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辐射防护与标准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9204528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离辐射防护与标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电离辐射防护与标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电离辐射防护与标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电离辐射防护与标准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电离辐射防护与标准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离辐射防护与标准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离辐射防护与标准ppt课件(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的安全标准 (radiation protection standard ),2,1、参考人 参考人是由一系列描述人体特征的平均数值所规定的1个假设的成年人。 2、特殊照射 指在正常的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发生一些特殊情况,需要少数工作人员接受超过年当量剂量限值的照射。 3、应急照射 是为了制止事故扩大或进行抢救、抢修等,有些工作人员会接受超过正常限值的照射。,几个基本概念:,3,4、事故照射 指在事故情况下,工作人员及公众非自愿接受的超过正常限值的照射。 5、潜在照射是 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见而不一定发生的照射,在最优化分析中应将潜在照射考虑在内。,4,辐射防护的标准包括

2、基本标准、次级标准。 1、基本标准阐述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并规定出各类人员接受天然辐射以外的各类照射的基本限值; 2、次级标准则是依据基本标准作出的应用性规定。,辐射防护标准,5,在于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非随机性效应)的发生,限制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使之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第一节 辐射防护的目的,6,即人体接受任何来源的照射都必须遵守: 1、正当化; 2、最优化; 3、当量剂量限值化。,第二节 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7,1、实践的正当化 实践活动时,首先必须权衡利弊,影像医学照射的正当性中,除了作为一项实践认为是正当以外,还要考虑对每一次操作的正当性。 2、防护的最优化 最优化就是在考虑到经济

3、和社会因素之后,使任何辐射照射保持在可以合理做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即ALARA(as low as reasonably achievable)原则。,8,3、 个人剂量限值 个人剂量限值是指放射性职业人员和广大居民个人所受的当量剂量的国家标准限值。个人剂量限值是个人在1年期间受到的外照射所产生的有效剂量与这1年内摄入的放射性核素所产生的待积有效剂量两者之和的值。,9,(一) 放射工作人员的剂量限值 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剂量限值不包括天然本底照射和医疗照射。 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剂量限值要考虑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同时满足以下2种限值。 1、为了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任一器官或组织所受的年当量剂量

4、不得超过500 mSv,眼晶状体不得超过150 mSv。,第三节 电离辐射防护的基本标准,10,2、为了限制随机性效应,全身均匀照射时的年当量剂量不应超过50 mSv。不均匀照射时,有效剂量(E)应满足下列不等式: E WTHT,R50 mSv 注:HT,R指组织器官(T)的年当量剂量,单位是mSv; WT指组织器官(T)的相对危险度权重因子; E指有效剂量,单位是mSv;,11,在内外混合照射的情况下,满足下列不等式和满足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的限值 ,同时还规定连续3个月内1次或多次接受的当量剂量不得超过年剂量限值。,注:E为外照射的年有效当量剂量,即,mSv年-1;ALIj为放射性核素j的

5、年摄入量限值,即Bq年-1;50mSv年-1为放射性工作人员剂量限值。,1,12,确定以有效剂量表示的职业照射的剂量限值是:在限定的5年期间内平均每年20mSv,任何单独1年不得超过50 mSv。 新建议把职业照射年剂量从50 mSv降到20 mSv(5年平均)。,ICRP新建议:,13,特殊职业人员的剂量限值 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IBSS)中规定: 1、16岁以下的任何人均不得接受职业性照射; 2、年龄在1618岁之间的实习培训人员,1年中接受的辐射剂量不得超过6mSv; 3、怀孕放射性工作人员,要避免电离辐射的影响。,14,IBSS规定在孕期内胚胎和胎儿接受的剂量不得超过

6、1mSv。 ICRP规定只要妇女宣告怀孕,在孕期余下的时间内应施加补充的剂量限值,对腹部表面 (下躯干)的剂量不得超过2mSv,为保护胎儿还要求限制放射性核素摄入量,不得超过年摄入量限值的1/20。,15,(二) 公众中个人的剂量限值 公众中个人接受的年当量剂量指任何1年内的外照射当量剂量与这1年内摄入放射性核素所产生的待积当量剂量二者的总和。 它不包括天然本底照射和医疗照射。 公众中个人受到的年当量剂量限值: 占职业人员的1/10,16,(一) 导出限值、 表面污染导出限值:指为了控制人的体表、衣物、器械及场所表面的放射性污染而规定的限值。,二、 放射防护的推定限值,17,表7-1 表面污染

7、导出限值,18,运输容器污染表面的导出限值为: 1.放射性物质 3.710-1Bq/cm2 2.放射性物质 3.7100Bq/cm2,19,(二) 年摄入量限值及导出空气浓度 年摄入量限值(ALI) 指1年内摄入体内的某一放射性核素的量,其所产生的对参考人的待积当量剂量达到职业性照射的年当量剂量限值。 不管何种放射性核素,只要1年内摄入的数量等于相应核素的ALI值,那么产生的危害,就相当于1年内全身均匀受照当量剂量限值所产生的危险。,20,导出空气浓度DAC 指年摄入量限值除以参考人在1年工作时间吸入的空气体积(即2.4103m3)所得的商。,21,教学中使用放射源可分为一般教学和放射专业教学

