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法律文化十大暗合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9140331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6.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法律文化十大暗合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中西法律文化十大暗合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中西法律文化十大暗合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中西法律文化十大暗合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中西法律文化十大暗合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西法律文化十大暗合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法律文化十大暗合ppt课件(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2011第3学期,中西法律文化比较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Legal Culture,主讲:邵慧峰,联系方式:,Mobile:13322201921,E-mail:,Website:,Blog:,QQ:1070804516,Msn:,以及,Facebook:evanflo Renren:邵慧峰 Twitter:shaohuifeng,中华文化的特点是:我的是我的,你的早晚也是我的,中华文化从来不拒绝吸收外来文明,凡是排斥外来文明的,那就是中华文化发展中孽生出的异端或者干脆它自己原本就不是源自中华文化。 Evan,课件创意:Nova McE

2、van,讲义编写:Hweifong Schau,特效处理:Mike Michaelland,后期制作:Evan Flo,法律文化中西迥异 冥冥之中亦有相通,第一回,第一讲 远隔万里的心心相映 中西法律文化的十大暗合,正义是分给每个人以其权利的不懈的、永恒的意志。 Iustitia est constans et perpetua voluntas ius suum cuique tribuens.,法学是对神和人的事物的认识、关于正义和不正义的科学。 Iuris prudentia est divinarum atque humanarum rerum notitia, iusti atque

3、 iniusti scientia.,法律的戒条是这些:诚实生活,毋害他人,分给个人属于他的。 Iuris praecepta sunt haec: honeste vivere, alterum non laedere, suum cuique tribuere.,何谓法律文化?法律文化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所认同的、相对稳定的、与法和法律现象有关的制度、意识和传统学说的总体。 法律文化包括法律意识、法律制度、法律实践,是法的制度、法的实施、法律教育和法学研究等活动中所积累起来的经验、智慧和知识,是人民从事各种法律活动的行为模式、传统、习惯。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实际上就是中国和传统

4、西方国家(包括西洋的欧美和东洋的日本)法律文明的比较。,使豁达而高尚心灵卓而不群者,定莫过于优雅的好奇心,而这种好奇心最愉悦且有益运用者,又莫过于鉴察外国的法律与习俗。 Samuel Johnson,塞缪尔约翰逊 (Samuel Johnson),英国作家, 批评家。(17091784) 英国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 散文家、传记家和健谈家, 编纂的词典对英语发展 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当时文坛的一代盟主,他对文学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评论,即使片言只语,也被众口宣传,当作屑金碎玉。,一、法自然与自然法,一、法自然与自然法中国,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庄子: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孔子:

5、唯天为大,唯尧则之。 诗经: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墨子:以天志为法而顺帝之则。 韩非子:守成理,因自然,因道全法。 董仲舒:法天之行,因地之义,法天立道。,一、法自然与自然法西方,古希腊人:我不认为一个凡人下一道命令就能废除天神制定的永恒不变的不成文律条;它的存在不限于今日和昨日,而是永久的。 西塞罗:最高的法律是万世存在的,发生于成文法未制定、国家未成立之前的。 奥古斯丁:上帝指出他所要求的秩序和规定的标准,即永恒的法律,它是永远公正的。,一、法自然与自然法中西相通,(一)人定法不得视为至高无上,法上有法; (二)自然法、永恒法是人定法的检验标准和应有灵魂,自然和人性是法的准则和灵魂; (三

6、)国家的权力必须受到以天理天法为依据的制约。,二、民本主义与民主主义中国,民权 人民对统治者提出与其自身利益或意愿相关的诉求的资格。,二、民本主义与民主主义中国,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天聪明自我民聪明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孔子家语: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董仲舒: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 。,二、民本主义与民主主义中西相通,(一)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或主体,必须重视。 (二)国家机器是为人民福祉而设置的,是为人民服务的。 (三)只有得到人民拥护者才可以作领导人,人民的意愿是权力的最后来源。,三、革命

7、权与人民反抗权中国,易传: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孟子: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 董仲舒:夏无道而殷伐之,有道伐无道,此天理也。,三、革命权与人民反抗权西方,卢梭:如果人民的自由被强力所剥夺,则被剥夺了自由的人民有革命的权利,可以用强力夺回自己的自由。 卢梭:以绞杀或废黜暴君为结局的起义行动,与暴君前一天任意对臣民生杀予夺的行动同样是合法的。,三、革命权与人民反抗权中西相通,(一)人民是以契约自愿组合起来服从国家的。 (二)国家权力的合法性根本在于人民的认同。 (三)人民有再选择的权利或自由,亦即改变国家权力承受者的权利。,四、公利立法

