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敲打细节处,拈断数茎须人教版新课标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9205949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敲打细节处,拈断数茎须人教版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敲打细节处,拈断数茎须人教版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敲打细节处,拈断数茎须人教版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敲打细节处,拈断数茎须人教版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敲打细节处,拈断数茎须人教版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敲打细节处,拈断数茎须人教版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案例反思-敲打细节处,拈断数茎须人教版新课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案例反思 -敲打细节处,拈断数茎须人教版新课标教学细节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含智慧;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细节的设计与捕捉是教师智慧的呈现, 利用和提升细节, 体现了教师的实力和功力。教师应精心打造教学细节,从小事入手,以小见大,创造出精彩的语文课堂,让学生真正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一、深读文本,挖掘空白语文教材无论在内容上, 还是在表达上, 都有空白点。 教师就要在这些空白处做文章,我们要善于挖掘、 捕捉教材内容和表达上的空白点, 激活学生的思维想象,引发学生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解读。如黄山奇石一文,课文根据黄山岩石名形相似的“奇”,通过“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

2、金鸡叫天都”等石的具体描写,突出“很有趣”。其他奇石,像“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等一笔带过,实现略写,构成了文本的空白。教师可引导学生紧扣“奇形怪状”,抓住岩石的名字,结合自己看到过的岩石, 展开大胆想象, 分别描绘出这三块略写的岩石应该是什么样子。教材中,像这样的例子很多,只要我们抓住这些“生发点”进行有效引导,就能使“理解内容、体验情感、发展语言、拓展思维、丰富想象”等达到和谐共振、水乳交融的境界。二、匠心设计,生成精彩小学课文包含着激情、含蓄、精炼和美。有的赏心悦目,让人回味无穷;有的动人心魄,刻骨铭心;有的启迪人生智慧;有的丰富文化底蕴。这些教材自然会有内涵丰富、耐

3、人寻味的语言。教学时,我们须锁定这些文字,引发开来,使教学内涵丰富起来。一位教师教学鸬鹚时,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细节:师:这平静优美的画面,这悠闲自得的生活,随着渔人的一个动作,就忽然改变了。你觉得渔人的哪个动作,一下子改变了这平静如水的画面?生:我觉得是“一抹”这个动作。师:体会体会,“一抹”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词语?生 1:一蹭。师:怎样地“一蹭”?生 1:轻轻地一蹭。生 2:小心翼翼地一扫。生 3:潇洒地一挥。生 4:熟练地一划。师:对!这轻轻的、小心翼翼的一抹,饱含了渔人对鸬鹚的多少喜爱和体贴啊!这潇洒的、熟练的一抹,又体现了渔人多么丰富的水乡生活啊!这一抹,就像是一道无声的命令;这一

4、抹,又像是一次潇洒地指挥。这一抹,到底抹出了什么呢?读读课文,体会体会。生 1:抹出了一圈圈粼粼的波纹。师:湖面沸腾了。生 2:抹出了无数的浪花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师:浪花都跳起了欢乐的舞蹈。生 3:抹出了一只只勤劳能干的鸬鹚。一只鸬鹚钻出水面,拍着翅膀跳上渔船,喉囊鼓鼓的,里面全装着鱼呢!师:真是神奇的一抹呀!生 4:抹出了一个欢腾、热闹的湖面。生 5:抹出了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儿。生 6:抹出了一只只跳上跳下、忙忙碌碌的鸬鹚。师:别把渔人给忘了呀!这一抹,更抹出了渔人什么?生 1:抹出了渔人的高兴。生 2:抹出了渔人的笑容。生 3:抹出了渔人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师:真是幸福的一抹呀!生 4:

5、抹出了渔人洋洋得意的样子。生 5:抹出了渔人美好的生活。生 6:抹出了渔人充满希望和活力的生活。师:我也说一句,这一抹,抹出了一派欢腾喜悦、生机盎然的水乡风情啊!这位教师对“一抹”的关注,体现了他在教学中,精雕细刻,由浅入深,引领学生层层剥落词语表面的面纱, 师生真正走进了文本, 真正感受到文字背后所蕴藏的精神力量、情感意蕴,让语言文字产生出更为强劲的力量,情与理,知识与能力获得了更深层的提升。三、捕捉细节,生成精彩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 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这种巧妙“变动”,正是语文课堂教学发挥实效性的最佳策略。课堂上的一个个

6、“变动” 就是一个个教学细节。 每一个细节都可能生成一次精彩,每一个细节也可能毁灭一次精彩。 教师要用自己的眼睛, 要用自己的耳朵,要用自己的智慧, 去发现、聆听、捕捉教学中的细节, 千万不要让精彩悄悄溜走!例如教学草原一课时,我在学习课文结束的阶段特意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作者写这篇文章主要是告诉我们什么?话音刚落,许多学生积极举手发言:1、告诉我们草原的景色很美。2、告诉我们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情谊很深。在发言中,一个平时不善于发言的学生说:文章告诉我们蒙古族人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很强。这个答案或许有些“偏”,班上很多学生没有反应过来,大家都用特别的眼光看着这个学生。面对这种情景, 我灵机一动

