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9113803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8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2019年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2019年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2019年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2019年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ppt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2.1 概述 2.2 系统的微分方程 2.3 拉普拉斯变换与拉普拉斯反变换 2.4 系统的传递函数 2.5 系统的传递函数方框图及其连接 2.6 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本章教学大纲,本章教学大纲,1. 掌握机械、电气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方法; 2. 了解非线性方程的线性化; 3. 熟悉拉氏变换及反变换、线性定常微分方程的解法; 4. 掌握传递函数基本概念及典型环节传递函数; 5. 掌握系统传递函数方框图的化简。,教学重点:微分方程建立、传递函数概念与求法、典 型环节传递函数、方框图等效变换,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2.1 概 述,2.1 概 述,一、

2、数学模型 1. 定义 2. 种类 3. 研究领域,定量地描述系统的动态性能,揭示系统的结构、参数与动态性能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统计学方程、传递函数、频率特性、各种响应式等。,时间域微分方程、差分方程、状态方程;,复数域传递函数、脉冲传递函数;,频率域频率特性。,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反映系统在恒定载荷或缓变载荷作用下或在系统平衡状态下的特性;,静态模型,用于研究系统在迅变载荷作用下或在系统不平衡状态下的特性;,动态模型,在一定条件下,动态模型可以转换为静态模型。,动态模型是描述系统的动态历程的,机械工程控制论研究的是机械工程技术中广义系统的动力学问题,所以往

3、往需要采用动态数学模型,即需要建立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来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2.1 概 述,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二、建立数学模型(建模)的方法 一个“合理”的数学模型应该以最简化的形式、准确地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2.1 概 述,建 模 方 法,1. 分析法(解析法),根据系统或元件所遵循的有关定律来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列写数学表达式)。,2. 实验法,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并拟合出比较接近实际的数学模型。,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三、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 1. 定义,能用线性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为线性系统,否则为非线性系统。,2. 分类,线性定常系统:,线性时变系统:,非线性系统:,2.1

4、 概 述,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3. 特性 线性系统满足叠加原理,即具有叠加性;非线性系统不满足叠加原理。 叠加原理:线性系统在多个输入的作用下,其总输出等于各个输入单独作用而产生的输出之和。 和的响应等于响应之和。,2.1 概 述,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2.2 系统的微分方程,2.2 系统的微分方程,微分方程,在时域中描述系统(或元件)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或称为运动方程。利用微分方程可得到描述系统(或元件)动态特性的其他形式的数学模型。,如:,一、列写微分方程的一般方法,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2.2 系统的微分方程,1.确定系统的输入量和输出量;,2.按信号传递的顺序,从系统输入端出发

5、,根据各变量 所遵循的物理定律列写系统中各环节的动态微分方程;,3.消除中间变量,得到只包含输入量和输出量微分方程;,4.整理所得到的微分方程,将与输出有关的项放在方程的左侧,与输入有关的项放在方程的右侧,各阶导数项按降幂方式排列。,如:,二、系统微分方程的列写 1. 机械系统,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2.2 系统的微分方程,遵循的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或达朗贝尔原理,直线运动,元素:质量m、弹簧k、粘性阻尼器c,质量元件:,阻尼元件:,c,,c粘性阻尼系数,弹性元件:,,k弹性系数,例2-1 列写下图所示机械系统的微分方程,解: 1)明确系统的输入与输出, 输入f(t) , 输出x(t),2)进

6、行受力分析,列写微分方程,,利用 ,得,3)整理微分方程,得,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2.2 系统的微分方程,例2-2 下图所示为一简化了的机械系统,求其输入x(t)与输出y(t)之间的微分方程。,解:在不同的元素之间,一定会有中间变量。,设中间变量x1,且假设xx1y。 取分离体阻尼活塞和缸体部分,并进行受力分析,,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2.2 系统的微分方程,根据受力分析,列写微分方程组,,(1),(2),消去中间变量x1(t),得,,将x1(t)代入(2),整理得系统微分方程为,,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2.2 系统的微分方程,(2)转动,元素:惯量J、扭转弹簧kJ、回转粘性阻尼器cJ

7、,惯量元件:,,J转动惯量,回转弹性元件:,,kJ回转弹性系数,回转阻尼元件:,,cJ回转粘性阻尼系数,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2.2 系统的微分方程,例2-3 下图所示为一齿轮传动链,输入量为轴的输入转矩T,输出量为轴角位移1,试写出其微分方程。,解:为了便于列写微分方程,我们在系统上增加一些中间变量T1,T2,它们分别是轴的输出转矩与轴的输入转矩,即如下图所示,,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2.2 系统的微分方程,根据达朗贝尔原理列写微分方程组为,,消去中间变量T1 、T2、2,得到系统的微分方程为根据达朗贝尔原理列写微分方程组为,,由此可知,减速器的速比越大,转动惯量、粘性阻尼系数等折算到电

8、动机轴上的等效值越小,因此在一般分析中常可忽略不计,但第一级齿轮的转动惯量和粘性阻尼系数影响较大,应该考虑。,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2.2 系统的微分方程,2. 电网络系统,遵循的定律:克希荷夫电流定律、克希荷夫电压定律,元素:电阻R、电感L、电容C,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2.2 系统的微分方程,(1)克希荷夫电流定律 若电路有分支路,它就有节点,则会聚到某节点的所有电流之代数和应等于0(即所有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所有流进节点的电流之和),,如右图所示,,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2.2 系统的微分方程,例2-4 下图所示为一电网络系统,其输入为电压ui

