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概述、标签、管理法规及案例分析幻灯片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9113336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5.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药概述、标签、管理法规及案例分析幻灯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农药概述、标签、管理法规及案例分析幻灯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农药概述、标签、管理法规及案例分析幻灯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农药概述、标签、管理法规及案例分析幻灯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农药概述、标签、管理法规及案例分析幻灯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药概述、标签、管理法规及案例分析幻灯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药概述、标签、管理法规及案例分析幻灯片课件(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药培训讲义,主要内容,一、农药基本知识 二、农药管理法规及公告 三、农药标签 四、案例分析,一、农药基本知识,1、农药含义 农药Pesticide(s) ;Agricultural chemical;Farm chemical 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为保障、促进植物和农作物的成长,所施用的杀虫、杀菌、杀灭有害动物(或杂草)的一类药物统称。特指在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以及调节植物生长、除草等药剂。 按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药卷的定义,农药(Pesticides)主要是指用来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类)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农药的含义和范围,

2、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所差异。如美国,早期将农药称之为经济毒剂(economic poison),欧洲则称之为农业化学品(agrochemicals),,一、农药基本知识,2、农药分类 农药按来源可分为矿物源农药、化学合成农药、生物源农药 农药按主要防治对象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鼠剂大类 杀虫剂农药按作用方式可分为胃毒性农药、触杀性农药、内吸性农药、熏蒸性农药、特异性农药(驱避、引诱、拒食、生长调节等) 杀菌剂农药按作用方式可分为保护性、治疗性、铲除性 除草剂农药按作用方式可分为触杀性、内吸性 农药按化合物类型可分为有机磷化合物、拟除虫菊酯、氨基甲酸酯、有机硫

3、化合物、酰胺类化合物、杂环类化合物、苯氧羧酸类、酚类化合物、脲类化合物、醚类化合物、酮类化合物、三氮苯类、苯甲酸类、香豆素类化合物等,一、农药基本知识,3、农药名称 农药的名称是农药活性有效成分的称谓,包括化学名称、代号、通用名称、商品名称 我国采用农药有效成分通用名称或简化通用名称,直接使用的卫生用农药以功能描述词语和剂型作为产品名称 含有单一有效成分的农药产品直接用农药有效成分通用名称。农药有效成分通用名称由农药标准化机构命名,以国家标准发布。如溴氰菊酯、啶虫脒、甲霜灵、二氯喹啉酸等,一、农药基本知识,3、农药名称 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有效成分的农药混配制剂则用简化通用名。如多菌灵和福美双混

4、配的制剂称为“多福”,毒死蜱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混配的制剂称为“氯氟毒死蜱”,苯磺隆、苄嘧磺隆和乙草胺混配的制剂称为“苯苄乙草胺”等。 卫生杀虫剂:蚊香、杀蟑胶耳、杀虫气雾剂等。,一、农药基本知识,4、农药剂型 农药原药一般指通过化学合成、生物发酵(提取)而形成的原产物。产品在常温下为固体称为原粉、母粉;液体的称为原油、母液。原药应保证一定的有效物质含量(纯度),严格控制杂质的含量。 农药根据原药的溶解性,可分为油溶性原药、水溶性原药、油水不溶性原药,可加工成不同的剂型。 我国农药剂型名称与代码(GB/T19378-2003)规定,农药剂型种类大概有120种。 常见剂型分述,一、农药基本知识,4、

5、农药剂型 C、可溶液剂、水剂 用水稀释后有效成分形成真溶液的均相液体制剂。其中,对于某些较易溶于水且较稳定的农药原药,可直接加水加工成各种浓度的水剂。但由于制剂中无乳化剂,在作物表面的粘附性能相对较差,药效亦不及乳油。 D、水乳剂 有效成分溶于有机溶液中,并以微小的液珠分散在连续相水中,形成非均相乳状液制剂,具有有机溶剂使用量低、产品不易漂移、低毒、高效、高稳定性等优点,但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不适合于所有农药成分,可能对高、低温敏感。,一、农药基本知识,4、农药剂型 E、微乳剂 透明或半透明的均一液体,用水稀释后呈微乳状液体的制剂。特点是不易燃易爆,生产、贮运和使用安全;不用或少用有机溶剂,环境