8、;学生也应区分为放射专业学生和非放射专业学生。 放射学专业学生划分为职业放射职业人员。 非放射专业学生:限值为全身0.5 mSV/a ,单个器官 5 mSV/a 。,三、教学中照射的防护要求,22,干预指为降低因事故或误用放射源而产生的剂量或为缓减剂量的后果所采取的行动。只有预期补救行动带来的好处多于损害时,才诉诸干预。 对干预不能使用剂量限值来约束,干预水平一般由国际或国家权威部门制定。只有在公众接触的辐射高于该干预水平值时,才考虑某种措施。在某些情况下应采取干预的剂量水平列于表7-3和表7-4中。,第四节 辐射防护体系中的干预水平,23,表7-3 急性照射的剂量干预水平,24,表7-4 慢

9、性照射的剂量率干预水平,25,第五节 医疗照射剂量的约束,一、 医疗照射指导水平 医疗照射指导水平是经业务部门与国家主管部门共同制定的一些测量值,其作用是提供给有关从业医师作为指南。 (一)放射诊断的指导水平,26,表7-5 典型成年患者诊断X射线摄影的医疗照射指导水平,AP:前后位投照,LAT:侧位投照,LSJ:腰骶关节投照,PA:后前位投照。,27,表7-6 典型成年患者CT断层摄影的医疗照射指导水平,表中值是由水当量体模中旋转轴上的测量值推导的;体模长15cm,直径16cm(对头)和30cm(对腰椎和腹部)。,28,表7-8 典型成年患者X射线透视的剂量率指导水平,表列值为空气中吸收剂量

10、率(包括反散射); “高水平”指针对具有可选择的“高水平”操作方式的X射线透视,诸如那些在介入放射学中经常使用的检查。,29,二、医疗照射对非患者受照的约束 公共成员在候诊室;医学研究中的志愿者做某些辐射研究对照组;有特殊人员的护理和搀扶,或接受亲朋好友的探视及慰问等。这些人员受到的照射必须是在知情的情况下自由作出选择,他们受到的照射应按控制公众的条款予以约束。这些非接受诊疗的个人在患者治疗期间所受到的照射不得超过5mSv。接受131I治疗的患者,其体内和体表放射性活度需降低到400MBq以下方可出院,其体内辐射对儿童造成的剂量应低于1mSv 。,30,第六节 国民的安全文化素养,安全文化素养

11、:安全文化素养指组织机构和个人所具有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 安全文化素养既包括接触放射线(核素)的操作者个人,又包括上层管理人员。它既是态度问题,又是体制问题,既和单位有关,又和个人有关,同时还涉及到处置所有辐射防护和安全问题时所应该具有的正确理解能力和应该采取的正确行动,所以应重视培养和保持良好的安全文化素养。,31,第七节 放射性工作场所及辐射危险标志,(一) 放射性工作场所的划分 放射性工作场所指人类操作一定量的放射性物质或使用电离辐射装置的工作场所或单位。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称为放射工作单位或场所。,32,1、操作放射性物质的比活度大于7104Bqkg-1,且每日最大操作量按毒性分

12、组大于表7-10(p110)所列值。 2、操作带有放射性物质的仪器、仪表或产生电离辐射的设备装置,其放射性活度大于封闭性放射源的日最大操作量;或不加任何防护措施,放射源表面的当量剂量率高于0.04mSvh-1;或工作位置的当量剂量率高于2.5Svh-1;或间断性工作的年有效剂量高于5mSv。,33,3、使用电子加速器和操作产生电子束的装置,其电子束能量大于5KeV,且工作位置的当量剂量率符合第2条所列的数值。 4、在满足一般卫生的防护条件下,工作场所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大于放射工作场所中导出空气浓度的十分之一。,34,封闭源:是将气态的或液态、固态的放射性物质或混合型的放射性物质固定于一个全

13、密闭的非放射性的外壳内的任何电离辐射源。 开放源:是指工作中使用的那些能向周围环境播散放射性核素的气态、液态、固态或粉末状、气溶胶状态的电离辐射源。,(二)开放型放射工作单位的分类,35,根据放射性核素的等效年用量可将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单位分为3类。 表7-11 开放型放射工作单位分类,36,我国规定第一、第二类开放型放射工作单位(简称一、二类单位)不得设于市区(经有关领导部门会同放射卫生防护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第一、二类单位可例外)。第三类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单位(简称第三类单位)及属于二类的医疗单位可设于市区。,(三)开放型放射工作单位的防护要求,37,开放源防护的基本措施是: (一) 围封 (二

14、) 保持清洁和去污 (三) 个人防护 (四) 妥善处理放射性废物,二、开放源防护的基本措施,38,1、严格执行操作规则 ; 2、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精心细致,准确无误,注意防止溅撒。针头上附一无菌棉球等; 3、防护规则:严禁在放射性实验室饮水、进食、吸烟和化妆;禁止带伤操作开放源;禁止用口吸、鼻嗅、舌舐和手摸等方式接触放射性物质; 4、用具要求; 5、除污保洁技术。,三、开放源的安全操作规程,39,(1)根据污染核素的理化性质和污染物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去污剂和去污方法; (2) 尽早清除以防污染扩散 (3)防止去污过程中使污染面扩大; (4)除污后要做安全监测,控制在规定值以下。,除污染的基本原则是:,40,三、放射危险标志物 图7-4是国际通用的电离辐射标志物,常用于放射性实验室和作为放射货物运输的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