7、, 向这个学生竖起了大拇指:“ 你真会动脑筋,你的想法很独特,把你的想法大胆地告诉同学们好吗?”那位学生思考后回答: 因为蒙古族人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强,所以那里空气才那么清新,草儿才那么鲜绿。 我号召全班学生给这位动脑筋体会作者感情和敢于发表独特见解的学生致以热烈的掌声。 掌声让这位学生异常兴奋, 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还呈现出几分得意。 及时的细节捕捉, 果断的引领点拨, 让课堂生成了无限的精彩。四、精雕细琢,生成精彩请看特级教师王崧舟教学威尼斯的小艇的一个片段:学生朗读课文二三小节, 互相交流后, 王老师说:既然“仿佛” 就是“好象”的意思,咱们把这句话改一下,改成“行动起来,轻快,灵活,好象一

8、条蛇”,行吗?这是我想请教的第一个问题。 还有第二个问题, 课文说威尼斯的小艇行动起来“轻快,灵活”。轻快,灵活,两个词连起来可以怎么说?生 1:既轻快又灵活。生 2:又轻快又灵活。生 3:不但轻快而且灵活。师:好,说得好极了。那我现在把这一句改成“行动起来,既轻快又灵活,仿佛一条蛇”,行吗?这就是我想请教的第二个问题。咱们这样,先别急着下结论。这两个问题呀,愿意研究哪个问题你先做个选择,然后自己想一想,有了心得以后还可以跟同桌或者是前后同学一起讨论讨论。这个细节的设计是高屋建瓴的, 教师组织学生抓住 “仿佛” 和“轻快” 、“灵活”连起来还是中间一个逗号好展开讨论,学生的活动,思路清晰,讨论

9、充分,在讨论中,学生透彻地理解了词意和标点符号的作用, 对学生进行了语感的训练。五、巧用错误,演绎精彩实践证明,语文课上会产生很多教学资源。 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本身, 也是一种教学资源。 教学中,学生经常出现一些教师始料未及的错误, 这些错误是生动真实的,是有价值的学习资源。教师要利用这一资源,发挥教学机智,及时调整策略,演绎语文课的精彩。例如教学一夜的工作第 4 节时,指名班上的一名学生阅读, 当他读到“他一句一句地审阅, 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 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 有时停笔想一想, 有时问我一两句。 ”这句话时,不小心把“一句一句”读成了“一句句

10、”,这时有的学生马上站起来提出,我顺水推舟,让学生思考“一句一句”与“一句句”可以换吗?然后让学生读读,想想,交流,汇报。学生在汇报时说,“一句句”表示的阅读速度比“一句一句”快,像在浏览,而事实上,周总理是在审阅,他“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从这里可以看出他逐句推敲。 这说明了周总理对待工作一丝不苟, 极端负责。如果改为“一句句”就显得周总理改稿子有些仓促、心急,不符合实际。这个细节,通过“一句一句”与“一句句”的比较,让学生对“一句一句”得到了准确的理解,体验了周总理为国家,为人民忘我工作的精神。教学中,教师及时抓住学

11、生朗读时出现的一个细小错误,紧紧扣住小小一个词语, 这样巧妙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更深入的理解,真正培养了学生咬文嚼字的功力。这样的教学细节让语文课饱满充实,真正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六、灵活评价,绽放精彩语文课上,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 对学生合情合理的肯定, 做出准确的评判。 教学评价不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开阔学生视野, 还能引发他们创造的欲望。教师应该把握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 时刻珍视每一颗童心, 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果断灵活地采取恰当的评价,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精彩!例如教学草船借箭 “神机妙算”部分时,学生阅读了相关段落后,我让学生用波浪线划出最能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

12、, 再用心思考思考, 诸葛亮神在哪儿,妙在何处。学生讨论后汇报:三天后,江上出现了大雾,体现了诸葛亮的确神机妙算。师:把你发现的句子读一读,通过你的朗读体现雾的大。生:(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师评价:这雾大吗?小雾!(众笑)(生第二次读)师评价:雾大吗?中雾!(众笑)(生第三次读,声情并茂)师评价:真是大雾啊!你的表情告诉我,雾很大,很浓。你读出了这是一场大雾,这是一场大雾啊!(生感动)让我们全班学生再来读一读。(生齐读)教学中,当学生对文句理解不深,朗读不到位时,心里正着急,我及时给以评价。这一灵活的评价, 体现的是教师的关爱呵护, 落实的是朗读的训练与指导,反应的是师生关系的融洽和谐。小小的一个教学细节,让评价绽放了精彩。结束语:教学细节折射出教育的理念和智慧, 闪耀着生命智慧的光环, 是生命的智慧创造。 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 只有真正走过教学细节, 才能彰显语文课的本质,我们的语文课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语文修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