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一节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知能演练轻巧夺冠苏教版必修3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9124810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6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一节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知能演练轻巧夺冠苏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一节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知能演练轻巧夺冠苏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一节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知能演练轻巧夺冠苏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一节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知能演练轻巧夺冠苏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高中生物第四章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一节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知能演练轻巧夺冠苏教版必修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一节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随堂检测 知识点一生态因子 1. 下列关于生态因子对生物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A.趋光性是农业害虫的共性 B.温暖地区的阔叶林多,而寒冷地区的针叶林多 C.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陆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D.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具有综合性 解析:选 A。趋光性是昆虫的先天性行为,是对光刺激的最简单的定向反应,农业害虫并不 都是昆虫, A 错误;温度会影响植物的分布,B正确;水是生物生长和发育不可缺少的非生 物因子, C正确;生物生活在环境中时刻受多种生态因子的影响,只不过有的作用更突出些, D正确。 知识点二生态系统的成分 2. (2018河北武邑中学月考)如图

2、表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 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 B.丙属于次级消费者 C.丙可以为甲提供无机盐 D.丙不属于食物链 解析:选 B。从图中三种成分的关系可以判断出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分 解者可以将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盐被生产者利用。食物链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分解 者不参与。 3. 下图为和两种生物在温度变化时消耗O2量的变化情况,则这两种生物在生态系统的 组成成分中最可能是() A.是生产者,是消费者 B.是生产者,是消费者 C.和都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D.只能是生产者 2 解析:选 B。据图可知,随温度的降低,的耗氧量增加

3、,维持体温恒定,说明是恒温动 物,即属于消费者; 但的耗氧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说明体内没有维持体温恒定的机制, 属于变温动物或植物,故B正确。 知识点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4. (2018济南高二检测)某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某一时间确定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总量的比值如图 所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种群乙的有机物总量的比值增大,则引起的变化 应是下列图示中的() 解析:选 D。据题干图示可确定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为:丙甲乙丁。若乙增加会引 起丁增加、甲减少,而丙会因甲的减少而增加。 5.(2017高考江苏卷改编)某地因采矿导致地表下沉,成为无法利用的荒地

4、。为了改变这 种状况,有关部门因地制宜,通过引水等措施,将该地改造成湿地生态公园,一些生物陆续 迁入, 并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生物群落。下图是该公园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请回答下 列问题: (1)该公园生物群落的变化属于演替。 (2)图中昆虫与杂食性鱼类之间的种间关系有_ 。 (3)在黑斑蛙的繁殖季节,雌蛙通常在近岸水深10 30 cm的草丛间产卵,可采用 法了解该蛙卵块的密度。 (4)因该水域有些渗漏,补水时曾不慎引入含除草剂的水,导致一些水草死亡。水草腐烂 后,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中最先快速增殖的是。 (5)图中既含有初级消费者,又含有次级消费者的生物类群有。若蛙类与猛 3 禽之间还存在1

5、个营养级,请写出该营养级中2 类不同纲的生物:。 解析: (1)荒地改造成湿地生态公园属于次生演替。(2)杂食性鱼类捕食昆虫,昆虫和杂食 性鱼类都以水草为食,故昆虫和杂食性鱼类之间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3)因“雌蛙通 常在近岸水深1030 cm的草丛间产卵”,故可用等距取样法调查雌蛙的卵块密度。(4)水 草腐烂,与其具有竞争关系的浮游生物类最先快速增殖。(5)由题图可知,杂食性鱼类既是 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又是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浮游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浮游 动物,则底栖动物类和滤食性鱼类也是既含有初级消费者又含有次级消费者。以蛙为食的两 种不同纲的生物有蛇、肉食性鱼类、鼠类等。

6、答案: (1)次生(2)捕食和竞争(3)等距取样 (4)浮游生物类(5)底栖动物类、杂食性鱼类、滤食性鱼类蛇类、肉食性鱼类、鼠类 (任写其中两类) 知识点四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6. 下列关于生物圈概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凡是有生物分布的区域都属于生物圈的范围 B.生物圈是由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整体 C.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多层次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不断变化,不断趋向相对稳定 D.生物圈就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形成的特殊圈层,是生物的总和 解析:选 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各种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所组成 的环绕地球表面的圈层,即它的基本

7、组成包括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 课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 以下关于生态因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阳光通过生产者对草食动物产生影响,所以,阳光也是影响草食动物的生态因子 B.光照时间长短是影响绿色开花植物能否繁殖的重要生态因子 C.对于海洋生物来说,水分不是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 D.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但在生物圈中是均匀分布的,所以不属于生态因子 解析:选 D。生态因子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有直接或间接影 响的因子。 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属于生态因子。 2. 要使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还必须具有() A.消费者和分解者

