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培训资料幻灯片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9113765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2.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培训资料幻灯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培训资料幻灯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培训资料幻灯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培训资料幻灯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培训资料幻灯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培训资料幻灯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培训资料幻灯片课件(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太原市地震局,2010.11,地震应急预案编制,一、应急预案要点 二、县(市、区)地震应急预案 三、企业、厂矿地震应急预案 四、学校、医院、社区等公共事业地震应急预案 五、太原市地震应急预案介绍,目,录,MULU,一、应急预案要点,目,录,MULU,(一)概念地震应急预案是针对地震灾害事件,预先制订的工作方案或处置方案,预案要明确职责、任务、措施,规定什么事、谁来做、怎样做。,(二)预案的种类,1、突发公共事件总案 2、专项预案(含地震) 3、地方预案(政府) 4、部门预案 5、企业预案 6、其它预案,四大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公共卫生,(三)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案

2、、 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山西省地震应急预案,太原市地震应急预案,企业地震应急预案,部门地震应急预案,街办、社区地震应急预案,县(区)地震 应急预案,审批,备案,审批,审批,审批,备案,备案,事权划分 按照国家、山西省地震应急预案,不同级别地震灾害启动相应级别应急方案。 特别重大地震灾害事件,在国务院或省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领导下开展应急工作。 重大地震灾害事件,在省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下开展应急工作。 较大地震灾害事件,在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指导下开展应急工作。 一般地震灾害事件,由县(市、区)政府组织开展应急工作。根据灾情需要,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力量,对灾区给予必要的支持。,依据地震的

3、严重程度,分为4级 7级以上地震应急(级)-红色-国家级 6.56.9级地震应急(级)-橙色-省级 6.06.4级地震应急(级)黄色-市级 5.05.9级地震应急(级)-蓝色-县级。 根据灾情可升降级。,应急分类,(四)修编预案的背景(重要性) 我国国情:国家对应急工作的新要求、新形势 国务院圈定新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值得注意地区 新修编山西省地震应急预案的要求 根据我市实际应急工作总体要求,QIANYAN,我国的国情,1、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思路2、震情严峻 3、设防能力脆弱,工程设防能力我国的抗震设防基本标准是: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对一般建筑物的设防用平均设防水平进行设防,即过去人

4、们常说的地震基本烈度(超越概率50年10%),现在用地震峰值加速度确定,总体设防能力还不高,这也是我国成灾率比较高的重要原因。,紧急救援的时效性30分钟存活率达99.3%第1天存活率达81.0%第2天存活率达52.6%第3天存活率达36.8%第4天存活率达16.9%第5天存活率达7.4%,(五)预案的特点,1、前瞻性 2、可控性 3、可操作性 4、可调性 5、强制性 6、科学性,一是思想认识不足。 二是不结合实际,一味照搬,千篇一律。 三是专业知识或业务能力不足,拿不准政策。 四是与政府赋予的职责任务不衔接。 五是可操作性较差。,(六)预案编制常见问题,二、县(市、区)地震应急预案,目,录,M

5、ULU,预案内容 (防震减灾法) 组织指挥体系及其职责; 预防和预警机制; 处置程序; 应急响应; 应急保障。,预案框架 1、总则 2、应急组织与职责 3、应急响应及处置 4、应急预防与保障 5、附则 不千篇一律,但应相互衔接,注意隐患特点与易损分析。,1总则,制订预案的目的(目的定位) 制订预案的依据(法制定位) 分级与事权(灾害定位) 应急基本原则 适用范围,2应急组织与职责,2.1应急领导机构的设置及职责(抗震救灾指挥部组成人员名单及其办公室的组成处室、人员、职责。) 2.2应急组织机构的设置及职责(人员抢救组、医疗救护组、灾民安置组、工程设施抢险组、交通保障组、次生灾害防治组、后勤物资

6、保障组、治安保卫组、宣传报道组等工作组,并规定各个工作组的组成的部门、人员及职责。) 指挥部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和协调工作。,2.3尽可能编制应急工作程及组织体系框图(可用框图明确上下左右的领导与协作关系;可用表格明确应急任务指挥单位和承担单位;可用预案不同级别的影响流程表述。),流,2.3组织体系框图和应急流程,3应急响应措施 3.1临震应急响应(在省人民政府发布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后,各级抗震救灾指挥部及其办公室督促检查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收集宏观异常情况并对口上报;组织力量对建筑工程、特种工程设施、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应急设施等进行排查与防护;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组织应急宣传教育活动。),

