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捕捉整合大幕背后的机会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9126888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61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炭行业:捕捉整合大幕背后的机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煤炭行业:捕捉整合大幕背后的机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煤炭行业:捕捉整合大幕背后的机会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煤炭行业:捕捉整合大幕背后的机会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煤炭行业:捕捉整合大幕背后的机会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炭行业:捕捉整合大幕背后的机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炭行业:捕捉整合大幕背后的机会(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创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010 年年 12 月月 15 日日 评级:推荐评级:推荐 煤炭行业煤炭行业 策略研究报告策略研究报告 第一创业证券研究所 练伟 S1080210030002 捕捉整合大幕背后的机会捕捉整合大幕背后的机会 电话:0755-25832906 邮件: 煤炭行业煤炭行业 2011 年上半年投资策略年上半年投资策略 行业主要数据行业主要数据 上市公司家数: 31 总市值(亿元): 14,482.97 流通 A 股市值(亿元): 9,417.57 煤炭行业与沪深煤炭行业与沪深 300 指数表现对比指数表现对比 相关报告相关报告 煤炭行业 1 月月报煤价的上涨挡不住 股价下跌

2、的步伐 煤炭行业 2 月月报耐心等待机会到 来 煤炭行业 2010 年二季度投资策略 煤炭行业 4 月月报煤价的企稳挡不住 股价的下跌 煤炭行业 5 月月报煤炭股的迅速反弹 还需等待 煤炭行业 2010 年下半年投资策略 煤炭行业 7 月月报反弹可以,太持久 有些难 煤炭行业 8 月月报节能减排抑制煤炭 需求 煤炭行业 2010 年四季度投资策略 煤炭行业 10 月月报电煤需求高峰有 助合同煤谈判 报告要点:报告要点: ? 投资增速不减保证煤炭需求投资增速不减保证煤炭需求 由于去年及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大潮中已开工项目不大可能停工, 2011 年又 计划建设 1000 万套保障性住房,明年投资增速

3、难以明显压缩,预计保持在 15-20%左右;在能源结构不会有太大调整的情况下,对煤炭的需求将依然强劲。 ? 资源整合及运输瓶颈等因素导致有效供给增长缓慢资源整合及运输瓶颈等因素导致有效供给增长缓慢 近年来,由于我国煤炭产量持续快速增长,使得未来煤炭供给压力凸增。但 由于有以下原因存在,我们认为明年煤炭的有效供给压力并不明显:1、煤炭固 定资产投资放缓导致产能增长放缓;2、十二五规划限制未来煤炭产量过度增长; 3、煤炭资源整合的推广短期内限制小煤矿产能释放;4、矿难问题影响煤炭的阶 段性供给;5、运能不足限制煤炭有效供给。 ? 价格和成本将同时上涨,企业利润能维持价格和成本将同时上涨,企业利润能

4、维持 供需因素、合同煤价格谈判、产能集中后煤企话语权增加以及国际煤炭价格 上涨等将导致明年国内煤价将继续上涨,而由于原材料成本、人员工资上涨以及 安全费用等因素影响,煤炭成本也将上涨,但企业的盈利水平能维持。 ? 资源整合和资产注入下的产量增长成为最大亮点资源整合和资产注入下的产量增长成为最大亮点 在煤炭企业盈利水平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对上市公司而言,产量增长至关重 要。 目前上市公司产量增长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上市公司产量的内生性增长、 以上市公司为主体整合小煤矿进而实现产量增长、集团煤炭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实 现增长、以集团为主体整合小煤矿再行注入实现增长。部分上市公司有望通过以 上的一种或

5、多种方式实现增长,而也这将成为我们推荐公司的标准之一。 ? 投资策略及公司推荐投资策略及公司推荐 目前煤炭股估值处于历史中值水平,我们预计明年宏观经济会平稳增长,而 宏观调控对流动性收缩或会远低于预期,在经济稳定增长以及流动性仍然宽松双 轮驱动下,估值水平可保持在 20 倍以上,对明年煤炭行业的投资策略定为推荐, 在市场流动性预期良好、煤炭板块估值合理的情况下,可以坚决参与在市场流动性预期良好、煤炭板块估值合理的情况下,可以坚决参与。 我们推荐所产煤种为优质焦煤、无烟煤或喷吹煤等,受益资源整合及资产注 入、未来产量增长明显的上市公司,近期重点推荐潞安环能和兰花科创,未来重 点推荐煤气化 近期重

