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 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9206438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2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管理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物流管理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物流管理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物流管理 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物流管理 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管理 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管理 PPT课件(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物流管理基础,2.1 物流管理的重要性 2.2 关于物流 2.3 关于物流管理 2.4 物流系统,2.1 物流管理的重要性,1“黑暗大陆”说 1962年,德鲁克指出,消费者所支付的商品价格中,约50是与商品流通话动有关的费用,物流是降低成本的最后领域,物流是“经济的黑暗大陆” 。 2第三利润源说 现代物流成为企业在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外的“第三利润源”。 3物流冰山说 人们对物流费用的了解非常有限,物流象是一坐冰山,其中沉在水面以下的是我们看不到的黑色区域,而我们看到的不过是物流的一部分。,2.2 关于物流,一、 物的属性 二、物流的概念 三、国外物流概念的三个发展阶段 四、

2、现代物流 五、中国的物流概念,一、 物的属性,自然属性 是指物的物理、化学、生物属性。物流管理的任务之一是要保护好物,使其自然属性不受损坏。因而需要对物进行检验、养护,在物流过程中需要根据物质的自然属性合理安排运输、保管、装卸等物流作业。 社会属性 是指流体所体现的价值属性,以及生产者、采购者、物流作业者与销售者之间的各种关系。社会属性决定了物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因此在物流过程中要保护流体的社会属性不受任何影响。 根据流体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可以计算流体的价值系数:v=p/t 或 v=p/c,二、物流的概念,1、物流 简单地说,物流是物资的流动。 2、物流的必然性 在生产与消费之间存在着三大间

3、隔:社会间隔、场所间隔、时间间隔。在生产和消费之间必须建立通畅的渠道,把这些间隔联系起来,这就是流通。现代流通活动由三部分组成:即商流活动、物流活动、信息流活动。其中信息流活动员穿于商流活动与物流活动之中。,二、物流的概念 (续),3、物流的效用 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品种效用 4、物流基本活动(功能、环节) 运输、装卸搬运、仓储保管、配送、流通加工、包装、物流信息、客户服务 各活动之间存在相互关联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效益背反”问题。,1)、运输功能 运输是物流的核心业务之一,也是物流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选择何种运输手段对于物流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决定运输手段时,必须权衡运输系统要求的

4、运输服务和运输成本,可以从运输机具的服务特性作判断的基准:运费,运输时间,频度,运输能力,货物的安全性,时间的准确性,适用性,伸缩性,网络性和信息等。,运输又可以分为两类: (1)直达运输:由生产厂到用户的运输,长距离大批量的快速运输,追求提高运输效率,一般用火车轮船. (2)中转运输:由生产厂经配送中心到用户或零售店的运输,按运输性质又分为两段: 输送 配送:,输送:由生产厂到配送中心的长距离大批量快速运输,追求运输效率。,配送:所谓配送, 是在物资中转运输中由配送中心至用户或零售店的运输。配送与一般的输送不同,主要追求按时按量配套齐全地为需求点及时送货,一般是用汽车在邻近多用户间循环送货,

5、注意服务好和不污染环境。它和输送的区别如表:,2)、仓储功能 在物流系统中,仓储和运输是同样重要的构成因素。仓储功能包括了对进入物流系统的货物进行堆存、管理、保管、保养、维护等一系列活动。仓储的作用主要表现再两个方面:一是完好地保证货物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是为将货物配送给用户,在物流中心进行必要的加工活动而进行的保存。 流通仓库包括捡选,配货,检验,分类等作业并具有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小批量等收货配送功能以及附加标签,重新包装等流通加工功能。 根据使用目的,仓库的形式可分为: 配送中心(流通中心)型仓库:具有发货,配送和流通加工的功能; 存储中心型仓库:以存储为主的仓库; 物流中心性仓库:

