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八章 经济增长理论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9113572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3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第八章 经济增长理论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2019年第八章 经济增长理论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2019年第八章 经济增长理论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2019年第八章 经济增长理论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2019年第八章 经济增长理论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第八章 经济增长理论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第八章 经济增长理论ppt课件(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10/24,1,第八章 经济增长理论,第一节 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第二节 经济增长模型 第三节 经济增长理论的深化,2020/10/24,2,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十二五经济发展目标: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按2019年价格计算,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55万亿元。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结合起来,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充分挖掘我国内需的巨大潜力,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2020/10/24,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坚持

2、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城镇化率从47.5%提高到51.5%,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区域良性互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2020/10/24,4,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五年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

3、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7%。,2020/10/24,5,如何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2020/10/24,6,新龟兔赛跑,失败不气馁 把潜力变成实力 发挥优势 优势互补,合作双赢,2020/10/24,7,第一节 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一、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1.经济增长的含义与特征 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在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时发表的讲演中,给经济增长下了一个经典性的定义:“一个国

4、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它的人民供应品种日益增加的经济商品的能力的长期上升,这个增长中的能力,基于改进技术,以及他要求的制度的和思想意识上的调整”。,2020/10/24,8,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库兹列茨(SIMON KUZNETS ) (1901-1985),俄籍美国人,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教授。在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2020/10/24,9,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第一,经济增长的集中体现与结果是商品供给量的不断增加,既GDP的增加,这是经济增长的中心,因此,经济增长最为简单的意义是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

5、增长。,2020/10/24,10,第二,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没有技术进步,就没有经济增长。在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之中,技术进步是第一位的。 第三,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制度与意识的相应调整。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要能促进经济增长,技术进步才能发挥作用,才能有效地正确使用人类先进知识宝库中的创造和革新。,2020/10/24,11,库兹涅茨总结出了现代经济增长的六个基本特征:,第一,按人口平均的产量高增长率和人口的高增长率。实际包括三个指标:产量增长率、人口增长率、人均产量增长率。经济增长中最显著的特点就在于这三个增长率都是相当高的。其中,经济总量的高增长率(比人口增长率更高),才能

6、有人口平均的高增长率。,2020/10/24,12,第二,生产率的高增长。他计算,按人口平均的产量增长中,生产率的提高约占一半以上。而生产率的提高是技术进步的结果。 第三,经济中的结构转变率高。经济结构的变化包括以农业为主,变为以非农业为主以及服务业的扩大;生产单位规模的变化;劳动力就业状况的变化;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国外供给与国内供给的相对比例的变化等。 第四,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迅速改变。例如城市化、教育与宗教的分离等。,2020/10/24,13,第五,技术进步的贡献越来越大。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中国为45%左右,发达国家在7080%。知识经济、信息经济不断增长为世界性的,世界日益成为

7、一个联系密切的统一体。 第六,世界经济增长的情况是不平衡的。世界人口中, 3/4的人口生活在远远落后于现代技术潜力所提供的最低水平。在国际范围内,贫富差距在拉大。经济越发展,差距越拉大。,2020/10/24,14,库兹涅茨的倒U字假说,在经济未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随同经济发展而趋于不平等。 其后,经历收入分配暂无大变化的时期。 到达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趋于平等。,y,0,收入分配不平等指标,y0,y1,y2,2020/10/24,15,库兹涅茨的倒U字假说的解释,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由于不平等程度较高的非农业部门比重加大,分配趋于不平等。 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由于非农业部门比

8、率居于支配地位,比率变化所起的作用将缩小。部门之间的收入差距将缩小; 而且,财产收入所占的比率将降低,以及以收入再分配为主旨的各项政策被采用等等,分配将趋于平等。,2020/10/24,16,2、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知识存量的增长,知识存量成为经济高速增长和结构变化的源泉。(知识经济时代) 生产率的提高,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结构变化。库兹涅茨重视结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他认为,不发达国家经济结构变动缓慢,传统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方式阻碍经济增长;同时,消费水平低,不能形成对经济增长的强有力刺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问题),2020/10/24,17,经济增长的特征

9、是人均产值的高增长率。它是由两个方面共同决定的,一是按人平均的生产要素(劳动力与资本投入)的高增长率;二是生产率的高增长率。这两者在对人均产值的高增长率的贡献是不相同的。,2020/10/24,18,生产率的增长的度量,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劳动投入增长率,二是资本投入增长率,并计算出二者所占的权数(比重),那么,投入增长率与产出增长率的比较就是生产率的增长率。 (1)劳动投入 (2)资本投入 (3)结构变化,2020/10/24,19,主要原因是: 消费及需求结构的高转变率拉动生产结构的高变换率。引起创造新产品的技术革新与发明,促进新产品的形成与发展。生产刺激消费,并且向高层次循环,促进现代经

