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幻灯片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9114873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3.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幻灯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幻灯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幻灯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幻灯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幻灯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幻灯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幻灯片课件(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1,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的特点与其使用的物料、生产工艺、设备等紧密相关,较其他工业有更大的危险性,也是国家作为高危行业重点监管的领域。 1、生产过程大量使用各种易燃、易爆、易腐蚀、有毒、有害的危险化学原料。 2、在化工生产中,生产工艺非常复杂,条件非常苛刻,在操作过程中要求十分严格。 3、在化工生产中使用高温、高压设备、电气设备多。,第一部分、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特点,2,一、行业特点,一、物料危险性大 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半成品、副产品、产品和废弃物普遍是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特性的危险化学品。 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决定了生产过程如果防范措施不到位,一旦发生事

2、故,容易发生爆炸、火灾、中毒、窒息、化学灼伤等事故和(由于中毒、噪声、粉尘引起的)职业病,且易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危害,并且带来较大社会影响。 国家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目前已分两次下发目录,共计74种,常见的有:氯、氨、氢、硫化氢、汽油、苯、甲苯、二甲胺、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一氧化碳、甲醇、乙炔等。,二、化工企业生产和事故的特点规律,3,二、工艺过程复杂、反应条件苛刻 化学反应复杂:氧化、还原、氢化、硝化、聚合。 工艺复杂:反应、输送、过滤、蒸发、冷凝、精馏、吸附、吸收、干燥、粉碎等化工单元操作。 反应条件苛刻:高温、高压、低温、负压。 维护作业复杂:登高、受限空间或密闭容器、电气、电焊、动力

3、机械检修等作业。,化工企业生产和事故的特点规律,4,5,国家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首批:光气及光气化工艺、电解工艺(氯碱)、氯化工艺、硝化工艺、合成氨工艺、裂解(裂化)工艺、氟化工艺、加氢工艺、重氮化工艺、氧化工艺、过氧化工艺、胺基化工艺、磺化工艺、聚合工艺、烷基化工艺。 第二批:新型煤化工工艺:煤制油(甲醇制汽油、费-托合成油)、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合成气制乙二醇)、煤制甲烷气(煤气甲烷化)、煤制甲醇、甲醇制醋酸等工艺。电石生产工艺、偶氮化工艺。 国家提出安全控制要求、重点监控参数及推荐的控制方案要求。,化工企业生产和事故的特点规律,三、(重大)危险源集中 储罐

4、成群、高塔林立,装置 高低不等。一个设备出问题 可能引发大的事故。一般的 生产安全事故直接转变为公 共安全事件。 四、连续作业 生产节奏紧张、长期连续生产容易引发人员疲劳、设备疲劳、管线设备腐蚀等累积变化,物料易受高温影响气化持续挥发沉积或逸散。,6,化工生产事故具有易发性、突发性、扩散性、毒害性特点,且易发生次生性事故;往往事故救援难度大;事故原因复杂;经济损失大;人员伤亡严重;社会影响广泛。,化工企业生产和事故的特点规律,7,化工企业生产和事故的特点规律,事故不大,涉及范围广 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的重庆天原化工总厂2004年4月15日晚发生氯气泄漏,并引发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更有十五万人被

5、疏散撤离。,紧急疏散,临时居住,交通拥堵,化工企业生产和事故的特点规律,9,公司内部近年有毒有害介质逸散事故: 1、2013年2月3日,煤化工厂二烧脱硫制酸系统发生一起SO3泄漏逸散导致周边炼铁厂喷煤、原料生产区域,喷煤制粉19人产生接触反应的事故。 2、2015年2月1日, 炼铁厂发生了一起新2号烧结机脱硫制酸系统含SO3烟气异常排放的一般环境事件,造成攀枝花市多个片区居民产生上呼吸道不适反应,造成了公司环保管理的被动局面,给公司的企业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化工企业生产和事故的特点规律,10,11,第二部分、企业安全管理主要内容,一、安全风险、责任意识与制度 二、安全生产管理策划与实施 三、

