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明确课外阅读的价值取向人教版新课标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9205923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69.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论文-明确课外阅读的价值取向人教版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论文-明确课外阅读的价值取向人教版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语文论文-明确课外阅读的价值取向人教版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明确课外阅读的价值取向人教版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论文-明确课外阅读的价值取向人教版新课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论文 -明确课外阅读的价值取向人教版新课标过去一般认为儿童阅读的目的就是学文化,学知识。人们往往从“识多少字”、“读到多少知识点”“学到多少写作方法”等量化指标来判断儿童阅读的成效。由于阅读过程中过强的功利意识,以及对“知识”概念的狭隘理解,影响了孩子的阅读趣味、 品位和质量。 让孩子爱上阅读, 它不是站在成年人社会需要的立场上为孩子设立标准和发展框架,而是充分观察和研究孩子的成长,为他们尽可能提供机会,并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1、课外读物要能满足孩子心理需求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了解了这一点, 我们就不

2、会奇怪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 长袜子皮皮、床边的小豆豆等会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成为几代人的钟爱;也就不会惊讶于哈利波特能誉满全球,淘气包马小跳能畅销全国了。当然,教师在个人的阅读习惯中,常常会建立起自己的阅读偏好,或者会对某些书籍形成刻板化印象。例如,卡通书对孩子是无益的,只有经典作品对孩子才是有益的, 等等。在现代社会中, 教师应该以宽容而开放的心态来看待孩子的实际阅读状况,例如,许多卡通书都是有益有趣的。1990年、 1991 年来自 32 个国家二十多万名儿童参加国际教育成果评估协会的考试,结果芬兰儿童的阅读分数最高,而芬兰儿童最普遍的消遣书刊是什么呢?59%的芬兰儿童几乎每天都看一本漫画

3、书。这说明我们在选书时不能犯“因噎费食”的错误。教师应避免以自己的阅读偏好来影响学生,平时要留意儿童读物的出版资讯:关注媒体上的推荐图书,但又不为媒体所左右;关注获奖的儿童图书,但又要考虑专家眼光和孩子兴趣之间的距离。在班级为学生选书时,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最好由教师、 家长和孩子共同组成选书委员会,大家一起来商定课外阅读的书目,这也是培养孩子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的有效途径。2、课外阅读要能迎合孩子的时尚需求时尚类图书这几年成为许多出版社的热门选题。走进书店, 几米的绘本、 朱德庸的漫画铺天盖地。 几年前,郑渊洁的 “皮皮鲁” 和“鲁西西” 横扫童话世界,成为中国几千万孩子童话梦中的主人公,

4、郑渊洁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童话大王”。几年后,魔法母亲 JK罗琳的哈利波特惊现于大陆我国童书市场,孩子们“我为书狂”,每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套哈利波特丛书;每人都梦想自己能有与哈利波特同样的魔力。可是,也有人一提到时尚文学,就不屑一顾,把时尚文学看成是经典文学的对立产物, 这种思想本身就是错误的。 任何一种新事物的产生都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在一定的社会中都有其存在的原因和道理。时尚文学注重实际、追求新异、适合当代人阅读心理。当今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们知识的更新更加迅速, 这些知识渗透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 使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心情易于浮躁, 难以求得宁静, 人们已经没有很多耐心去读那些经典作品,

5、更愿意读短时间内可以把握的小品、散文、小小说等。这些以休闲、娱乐为主的时尚文学作品,正是反映了重效率、重实际、求新颖的时代特征,以其简约、生动、有趣、个性化的风格吸引了读者,适合当代人心理的需要。适当地阅读自己喜爱的时尚文学作品, 可以让学生在沉重的学习氛围中缓解一下心情, 有什么不好?3、课外阅读要能适应孩子的现实生活有人曾作过这样一个比喻,他说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只是把学生当成马驹,关进马厩,拴上木桩,秣以干草,那么能指望他膘肥体壮吗?能指望它日行千里吗?余秋雨先生也曾说过,阅读能启发生命,但更多是浪费生命。他还说,对文化见识而言,更重要的是考察, 游历,体验,创造。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

6、,阅书、阅人、阅生活和阅自然相结合,课外阅读和真实的生活就贴近了。孩子们参与和体验生活的乐趣和热情将会影响阅读的兴趣和热情,阅读也就变得更有吸引力。要正确利用现代媒介指导孩子阅读,不要畏电视和网络快餐阅读如虎,要引导孩子阅读适合他们的 “电视和网络快餐” 。要充分利用纸质媒介和现代媒介,现代电视、网络媒介阅读方便快捷, 视觉和听觉冲击力大, 可以培养和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提高阅读效率, 而纸质书籍可以用来培养孩子深度阅读的习惯。教师和家长还可以陪同孩子们看央视的百家讲坛、电视诗歌散文和百科探秘等。当然,在儿童生活的现实中,也有不少“不健康的成份”,谁也没有办法把这些东西从儿童的视野中完全屏蔽

7、掉。可是,孩子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并没有变坏。因为他们会把这些成分放在自己认识世界的大背景、 大知识下处理,相生相克,达到“生态平衡”。所以,在儿童阅读中,有这么一些“不健康的成分”并无大的坏处,倒是读书过于纯净,生活过于狭窄的人,心理常会有缺陷。“书呆子” 不是因为读书多而呆的, 而是因为读书过纯而傻的。孩子的阅历越丰富,所形成的心理品质就越健康,因为他有对外界刺激相应的图式。倒是深藏宝刹的纯洁的小和尚会在突如其来的“女人是老虎”面前困惑、失衡。4、课外阅读要能纯净孩子的精神世界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水果、粮食、蛋禽、蔬菜都不可缺少。所以,“时尚阅读”也好,“快餐阅读”也罢,

8、都是一种需要,大人不必以成人的世故和功利作出限制,这是孩子们成长中的自然需求。当然,从发展的角度来说,阅读经典,对于完善人格,丰富人生底蕴,引导走向积极健康的人生之路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引领时尚阅读的同时,还要不忘经典阅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具体的经典作品阅读计划, 提供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在实际阅读中,很多经典作品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不易读懂。因此教师要利用课外阅读指导, 引导孩子阅读适合他们的古今中外的经典, 向他们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 赏析精彩章节, 为学生阅读经典提供帮助。 教师除了指导之外, 还应创设一个阅读经典的氛围, 如在班级张贴作品的插图, 播放相关的影视片段, 摘抄作品中的名言警句等, 让学生在这种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中成长。一册在握,展读之间,仿佛在赴一次精神的华宴,读到沉醉处,灵魂中的欢悦与外面葱笼的绿意相融相映,物我两忘。这般情形,怎一个“乐”字了得!这样的阅读,是有思想的阅读,触及生命内在真实的阅读,激发“真、善、美”的阅读,它促使孩子们审视自身与周围的世界,使他们渴望 “诗意的栖居”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