7、3.2震后应急响应 3.2.1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应急响应措施 3.2.2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和各成员组的应急响应措施 3.2.3重点、要害部门的应急响应措施 3.2.4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抢救响应措施 3.2.5外部支援需求和响应措施,4、预防与应急保障措施 4.1信息沟通保障(建立预警、报警、接警、处警机制并设置报警信号。) 4.2现场抢救、工程抢险等保障(说明可供应急人员使用的应急设备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位置,并制定相应的购置、保管、维护、使用等制度) 4.3应急队伍保障(列出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包括梯队式人员名单) 4.4医疗保障(列出医护人员梯队名单及一定量的医疗药品、器械的储备数量

8、、地点及调用制度),4.5物资保障(说明可提供受灾预估总人数1/3的人员三天内的食品与生活简易用品等的来源与管理等) 4.6应急避难场所保障(规划疏散的路线和临时(长久)避难的场所,要有明确的标志) 4.7安全与治安保障(志愿者队伍的组建或分点治安人员的设置) 4.8技术保障(掌握辖区重点部位、薄弱环节等的震害预测概况及其应对措施。) 4.9向国家、省、市提供支援的保障(包括输送参与社会救灾人员、志愿者队伍、特种救灾装备、物资等),5其他地震影响事件 周边地震影响,有感地震事件,地震谣传事件 6附则 系统预案的管理与更新 奖励与责任追究制度 制定与解释部门 信息通报与新闻发言 7、附件: 应急

9、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 应急流程图,三、企业厂矿地震应急预案,1总则,制订预案的目的(目的定位) 制订预案的依据(法制定位) 分级与事权(灾害定位) 应急基本原则 适用范围,2应急组织与职责,2.1应急领导机构的设置及职责(企业防震减灾领导组组成人员名单及其办公室的组成处室、人员、职责。) 2.2应急组织机构的设置及职责(人员抢救组、工程设施抢险组、生命线工程修复组、次生灾害防治组、医疗救护组、后勤物资保障组、宣传报道组、治安保卫组等工作组,并规定各个工作组的组成的处室、人员及职责。),受伤职工抢救组、医疗救护队、工程抢险工作组、水电气保障组、生产保障组、物资供应组、治安消防组、生活物资保障组、通

10、讯联络保障组、次生灾害紧急处置组) 按照机构设置情况具体部门具体负责,2.3尽可能编制应急工作程及组织体系框图(可用框图明确上下左右的领导与协作关系;可用表格明确应急任务指挥单位和承担单位;可用预案不同级别的影响流程表述。),流,2.3组织体系框图和应急流程,3应急响应措施 3.1临震应急响应(在省人民政府发布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后,企业防震减灾领导组及其办公室督促检查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收集宏观异常情况并对口上报;组织力量对企业生产线、特种工程设施、生命线工程和次生灾害源等进行排查与防护;平息地震谣传或误传;组织应急宣传教育活动。),3.2震后应急响应 3.2.1企业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应急响应措

11、施 3.2.2企业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和各成员组的应急响应措施 3.2.3企业要害生产部门的应急响应措施 3.2.4企业高柔、长周期设备、大跨度厂房等特殊部位的抢险抢修响应措施 3.2.5企业员工密集的厂区、家属区人员的抢救响应措施 3.2.6企业所辖区生命线工程的抢修响应措施 3.2.6 社会支援需求和响应措施,4、应急保障措施 4.1信息沟通保障(建立预警、报警、接警、处警机制并设置报警信号。) 4.2现场抢救、工程抢险和次生灾害防治保障(说明可供公司应急人员使用的应急设备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位置,并制定相应的购置、保管、维护、使用等制度) 4.3应急队伍保障(列出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

