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赏析汇编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914583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古诗词赏析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古诗词赏析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古诗词赏析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初中古诗词赏析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初中古诗词赏析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古诗词赏析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古诗词赏析汇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古诗词赏析汇编(一)请赏析长歌行 ,完成 12 题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对诗句和词语的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 A “朝露待日晞”园中的葵,浸润着朝露,青翠欲滴,一经阳光照耀,更显晶莹剔透。葵古代的一种蔬菜;晞xi ,本指天亮,此处引申为阳光照耀 B “阳春布德泽”春日的阳光广施恩惠,为万物创造了生长条件。阳春指春季第三个月;德泽即恩惠。 C “焜黄华叶衰”原本绚丽的花与翠绿的叶,全都枯黄,衰败了。焜本义为明亮,或火光照耀,此处与“黄” 构成双音节词,形容花、叶的衰败与枯落。

2、D “何时复西归?”什么时候再回头向西流呢?此句比喻光阴似流水,一去再不返、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歌行选自郭茂倩 乐府诗集 相和歌辞 ,乐府是汉朝国家级的音乐机关;乐府诗是它采集和保存下来的歌辞。 B“相和歌辞” ,在乐府诗中属于思想性、艺术性品位较高的作品,它善于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达意抒情,赋予自然以灵性,激发人的审美愉悦。 C本诗描绘了这样一种景象:阳光明媚,万物生机勃勃,然而,青翠茂盛的植物会随着秋声而衰败;百川东流,岂能西归?可见,自然现象蕴涵着何等深刻的哲理。 D、时光流逝,青春不再,因而诗篇告诫青少年:你们如园中葵,似早晨露,千万不

3、要沉溺欢乐以免老而追悔不及。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面 12 题。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1、对这首诗文句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寒水”寒冷的江水,指穿过南京流入长江的秦淮河。 B “商女 ”,茶楼酒馆里侍候客人的歌女。 C “隔江 ”的“江” ,指秦淮河,商女在岸上酒楼歌唱,诗人从船上听去,所以说“隔江”。 D “后庭”,即玉树后庭花 ,据说是南朝荒淫误国的陈后主所作的乐曲,历来被人看作“亡国之音”。 2关于这首唐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首句写景,二句叙事。写景,连用 “笼”字,说出夜色的迷茫,把“ 近酒家”放在句末,为下句

4、“商女”作了铺垫。 B诗中描绘秦淮迷蒙清寂的寒江夜色图,寄寓诗人的忧愁与伤感。 C商女热衷歌唱后庭花 的靡靡之音,诗人意只在批判她们的幼稚无知,沉湎于纸醉金迷的生活。 D全诗表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语言清新洗练,加上活用典故,是唐诗中的优秀之作。 三、 杜少府之任蜀州关于这首唐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点明送别地点与友人去处。一个 “望”字暗寓惜别之情。 B、 颔联是对友人的劝慰,既是惜别,又是宽慰,惜别中表现了诗人阔大胸襟。 C、 颈联以好男儿志在四方的哲理来送别好友,令友从倍感温暖与鼓舞。 D、全诗语壮情深,表现了诗人宽阔胸襟、真挚友情及以天下为已任的政治抱负。 四、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塞外风狂雪早,雪后景色绮丽,天气奇寒,突出了戍边将士生活艰苦,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他们的战斗意志和豪迈气概。 B、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展示了冰天雪地万里愁云的景象,引出民下文送别场面。 C、 宴请归客,奏乐助兴,场面热烈,表现了主客友情深厚,为抒写离别之情作铺垫。 D、全诗以雪起,以情结,分别写了送别前、饯别中、送别时、送别后的雪景,作者寓情于雪,通过咏雪,笔笔传出绵绵情思。 五、 水调歌头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阕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 “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

6、、 下阕写词人对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反映了作者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心里,但积极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念头,表现了词人旷达胸怀、乐观情致。 六、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完成(1)题。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乙女共沾巾。 (1)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

7、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颈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泪。 七、对下面这首诗分析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 争”、 “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

8、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 这样的赞叹。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边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八、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两诗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视野从城到山河,令人怵目惊心;一个“ 深”字,视野从满城到花鸟,令人满目凄然,诗人的感情由隐到显,由弱到强。步步推进。 B.这两句诗句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变化。 “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 “国破

