火神山医院的奇迹。 我国一系列措施有效地防控了疫情蔓延,国际社会对此普遍给予肯定。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

13、塞表示,“中方行动快速有力,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 (摘编自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 来自哪里) 4下列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坚持公开透明地公布疫情信息,这有利于把握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的规模、事态发展等信息,做好防控。 B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成因复杂,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食物中毒、战争等人为因素都可能引发公 共卫生事件,从而对公众健康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 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范围广,某些传染病毒可能会无国界扩散,这需要各国共同应对,国际合 作抗击埃博拉疫情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D突发公共

14、卫生事件通常突然发生,人们事先难以准确把握某次事件发生的时间、方式、成因等情 5 况,因此无法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2009 年我国成功抗击甲型 H1N1 流感疫情,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使成功研制生产出全球首支获得 生产批号的 H1N1 甲流疫苗。 B应对非典时,我国存在着地方政府瞒报疫情信息、缺乏新型传染病应急预案和应急设施等问题, 这使得疫情难以在初期得到有效控制。 C世界卫生组织对我国有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赞赏,这体现出国际社会对我国疫情防控的肯定, 也侧面显示出我国防控疫情能力的提升。 D正是因为经历了非典疫情、汶川地震和非洲

15、埃博拉疫情三个重要阶段的洗礼,我国的应急能力才 能够大大提升,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6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样一次重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为什么能快速有效地进行防控?请结 合材料概括并分析。(6 分)来源:学.科.网 Z.X.X.K (三)(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共小题,共 151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 79 9 题。题。 兔和猫 鲁迅 住在我们后面院子里的三太太,在夏间买了一对白兔,是给她的孩子们看的。 这一对兔总是关在后窗后面的小院子里的时候多。乌鸦喜鹊想要下来时,他们便躬着身子用后 脚在地上使劲的一弹,哗的一声

16、直跳上来,像飞起了一团雪,鸦鹊吓得赶紧走,这样的几回,再也 不敢进来了。三太太说,鸦鹊到不打紧,至多也不过抢吃一点食料,可恶的是一大只黑猫,常在矮 墙上恶狠狠地看,这却要防的。 孩子们时时捉他们来玩耍;他们很和气,竖起耳朵,动着鼻子,驯良的站在小手的圈子里。他 们夜里的卧榻是一个小木箱,里面铺些稻草,就在后窗的房檐下。 这样的几个月之后,他们忽而自己掘土了。大家都奇怪,后来仔细看时,原来一个的肚子比别 一个的大得多了。大家都高兴,说又有小兔可看了;三太太便对孩子们下了戒严令,从此不许再去 捉。我的母亲也很喜欢他们家族的繁荣,还说待生下来的离了乳,也要去讨两只来养在自己的窗外 面。 有一天,我忽听得许多人在那里笑,寻声看时,却见许多人都靠着三太太的后窗看:原来有一 个小兔,在院子里跳跃了。孩子们争着告诉我说,还看见一个小兔到洞口来探一探头,但是即刻便 6 缩回去了,那该是他的弟弟罢。 从此小院子里更热闹,窗口也时时有人窥探了。 然而竟又全不见了那小的和大的。这时是连日的阴天,三太太又虑到遭了那大黑猫的毒手的事 去。我说不然,那是天气冷,当然都躲着,太阳一出,一定出来的。 太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