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东省郯城第三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新人教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9119794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山东省郯城第三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5年山东省郯城第三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5年山东省郯城第三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15年山东省郯城第三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15年山东省郯城第三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山东省郯城第三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山东省郯城第三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新人教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宗教、史学、艺术的发展,十七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宗教、史学、艺术成就,佛教,A.传入时间:西汉末年; B.教义:今生受到苦难,虔诚信佛,来世可得幸福; C.中国最早佛寺:白马寺(东汉汉明帝);,道教,A.兴起时间:东汉 B.创始人之一:张陵;教主:老子(太上老君); C.教义: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得道成仙; D.统治者态度:支持、利用道教统治人民;,宗教,史学 史记,A.作者:司马迁(西汉); B.评价作者: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C.史记记述范围:黄帝汉武帝时期; D.史记首创体例:纪传体通史; E.评价史记:后世纪传体史书典范,又是一部优秀文学著作;

2、 (鲁迅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雕塑艺术:秦始皇陵兵马俑(秦朝),动脑筋;活动与探究。,动脑筋,佛 道 比 较,八大奇迹;图片欣赏:1234567,动脑筋,课 堂 练习,起源:古代印度产生于古印度,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中国寺庙也叫“大雄”)。 传入时间:西汉末年由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中原地区。东汉明帝时,有的地方兴建佛寺。 教义:灵魂转世。今生忍受苦难,虔诚地信 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作用:佛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教 的传播,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佛教简介,佛教观点; 佛教建筑艺术塔寺建筑:A.西安大雁塔;B.泉州东西塔;C.拉萨布达拉宫;石窟雕塑

3、如:A.云冈石窟;B.龙门石窟;,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为什么称为 白马寺?,你知道吗?,与佛教有关的言论有哪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闲来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辰一到,一切都报” 世界、无常、实际、平等、大千世界、清规戒律、抛砖引玉、昙花一现、一针见血、心心相印等等都来自佛教经典;,西安大雁塔,泉州东西塔,拉萨布达拉宫,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道教简介,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创立时间:东汉时期在民间兴起 创始人之一叫张陵(被尊称为:张天师) 道教尊崇道家学派老子为教主(被尊称为“太上老君”) 教义: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

4、,得道成仙,佛教和道教传入我国之后,很快就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扶植。 这是为什么呢?,道教圣地武当山,而道教呢?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这迎合了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所以也受到受到推崇。,按佛教的说法: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地信佛,那么,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这种说法迎合了统治者害怕人民反抗的心理,因此受到了大力扶植。,佛教与道教的比较,他是谁呢?,如果你还没猜出的话,那你至少知道他说的这句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姓司马,名迁, 字子长。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西汉人,生活在汉武帝时期。 他生于史官世家,爱好文史,年轻时去

5、各地寻访了许多名胜古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奠定了司马迁以后著书立说的厚实基础,史记,史记 肯定陈胜吴广反抗暴秦的首创精神,指斥了暴君、酷吏的罪恶,还大胆评论了汉武帝的功过,这在历代尤其是官方史书上难能可贵,因此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鲁迅称之为: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史记,1、司马迁为什么能够写出史记这样一部历史巨著?,1)汉武帝时国家的安定繁荣为司马迁写作提供了社会条件。 2)就司马迁个人来讲:博览群书,完成父愿, 寻访史迹,搜集资料,坚忍不拔,奋笔疾书,想一想:,2、史记怎样评价历史人物?,实事求是。如:肯定陈胜、吴广起义

6、,指斥暴君、酷吏,大胆评论汉武帝的功过等。( 在君主专制的年代里,“伴君如伴虎”。司马迁却敢于指出汉武帝的过失,体现了忠于史事的崇高品德。他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选择的是“重于泰山”。因此,他做到了求真务实、不畏权势、视死如归,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典范。),课堂 练习,2、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1、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的作者是,A.班固 B.司马迁 C.王充 D.张陵,A.秦始皇 B.陈胜 C.汉武帝 D.班超,课堂 练习,1、这句话是谁说的?,“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或 轻于鸿毛”,2、他是什么时期的人?写了一本什么书?这本书被鲁迅称誉为什

7、么?,3、这本书的体裁、内容和文字特色是什么?,司马迁,西汉;史记;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纪传体通史;记述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它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雕塑艺术:秦始皇陵兵马俑,公元前3世纪,腓尼基旅行家昂蒂帕克最早提出了“世界七大奇迹”的说法。昂蒂帕克总结沿途所见的7处最伟大的人造景观,称它们为“世界七大奇迹”世界七大奇迹: 埃及金字塔; 亚历山大灯塔; 巴比伦空中花园; 阿耳忒弥斯神庙; 宙斯神像; 摩索拉斯陵墓; 罗德岛太阳神巨像。,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城东5公里。1974年在它

8、的东侧发现了轰动世界的兵马俑坑。,一号坑,二号坑,兵马俑的艺术群像,形象地展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横扫 六国的磅礴气势。,兵马俑用泥土烧制成,与真人真马大小相当,陶马昂首竖耳,双目圆睁,大有嘶鸣腾越之势,兵马俑的艺术群像,形象地展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有一部电视剧描写了秦汉时期刘邦的夫人,也就是后来我们所说的吕后为了躲避战乱,逃到尼姑庵的故事。想一想到底谁错了?,电视剧编导人员错了。尼姑庵是佛教寺院,佛教是在西汉末年才开始传入中国的,秦汉之际中原地区不可能有尼姑庵。导演不了解历史,闹了笑话。,动脑筋:,你是否同意王充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同意。因为他

9、用无神论思想,批判了鬼神迷信思想。他正确指出,人的精神是依附于肉体的,肉体消灭了,精神也不存在了。从而否定了鬼神的存在。,动脑筋:,动脑筋:,秦兵马俑为什么都面向东方?,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墓的地下军阵,象征着秦始皇统治下秦朝的赫赫军威和强大国力。秦所灭的六国都在秦国的东方,兵马俑面向东方,象征着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同时也象征着秦始皇为巩固统一和保证秦朝的统治永存,随时准备镇压六国残余势力的反叛。,2.秦兵马俑已发掘四个佣坑,代表了古代军队编列的左军、右军、中军和指挥部。其中一个中军佣坑未建成,里面什么也没有。结合秦末形势,想想看,这是为什么?,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天下大乱,秦朝已无力继续建造未完成的地下军阵。,阅兵的将军,活 动 与 探 究,跪射兵俑,立射兵俑,御官俑,1.兵马俑正在做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