6、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四、班组安全活动管理 五、危险作业管理 六、事故管理,树立安全生产风险、责任意识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 途径:形成企业安全管理理念与安全文化、形成企业安全正式文件(安全1号文、安全绩效考核、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发生事故严格追责。 目的:使相关人员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明确认识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具有较强的安全生产风险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一、安全风险、责任意识与制度,12,13,安全管理理念与文化,任何事故通过努力都是可以避免的。 一旦风险不可承受、安全不容妥协。 人身安全是保生命的,生产安全是保饭碗的。 (你要不要 生命?要不要饭

7、碗?没有一个否定的回答。要不要安全? 自然引入“我要安全”-把安全和每一位员工的切身利益有机结合起来) 安全生产打折后患无穷,100分是满分更是及格线! 90%x90%x90%x90%x90%=59% 违章可耻、受伤可耻、违章受伤更可耻,14,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各级负责人、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各生产单位及各岗位员工在安全生产方面应做的事和应负的责任进行明确规定,形成安全生产责任制。 (1)要明确生产经营单位全员(包括各级领导、各职能管理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各工作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做到“纵向到顶、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人人有责” 。 (

8、2)要把为实现安全生产应干的全部工作都分配到有关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中,做到 “ 事事都有人干 ”。 (3)在建立安全生产组织保证体系时,要遵循全面管理,分专业负责;分级管理,下管一级;责权一致的原则。,15,二、安全生产管理策划与实施,1、设定安全管理目标 控制企业将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寻找安全生产投入与回报的平衡点。 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 杜绝工亡及以上事故 尽量不发生重伤事故 减少轻伤事故的次数和发生频率 员工不出现职业危害中毒、职业病 管理者与职工安全意识与技能增强 本质化安全水平逐渐提高 其他,16,二、安全生产管理策划与实施,2、设定安全生产对策 针对安全管理目标与可能存

9、在的薄弱环节制定安全管理具体对策、安全管理绩效考核细则等。 安全生产对策一般包含安全工程技术对策、安全教育对策、安全管理对策。,安全工程技术对策,工程技术对策是指通过工程技术措施,实现生产的本质安全化,或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其本质是着力于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但是,工程技术对策需要以安全技术及经济作为基本前提,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对策的采用往往受到技术本身及经济条件的限制。,17,安全工程技术对策实施原则,1.消除危险原则。即在本质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基础,是最理想的措施。如以新的技术和工艺取代旧的危险性大的工艺和技术;改进机器设备,消除人体操作对象和作业环境的危险

10、因素,从本质上实现安全生产。 2.降低危险原则。在系统危险不能根除的情况下,尽量地降低系统的危险性,使系统一旦发生事故,所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最小。 3.冗余原则。就是通过多重保险、后援系统等措施,提高系统的安全系数,增加安全余量。如增大吊具(钢丝绳、吊带、吨袋)的安全系数,在高压容器中安装安全阀、泄压阀双重保护装置来防止发生爆炸事故。 4.闭锁原则。在系统中通过一些元器件的机器连锁或电气互锁,作为保障安全的条件。如工艺控制自动联锁,传动设备系统安装门联锁,电路中的自动保护装置等。,18,安全工程技术对策实施原则,5.能量屏蔽原则。在人、物与危险之间设置屏障,防止意外能量作用到人体和物体上,以保

11、证人和设备的安全。如转动机器设置防护罩、防护栏,都起到了屏障保护作用。 6.薄弱环节原则。即在系统中设置薄弱环节,以最小的、局部的损失换取系统的总体安全。如电路中的保险丝、锅炉的溶栓、压力容器的泄压阀和防爆膜等,它们在危险情况出现之前就发生破坏,从而释放或阻断能量,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7.时间防护原则。是使人暴露于危险、有害因素的时间缩短到安全程度以内。如职工在超出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的粉尘、有毒有害气体、噪声环境中,伤害程度随工作接触时间的减少而减少。 8. 警告和禁止信息原则。采用光、声、色或其他标志等作为传递组织和技术信息的目标,以保证安全。如宣传画、安全标志、板报警告等。,19,安全