6、点推荐潞安环能和兰花科创,未来重 点推荐煤气化。 第一创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First Capital Securities Corporation Limited 研究报告 目录目录 一、煤炭行业一、煤炭行业 2011 年上半年投资思路年上半年投资思路 .3 二、二、2011 年煤炭需求还将继续增长年煤炭需求还将继续增长.3 1、中国经济增长对煤炭等能源需求的刚性不改.3 2、明年继续增长的投资将继续保证煤炭需求 .4 三、资源整合及运输瓶颈等因素导致有效供给增长缓慢三、资源整合及运输瓶颈等因素导致有效供给增长缓慢.6 1、煤炭固定资产投资放缓导致产能增长放缓.6 2、十二五规划限制未来煤炭

7、产量过度增长.6 3、煤炭资源整合的推广短期内限制小煤矿产能释放.7 4、矿难问题影响煤炭的阶段性供给.8 5、运能不足限制煤炭有效供给 .9 四、价格和成本将同时上涨,企业利润能维持四、价格和成本将同时上涨,企业利润能维持.11 1、未来煤价还将继续上涨.11 2、未来成本也将继续上涨,但企业盈利水平能维持 .14 五、资源整合和资产注入下的产量增长成为最大亮点五、资源整合和资产注入下的产量增长成为最大亮点.15 六、投资策略及公司推荐六、投资策略及公司推荐.17 1、煤炭板块估值情况分析及投资策略.17 2、公司推荐.18 渐飞研究报告 - 第一创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First Capit

8、al Securities Corporation Limited 研究报告 一、煤炭行业一、煤炭行业 2011 年上半年投资思路年上半年投资思路 我们认为,决定明年煤炭股价格的还是每股盈利和估值水平。 对于每股盈利, 我们将主要从煤炭行业的盈利水平和上市公司的产量着手。 而对于估值水平,则要结合未来市场的流动性判断。 根据我们对未来煤炭价格以及煤炭成本的分析,我们认为未来煤炭行业的 盈利能力可以维持,在通货膨胀的影响下,煤炭行业的净利润率甚至可能在短 期内提升得更高。 而在资源整合及国家煤炭十二五规划的大背景下,煤炭资源将逐步向大型 煤炭集团集中,通过自身的产量增长以及不断的资产注入,这些大

9、型煤炭集团 旗下的上市公司未来的产量增长也能得以保证。在盈利能力不降低的同时,产 量增长同样能保证公司每股盈利的持续增长,预计平均增速能达到 20%左右。 目前煤炭股的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中值, 我们预计明年宏观经济会平稳增长, 而宏观调控对流动性收缩或会远低于预期,在经济稳定增长以及流动性仍然宽 松双轮驱动下,我们认为明年煤炭股的估值可以保持在 20 倍以上。 在盈利增长和估值提升的双重刺激下,我们对明年煤炭行业的投资策略定 为推荐,在市场流动性预期良好、煤炭板块估值合理的情况下,可以坚决参与。 二、二、2011 年煤炭需求还将继续增长年煤炭需求还将继续增长 1、中国经济增长对煤炭等能源需求的刚

10、性不改、中国经济增长对煤炭等能源需求的刚性不改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迅速,其中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中,投资和 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至关重要。伴随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是我国城镇固定 资产投资更大幅度的上升,近年来,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猛,从 1993 年到 2009 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从不足 1 万亿,增长到 19.4 万亿,复合增长 率达 20.60%。而出口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进器,近来也增速惊人,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出口额从 1980 年的 181.2 亿美元增加到 2009 年的 12017 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到 15.56%。 渐飞研究报告 - 第一创业证券有限

11、责任公司 First Capital Securities Corporation Limited 研究报告 图图 1: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图图 2:我国出口情况:我国出口情况 0 100000 200000 1993年 1995年 1997年 1999年 2001年 2003年 2005年 2007年 2009年 0% 10% 20% 30% 40%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增速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1990年 1992年 1994年 1996年 1998年 2000年 2002年 2004年 2006年 2008年 -20%

12、-10% 0% 10% 20% 30% 40% 出口额(亿美元)增长率 数据来源:wind、第一创业证券研究所 而中国目前的投资中,以制造业、交通运输、基础建设为主,均为耗能较 严重的行业,而出口也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因而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结构中, 对能源的消耗颇为依赖,在目前经济结构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对能源的刚性需 求也将不会改变。 图图 3:中国历年能源需求量:中国历年能源需求量 0 80,000 160,000 240,000 320,000 1990年 1992年 1994年 1996年 1998年 2000年 2002年 2004年 2006年 2008年 0.00% 5.00% 10.00% 15.00% 20.00% 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增长率 数据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