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03课远古的传说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9124596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03课远古的传说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03课远古的传说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03课远古的传说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03课远古的传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03课远古的传说(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第 3 课远古的传说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 过程与方法 搜集盘古开天、 女娲补天、 后羿射日、 大禹治水等资料,讲述相关传说故事, 思 考和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认识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 同祖先, 体验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教学难点: 炎黄联盟;禅让制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祖赫赫,开辟洪荒。功化神圣,

2、世代仰望。”2018 年 4 月 5 日上午,戊戌年清明公祭轩 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隆重举行。 黄帝是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清明节会有那么多人祭拜黄帝陵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3 课 远 古的传说。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炎黄联盟 1课堂活动:(1) 课前学生 分组合作搜集有关人类起源或早期社会的神话与传说;(2) 课上分 组讲述; (3) 评比讲述精彩的传说故事。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归纳部落联盟时期的主要人物和部落战争。 3问题思考:华夏族的由来?谁被尊称为人文始祖? 4教师讲述:(1) 炎黄在阪泉大战,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联盟。(2) 炎黄部落与蚩 尤部落在涿鹿激战,

3、蚩尤战败,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3) 这一部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 夏族,因此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目标导学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图片展示:湖南炎陵县炎帝陵庙( 左为外景,右为内景)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归纳炎帝的一系列发明,感知炎帝对中华早期文明所作的 贡献。 提示: (1) 生产 耕种、制作工具、种植;(2) 生活 制陶、纺织、煮盐、通商、制作乐器等。 3 图片展示:多媒体链接相关图片 4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归纳黄帝的贡献。 提示: 造船、炼铜、发明弓箭等。 5 教师讲述:传说难免有神

4、秘色彩,但透过其神秘的外壳,我们可以得到关于真实历史的很 多信息。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也更多地印证了传说的内容,我们要学会通过了解到的历史史实,提 取传说中的真实历史成分。 目标导学三:尧舜禹的禅让 1课堂活动:学生通过小品自编自导自演尧舜禹禅让过程,形象地了解禅让制。 2图片展示:尧、舜、禹 3教师提问:禅让制要经过哪几个步骤? 提示: 征求各部族首领意见,推举品行高尚的人做继承人。 4 教师提问:禅让制最突出的特征( 或实质 )是什么?思考禅让制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 有什么借鉴意义? 提示: 是史前时代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被推举的部落首领没有任何特权。选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精

5、品资料设计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精品资料设计 举贤能、重用人才等。 5材料展示:史记 夏本纪记载的禹治水的传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 入。 ” 我们可以从大禹身上看出中华民族祖先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提示: 创新精神,不屈不挠、坚持不懈的斗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敬业精神,高度的社会责 任感等。 三、课堂总结 四五千年前,炎帝、黄帝部落结成部落联盟,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逐渐形成了日后的华 夏族,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尧、舜俭朴谦让、克己利人的精神和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的敬业态度,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通过图片资料帮助学生了解炎帝和黄帝的贡献,是全 课的重点。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探究问题, 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和实质。通过图片,让学生对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和尧舜禹有直观了 解;设计了小组讨论的环节,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整节课体现 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