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四种常用表达顺序人教版新课标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9207053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66.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论文-四种常用表达顺序人教版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语文论文-四种常用表达顺序人教版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四种常用表达顺序人教版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论文-四种常用表达顺序人教版新课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论文 -四种常用表达顺序人教版新课标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定的表达顺序,作者写文章时,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有写作的“思路”,这就是表达顺序。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一、时间顺序很多文章采用实践顺序, 这样使文章脉络清楚, 有头有尾,给人鲜明的印象。比如北京的春节,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节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初一、正月十五。最后写正月十九春节结束。全文内容安排以时间前后为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再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和第一场雪就

2、是运用了这种方法。前者把小兴安岭一年当中春、夏、秋、冬各季节呈现的各具特色的景色写得淋漓尽致, 后者则按时间的先后有意识地观察了昨天早晨、中午、傍晚和今天清晨的不同情景。使读者如身临其境,给人以美的享受。二、空间顺序任何事物都有空间性。说明文抓住这个特点构成自己的条理, 或者从上到下,或者从外到内,或者从左到右,或者从南到北,或者从远到近,或者从中间到四周,或者从整体到部分。在介绍某有建筑物的结构,说明某种产品的构造,介绍某一地方情况时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安排材料, 是读者对事物的各个部分和整体都有较明晰的认识。如记金华的双龙洞就是按游览空间顺序,依次观察描写了游金华双龙洞路上的见闻、游外洞、由外

3、洞进入内洞、游内洞、出洞等不同位置的美丽景色。 参观人民大会堂 颐和园等都是运用了这种方法。这样的观察描写条理清晰,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三、事情发展顺序有的文章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如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先些事情的起因: 晏子出使楚国的背景; 接着写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机智对答;最后写事情的结果: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这样的写作顺序有利于读者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再如十六年前的回忆,此文不仅有时间顺序,即除开头外,文章是按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的时间顺序来叙述的, 也是事情发展顺序的范例。 有助于学生理清写作顺序和课文结构。本文的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也

4、值得考究。 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的开头和最后三个自然段, 找出它们之间内容上的联系, 在充分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 让学生体会到前后照应、 首尾连贯写法的好处读者读了就会对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得更加清楚,得到的印象和感受也更深刻。四、总分总、总分、分总手指一文,就是“总分总”的表达顺序。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 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的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索溪峪的“野”一文,就是“总分”的表达顺序。作者先描述了对索溪峪的独特感受后, 再以清晰的笔触沿自己的视线所及,从远处落笔, 先写山具有一种“天然的美,野性的美” ;然后由远到近, 由山及水,发现水是从深山中 “蹦跳而出”的,充满着野孩子的灵性;“当然”一词,又引着读者一起领略了小动物那十足的野性; 行文至最后, 不惟山水和小动物, 连行走在其中的人们也变野了。一夜的工作一文,就是“分总”的表达顺序。作者在文章中先简要交代了自己得以目睹总理工作的缘由, 然后着重叙述了他陪同周总理审阅稿子时的所见所闻,最后抒发了自己真切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