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五苏教版落实应用案:第四单元第14课逍遥游(节选)含答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49117014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7.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必修五苏教版落实应用案:第四单元第14课逍遥游(节选)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苏教版落实应用案:第四单元第14课逍遥游(节选)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苏教版落实应用案:第四单元第14课逍遥游(节选)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苏教版落实应用案:第四单元第14课逍遥游(节选)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必修五苏教版落实应用案:第四单元第14课逍遥游(节选)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五苏教版落实应用案:第四单元第14课逍遥游(节选)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五苏教版落实应用案:第四单元第14课逍遥游(节选)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语文必修五苏教版落实应用案:第四单元 第 14 课 逍遥游(节选)含答案(时间: 45 分钟分值: 45 分)一、基础巩固(25 分)1下列各句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 分 )()其翼若垂天之云小知不及大知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此小大之辩也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而御六气之辩彼且恶乎待哉A B CD 解析:选 D。 不含有通假字。 “ 垂 ” 同 “陲 ” ,边际;“ 知” 同 “ 智” ;“ 辩 ”同“ 辨 ” ,分辨,分别;“ 反” 同 “ 返” ; “ 辩 ” 同 “变 ” 。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 三餐而反,腹犹果然果然:没有出乎人的意料B

2、众人匹 之 匹:比C未有知其修 者 修:长D抢 榆枋,时则不至抢:集,着落解析: 选 A 。果然:吃饱的样子。3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 分)()例句: 而后乃今将图南A 尘泥渗漉,雨泽下 注B 齐谐者,志怪 者也帛矣D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C五十者可以衣 解析:选 C。例句与 C 项均属于名词作动词;A 项,名词作状语; B 项,形容词作名词;D 项,形容词作动词。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及用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彼其于 世未数数然也抟扶摇而 上者九万里第 1页共 6页我腾跃而 上A 句相同,句相同B句不同,句相同C句相同,句不同D句不同,句

3、不同解析: 选 B 。第一个 “ 于” 是介词,到;第二个“ 于 ” 是介词,在。两个“ 而 ” 都是连词,表修饰。5下列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 分 )()南冥者,天池也奚以知其然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覆杯水于坳堂之上之二虫又何知齐谐者,志怪者也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A / /B / /C / /D / /解析: 选 B 。 均为判断句; 均为宾语前置句; 为状语后置句。6.对应一课一考点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2 分 )译文:(2)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2 分 )

4、译文:(3)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2 分 )译文:答案: (1)在堂中低凹处倒一杯水,那么只能拿芥草给它当船;将杯子放于其中则胶着搁浅,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2)去百里远的地方,要舂捣一宿的粮食;去千里远的地方,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3) 我奋力跳起来往上飞,不超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在蓬蒿中飞来飞去,这也就是我飞行的最高限度了。7名句默写。(4 分)(1)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_ , _ ,斯已矣。(2)_ ,而后乃今将图南。(3)_ ,小年不及大年。答案: (1)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2)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3) 小知不及大知二、阅读提升(20

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 12 题。第 2页共 6页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 我大瓠 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 呺然 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 “ 夫人固拙于用大矣!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世世以 洴澼絖 为事。客闻之, 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 谋曰: 我世世为 洴澼絖 ,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人。 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 洴澼絖 ,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6、 ”惠子曰: “ 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 “ 子独不见狸 狌 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 ,死于罔罟 。今夫 犛牛 ? ,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节选自庄子 逍遥游 )【注】 瓠: 葫芦。 瓠落: 大的样子。 呺 (xi 然o):庞大而又中空的样子。洴:浮。澼:在水中漂洗。絖:丝絮。蓬:草名,其状弯曲不直。“有蓬之心”喻

7、指见识浅薄不能通晓大道理。樗 (ch):一种高大的落叶乔木,但木质粗劣不可用。狸:野猫。狌:黄鼠狼。敖:通“遨”,遨游。敖者,指出来觅食或游乐的小动物。机辟:捕兽的机关陷阱。罔:网。罟:网的总称。? 犛 (l )牛:牦牛。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 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魏王贻 我大瓠之种贻:赠送B宋人有善为不龟 手之药者龟:皲裂C越有难 ,吴王使之将难:灾难地而封之裂:划分D大败越人,裂 解析: 选 C。C 项,难:发难。9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魏王贻我大瓠之种A. 蚓无爪牙之利第 3页共 6页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B. 以乱易整,不武聚

8、族而 谋曰C.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彷徨乎 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D. 生乎 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解析: 选 B 。A 项,助词,的 /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B 项,均为介词,用;C 项,承接连词 /递进连词; D 项,形容词词尾,无实义/介词,相当于“于 ” 。10下列各组句子,全部表现庄子达到“逍遥游”思想境界的一项是(3 分 )()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立之涂,匠者不顾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A B CD 解析: 选 C。 均是说明人们在纷乱的现实社会中,精神疲劳困苦,不逍遥。11下列对文章有

9、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惠子以“大瓠之种”为比喻,其实是要说在纷乱的现实社会中,有一些人怀有才能却无法施展。B庄子用“不龟手之药”的故事来批评惠子的观点,指出有才能的人在施展自己的才华时可能是方法不对,用错了方向,而不是“才能”本身的错误。C惠子又用大树的比喻进一步申述自己的观点,大树的遭遇是“立之涂,匠者不顾”,而庄子同意他“大了就没有用处”的说法,这样大家就只有一同离开这个世界了。D庄子继续反驳惠子的观点, 指出“无用”即是一种“逍遥”, 在那远离尘世的地方,精神可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比那些耍小聪明而不免于死亡的“狸狌”强多了。解析: 选 C。C 项,对 “

10、 大而无用 ” 和“ 众所同去也 ” 理解不正确。12.对应一课一考点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4 分 )译文:(2)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4 分 )译文:答案: (1)能使手不皲裂的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啊。第 4页共 6页(2) 大树不会遭到刀斧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去伤害它,虽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可是哪里又会有什么困苦呢!惠子对庄子说: “ 魏王送我大葫芦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中间可容纳五石的东西。 用大葫芦去盛

11、水浆, 可是它的坚固程度承受不了水的压力。把它剖开做瓢,过分大而且很平浅,无法容纳东西。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大而无用,就砸烂了它。”庄子说:“ 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善于制造预防皲裂冻疮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 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 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卖掉药方一下子就可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 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入侵吴国,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的药方是同样的, 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

12、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啊。 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怎么不系在腰间做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太大不能装东西,看来先生你还是茅塞不通啊!”惠子又对庄子说: “ 我有棵大树, 人们都叫它 樗 。它的树干有赘疣瘢痕, 疙里疙瘩,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 它的树枝弯弯扭扭, 也不适应圆规和角尺取材的需要。虽然生长在道路旁,木匠连看也不看。现今你的言谈,大而无用,大家都会鄙弃它的。”庄子说:“ 先生你没看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低着身子匍匐于地,等待那些出洞觅食或游乐的小动物;一会儿东,一会儿西,跳来跳去,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上下窜越,不曾想到落入猎人设下的机关,死在猎网之中。再有那牦牛,庞大的身体就像天边的云;它的本事可大了,不过不能捕捉老鼠。 如今你有这么大一棵树,却担忧它没有什么用处,怎么不把它栽种在什么也没有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