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高三理综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9137645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日照市高三理综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东省日照市高三理综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东省日照市高三理综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东省日照市高三理综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东省日照市高三理综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日照市高三理综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日照市高三理综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日照市2018届高三理综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6页,共38题,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区域。回答选考题时,先用2B铅笔将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涂黑。答案写在本试卷上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

2、 Ti 48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顺浓度梯度的运输就是自由扩散B运输过程中耗能的就是主动运输C胞吐过程一定会发生分泌泡与细胞膜的融合D小分子物质都是通过主动运输或被动运输进出细胞2科学的方法是科学研究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染色法来观察真核细胞中核酸的分布和线粒体的分布B用模型建构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C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和DNA的复制方式D用纸层析法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光合色素能得到4条色素带3直肠癌

3、患者体内存在癌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研究发现,姜黄素会引起癌细胞内BAX等凋亡蛋白高表达,诱发癌细胞凋亡;而肿瘤干细胞能有效排出姜黄素,逃避凋亡,并能增殖分化形成癌细胞,这是因为其细胞膜上具有高水平的ABCG2蛋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肿瘤干细胞排出姜黄素说明ABCG2蛋白可能是一种转运蛋白B肿瘤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癌细胞的过程中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用ABCG2蛋白抑制剂与姜黄素联合治疗,可促进肿瘤干细胞凋亡D编码BAX蛋白、ABCG2蛋白的基因分别属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4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是某油料作物细胞中的一种中间代谢产物,在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B和b)的控制下,可转化为油脂或蛋

4、白质。某科研小组通过RNA干扰的方式获得了产油率更高的品种,基本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产油率高植株和产蛋白高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B图示中过程与过程所需要的嘧啶碱基数量一定相同C该研究通过抑制基因B表达过程中的翻译阶段来提高产油率D图示表明基因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和脂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的5某植物的产量与细胞数目、细胞体积及茎的分支数量有关。为研究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对植物产量的影响,将植株离体茎段分组,并分别置于等量不同浓度的GA溶液中,每天光照12小时。一段时间后,茎段平均分支数和产量相对增加率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据图可知,GA对该植物产量的增加方面具有两

5、重性B当浓度为25mgL时,GA能抑制植株分支,促进其产量增加C当浓度为811mgL时,GA对植株分支和产量增加的作用相同D该植株分支数增加,可能与赤霉素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有关6随着抗生素的使用,细菌耐药性不断增强。研究人员合成的新型万古霉素,能以新方式阻止细菌细胞壁的构建,还能导致细胞外壁膜渗漏,让致病细菌死亡。该药物进行耐药性细菌测试时,50轮后也没有耐药性个体产生,这表明新型万古霉素可能比目前的抗生素更耐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新型万古霉素不会诱导细菌发生基因突变B新型万古霉素可能抑制细菌高尔基体的活动C新型万古霉素使用后细菌将不再发生进化D若出现抗新型万古霉素的个体,说明产生了新物种

6、7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及描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用作葡萄酒的食品添加剂B水玻璃具有阻燃性和黏性,可用于木材防火、防腐处理C硫酸铜能够使蛋白质形成沉淀而析出,可用于蛋白质的提纯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所有酸性气体的干燥剂8本草纲目拾遗木部对丁香油有如下叙述:“丁香油出南番,乃用母丁香榨取其油,色紫,芳香辛烈。番人贮以琉璃器,盖偶不密,即香达于外”。下列关于该叙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丁香油在水中溶解度可能较小B丁香油提取可以用适当的有机溶剂进行萃取C丁香油在实验室中保存时需密封在细口瓶中D丁香油易挥发说明其沸点一定很低9蒽()也叫闪烁晶体,是一种存在于煤焦油中的含三个环的稠环芳

7、烃。下列关于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蒽的分子式为C14H10B葸与菲()互为同分异构体C蒽的二氯代物有12种D葸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氧化等反应10钛的电解冶炼法,如图所示。以含少量CaC12的CaO熔融物作为介质,电解时阴极生成的Ca进一步还原TiO2得到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a还原TiO2的化学方程式为2Ca+TiO2Ti+2CaOBCaC12的作用可能是增强导电性,同时起到助熔剂的作用C阳极石墨稳定性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质量几乎不会改变D已知F=96500Cmol-1,当I=0.5A,通电80分钟,理论上可得Ti的质量为11短周期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均不少于最