8、B. 生产者和消费者 C.生产者和分解者D. 生产者和人 解析:选C。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部分。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存在的物质基础和能量基础;生产者可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 物,将无机环境中的能量转变成化学能,流入生态系统中,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 4 生物成分; 分解者可把动植物遗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有的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 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遗体将无法分解,终将尸积如山,生 态系统就会崩溃。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缺少消费者, 生态系统也可以长期维持 平衡。 3. 下图可表示生命系统的哪一层次

9、() A.种群B. 群落 C.生态系统D. 生物圈 解析:选 C。图中有生产者(植物)、消费者(虫、鸟) 、分解者(细菌)组成的生物群落及 无机环境(阳光) ,因此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4. 下列对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能来源于地球之外,所以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B.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所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C.蚯蚓是需氧型生物,所以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选B。太阳能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错误;硝化细菌是化能 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B正确;蚯蚓营腐生生活,属于分解者,C错误;生态系统的组成 成

10、分包括非生物的成分和生物成分,D错误。 5. 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隐含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至少有() A.3 个B.4 个 C.5 个D. 无法确定 解析: 选 B。成语“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所隐含的食物链为:植物(第一营养级) 蝉(第 二营养级)螳螂(第三营养级)黄雀(第四营养级)。可见,该食物链中具有的营养级 至少为 4 个。 6. 为了防止鸟吃草籽,人们把一片草地用网全罩起来,结果导致食草昆虫大量繁殖,草叶几 乎被吃光,这是因为破坏了() A.生态系统B. 生存环境 C.原有食物链D. 生物成分 解析:选 C。在该草地生态系统中存在草食草昆虫鸟这条食物链,当用网把草地全罩起 来后

11、, 该食物链在食草昆虫与鸟之间中断,食草昆虫因天敌减少而数量增加,需要的食物(草) 增多。因此随着食草昆虫大量繁殖,草叶几乎被吃光。 5 7. 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 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 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 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 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 解析:选 D。生态系统包括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水稻、鸭、害虫和杂草仅仅是部分 生物,不能组成生态系统。 8. 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分别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

12、物链和食物网 B.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C.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析:选 B。生态系统包括其结构和功能,其结构又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即 食物链和食物网,而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 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所以 B项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 9. 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假设有如右图所示的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果有 人大量捕捉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B.水稻虫害严重 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D.鼠的数量会减少 解析:选BD 。在这个生

13、态系统中大量捕捉蛙,会使害虫的天敌大量减少,短期内会造成害 虫大量繁殖,出现虫害,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蛙减少以后,蛇的数量不会变化很大,因为 蛇有蛙和鼠两个食物来源,但鼠的数量会因蛇的大量捕食而减少。 10. 如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6 A.该食物网中共有6 条食物链, H占据 3 个营养级 B.G 和 F 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C.图中 A、E均为生产者 D.一旦 H的数量大量减少,该生态系统就很难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解析:选 AD 。该食物网中共有8条食物链。 H属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其数量大量减少,该 生态系统仍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1

14、1.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3 种生物的二氧化碳消耗量(相对量)的曲线图,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a 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 B.b、c 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C.a、b、c 都有可能是细菌 D.b 曲线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任何一种生产者 解析:选ABC 。a 曲线表示只释放二氧化碳,不吸收二氧化碳,所以可代表的生物可能是消 费者或分解者,A正确; b、c 表示都能吸收二氧化碳,b 属于光能自养型,c 属于化能自养 型,属于生产者,所以可以说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正确; c 能吸收二氧化碳,可能是硝化 细菌等生物,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能利用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C正确; b 曲线不能

15、代表 所有的生产者,例如不能代表硝化细菌,D错误。 12. 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 苍鹰、蜣螂、细菌等,下列关于它们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B.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三个种群 C.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 D.它们中的腐生菌是分解者 解析:选BC 。牛、鹿、羊等是消费者,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与真菌等是分解者,此外还包括 了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等无机环境,即它们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其无机 环境构成的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是一个生态系统。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是三种动物的 总称, 每一种动物会涉

16、及很多具体种类,因而不能把它们分别看作是一个种群。它们中的动 物只是其中的一类生物,并不包括该环境中的所有生物,与群落概念不符。 三、非选择题 7 13. (2018广东清远期末)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 鹰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某个时期,当地居民大量捕杀鼬,导致岛上鼠种 群暴发,随后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鼠疫通过跳蚤使人感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中,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条食物链传递给鹰,鹰所处的营养 级为;兔与人的种间关系是。鼠疫杆菌与人的种间关系 是。 (2) 通常情况下, 寄生在鼠身上的跳蚤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鼬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鼠种内斗争(填“增 强”“不变”或“减弱”)。 (3)生长在该岛上的蘑菇属于生态系统的(填“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 者”) 。 解析: (1)在该食物网中, 植物中的能量可以通过四条食物链传递给鹰,鹰在该食物网中处 于第三、四营养级。人以兔为食,人和兔同以植物为食,所以兔与人的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