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语文教案-科林的圣诞蜡烛沪教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9114009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科林的圣诞蜡烛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科林的圣诞蜡烛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科林的圣诞蜡烛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科林的圣诞蜡烛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语文教案-科林的圣诞蜡烛沪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科林的圣诞蜡烛教学设计之一教学目标1、读准“摇曳” ,“步履 沉重”的读音,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2、能联系上下文读懂“主意”、“奇迹”的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表现人物心情的几种方法。4、理解课题中“圣诞蜡烛”的含义,感受科林对父亲的爱,感受“爱”能创造“幸福”。教学过程一、预习 反馈,揭示课题1、分步出示课题,齐读2、反馈预习(打开书 )预习过课文了, 谁能用上 “蜡烛” 这个词来说说你读了课文后了解了什么。( 1)习俗正音:尽量,烛光摇曳引读( 2)事件内容用一句话说说科林在圣诞节前夜做的事补充说清做这件事的原因3、小结预习时,对课题中的关键词多加以关注,就能帮助我们迅速了

2、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二、深入学习课文,体会情感的表达方式1、指导借助课后练习,初步了解人物情感变化的线索2、明确学习任务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相信大家在预习时都感受到了。 (指板书)但是这三个表示心情的词语, 在文中一个都没有出现过, 作者是怎么把它们表现出来的呢, 这节课我们就要来深入学习。3、学习1 3 节,了解作者通过人物表现,景物和反复强调来衬托人物心情的表现方法( 1)自读 1 3 节,圈出能让你感受到科林焦虑的词句( 2)交流A 人物的表现慢慢地,步履沉重理解“步履沉重” ,复习“履”的音节指名读句望了望,注视学生交流引读体会科林望了望( “望了望”泛红) ,然后眼睛一眨不眨

3、地看着( “注视”泛红)。他始终看着, (师点泛红的 这两个词语), 你觉得这时候他在想什么?小结看来我们都已经学会透过主人公的举动,感受人物内心的焦虑之情。除了人物举动之外,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来表现科林的焦虑呢?B 景物师范读第 2 节重点指导“铅灰色”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在书上做批注环境衬托C 反复强调引导发现句中反复出现的词语七天交流感受“七天”这个词反复出现,让你感受到什么?(等 待的时间长,牵挂深)引读、小结指导做批注反复强调( 3)指导朗读 1 3 节,深化感悟( 4)体会“不像圣诞节”的含义此刻,科林感觉(生说:今晚不像圣诞前夜。)圣诞夜原本应该是(生说:热闹,合家团圆)是啊,漂泊

4、在海上的父亲音讯全无,科林觉得(生说)4、学习 7 15 节,从对话中进一步感受人物的焦虑(1)自读 7 15 节,简要复述科林与达菲先生的对话内容( 2)体会对话形式对表现人物心情的作用师生对读,体会连续对话的形式对表现人物心情的作用小结: 写对话用哪种形式与人物当时的心情密切相关。而急切,所以用这种没有提示语,连续对话的形式最为适切。这里,科林的心情焦虑( 3)体会科林提问的集中与明确了解科林问话的核心内容指导学生发现对话内容中反复出现的词,进一步体会强调手法对表现人物心情的作用联系科林回家路上的举动,深入体会科林当时还在想些什么。小结5、学习 17 22 节,通过动作描写感受人物内心的焦

5、虑( 1)出示描写科林搜集煤油的三句话( 2)自读,提取三句话中的有效信息要点 1板书:三小时,四大桶半杯为什么不多要一点?煤油是生活必需品,可是家家户户都少得可怜。即便如此,科林还是搜集到了(指板书:四大桶)这让达菲先生称之为(生说:奇迹)。要点 2你觉得科林为什么能搜集到这么多煤油?板书:问遍联系习俗初步感受爱尔兰人的善良可见, 17 节有关习俗的这段插叙是必须要写的,这是因为这样的习俗,使科林能搜集到足够的煤油成为可能。 从中我们也感受到爱尔兰人 (生说:善良、乐于助人)( 3)引导体会简要叙述对表现人物心情的作用搜集煤油的过程一定有很多内容可以写,你觉得可以写点什么?对照之前科林与达菲

6、先 生的对话,引导学生感受叙述的方式与人物心情之间的联系。小结6、学习 22 25 节,体会标点符号对表现人物心情的作用( 1)引读积累描写灯柱的句子( 2)想象说话科林回到家,对妈妈说我们已 经知道这巨大的蜡烛就是,我们看见这道巨大的光束此刻,我们仿佛听见科林正对自己说(3 )引读,小结标点符号虽小,却也能 让我们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因此我们在读文的时候可千万不要忽略了它们。三、对比开头,复习景物及人物动作对人物心情的衬托作用1、小组学习26, 27 节,对比开头感受人物的惊喜之情2、体会“圣诞节真的来了。”这句的含义四、总结全文,深化感悟1、总结方法2、这是个感人的故事,学生交流感动的原因3、再读课题附板 书13科林的圣诞蜡烛(灯塔)习俗惊喜点亮自豪搜集三小时四大桶半杯、问遍焦虑询问(印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