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2整理资料的步骤8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9175664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7.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讲2整理资料的步骤8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三讲2整理资料的步骤8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讲2整理资料的步骤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讲2整理资料的步骤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整理资料的步骤 整理资料是继搜集资料之后,作为科学研究操作程序的继续,是一种 对于有价值信息的自觉的加工与管理。 整理资料的目的是为了便于保存与应用。其通常步骤为: 1分类 分类是管理的开始。 这里指的是在特定的专题中,建立资料的种属关 系。任何研究者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与之对应的物化形式是自己的资料 结构。几个较大方面可以称之为种,每种之中区分为属。种属应有明确恰 当的名称,有合乎逻辑的界分标准,从而使新资料到手之后,顺利进入相 应的种属。以后应用时,查找也方便。 资料的整理工作是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研究结论最 终是从观察、调查、测量中获得的事实资料中分析并推论出来的,被整理

2、的事实资料是否真实、可靠、准确,将直接影响到结论是否正确、可靠, 所以说,做好资料的整理是做出科学结论的前提。而资料整理的核心工作 就是资料分类。 要进行资料分类首先解决按什么标志分类,而分类标志就是资料分类 所依据的特征。它有两条原则: 第一,应根据研究课题的目的来确定分类标志。例如,进行中小学辍 学率的研究,可以按年级、年龄、学习成绩、性别等标志进行分类,研究 者根据自己研究目的去确定选取其中哪一个或哪几个分类标志。 第二,应选择能反映研究的事物的本质的分类标志。对被研究的事物 有本质意义的分类标志要通过分析提出。例如,进行训练、培养中小学生 英文打字技能的研究,应以中小学生接受训练方式、

3、次数或时间长短为分 类标准。经过核查选取的资料常包含数量资料和非数量资料。非数量资料 是对研究问题有关的定性描述资料,如各种理论阐述、观点、研究对象的 形态或感受等。这些资料一般都是用语言形式表达的。数量资料也就是各 种数据,它们又可以按数据是否具有连续性分为计量数据和计数数据两种 类型。借助于测量或一定的测量标准得到的数据,一般都是连续变化的量, 如身高、体重,学习成绩等,都称为计量数据。计数数据指计算个数的数 据,它是根据研究对象的某一属性对研究对象进行计数统计所得的数据。 在这一属性上,每个研究对象间只有质的不同,没有量的差别,如男生数、 女生数、学校数等,都属于计数资料,它们一般取整数

4、形式。不同类型的 数据采用的统计处理方法也将不同。 其次,是对资料进行质量分类和数量分类。按研究对象的品质标志进 行分类为质量分类。例如,学生的数学成绩调查,可以按性别、年级或学 校类型等品质标志去分类。对非数量的定性描述资料,都只能采取质量分 类。按研究对象的数量标志进行分类为数量分类。在研究中可能只有质量 或只有数量分类,但是在既需要质量分类又需要数量分类的研究中,数量 分类常常是在质量分类后进行的。例如,学生的体质调查,先定出的是质 量分类的品质标志 (性别、年级等 ),然后再决定出按身高、体重、胸围、脉 搏等数值的大小为标志的数量分类。 资料分类时, 还要注意把反映人们主观意见、感受的资料和反映客观 事实的资料分开,把反映特殊情况的资料和具有总体特征的资料区分开。 2排序 排序也称赋序。是指使资料在资料库中有一个固定的位置,便于查找。 小额资料可依时间顺序往下排列。额资料可分年度排序:首先标明年度, 然后估算年度可能总额,以0 占位留空,如 99001,010001等。号码标记 在统一位置上,或左上、或右上,一经确定不要随便变动。 3编目 编目可使繁多的资料成为有序集合,便于查找运用。 每份资料均应及 时填入目录,并注明有关项目,一般指:类别、编号、资料名称、作者、 发表日期、资料来源、入档日期。 上述项目不清时,应及时查清补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