8、与公意立法中国,商鞅:三王以义亲天下,五伯以法正诸侯,皆非私天下利也。为天下治天下。 张释之: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共也。 李世民: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 黄宗羲:天下之法,以天下之利为利,藏天下于天下;一家之法,以一家之利为利,藏天下于筐箧。,四、公利立法与公意立法中西相通,(一)法的本质是人民的公共利益,进而是共同意志; (二)统治者(掌权者)应该没有私利,更不应以私利为法。体现私利的法制没有合法性。 (三)公利公意应该有一定的收集或集中途径或形式。,五、法尊于君与法律至上中国,管子: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明君置法以自治,立仪以自正。不为君欲变其令,令尊于君。 文子(老子弟子):法度道

9、术者,所以禁君,使无得横断也。 王阳明:天子亦不得逾礼法。,五、法尊于君与法律至上中西相通,(一)法律(而不是权力)是国家的最高权威; (二)一切权力来自法律;一切权力都要受到法律的约束; (三)最高统治者不得废法徇私(私利、私意)。,六、仁道主义与人道主义中国,(一)恤刑制度:老弱病残妇幼。死刑徒刑。 (二)存留养亲、存留承祀; (三)仁刑:亲属代刑,亲属监刑。 (四)亲亲相隐。 (五)慎刑:三五覆奏。,六、仁道主义与人道主义中西相通,(一)把人当人;或以人为最贵,或以人为世界主体或目的。 (二)给人最高待遇,合于人性和自然的待遇;反对一切残 忍不仁的待遇。 (三)对抗神道主义和物道主义。,

10、七、重法治吏与依法控权中国,韩非子:明主治吏不治民; 唐甄(16301704,明末清初思想家和政论家):天下难治,人皆以为民难治也,不知难治者,非民也,官也。善为政者,刑先于贵,后于贱;重于贵,轻于贱;密于贵,疏于贱;决于贵,假于贱。 明史刑法志:治国先治吏,治吏必重礼。,七、重法治吏与依法控权中国,毛泽东:“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也会是这样。” 原文出处:山西人民出版集团主办之政府法制2009年第27期“有感毛泽东治国就是治吏”,

11、作者彧君。 网络地址新华网理论频道,七、重法治吏与依法控权中西相通,(一)要控制官吏的权力,防止滥用权力,权力必须受到制约; (二)防止官吏滥用权力必须采取一定的法律途径。 (三)防止滥用权力的根本目的是保护人民利益,或者是防止以狼牧羊。,八、科举制度与文官制度中西相通,(一)选拔精英人才(专家)为国家公务人员; (二)选拔必须通过公平的竞争方式途径; (三)选出的人都是为人民服务,对国家负责; (四)以法律规定官吏的任职资格、考选办法、考核办法、职责权限、监督办法。,九、台谏制度与公务监督中国,谏官监督君主(拾遗补阙):监仪、谏议、集议、起居注、封驳。 御史监察百官: (一)纠察弹劾;风闻奏

12、事。 (二)接受申诉;昭雪冤狱。 (三)督办要务,防止不法; (四)出席审判,保证公正。,九、台谏制度与公务监督中西相通,(一)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及其职务行为都必须受到监督; (二)监督机构必须法定化,其监督权必须有法律保障,并依法而为; (三)监督权必须相对独立,必须有特别的权威,必须与被监督者相抗。,十、礼仪与法律程序中国、西方,(一)中国人注重礼仪,以礼仪贯彻礼义(正义)。 礼仪礼法礼义 (二)西方人注重法仪,以法仪贯彻法义(正义)。 正当程序,程序正义,通过程序实现正义。,十、礼仪与法律程序中西相通,(一)正义一定要通过一定的仪式手续或程序来实现;程序有独立价值。 (二)仪式程序是秩序的最低要求;是对人民的行为外观的最低要求。 (三)正义是一切仪式程序的追求目标,不能仅仅重视仪式程序。,To be continued,本课件版权归邵慧峰先生个人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