9、”的残垣断壁与富有生机的“城春” 对举,对照强烈。 C.诗意变化的又一例为:“ 国破”与“山河在”,前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后写山河依旧,意思相反;“城春” 与“ 草木深 ”,前写明媚春景,后叙荒芜之状,前后相悖。这种诗意的变化,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 D.这两句诗的赏析。句中的“国”、 “山河”、 “城”、 “草木”都是诗人亲眼所见的景物。 九、品读唐朝诗人刘禹锡的秋词 ,找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A从古到今文人总是悲叹秋天的寂寥,这是因为他们只看到秋天气象肃杀,而作者却看到了秋天正是喜获丰收的美好季节。 B第三句中的一个

10、“ 排”字,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这正是诗人虽遭贬抑,却绝不消沉的顽强意志的生动体现。 C第一句应诵读得深沉旷远,使人们联想到从古到今众多“悲秋”的名句名篇,给人以一种厚重的沧桑之感。 D后三句,显示出乐观向上、气冲霄汉的豪迈气概和开阔雄健、明净爽朗的意境,所以诵读时应愈来愈高昂有力。 。 十、读诗答题。 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下列对诗中相关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 A.“酬”是酬答的意思, “二十三年”指白居易于唐顺宇永贞元年( 805 年)九

11、月被贬,到唐敬宗宝历二年(827 年)被召回,前后近二十三年;“弃置”指被贬谪。 B “闻笛赋 ”指晋朝的向秀所作的思旧赋 ,诗人用这个曲故,是为了怀念被贬被害的朋友。 C “烂柯人 ”指晋朝人王质;诗人用这个曲故是表达人世沧桑之感。 D “听君”中的“君” 是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 “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后赠刘二十八使君 。 十一、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

12、(2)下边对本首词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 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 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 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 “五十弦”、 “沙场”、 “的卢”、 “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 十二、对下面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A.开头两句意思是:西湖四季的风光都很美,毕竟最美的还是荷花盛开的六月间。 B三、四句用对偶和对比的手法

13、描写景物,色彩鲜明:蓝天衬托下碧绿的荷叶一望无际,仿佛与天相接;朝阳映照下的荷花显得格外红艳。 C.全诗紧扣一个“ 送”字,抒发了诗人与林子方临别时难舍难分的无限伤感之情。 D.诗人用眼前的美景告慰友人,冲淡了送别时的离别绪,感情更显得含蓄深沉。 十三、下面对春夜喜雨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放,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A一、二两句以拟人手法写春雨及时而降, “知”字用得极妙,所春雨写活了。 B三、四句不仅对仗工整,而且细腻地写出了春雨轻柔无声的特点。 C五、六句以“ 江船火独明”反衬“野径云俱黑”,写出了

14、乌云密布,雨意正浓的景物特点。 D最后两句写作者所看到的雨后清晨美景:锦官城内到处盛开着湿漉漉、沉甸甸的鲜花。二、 鉴赏下列古诗词,分别找出有关解读中说法不妥当的一项 1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A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中不作寻常的伤别语,表现了诗人阔大的胸襟,洋溢着对友人的深厚感情。 B颔联是承题句,在点出“ 离别”后,忽转至“宦游”二字,犹言二人皆不在本乡,此别则为别中之别,尤其可伤可悲。 C颈联哲理丰富,一洗以往送别诗中黯然消魂的感伤情调,而代之以豁达乐观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15、D尾联由前三层引出,将要人分两地,所以惜别;加之别中之别,尤为伤感,即使互为知己,也不禁泪洗愁容,依依不舍。 ( ) 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A前四句从传说入笔,思接千载,心生遐想,生发岁月悠悠、世事茫茫的无限感慨,表现了人们登黄鹤楼常有的感受。 B后四句转而实写楼上所见所感,满目盛景引起难禁的乡愁,以烟波江上日暮思归之情作结,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的境界。 C前半首与后半首相互映衬而又联成一体,既烘托了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全诗波澜起伏而又一气贯通。 D这首诗意境开阔,沟

16、通古今,情景交融,十分感人,然而艺术夸张使人想当然地心入其境,怅然生情,竟至于以假乱真,显然过分。 ( ) 3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A这首诗结构巧妙,时间由过去到现在和将来,情调由低沉到高昂,波澜起伏,发展极其自然。 B颔联承首联写归来后的感触,恰当地运用了晋人的两个典故,隐含信息量较大,暗示的意义也比较多,耐人寻味。 C颈联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现在人们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绕开旧事物。 D诗作不仅表现了长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而且表示了对生活、对未来的积极、乐观精神,沉郁中见豪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