8、内层电子数,X与W同主族。一定条件下,上述四种元素的单质均能与足量的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物中有两种能溶于稀硫酸,三种能溶于NaOH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上述四种元素中有两种非金属元素B一定条件下,X的单质与W的氧化物反应生成W的单质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C上述四种元素的单质中,有一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溶解后,再加入过量的盐酸,最终仍有白色沉淀D上述四种元素的单质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盐酸,固体部分溶解,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最终溶液中仍有白色沉淀12常温下向100mL 02molL-1的氨水中逐滴加入02molL-1的盐酸,所得溶液的pH、溶液中NH4+和NH3H2O的物质的

9、量分数与加入盐酸的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表示NH3H2O物质的量分数变化的曲线是ABNH3H2O的电离常数为1.810-5molL-1(已知lg1.8=0.26)C当加入盐酸体积为50ml时,溶液中c(NH4+)c(NH3H2O)=2(10-510-9)molL-1DpH=9.26时的溶液中,NH4+的水解程度等于NH3H2O的电离程度13下列实验中所用的试剂或用品、仪器(夹持装置、连接装置、活塞省去)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

10、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为了得出同实验相符的黑体辐射公式,爱因斯坦提出了能量子假说B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说明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是不连续的C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发现阴极射线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D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发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152018年1月31日,天幕上演150多年一遇的“超级蓝血月全食”。如图所示,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在中间,整个月亮全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图中灰色区域),形成月全食。这次月全食发生时,月亮几乎处在近地点的

11、位置,因此称为超级月全食。月球的轨道为图中的椭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忽略太阳对月球的万有引力)A月亮在近地点时的速度等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B月球在整个椭圆轨道上运行中机械能不变C月球远离近地点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正功D月球在近地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在远地点时的加速度16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在有效值不变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图中各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下滑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泡L变亮B电流表的示数增大C电压表的示数不变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不变17如图所示的圆形区域内存在一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P为磁场边界的一点。大量比荷大小分别为k1、k2的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率v经过P点,在

12、纸面内沿不同方向射入磁场。其中,比荷大小为是k1的粒子在磁场边界的出射点分布在四分之一圆周PM上;比荷大小为是k2的粒子在磁场边界的出射点分布在三分之一圆周PN上,不计重力及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则k1:k2为A BCD18如图甲所示,物体以一定初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上升的最大高度为2.0m。选择地面为参考平面,上升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E随高度h的变化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质量m=2.0kgB物体向上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C物体回到抛出点时的动能EK=20JD物体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和返回到抛出点的过程所用时间相等19如图,在x轴上x=0与x=3a处

13、分别固定两个点电荷q1、q2,其静电场的电势在x轴上的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2a处电场强度为零Bq1带正电,q2带负电Cq1的电荷量大于q2的电荷量D电子从x=a处移动到x=2.5a处,电势能先减少后增加20一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的固定光滑斜面的底部,另一端和质量为2m的小物块A相连,质量为m的小物块B紧靠A静止在斜面上,如图所示,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从t=0时开始,对B施加沿斜面向上的外力,使B始终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物块A、B分离。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m、x0、a均已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已知条件,可求出

14、从开始到物块A、B分离所用的时间B根据已知条件,可求出物块A、B分离时的速度大小C物块A、B分离时,弹簧的弹力恰好为零D物块A、B分离后,物块A开始减速21如图,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木块A、B用轻绳相连,放在水平圆盘上,A恰好处于圆盘中心,B与转轴的距离为l。木块与圆盘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两木块可视为质点。若圆盘从静止开始绕转轴缓慢地加速转动,表示圆盘转动的角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时,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B当时,木块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C当时,轻绳上的拉力大小为D当时剪短轻绳,木块B将做离心运动第卷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

15、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实验桌上放有小木块、长木板、轻弹簧、毫米刻度尺、细线等,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一个实验,间接测量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步骤如下:(1)如图甲将弹簧竖直悬挂,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长度L1=4.00 cm。(2)在图甲的基础上,将小木块挂在弹簧下端(如图乙),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长度L2=_cm。(3)将长木板固定在水平面上,如图丙,用弹簧拉着小木块_(选填“水平匀速运动”或“水平加速运动”),测出此时弹簧的长度L3=6.07cm。(4)根据上面的操作,可以得出小木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3(9分)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量电阻Rx(约为100)的阻值。准备的实验器材除了导线和开关外,还有下列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