6、污染小;粒子比通常的乳油粒子小,对植物和昆虫细胞有良好渗透性,吸收率高;水为基质,产品成本低。 F、超低容量液剂 直接在超低容量器械上使用的均相液体制剂。使用量少、应用迅速,使用时不需加水或加水量极少。但毒性相对较高,漂移时易带来危害、需要特殊使用设备。,一、农药基本知识,4、农药剂型 G、可湿性粉剂 由农药原药、填料和湿润剂经混和粉碎而成的粉状剂,易被水润湿并能在水中分散悬浮。具有湿润性能好、贮存运输较安全、使用方便等特点。但一般不能贮存时间过长,否则易产生结块而影响药效。 H、颗粒剂 由农药原药、载体和助剂混合加工而成。具有持效期长、使用方便、操作安全、粉尘飞扬少、对环境污染小,以及对天敌

7、和益虫安全、可控制释放速度、延长持效期及应用范围广等众多优点。,一、农药基本知识,4、农药剂型 I、可溶粉剂 可溶性粉剂系由易溶于水的农药和少量填料混合粉碎而成,有的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使用时加水稀释后,有效成分溶于水形成真溶液,喷雾使用。 J、粉剂 由原药、填料、助剂经混和粉碎混和而成。此制剂加工方便、成本低,施用时无须用水作载体。但由于其药效不如液剂,加之易污染环境,故日趋减少。,一、农药基本知识,4、农药剂型 K、气雾剂 将药液密封盛装在有阀门的容器内,在抛射剂作用下一次或多次喷出微小液珠或雾滴,可直接使用的罐装制剂。主要用于防治卫生害虫。 L、蚊香 蚊香由农药、填料和染料等组成,主要用

8、于驱杀室内蚊子。 M、饵剂(饵片、饵粒、饵粉、胶饵) 为引诱靶标害虫(害虫和鼠等)取食的行为控制制剂。饵片为片状饵剂,饵粒为粒状饵剂,胶饵为可放在饵盒里直接使用或用配套器械挤出或点射使用的胶状饵剂。,一、农药基本知识,5、农药药效 农药药效是衡量农药在具体环境因素下对有害生物综合作用效力的大小,也就是通常所讲的农药在大田实际生产中对病、虫、草害等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 农药药效指标有3类:施药防治前后有害生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施药防治前后有害生物为害程度的变化;施药与不施药作物收获量的变化 农药标签上的推荐用量是根据药效得出的,一、农药基本知识,5、农药药效 综合考虑的因素: 对病虫草害本身的效果;

9、 与在病虫草害或作物不同生育阶段所要求的作物保护目的相适应的保护可靠性,或其他所需要的效果; 对所施用作物或其产品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对不同品种作物的安全性影响; 与常用农药或常规措施的比较; 在可能使用的条件下,与其他植保措施及不同栽培措施的相容性; 受气候、温度、湿度、土壤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农药的用药量、持效期和稳定性等方面影响; 对有益生物、其他非靶标生物、后茬作物、其他作物的负面影响,一、农药基本知识,6、农药毒性 农药毒性是指农药对人畜及其它有益生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毒害作用,或使其生理功能受到严重破坏作用的性能。 农药进入人、畜体内的主要途径有三种,即口服,皮肤接触和呼吸系统的吸入

10、。在实际生活中,农药经皮肤接触和呼吸系统进入人、畜体内而发生中毒的现象较为常见。 农药毒性主要用高等动物(大小白鼠、兔、狗等)来进行测试。毒性的类型是根据对高等动物的试验时间和导致中毒的方式而划分的。农药对人、畜的毒性主要分为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三类。,一、农药基本知识,6、农药毒性 农药毒性的分级 根据半数致死剂量或浓度(LD50或LC50)大小,农药毒性分为剧毒、高毒、中等毒、低毒和微毒五个级别,一、农药基本知识,7、农药残留 农药残留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中施用农药后,直接或间接残存于生物体、农副产品和环境中的农药、有毒杂质及有毒代谢物的总称。 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值):在农畜

11、产品中法定农药的最高允许浓度(毫克/千克)。GB 2763-2012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了食品中2,4-滴等322种农药2293项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14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规定了食品中2,4-滴等387种农药3650项最大残留限量 农药安全间隔期是指最后一次施药至作物收获时必须间隔的天数,即作物收获前禁止使用该农药的天数 农药半衰期:农药残留期的长短一般用降解半衰期或消解半衰期表示。农药的降解半衰期和消解半衰期统称为农药半衰期,降解半衰期是农药在环境中受生物或化学、物理等因素的影响,分子结构遭受破坏,有半数的农药分子已经改变了原有分子状态所需的时间;消解半衰期是除农

