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语文“假期实践性作业”的思考与现实回应人教版新课标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9204697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论文-语文“假期实践性作业”的思考与现实回应人教版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论文-语文“假期实践性作业”的思考与现实回应人教版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论文-语文“假期实践性作业”的思考与现实回应人教版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论文-语文“假期实践性作业”的思考与现实回应人教版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语文论文-语文“假期实践性作业”的思考与现实回应人教版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论文-语文“假期实践性作业”的思考与现实回应人教版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论文-语文“假期实践性作业”的思考与现实回应人教版新课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论文 - 语文“假期实践性作业”的思考与现实回应人教版新课标作业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支柱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明确指出: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而,语文假期实践性作业理应得到一线老师特别是语文研究者的“青睐”。一、缘起:当下,语文实践性作业在迷失我们先不妨将目光投向当下的假期作业,在较为普遍的现象中一见端倪。(一)聚焦看清三种现象1复习作业盛行天下,实践性作业蜗居一角。不少教师强调学生应利用寒暑假期复习巩固, 以便迎接新学期。 因此,他们不遗余力地要求所有学生认真完成过好寒假 过好暑假。如果上

2、级部门没有配备,他们甚至会设计若干张练习卷“合理”地分配到假期中。除此,教师还会要求抄写一定量的词语并要求默写。 背诵一定量的诗词或写一定量的日记, 我们很难窥到“实践性作业”的身影。2作业布置统一步调,实践性作业难倒众生。大部分学校的假期作业是统一布置的, 也就是所有的学生做同样的作业, 尤其是实践性作业。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家庭,发达地区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还处在不同的文化地域, 他们怎能完成整齐划一的实践性作业?学生愁眉苦脸, 家长叫苦不迭,教师在“验收”作业时,也无可奈何。3作业形式哗众取宠,作业效度雾里看花。有些学校在实践性作业上动足了脑筋,创新了许多形式。 如,有好几所学校让五年级学

3、生做一份“理财”的实践报告,即如何有效利用压岁钱做教育储蓄。由于此项作业相对较适合于大城市或者家庭条件较好的孩子,因此,在“检验”此项作业时,教师发现不少孩子没做或者草草了事。(二)思考厘清两个问题为了给“实践性作业”找到走出迷失的“出口”,成为有意义的存在。笔者认为有必要先厘清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实践性作业。综合多家之言, 笔者认为:语文实践性作业就是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围绕语文学习开展的自主性、 开放性、探究性和生成性的作业活动。作业形式强调开放、合作和探究,作业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多角度且动态化,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自我的语文素养,培养自身的人文内涵, 促进德行修养与言语能力 “比翼齐飞”

4、。2为何要践行实践性作业。美国教育家彼德克莱恩曾说: “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笔者在开篇中,也已提及“语文课程是一门强调实践的课程”,这是许多语文有识之士的共识, 也由此写进了指导性纲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当下,许多老师往往强调“语言训练”,在纸质文本上机械训练。于是过好寒假过好暑假之类成了假期作业的主流。渐渐地,学生习惯埋没于“题井”中,真正成了“井底之蛙”。复习巩固诚然是学生学习所需, 但经过了期末考试前的一轮又一轮复习, 有限的知识早已被学生嚼烂了。 笔者一向认为, 在长假里基础薄弱的学生做一些复习题无妨,但对于大多数学生,应该在漫漫长假,真

5、正投入到语言的海洋中,浩瀚的生活中。因为唯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言语能力才是“有源之水” “有本之木”,才能真正勃发出语文的生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假期实践性作业是平时语文学习的补充与延伸, 两者“互通有无”,相得益彰。二、现实回应:实践性作业,向着“明亮”那方有了以上观察与思考,我们就可以在一个宏观的背景上审视假期实践性作业,并做出相应的现实回应。在上面思考中,笔者已就“第一种现象”做出了回应,明确了观点:寒暑假中,应以实践性作业为主,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的优势,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下文,主要就如何践行实践性作业做出回应。(一)以“学”定“作”循着“学情”进发现在的语文教学

6、视角越来越向学生转移, “以学定教” “先学后教”已成为当下的语文热词。语文作业也应“以学定作”,只有真正地“以学定作”,实践性作业才能真正地引领学生向着“明亮”那方。1探察学生的兴趣。在漫漫长假, 没有专业老师的陪伴, 也鲜有家长的帮助, 更没有平时每天查作业的监督机制。 实践性作业的灵活度比较大, 要想获得高质量的作业成果, 必然需要“兴趣”的推动。在放假前,老师应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爱好兴趣, 把兴趣相同或一致的同学组建成“学习共同体”。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实现他们的信息资料共享,也才能使老师在布置实践性作业时做到有的放矢。如一位六年级老师精心布置了如下一项暑假作业:在放假

7、前,同学们提出了自己最想了解的三个问题。经过分析、比较,发现大部分同学对宇宙天体的相关内容特别感兴趣。宇宙的奥秘无穷无尽, 值得大家一起去探究。请同学们利用暑假的时间, 好好收集和整理关于天体的资料并试着去写调查报告。要求如下:(1)可通过网络查找相关信息或观看宇宙视频进行整理、总结。(2)将查找的内容,用word 进行排版、保存。(3)除了查阅天体相关知识后,还可以另外查阅自己最感兴趣的两、三个问题进行具体了解,然后写一份调查分析报告。 (包括调查主题、查阅渠道、查阅信息、调查情况分析等。)2探访学生的家庭。假期实践性作业, 是在家庭环境中完成, 往往又需要技术和材料的支撑。 因此,家庭的不