12、,包括梯队式人员名单) 4.4医疗保障(列出医护人员梯队名单及一定量的医疗药品、器械的储备数量、地点及调用制度),4.5物资保障(说明可提供企业职工及家属总人数1/3的人员三天内的食品与生活简易用品等的来源与管理等) 4.6紧急避难场所保障(规划出可供企业受灾职工家属疏散的路线和临时避难的场所,要有明确的标志) 4.7安全与治安保障(志愿者队伍的组建或分点治安人员的设置) 4.8技术保障(掌握企业重点部位、薄弱环节等的震害预测概况及其应对措施。) 4.9向社会提供支援的保障(包括输送参与社会救灾人员、志愿者队伍、特种救灾装备、物资等),5附则 系统预案的管理与更新 奖励与责任追究制度 制定与解

13、释部门 6、附件: 应急人员名单及联系方式 应急流程图,机械、选煤、运输、化工、钢铁等震害隐患共性特点 1、厂房、设备抗震性能差的隐患。厂房结构复杂,外型不规则,抗震的薄弱环节多。厂房大多跨度大,震时易遭破坏。特别是年久失修的厂房,基础、砖砌体、混凝土,以及管网系统、设备常年遭腐蚀、侵蚀,潜伏着许多薄弱环节和灾害隐患。,2、自动化程度高和生产连续性的隐患。现代企业自动化程度很高,多由计算机控制,无论哪个要害设备受破坏,都会引起系统的连锁反应,短期内难以修复。同时企业有一套严密的工艺流程,由若干连续的环节形成生产线,任何一个环节,如供水、供电、反应器等系统一旦在地震中遭破坏,就会影响整个生产系统

14、。,3、要害设备、贵重设备高度集中的隐患。由于一些设施建设周期长、造价高、技术复杂,一旦破坏,短期内难以修复和恢复生产,损失惨重。,4、高柔、长期设备和构筑物多的隐患。企业的反应塔、洗煤塔、高烟囱、井架、塔架和各类罐、炉、窑等,都是长周期柔性结构,如果处于软弱地基上,即使强震发生在数百公里以外(300400千米),该类构筑物极易遭破坏。,5、建筑密度高、人员密集的隐患,昼夜生产,有些生产区和生活区紧密相连,建筑物破坏,人员伤亡很大。,6、次生灾害源多的隐患。各类企业都有水、电、气等各种生命线工程系统。有的企业化学仓库、化验室、实验室,化学试剂多而复杂;多种生产工房都具有高温热源和高温高压设备;

15、各类可燃气体,石油产品、酒精类产品都是易燃、易爆容易引起火灾的危险源。地震时,往往连锁成灾。生产、使用、储存毒气、细菌、放射性物质的企业,遭地震破坏,可能造成中毒、污染环境的恶性事件。,防范次生灾害的隐患,1严重火灾:造成火灾的原因很多,如使用旺火的工序震时失误;烟囱倒塌、堵塞及火炉翻倒;由于厂房倒塌,电线被砸断,火线落在易燃物品上;主变压器滑落,变压器油喷出,引线震荡短路,打出电弧火花引燃油等等。,2、爆炸、毒气泄露等事件。由于企业生产的特殊性,使企业的建筑物、构筑物体形复杂而不规则,设备、管网、贮存系统复杂而众多,带来对抗震不利的诸多因素,加上在生产、运输、贮存过程中多为易燃、易爆、有毒物

16、质,有些生产工艺是在高温、高压或低真空状态下进行的,一旦遭地震袭击,这些不利因素使设备或管道损坏,上述化学物质泄露将导致严重灾害。,3、次生灾害的连锁反应。地震时由于设备或设施损坏容易发生火灾、爆炸、泄毒、污染等次生灾害。次生灾害的发生率高且后果严重,例如,煤制气生产系统的煤气,一般通过管道输送到车间或储气柜贮存,震时因管道错断或煤气柜破损造成轧气大量外溢扩散,则易导致火灾和爆炸。大容量储气柜在震时往往由于塔与塔、塔与水檀相互撞击,使部分导轮产生转动、错位、脱轨、撞碎后盖或出现导轨弯曲、折损现象,致使轧气外泄,引起火灾、爆炸。,上述这些突出的灾害特点,往往使地震灾害形成次生灾害链,不仅企业本身伤亡、损失惨重,还会波及企业周边单位,影响整个城市。所以,预案编制中要特别对这些灾害源进行认真核实,查明隐患,制定具体防范措施和防扩展、漫延办法,并落实到具体人员,四、学校、医院、社区等公共事业地震应急预案编制框架,(一)学校地震应急预案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