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微机结构微机总线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9203711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微机结构微机总线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现代微机结构微机总线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现代微机结构微机总线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现代微机结构微机总线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现代微机结构微机总线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微机结构微机总线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微机结构微机总线ppt课件(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节 总线仲裁技术,应用于多机系统中, 对系统总线 共享资源的分时使用。,总线仲裁的最初形式:,CPU与DMAC之间,一、总线仲裁的方式,1、链式仲裁,(一) 集中仲裁方式,总线控制逻辑集中在某一控制部件中。,每一个连接在总线上的设备有相应的逻辑, 能够产生请求信号, 在获准使用总线的情况下能够接收允许信号。,多个设备的请求和允许信号串行发送和接收。,原理如下图所示:,请求,请求,请求,允许,允许,允许,仲裁过程:,(1) “请求”信号逐级传递, 直到系统控制逻辑;,(2) “允许”信号逐级传递, 直到提出请求的设备;,(3) 未提出请求的设备将“允许”信号传递到下一级, 提出“请求”的设备

2、不再将“允许”信号后传;,(4) 提出请求并收到“允许”信号的设备占有总线。,链式仲裁机制:,优点:,线路简单;,速度慢;,先请求者优先, 并占有总线;,多个设备同时请求时, 逻辑上越靠近总线系统控制逻辑的设备, 优先级越高, 并占有总线。,缺点:,对电路故障很敏感;,优先级固定, 低优先级设备可能较长时间不能占有总线(如高优先级设备频繁请求)。,应用场合:,小系统,2、改进的链式仲裁,请求信号不再串行传递, 允许信号仍然串行。,增加反映总线当前状态的信号线“总线忙”。,原理如下图所示:,仲裁线路过程:,(2) 任何设备的“请求” 直接送到系统控制逻辑;,(3) “允许”信号逐级传递, 直到提

3、出请求的设备;,(4) 未提出请求的设备传递“允许”信号到下一级, 提出“请求”的设备不再将“允许”信号后传。,(5) 提出请求并收到“允许”信号的设备占有总线; 并置“总线忙”有效。,(1) 设备提出“请求”的前提是“总线忙”无效。,(也可采用系统控制逻辑发出“允许”信号的前提是“总线忙”无效。),优缺点: 与链式仲裁相似。,3、计数查询方式,基本原理:,为每一个主设备分配一个地址号, 一个主设备接口中具有一个地址号识别电路。,系统控制逻辑中设置一计数器, 一旦收到请求信号, 该计数器开始计数, 直到计数值等于提出请求的设备的设备号为止。,原理如下图所示:,主设备分配有一地址号, 比如m1、

4、m2、 mn,系统控制逻辑收到请求且总线“忙”无效, 计数器开始计数;,计数器将每一计数值通过设备地址线送往各设备, 设备将该计数值与自身的设备号进行比较;,直到某一次的计数值与提出请求的设备的设备号相等, 该设备置总线“忙”有效, 计数器停止计数, 该设备占有总线。,优先级的确定:,(1) 如果计数器从“0”开始作加“1”计数,(2) 如果计数器从最大值开始作减“1”计数,(3) 计数器从上一次中断值开始计数,则设备号越小, 优先级越高;,则设备号越大, 优先级越高;,则为动态优先级。,还可以设置其他不同的计数方式,可很容易改变设备优先级,4、并行仲裁方式(独立请求方式),请求与允许信号相互

5、独立。,原理如下图所示:,“请求”信号与“允许”信号直接送到总线系统控制逻辑, 无需逐级传递, 速度快。,如何决定优先级:,(1) 系统控制逻辑内置的优先权算法;,(2) 系统控制逻辑内置硬件优先权排队电路。, 一种硬件优先权排队电路的实现方法, 编码器简介(以8:3编码器为例),当有多个输入同时为1时, 输出对应输入值最大的编码。 比如: I5I4I3同时为1, 则输出101。, 硬件排队电路构成 将所有主设备请求信号连接到编码器输入端, 从而把请求信号转换成大小不同的编码值。将高优先级设备的请求连接到更大编码值对应的输入;, 将编码器输出作为一个3:8译码器输入, 用译码器输出信号作为“允

6、许”信号。,电路原理图如下:,3:8 译 码 器,允许0,允许1,允许2,允许3,允许4,允许5,允许6,允许7,000,001,010,011,100,101,110,111,假设: 按设备号高则优先级高的设计。 当多个设备同时请求, 比如设备3、设备4、设备5, 则I3I4I5同时为1, 则输出101, 译码器只输出允许信号“允许5”, 则设备5占有总线。,(二) 分布式仲裁方式,判优硬件分布在各个总线主设备中,基本原理:,为每一个主设备分配一个优先权编码, 每一主设备设置有一个判优器。,主设备提出请求时, 将优先权编码送往判优器, 同时将该编码送往一个公共的比较器与其它请求设备的优先权编