8、同情况决定了学生实践性作业的完成情况。 教师布置实践性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家庭条件、 家长文化程度以及工作性质, 避免学生及家长产生畏难甚至抵触情绪。仍以上面此项作业为例。 对于一些贫困家庭而言, 家庭没有电脑, 没有网络怎么办?有些家长由于工作特殊, 在长假中会把小孩送回到偏僻的农村爷爷、 奶奶身边,同样缺乏相应的作业环境怎么办?如果教师在布置作业前就了解到这些情况,可以有以下几种预案:(1)这类学生和住得较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在约定的时间里,共同调查,资料共享。( 2)支持他们一些书面资料,让他们阅读、甄别后完成。(3)利用他们身边已有资料,重选“问题”。(4)调查了解他们老家的

9、环境,量体裁衣,另辟蹊径,给他们单独布置个性化的实践性作业。如此一来,所遇困惑就迎刃而解了。(二)“小”“实”辉映顺着“有效”落地实践性作业, 重在“实践” ,也就是 “做” 中学。如果实践性作业名目繁杂,形式花哨,结局只能是哗众取宠,弄巧成拙,也与实践性作业的目的背道而驰。因而,长假实践性作业应坚守“小”“实”二字方针,真正将作业有效落地。1以“小”见“大”,一“作”一世界。所谓“小”,就是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切入点要小,引导学生研究生活中的小问题,发现其中的大世界。请看一位五年级教师设计的寒假实践性作业“我的祝福短信”:寒假是亲人团聚的日子, 是感恩和祝福的日子。 请同学们先收集信,再创作 2

10、 条祝福短信。我收集到的最深情的短信是:我收集到的最真诚的短信是:我收集到的最具创意的短信是:我收集到的最意外的短信是:我收集到的文字最优美的短信是:我创作的送给父母的短信是:我创作的送给老师的短信是:5 条祝福短当下社会,短信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该老师充分挖掘短信元素, 布置了虽小却内涵丰富的实践性作业, 既发展了学生的言语能力, 又体验了中国传统 “年文化”。可谓是“小作业,大世界”。2以“实”为重,一“作”一风景。所谓“实”,老师布置的作业切入点实,所研究实践的内容就在他们的生活中,可操作性强。请看一位四年级教师设计的实践性作业“走近父母”:(1)陪同父母。开展以“父母的一天”为主题

11、的实地调查活动,陪同自己的父母经历他们一天的工作过程,并记录下来。(2)人物特写。开展“人物特写”主题活动,摸一摸父母的双手,看一看父母的眼睛,听一听父母的声音,进行人物特写。(3)歌颂赞美。搜集古今中外赞美父爱、母爱的诗句名言,摘录下来。学生只要亲自去实践, 完成此项作业应是小菜一碟。 父母是自己朝夕相处的人,而且血脉相连,有真情实感。更可贵的是,此项作业不仅引领着孩子走近了自己最亲的人, 多添了一分心心相印, 还进一步丰富了他们的语言图式, 提升了他们语文素养。(三)“静”“动”结合沿着“靓丽”漫溯小学生毕竟岁数尚小, 假期实践性作业历经时间又长, 如没有有效的呈现与评价机制,很容易成“水

12、中月”“镜中花”。1联动,在合作共享中共进。现代互动性交际媒体的出现,为实践性作业提供了可随时“跟踪”“合作” “共享”的路径。如笔者所在班共有以下几个公共交际平台:班级博客、班级 QQ群、班级微信。其中,最为常用的是“班级 QQ群”,由于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上 QQ 已能随时随地。因此,我们要求在长假里, “上班级 Q群”是每天的必修课。大家在上面分享自己实践性作业的进程、 成果,由于交际功能的强大, 可以实现声音、图像、文字多种信息的融通。 学生不仅在上面可以了解到伙伴们的作业状况,互相鼓励,互相促进,还可以资源共享、交流心得、共同解惑。教师也可以随时检查学生的作业进程、质量,及时表扬先

13、进,提醒后进,还能适时地伸出援助之手,教学相长。从中挑选较好的展示到班级博客和微信平台上,与家长们互动,与更多的网友分享。如此一来,假期实践性作业就有了动态的多元的督查、合作、分享机制,想不“亮”都难。2止静,在静默参修中悟道。这里的“静”,是相对于上面的“动”而言的。在教师和学生动态的管理和推进中,作业完成,假期结束。此时,如何放大“假期实践性作业”的成效?笔者认为,需要止“静”。社会大环境的浮躁, 电子信息的瞬时变换, 都会影响学生只是停留在作业表面的“精彩”,并不能深究其中的内涵。因此,笔者还认为,开学后,教师应及时整理学生的“假期实践性作业”,将调查报告、摘录笔记、实践日记、照片、小制作等布置在教室的角角落落,让全班学生用一个星期的时间静静地去看、去问、去想,在第二个星期再集中分享交流。此时,学生更容易触摸到作业内涵的意义,将作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当然,也为下一次“假期实践性作业”做了预热。此外,语文假期实践性作业还应与其他学科整合,调动学生多种感官。 总之,我们都应“以学定作”“小实辉映”“静动结合”,唯有如此,“假期实践性作业”才能真正有意义地融入到学生的语文学习生活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