10、济增长的加速。 国际贸易和其他国际要素流动,各国产品生产的相对优势变动,以及各国进出口结构的不断变动,也促使一国产出结构的改变。 技术革新及其扩展加快了生产结构的变动。,2020/10/24,20,二、肯德里克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肯德里克认为:产量和某一种特定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比率,例如,资本生产率或劳动生产率是部分生产率,而产量和全部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比率是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不会受要素投入量结构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能反映出生产率提高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2020/10/24,21,衡量单位总投入的总产量的生产率指标。即总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常常被视为科技进步的指

11、标,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产出增长率超出要素投入增长率的部分为全部要素生产率。 式中,Tt代表t年全要素生产率, Qt代表t年的总产量(或产值),Lt,Kt分别为t年劳动与资本的投入量,0与i0为基期年的劳动实际小时工资率与资本实际小时报酬率(包括利息、地租和利润在内)。,2020/10/24,22,如果用指数形式(即用t年的各项数值对基期年的各项数值的比率)来表示,则这一指数为: 教材中公式有误 式中,a、b分别是劳动与资本在基期年产量中的份额。,2020/10/24,23,三、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1.经济增长因素分类,就业 工作时间 年龄性别

12、构成 教育 存货 建筑与设备 住宅 国际资产 知识进步 资源再配置 规模经济,劳动 72% 资本 28%,全要素生产率 1.52(45.6%),总投入量 1.81(54.4%),增长率 3.33%,丹尼森的要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如图8.1所示,图8.1要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020/10/24,24,2.对各增长因素的分析 丹尼森计算美国1929年到1969年这40年间,美国总的年均增长率为3.33%。其中,1.81个百分点是由要素投入量提供的,1.52个百分点是由单位投入量的产出量提供的。也就是说,总投入量的贡献占总的平均增长率的54.4%,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是45.6%。就总投入量来看,劳动投

13、入量所占比例最大,高达72%以上。从单位投入量的产出量来看,知识进步所占的比重最大,达到60%以上。,2020/10/24,25,一、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第二节 经济增长模型,罗伊福布斯哈罗德(Roy Forbes Harrod,19001978)是当代英国有名的经济学家。,2020/10/24,26,埃弗塞多马(Evsey D. Domar,俄语: ,Jewsei Domaschewizki)生于1914年4月16日,卒于2019年),波兰裔美国经济学家。,2020/10/24,27,(一)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 1、哈罗德模型的几个假设前提 第一,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这种产品既可以是消费

14、品,也可以是投资品,因此,这一模型也被称为“一部门经济增长模型”。 第二,生产中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L和资本K。 第三,资本与劳动的比率,即资本劳动比率是固定不变的,从而资本产量比率也是不变的。,2020/10/24,28,第四,规模收益不变,即如果资本和劳动增加一倍,产量也增加一倍,既没有规模收益递增,也没有规模收益递减。 第五,技术状态是固定的,既不考虑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不存在资本折旧问题。 第六,储蓄S被假定同国民收入Y呈一种简单的比例关系:S=sY, s代表这个社会的储蓄比例,即储蓄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有的份额。,2020/10/24,29,2、哈罗德模型的基本公式 哈罗德认

15、为,一个社会的资本存量和该社会的总产量或实际国民收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这个比例被称为资本产量比,也叫做资本系数或投资系数。若用C表示资本产量比,而K和Y分别代表资本和产量(国民收入),那么有: K=CY 或 C=K/Y (8-1) 边际资本产量比,若原有的资本产量比等于边际资本产量比,那么有: K=CY 或C =K/Y (8-2),2020/10/24,30,假设中不存在折旧,资本增量K全部来源于新的投资,即K,因此,(8-1)式可以写成: I=CY 或 C=I/Y (8-3) 另外,假定中:S=sY (8-4) 哈罗德采用了凯恩斯的IS时,经济活动达到均衡状态理论。因此有 CY=sY,2

16、020/10/24,31,哈罗德模型的基本方程: 式中,G是本期收入与上期收入之间的实际的或事后的增长率,s是实际储蓄率(储蓄倾向),C是实际资本产量比率。,(85)式表明,要实现均衡的经济增长,国民收入增长率就必须等于社会储蓄倾向与资本产量比二者之比。,(8-5),2020/10/24,32,3、哈罗德模型的内容 哈罗德模型包括三种不同含义的方程式(形同意不同):有保证的增长率、实际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并论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2020/10/24,33,(1)有保证的增长率 有保证的增长率,又称合意增长率:是指使企业感到满意并愿意维持下去的增长率(一个国家经济中,产生的经济活动的结果是企业家满意的总增长率。这种满意状态是与其投资和与其储蓄处于均衡状态)。其公式表达为: 式中GW为有保证的增长率, 为人们在一定收入下满意的储蓄率,Cr为投资者满意并与其资本存量相适应的资本产量比(K/Y)。,2020/10/24,34,这一公式说明了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