7、码进行比较。,1、优先权编码法,电路原理图如下:,仲裁过程:,请求设备将设备优先权编码送到自身的分布式判优器, 再通过判优器送到优先权编码比较电路, 该电路对收到的所有优先权编码进行比较, 并产生结果AP (AP为收到的优先权编码中最大的优先权编码)。,提出请求设备的判优器读回比较结果AP, 并与自身优先权编码APi比较:,如果 APi = AP,则该判优器产生“允许”信号, 对应设备占有总线。,如果 APi AP,则该判优器不产生“允许”信号, 对应设备不能占有总线。,2、令牌环优先级仲裁方式,基本原理与令牌环网络协议类似。,为总线主控设备分配令牌,提出总线请求且持有令牌的主控设备可以占有总

8、线。,令牌持有者(某主控设备)在完成数据传送以后, 将令牌发送给下一个主控设备, 若该设备有总线请求, 则占有总线并进行数据传送,完成后再将令牌传送至下一个主控设备;若令牌者持有者无总线请求, 则直接将令牌传送至下一个主控设备。 令牌环仲裁方式属于循环优先级仲裁方式。,二、总线仲裁例 Intel 8289总线仲裁器,Intel 8289是为Intel 8086配套仲裁芯片。,Intel 8086的最大和最小工作模式:,=1 单机模式 =0 多机模式,多机模式下, 系统总线控制信号由系统控制器Intel 8288提供。,最小模式下的引脚:,最大模式下标识为:,如下图所示:,多机系统的的组成:,.

9、,系 统 总 线, 在一个处理器模板内, 可以有存储器和I/O接口, 称为“私有存储器和I/O接口”, 统称为独享区。,系统存储器,系统I/O, 独享区和共享区有不同的地址空间,共享区,1、8289引脚功能,(1) 工作方式控制,其状态有一个模板独享区的配置情况而设置。, I/O总线方式,模板配置情况:,因此:,处理器访问存储器时, 需要提出总线请求;,一个处理器模板有自身的I/O接口, 且不访问共享区I/O接口; 模板无存储器。,处理器访问I/O时, 无需提出总线请求;, 常驻总线方式,模板配置情况:,因此:,地址译码。,一个处理器模板有自身的I/O接口, 也有自身存储器。处理器既要访问自身

10、的I/O接口和存储器, 也要访问共享区I/O接口和存储器。,处理器访问I/O时或访存时, 需要区分访问独享区还是共享区, 以决定是否需要提出总线请求;,区分方法:, I/O总线/常驻总线方式,模板配置情况:,因此:,地址译码。,一个处理器模板有自身的I/O接口, 也有自身的存储器。处理器不访问共享区I/O接口。,处理器访问I/O时, 不需要提出总线请求;访存时, 需区分访问独享区还是共享区存储器, 以决定是否需要提出总线请求;,区分方法:, 单一总线方式,模板配置情况:,一个处理器模板既无I/O接口, 也无存储器。,处理器访问I/O和存储器, 都需要提出总线请求。,一般用于在并行仲裁方式时,

11、8289通过该引脚提出请求信号。,一般用于在链式仲裁方式时, 8289通过该引脚提出请求信号。,即“允许”信号。,当8289收到该信号时, 所在处理器模板的则可占有总线的使用权。,当前有处理器模板占有总线。,使8289了解处理器当前工作状态。,地址译码后, 通知8289是否需要提出总线请求。,8289提出总线请求。,8289不提出总线请求。,(9) ANYRQST,ANYRQST,用于剥夺某一模块对总线的控制权。 以防止某一模板长期占有总线。,ANYRQST =0:,有优先级更高的请求时, 剥夺当前占有总线的模板的控制权;,ANYRQST =1:,用8289构成链式仲裁逻辑例:,用8289构成

12、并行仲裁逻辑例:,如果8289取得总线控制权, 处理器占有总线; 若8289未取得控制权, 则处理器不能占有总线。,怎样反映处理器是否占有总线?,当8289收到允许信号, 应使8289所在模板与系统总线连通;,若8289未收到允许信号, 则8289所在模板不能与系统总线连通。,=0 (有效) 使模板与系统总线连通,=1 (无效) 模板不能与系统总线连通,8086,地址锁存器,数据锁存器,8288总线控制器,系统总线,8289总线总裁器,系统连接原理图,4:1选 择器,4:1选 择器,4:1 选择器,4:1 选择器,RQ0 RQ1 RQ2 RQ3,2:4 译 码 器,8位数据寄存器,2:4 译码器,2:4 译码器,2:4 译码器,2:4 译码器,允许0,允许1,允许2,允许3,4:2 编 码 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