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意义和性质第1课时比的意义说课稿西师大版(2014秋)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9115428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意义和性质第1课时比的意义说课稿西师大版(2014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意义和性质第1课时比的意义说课稿西师大版(2014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意义和性质第1课时比的意义说课稿西师大版(2014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意义和性质第1课时比的意义说课稿西师大版(2014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意义和性质第1课时比的意义说课稿西师大版(2014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意义和性质第1课时比的意义说课稿西师大版(2014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比的意义和性质第1课时比的意义说课稿西师大版(2014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课设计比的意义和性质第 1 课时 比的意义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比的意义”是西师版六年级第十一册教材第四单元第一部分比的意义和性质第 1 课时的内容,是本教材中教学重点之一。 它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已有的两个数相比的知识得以升华,同时也能够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比的性质、 比的应用和比例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比的意义”这部分知识内容繁杂,学生缺乏原有感知、经验、不易理解和掌握。 针对知识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 我采用组织学生围绕“比”的问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析、概括、比较、总结的教学方法,突出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

2、现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二、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分析,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本人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 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 掌握比的读、写方法,会求比值。2. 过程能力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与交流, 让学生知道比与除法、 分数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向学生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初步理解比与分数,比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教学难点:比、分数、除法的联系。四、说教法 、学法说教法:本节课用创设情境法, 激发学

3、生对比的知识的研究兴趣。 从日常生活中, 培养学生能够发现数学问题。 运用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除法的基础上教学比的意义,目的使学生对比有整体的认识,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练习形式多样,使学生从多种方式理解比的意义。采用激励、评价等多种有效的方法,鼓励学生多比较、多思考,善于探究与协作交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说学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人意识, 我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学生应始终在合作中发现问题, 在合作中探讨问题, 在合作中解决问题。 在这一系

4、列的合作中进行恰当的学习活动, 有时也能产生思想的碰撞、 人格的升华 , 这样才能体现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人意识。五、说教学过程对本节课的教学,我精心设计了几个主要环节。(一)新课导入首先出示例 1 的表格,教师让学生观察表格,然后谈话,你从表格中了解到什么信息?每两个数量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你都会用哪些方法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可能找到每两个数量之间各种各样的关系, 针对学生所答, 及时做出引导评价。教师接着引导, 我们会用加法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合并关系。 会用减法表示两个量之间的相差关系,也会用分数或除法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种新的表示两个量间数量关系的方法, 揭示课

5、题比的意义。【设计意图: 从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从家到学校所以的时间和路程) 导入新课,能发现比在生活中的应用, 从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 提出问题的意识。】(二)探究新知在这一环节中首先教学比的初步认识及比的读、写方法。教师让学生观察例 1 中的表格,根据表格中信息写出用分数或除法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学生用分数或除法表示表中两个量之间倍数关系之后,教师给予鼓励。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写出的算式, 揭示:像这样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接着举出教材的例子,揭示比的读法和写法。(比如张丽用的时间是李兰的5几倍? 5 4=, 我们就说,张丽和李兰所用时间的比是“5 比 4”,可以写成

6、5 :4 或 5 ,读作: 5 比 4。)4教师接下来说明, 比是除法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它也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只是形式不同。然后让学生带着下面的问题自读教科书例1 内容。问题: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你都知道了关于比的哪些知识? 5比 4 是哪个数量与哪个数量的比?那4 比 5 呢?学生自学后根据问题谈自己的收获,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紧跟着教学例 1 之后的“试一试”。组织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然后集体订正,评价。学生汇报之后教师追问:为什么张丽与李兰所用时间的比中5 是比的前项,而在李兰与张丽所用时间的比中 5 又是比的后项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两个数的比是有顺序的。 因

7、此,在用比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时, 一定要按照叙述的顺序,正确表达是一个数量与另一个数量的比,不能颠倒两个数的位置。教师可以提出: 5 分钟、 4 分钟都表示什么? ( 时间 ) 5 分钟、 4 分钟都表示时间,它们是同一种量,我们就说这两个数量的比是同类量的比。然后让学生观察“试一试”中的最后一个问题。教师通过以下问题引导: 求的是什么?谁和谁进行比较?路程和时间谁除以谁?路程和时间是同一类量吗?(不是)不同类量比的结果是什么?(产生一个新的量:速度)通过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引导总结出结论: 两个数量的比可以是同类量的比,也可以是不同类量的比。【设计意图:在出示例题后,组织学生围绕“比”的问题去

8、研究、探索、讨论、概括、总结,实现了自主学习, 这样,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创新精神。】在学生初步认识了比的意义之后,教学求比值。教师通过例子: 54 表示什么? 4 5 表示什么?它们的结果是什么?揭示: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得到的商就是比值。此时可提问:你知道怎么求比值吗?(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教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求出试一试中的各个比的比值。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汇报交流,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讨论:比的后项可以是0 吗?为什么?学生简单交流后汇报。(比的后项不能为零,因为在求比值是比的后项是除数,除数不能为零。)教师给予鼓励。最后探讨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分组讨论,议一议:比、

9、分数和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后汇报,根据汇报情况师生共同总结出三者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内讨论交流,探讨比、除法、分数的联系,促使了原有知识的重新建构, 加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讨论中探究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识。】(三)巩固新知本环节设计一下两个问题:1. 处理教材第 51 页课堂活动第( 1)小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全球每年有 500 万人因吸烟而死亡, 其中中国因吸烟而死亡的人数与全球因吸烟而死亡的人数的比是 15。你从所提供的信息中找到了哪些关于比的信息?看到这些信

10、息,你有何想法?(2)图示呈现:两杯糖水,第一杯中糖与水的比是2:50 ;第二杯中糖与水的比是 : 50 。哪一杯糖水更甜?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后,集体订正评价。2.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 52 页练习十四第 1 题。指出下列每个比的前项后项,并求出比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评析。【设计意图: 通过本环节, 让学生对比的意义有一个进一步的理解, 并且能够熟练准确地的求出一个比的比值,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四)归纳总结本环节我采取了师生对话的方式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小结。谈话:今天这堂课,学习之后,你们有什么收获呢?生 1:我们想知道的东西,都得到解决了。生 2:我认识了比,知道了它的意义与写法。生 3:我认识了比,并学会了比值的计算。生 4:比实际上就是除法,只是形式不同。这节课上,大家的表现都很出色,让我们为自己鼓掌【设计意图: 通过谈话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领会学习方法,获得数学学习的经验,教师的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说板书比的意义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形式,又叫做比。5: 4 5 4 54前比后比项号项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是这个比的比值。【设计意图: 在本节课的板书中, 我利用简洁明了的形式, 形象的反映了本节课的知识体系以及知识的发展过程,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