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9126956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理(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7-2018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 分值: 100 分时间: 60 分钟 姓名 _ 班级 _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2 分, 共 50 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的耕作方式发生了改变,最明显的是 A使用二牛一人的耕作方法B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 C开始刀耕火种D出现了曲辕犁 2、从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一直延续到清代的经济政策是 A “闭关锁国”政策B “海禁”政策 C “重商主义”政策D “重农抑商”政策 3、 “中国”在英文中被称为China, 是因中国古代在海外畅销的某一手工业产品

2、而得名,该产 品是 A.纸张 B.瓷器 C.指南针 D.青铜器 4、 鹿鼎记里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被康熙皇帝任命,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 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产品 A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 B全部投放市场,所有收入归皇室 C. 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 5、 17 世纪,被称为“海上马车夫”的国家是: A.西班牙 B. 葡萄牙 C. 荷兰D. 英国 6、马克垚说“英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出现这一图景的主 要原因是 A新航路开辟 B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资产阶级革命 7、自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做着各种各样的梦:“梦

3、想有坚船利炮,梦想有新型工业, 梦想有民主制度”最先将“新型工业”梦想付诸实践的是 A.洋务运动 B.清末新政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8、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民间出现了上海发昌机器厂等企业,这些企业属于 A外资企业B民族工业C洋务企业D买办企业 9、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主要原因 A.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 B.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 D.洋务运动的兴起 10、19121919 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 多家,新增资本达1 亿 3 千多万元,速度和规模 都是空前的。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外部条件是 A民国政府颁布了发展实业的

4、法令 B民国的建立激发了资产阶级投资热情 C中国人民掀起了抵制日货运动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侵略 11、19271936年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了一段较快的发展期。1936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 886,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是 A全面抗战的需要B国民政府推出鼓励发展经济的措施 C国共合作的推动D西方列强完全放弃对华的经济侵略 12、 “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麻城和福建南 安的田野上腾空而起。 ”这则报道可能出现在 A社会主义改造时期B土地改革时期 C现代化建设新时期D “大跃进”时期 13、 “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

5、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 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 “在其他萧条时期,总可以看到能够寄托希望的 事物,但现时举目四顾,却看不出任何希望。”上述材料表明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A使人们陷入绝望 B加剧世界局势紧张 C导致社会贫富加剧引发社会冲突 D加深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危机 14、有学者用“阴云密布”来描绘1920 年春天苏俄农民的生活;但在描绘1922 年春天他们 的生活时,则用了“阳光灿烂”来形容。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 C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D实现工业化 15、 “它在苏联的实行曾经创造过非凡的成就,曾是20

6、 世纪中叶大多数新诞生的社会主义国 家竞相效仿的社会发展模式。”这里的“它”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D凯恩斯主义 16、 “二战后”、 “国家干预经济” 、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 、 “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时期” 。从上 述信息,你能联想到的是 A社会主义计划经济B凯恩斯主义 C马克思主义经济学D自由放任政策 17、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促进了地理大发现的是 A指南针 B火药C活字印刷术 D造纸术 18、1980 年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它们“特”在 A外交政策B经济政策C高度计划D自由放任 19、有学者认为“21 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 年

7、” ,该观点提出的依据是中国共产党召开了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20、17 世纪,在北美建立了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并凭借一支强大的商船队,形成庞大的商 业贸易帝国,这个国家是 A.葡萄牙 B.西班牙 C.德国 D.荷兰 21、富兰克林罗斯福说:“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 主制度的新运用。 ”为此,他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22、关于苏联赫鲁晓夫改革,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A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 B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8、 C促进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D没有取得任何成效 23、美国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描述了一个繁荣的法国小镇惨遭二战蹂躏,后来因获得美 国经济援助,生产生活又回复正常,与此相关的史实是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尼克松主义 D.星球大战计划 24、1950 年法国外长舒曼指出: “统一的欧洲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来 建设,联合生产将不加区别和无一例外地作为一个整体提供给世界。”次年,欧洲六国发 起成立了 A. 上海合作组织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华沙条约组织 D.欧洲煤钢共同体 25、2001 年中国顺应全球化趋势加入 A欧盟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亚太经合组织D世界贸易

9、组织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 小题,其中26 题 20 分, 27 题 30 分,共 50 分) 26、农业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人物言论 汉代汉文帝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 宋代李靓民之大命,谷来也;国之所宝,租税也。 ( 1)材料一反映的主要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主要特点。(6 分) 材料二 1933年 5 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第一部农业调整法。该法授权农业部长,通过 同生产者签订合同,对参与播种面积控制计划的农场主付以直接补贴的方法,使农场主自 愿减少农产品播种面积。凡是农场主同意者,便与政府签订合同,就可以得到优厚的补

10、贴。 2008大生 (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通过农业调整法的历史背景。农业调整 法体现出怎样的特点?(8 分) 材料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业政策的创举。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在2008 年 所作的农民眼中的农村改革三十年基于安徽省16 市农村千人问卷调查中,农民 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有以下三种观点: ( 3)以上三种观点你赞同哪一种并说明理由。( 6分) 27、探究历史人物的活动,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理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 、16 世纪之交, 西欧各国航海家的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史称“新航路开辟” 。1492 年,意大利人哥伦布从西班牙启航,以大

11、无畏的精神向西横渡大西洋,发现了新大陆。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 “新大陆”指哪里?(3 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9 分) 材料二詹姆斯 瓦特在 18 世纪 60 年代全方位改进了蒸汽机,后来用于推动交通工具。1785 年,这种蒸汽机开始在工厂使用。它消耗煤和水而产生动力,可以被普遍应用。人类由此进 入新时代。 摘编自罗伯特B马克思现代世界的起源 (2)材料二中的“新时代”指什么?(3 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当时发明的交通工具。 (6 分) 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在电的发明和应用历史上,英、德、 美等国科学家都做出了卓越贡献。电力一经

12、产生就引起了一场新的工业和社会革命,人类由 此进入“电气时代” 。 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3)写出两位在电的发明和应用上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 6分)任选一位指出其成就。(3 分) 攸县三中2018 年上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理科) 考室号 _座位号 _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2 分, 共 50 分。 )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 小题,其中26 题 20 分, 27 题 30 分,共 50 分) 26、 ( 1) (2) (3) 27、 ( 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