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六年级上下册语文十一册教学设计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1)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9202916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4.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六年级上下册语文十一册教学设计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浙教版六年级上下册语文十一册教学设计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浙教版六年级上下册语文十一册教学设计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浙教版六年级上下册语文十一册教学设计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教版六年级上下册语文十一册教学设计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六年级上下册语文十一册教学设计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1.古诗三首11学会 (送孟浩然之广陵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中的三个生字。2能借助注释说出 (送孟浩然之广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的意思。并熟读这两首诗。3感受两首诗中诗人表达的情感。重点:借助注释尝试说明诗句大意,教师针对学生试讲投影片中的问题,适当作些指点。小黑板难点:古诗中古今义不同的字、词的理解。录音机1揭题。2出示第一首古诗的题目, 齐读题目,根据注释说说题目的意思。 (强调孟 (meng)的读音,“之”的意思。 )3教师范读全诗,强调个别宇的读音。4自学课文,要求:(1)自学生字。(2)读通诗句。(3)对照注释逐句理解诗意, 并在认为须重点解释的宇旁注上符号。教

2、师巡视,重点词作适当的点拨。5交流汇报学习结果。指名逐句串讲诗意。集体评议,教师点拨,补充或矫正。(重点理解:故人一老朋友;尽一消失;唯见一只见;天际一天边。)6小结:(1)这首诗许人紧扣哪个字展开?(2)前两句叙述“送”的什么?后两句借什么抒发“送”时的什么感情?7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背诵全诗。8小结前一首诗的学习方法:理解题意一朗读一借助注释理解井说说诗句的大意一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一背诵。用以上学法自主学第 1 页共 2 页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9,学生汇报自学结果。教师有针对性地指点。(山东一华山以东,作者的家乡蒲州,独孤身一人,异乡他乡,倍加倍,遥一远。)10学生质疑,教师答疑。11,完成作业本上第1 题中的前 3 小题。第 2 页共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