9、,输出为电压uo,列写该系统微分方程。,解:根据克希荷夫电流定律,有,iL iRiC = 0,又,以上4个方程联立求解,并整理得,,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2.2 系统的微分方程,(2)克希荷夫电压定律 网络的闭合回路中电势的代数和等于沿回路的电压降的代数和 。即,例2-5 下图所示为一电网络系统,其输入为电压ui,输出为电压uo,列写该系统微分方程。,解:根据克希荷夫电压定律,有,(1),(2),将(2)代入(1)式,整理得,,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2.2 系统的微分方程,例2-6 下图所示为一电网络系统,其输入为电压u(t),输出为电容器的电量q(t),列写该系统微分方程。,解:根据克希

10、荷夫电压定律,得,消去中间变量i(t),并整理得,,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2.2 系统的微分方程,例2-7 下图所示为一个两级串连的RC电路组成的滤波网络,输入为电压ui,输出为电压uo。分析ui, uo与系统之间的动态关系,列写该系统微分方程。,解:设中间变量,令回路中流过R1的电流为i1;令回路中流过R2和C2的电流为i2。,根据克希荷夫电流定律,流过C1的电流为i1-i2,方向朝下。,对回路,根据克希荷夫电压定律,有,对回路,根据克希荷夫电压定律,有,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2.2 系统的微分方程,另外,,消去中间变量i1、i2,整理得,,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2.2 系统的微分方程

11、,负载效应: 是指对于由两个物理元件组成的系统而言,若其中一个元件的存在,使另一元件在相同输入下的输出受到影响,则有如前者对后者施加了负载,这一影响就称为负载效应。 上例中,两个RC电路串联,存在着负载效应。回路中的电流对回路有影响,即存在着内部信息的反馈作用,流经C1的电流为i1和i2的代数和。不能简单地将第一级RC电路的输出作为第二级RC电路的输入,否则就会得出错误的结果。,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2.2 系统的微分方程,一般液压控制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具有分布参数的控制系统,分析研究它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工程实际中通常用集中参数系统近似地描述它,即假定各参数仅为时间的变量而与空间位置无关,这样

12、就可用常微分方程来描述它,此外,液压系统中的元件有明显的非线性特性,在一定条件下需进行线性化处理,这样使分析问题大为简化。 一般液压系统要应用流体连续方程,即流体的质量守恒定律:qi = 0,3. 液压系统,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2.2 系统的微分方程,例2-8 右下图是一液压缸,其输入为流量q,输出为液压缸活塞的位移x,试列写该系统微分方程。,解:根据分析,其微分方程为,,q=Av=A , 整理后得, A =q,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2.2 系统的微分方程,三、非线性微分方程的线性化,非线性方程线性化的条件 非线性函数是连续函数(即非线性不是本质非线性) 系统在预定工作点附近作小偏差运动

13、,即变量的变化范围很小。,非线性方程线性化的方法 确定预定工作点; 在工作点附近将非线性方程展开成泰勒级数形式; 忽略高于一阶项; 表示成增量方程的形式。,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2.2 系统的微分方程,泰勒中值定理:如果函数f(x)在含有x0的某个开区间(a,b)内具有直到(n+1)阶的导数,则当x在(a,b)内时,f(x)可以表示为(x-x0)的一个n次多项式与一个余项Rn(x)之和,这里是x与x0之间的某个值。,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2.2 系统的微分方程,例2-9 教材P:12-14图2-4液压伺服机构(课外自习内容),讨论: 1)非线性项线性化后得到的微分方程是增量形式的微分方程;

14、 2)线性化的结果与系统的预定工作点有关; 3)非线性项线性化必须满足连续性和小偏差的条件。,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2.2 系统的微分方程,2.3 拉普拉斯变换与拉普拉斯反变换,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2.3 拉氏变换与拉氏反变换,一、 拉氏变换的定义 若f(t)为实变数t的单值函数,且t0时,f(t)0;当t0时,f(t)在任一有限区间上是连续的或至少是分段连续的,则函数f(t)的拉氏变换记作Lf(t)或F(s),并定义为 Lf(t)F(s) (2.3.1) 式中,L拉氏变换的符号; s复变数,sj(、均为实数); F(s)是函数f(t)的拉氏变换,它是一个复变函数,通常称F(s)为f(t

15、)的象函数,而f(t)为F(s)的原函数;,表1 拉氏变换对照表,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2.3 拉氏变换与拉氏反变换,二、拉氏变换的定理,线性定理,和的拉氏变换等于拉氏变换之和。,设Lf1(t)F1(s),Lf2(t)F2(s),则 Laf1(t)bf2(t),例 已知f(t)12cost,求F(s)。,2. 平移定理(复数域的位移定理) 若Lf(t)F(s),对任一常数a(实数或复数),则有 L f(t)F(s + a),例:求L cost。,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2.3 拉氏变换与拉氏反变换,3. 延时定理(实数域的位移定理) 若Lf(t)F(s),且t0时,f(t)0,则 Lf(t-

16、T)e-Ts F(s) 其中,T为任一正实数,函数f(t-T)为原函数f(t)沿时间轴平移了时间T。,例 求f(t) 1(t-T)的拉氏变换,4. 微分定理 若Lf(t)F(s),则有L s F(s) - f(0) 初始状态为0时,L F(s),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2.3 拉氏变换与拉氏反变换,5. 积分定理 若Lf(t)F(s),则有L F(s) L ,F(s),初始状态为0时,L F(s),6. 终值定理,f(t) =,sF(s),7. 初值定理,f(t) =,sF(s),第二章 系统的数学模型,2.3 拉氏变换与拉氏反变换,三、拉氏反变换,1. 定义,拉氏反变换是指由已知的象函数F(s)求解与之对应的原函数f(t)的过程。拉氏反变换的符号为 , 可表示为 F(s)f(t),2. 拉氏反变换的数学方法,查表法,有理函数法,部分分式法:通过代数运算,先将一个复杂的象函数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