6、具有存储,发货,配送,流通加工功能的仓库。,3)、流通加工功能 流通加工功能是为了促进产品销售、维护产品质量和实现物流效率化,对物品进行加工处理,使物品发生物理或化学性变化的功能。 这种在流通过程中对商品进一步的辅助性加工,可以更有效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更好地衔接生产和需求环节,使流通过程更加合理化,是物流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增值服务,也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流通加工的内容有装袋、定量化小包装、拴牌子、贴标签、配货、挑选、混装、刷标记等。 主要作用表现在:进行初级加工,方便用户;提高原材料利用率;提高加工效率及设备利用率;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手段的最高效率;改变品质,提高收益。,4)、包装功能

7、 为使物流过程中的货物完好地运送到用户手中,并满足用户和服务对象的要求,需要对大多数商品进行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包装。 包装分工业包装和商品包装两种。 工业包装的作用是按单位分开产品,便于运输,并保护在途货物。 商品包装的目的是便于最后的销售。因此,包装的功能体现再保护商品、单位化、便利化和商品广告等几个方面。前三项属物流功能,最后一项属营销功能。,5)、配送功能 配送是物流中一種特殊的、綜合的活動形式,是商流與物流的緊密結合。配送幾乎包括了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 一般的配送集裝卸、包裝、保管、運輸于一身,通過這一系列活動完成將貨物送達目的地。特殊的配送則還要以加工活動為支撐,所以包括的方面更廣

8、。 配送的主體活動是運輸及分揀配貨,以送貨為目的的運輸則是最后實現配送的主要手段。商流與物流越來越緊密的結合,是配送成功的重要保障。 配送功能的设置,可采取物流中心集中库存、共同配货的形式,使用户或服务对象实现零库存。配送是现代物流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二、物流的概念 (续),5、物流参与者 托运人、受货人、运送人 6、物流分类 供应(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回收物流; 微观物流(企业物流)、中观物流和宏观物流; 国内物流和国际物流,物流价值链,二、物流的概念 (续),7、影响物流需求的因素 产业结构的变化、 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企业经营模式尤其是生产模式和销售模式的改变、

9、物资采购环境的变化、 流通结构的变化、 电子商务的影响,三、 国外物流概念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物流概念的孕育阶段(20世纪初至50年代中期):Physical Distribution 和Logistics 并存; 第二阶段:分销物流概念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Physical Distribution; 第三阶段:现代物流概念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现在): Logistics。,四、现代物流,1、定义: 现代物流是供应链流程中的一部分,针对物品、服务及相关信息的流通与储存,从起源点到消费点进行有效率及有效果的规划、执行与控管(即管理),以达成客户的要求。,四、

10、现代物流 (续),2、特点: 物流系统化(如:物流总成本最少化) 物流信息化、电子化、 物流手段现代化、 物流服务社会化、 物流管理专门化、 物流快速反应化、 物流网络化 物流柔性化,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传统物流一般指产品出厂后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 而现代物流提出了物流系统化或叫总体物流、综合物流管理的概念,并付诸实施。从采购物流开始,经过生产物流,再进入销售物流,与此同时,要经过包装、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到达用户(消费者)手中,最后还有回收物流。 可以这样讲,现代物流包含了产品从“生”到“死”的整个物理性的流通全过程。,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物流只提供简单的位

11、移,现代物流则提供增值服务; 2.传统物流是被动服务,现代物流是主动服务; 3.传统物流实行人工控制,现代物流实施信息管理; 4.传统物流无统一服务标准,现代物流实施标准化服务; 5.传统物流侧重点到点或线到线服务,现代物流构建一体化服务网络; 6.传统物流是单一环节的管理,现代物流是整体系统优化;,主要区别表,五、中国的物流概念,中国的物流概念,是70年代末从日本引进的,叫 “物流”。1980年,华中工学院在国内率先开设物流管理学,创办大学本科物流管理教育。 中国的物流概念,一直沿用“物流”这二个字,没有随时间而变动,意思明白,就是指物资的流动。它打破了行业界限、领域界限。通用性、概括性都强