12、教育对策,安全教育对策是通过各种渠道,应用多种有效的方式,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职工进行安全意识、观念、行为、知识、技能等方面的教育。教育形式有安全任职资格教育、新职工的三级安全教育、特殊工种的安全教育培训、专项性培训、日常安全教育等。安全教育一般按照分三个方面进行: 安全态度教育:增强安全意识,进行思想教育和态度教育 安全知识教育:安全管理知识和安全技术知识 安全技能教育:安全技术,变成安全操作的本领,才能取得预期的安全效果。,20,安全管理对策,管理就是创造一种环境和条件,使置身于其中的人们能进行协调的工作,从而完成预定的使命和目标。安全管理对策是工业生产过程中实现安全生产的基本的、重要

13、的对策。安全管理模式分为事后型模式和预防型模式两种。 事后型模式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对策,即在事故或灾难发生后进行整改,以避免同类事故重复发生的一种对策。这种模式遵循如下技术步骤:发生事故调查原因提出整改对策实施对策评价新的对策。 预防型模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预防事故或灾难的对策,是实现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这种模式遵循如下技术步骤:提出安全生产目标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主要问题制订方案落实方案评价新的目标。,21,22,三、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内容,管理者: 与工艺技术专业匹配的安全知识,如煤气安全、电气安全、起重安全、压力容器安全、危化品安全(危险化学品特性、防火防爆控制技术等 )、事故、职业

14、病、工伤认定等涉及法规和管理的相关知识、企业相关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岗位职工: 工艺原理、设备原理、危险化学品特性、危险源特性及防控要点、岗位应急处置技术、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岗位相关事故案例及其他岗位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安全生产教育目的,23,目的之一对管理者: “我要管安全生产 ”,“我会管安全生产” ; “应该怎样管”, “为什么要这样管”。 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意识; 增强安全生产法制观念; 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安全生产教育目的,目的之二对岗位职工: “我要安全生产” , “我会安全生产” “怎样做” , “为什么要这样做”。 增强安全生

15、产意识;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增强安全生产法制观念; 具备从事本岗位工作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熟悉与本岗位工作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掌握从事本岗位工作的安全操作技能。,24,全员原则:这是由安全事故发生的“木桶规律”所决定的。所谓安全事故的“木桶规律”,就是指事故往往在最薄弱的地方发生。这就决定了安全教育的全员性,教育对象既包括企业的各级领导、安全管理人员以及职工。 反复抓、抓反复原则:这一原则是由安全知识自身具有与时俱变性与适用的偶然性所决定的,而且已掌握的安全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退化、遗忘。因此在安全教育问题上不能有一劳永逸,不能期盼一蹴而就,必须坚持长抓不懈,反复抓,

16、抓反复。,25,安全生产教育原则,安全生产教育方法,常规教育培训方法 1、课堂讲授(输入的方法多样性) 2、事故案例教育(使职工见多识广、可采用直观的、刺激性强的感性输入方式) 3、应急演练(培养快速判断和行为能力) 4、员工自学(重在引导、鼓励和奖励,也可用考试作为压力),26,安全生产教育方法,二、创新的方式 1、多媒体教学:幻灯片、DV、动画、事故及隐患现场模拟等方式。 优点:给学习者以直观的视觉、听觉或形象的概念,较传统教学方式更为生动,易被人接受,也更易于用于课堂互动和引导。且具有成本低廉、可广泛应用。 2、体感式教学:侧重教学互动,通过在真实或模拟环境中的体感实训,使受训者对各类事故的危险性和引发的后果有着更深入的了解。再辅之以授课老师的专业技术讲解和案例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安全培训效果。,27,安全生产教育方法,28,将岗位员工应知应会的安全知识、岗位作业类型相近的事故案例、好的班组安全活动开展形式(标准化作业模式、安全管理自诊断、班前会、事故演练)等编辑成多媒体文件,配以必要的播放设备,发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