12、药的降解和移动总消失量达到一半时的时间,一、农药基本知识,7、农药残留 影响农作物农药残留量的因素: 农药本身的性质; 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 施用农药的农作物及其生长期; 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次数; 气候环境影响,8、有害生物抗药性 抗药性(resistance)是指在同一地区连续使用同一种农药而引起有害生物对药剂抵抗力提高(即敏感度下降)的现象。 害虫抗药性:指某种昆虫群体发展成为新的种群,后者对该杀虫剂的忍受能力超过杀死正常群体的大多数个体的药剂剂量 (1958年WHO提出) 抗药性是对害虫群体而言的 (种群性) 是针对某种特定药剂做出的反应(特定性) 是药剂选择的结果(选择性) 是能够在种群

13、中遗传下去的 (可遗传性) 是相对于敏感或者正常种群而言的,抗性的高低是经药剂选择变化了的新种群与敏感种群的LC50之比来确定的(相对性),一、农药基本知识,一、农药基本知识,8、有害生物抗药性 害虫抗药性分类 单一抗性 (mono resistance): 只表现对起选择作用的药剂有抗性,称为单一抗性。但有时由于生化机制关系,对其它同系物也有抗性,仍属于单一抗性。 交互抗性(cross resistance): 昆虫对一种药剂产生抗药性后,对其它没有使用的另一类药剂也有抗性。 多抗性(multiple resistance): 具有单一抗性的昆虫种群,由于另外一种药剂的选择,使得该害虫不仅对

14、前种药剂仍保持抗性,对后者有发展了新的抗性。 负交互抗性(negatively resistance): 昆虫对一种杀虫剂发生抗性,对另一种杀虫剂的敏感度反而上升的现象。,一、农药基本知识,8、有害生物抗药性 我国农业害虫抗药性发展现状 1963年首次发现棉红蜘蛛对内吸磷抗性 20世纪 70,80年代,棉蚜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产生高水平抗药性 20世纪90年代,棉铃虫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及拟除虫菊酯类药剂均产生了中抗甚至极高水平抗药性 2005年监测到褐飞虱对吡虫啉已经达到了中高抗和极高抗水平,且发生面积广,大范围内导致田间用药失败 据报道,2012-2013年华南地区小菜蛾对氯虫苯甲酰胺

15、产生了极高水平抗药性,除草剂抗性杂草在全球的分布情况,1-145是各国家和地区的抗性杂草数量,红色颜色越深表明数量越大,一、农药基本知识,8、有害生物抗药性 抗性带来的严重危害 对种植者: 需要提高用量或与其他药剂混用来达到防治效果,增加防治成本 防治失败,产量降低 对环境: 更多的有效成分进入生态系统,加重环境污染 对消费者: 施药量增大,农产品残留超标,影响食品安全 对政府: 投入更多治理费用,增加管理难度 对企业: 产品生命周期缩短,投入更多的研发费用,一、农药基本知识,9、农药发展简史 商品化前农药(19世纪中叶前) 农药最早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多年,古希腊荷马史诗中就有用硫

16、磺熏蒸杀虫防病的记录。 我国最早在公元前7公元前5世纪就有用莽草、牡鞠、嘉草、蜃炭灰杀虫的记录,在齐民要术、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古籍中,都有用植物性、动物性、矿物性药物杀虫、防病、灭鼠的记载。,一、农药基本知识,9、农药发展简史 无机及天然产物农药阶段(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 现代商品意义的农药起源于19世纪中期,除虫菊、鱼藤、烟草作为杀虫植物在全世界进行商业销售。 特点 其原料大多数是天然的植物或矿物; 作用方式单一,杀虫杀菌谱较窄; 活性低,使用量大; 对非靶标生物的危害相对较小,一、农药基本知识,9、农药发展简史 近代有机合成农药阶段(1945年至1975年前后) 一般把1945年作为世界现代农药的起点。 德国化学家施拉德等人在二战期间的研究,为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特点: 广谱 高效,其生物活性至少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高毒,尤其是杀虫剂,大多是高毒品种,目前已淘汰或淘汰中 化学性质稳定,容易产生残留残毒,污染环境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尔逊(Rachel Carson)撰写的寂静的春天,使人们认识到农药滥用的危害,一、农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