12、。而且这二个字已经自然变成了一个专用名词。意思毫不含糊、混肴。,不同时期(产品)企业的物流,1“大量生产”时期 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增加产品数量、实现大众温饱,企业物资管理的核心是解决生产建设对物资需要与供应之间的矛盾,物资管理工作内容侧重于对企业所需各种物资进行计划、采购、验收;保管、发放、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为此,企业物资管理研究的重点是探索企业物资消耗规律;企业物资供应工作的经济规律;探讨如何运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经济合理地组织供应,保证生产建设正常进行。,2“大量生产大量消费”时期,企业在实现大批量生产及大批量消费的同时出现了大批量配送,为追求个人消费的便利、更好地为用户服

13、务,经营者开始重视企业内物料的流动。从原材料采购、在制品、库存到消费地和全过程进行研究,企业物流的研究不仅包括物资供应过程,还包括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废料及废弃物的回收过程,并且与其他的功能采购、生产、销售系统保持有机的联系,强调各功能的系统化,还有运输、保管、配送、装卸、包装等物流作业中引入各种技术,以求达到企业物流自动化和效率化。,3“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时期,企业必须按用户需求以销定产,使企业物资管理和配送管理工作复杂化,要通过彻底改变企业财务、采购、销售、生产、研发、促销、物流等,从系统整体出发,互相协调对用户和本企业内部提供最佳服务,并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费用,并且把物流管理的层次,从

14、一般作业提升到经营分析的高度。,4“大规模定制生产”时期,信息时代的“大规模定制生产”使社会生产力要素结构、产品制造模式组织管理方式发生了巨变,信息生产取代了传统的库存生产,供应链网络竞争取代了独立竞争,需求驱动取代预测驱动,现代企业物流也取代了传统的企业物流。,要有效地为每一个顾客提供个别的服务,现代企业物流就要在考虑生产过程的同时关注生产系统以外的因素。现代企业物流的销售物流还必须从原来的内部销售领域扩展到企业外部经营管理的其它领域,使物流与信息流达到最优化,现代企业物流将发展成为供应链系统物流、全球供应链系统物流。,2.3 关于物流管理,一、物流管理的定义和一般性目标 二、物流管理的组成

15、 三、物流管理的观念 四、物流管理思想和手段,一、物流管理的定义和一般性目标,1、定义: 企业物流管理是与支持企业策略所需的物相关的,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废弃物及一般供应用品及专业服务的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管理。 2、一般性目标: 快速反应、最小误差、最小存货、全生命周期的物流支持,二、物流管理的组成,物流战略管理 解决影响企业物流长期发展的方针和政策的决策等问题。包括物流中心的数量、布局、能力,及物流网络中的物流方向等。 物流系统设计与运营管理 按季度或年度更新计划的决策。包括采购和生产计划、库存策略、运输策略等。 物流作业管理 每天的物流调度、运输路线的优化、货物装卸等决策问题。,物流管

16、理的组成部分,管理行为 计划 执行 控制,三、物流管理的观念,系统观念更新(如物流总成本观念) 流程观念 交叉职能观念,四、物流管理思想和手段,1、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化。 2、由操作型管理向决策型管理转化。 3、由封闭型管理向开放型管理转化。 4、运用计算机管理系统进行物流管理。,2.4 物流系统,一、系统的定义 二、物流系统的构成,系统的例子,系统的定义:,所谓系统,是由两个以上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单元结合起来为完成特定功能的有机结合体。每个单元可以称为一个子系统,它又可以分成更小的子系统。系统本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系统概念的要点:,二个以上单元 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 具有特定功能 有机结合体 子系统(往下可以再分,往上可以再合) 系统所处的更大系统(系统的环境).,系统的特征,集合性 相关性 目的性 环境适应性,相关性,单元之间 层次之间 单元和系统之间 单元、系统和环境之间,系统的模式(系统三要素、两部分),2.4 物流系统,定义: 所谓物流系统,是由多个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单元结合起来,以物资为工作对象,为完成物资流通为目的的有机结合体。最基本的物流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