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防触电培训材料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9111268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防触电培训材料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9年防触电培训材料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9年防触电培训材料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19年防触电培训材料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19年防触电培训材料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防触电培训材料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防触电培训材料ppt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触电培训材料,一、人为什么会触电?,我们知道人的身体能导电大地也能导电。如果人的身体碰到带电物体在一定电压下,电流就可能通过人体与大地构成通路,使通过人体的电流达到一定数值这就是人发生触电。即使在较低的电压下如果通电时间较长,也会对人体产生生理影响。 发生触电的原因很多,主要的有以下三种: (1)缺乏安全用电常识。由于不知道哪些地方带电什么物体会导电,就可能误用潮湿的抹布去擦拭有电的电器或灯泡,万一碰到带电的部分就会造成触电。有些人随意摆弄灯头、开关或私拉乱接电线或用铁器、潮湿的木棒等导电的物体去碰带电的物体都可能造成触电。有人说:触电没有什么不就麻一下吗。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触电所造成的后

2、果,同电流的大小、电压的高低和触电时间的长短都有关系。只有当电压较低,流过人体的电流较小时,才会是感到“麻一下。如果电压较高,流过人体的电流较大就会使人抽筋、昏迷、灼伤严重时甚至死亡。触电时间长短对触电所造成的伤害程度影响也很大,只要流过人体的电流达到一定的数值,时间越长,伤害就越严重。如果流过人体的电流在一定数值内并在很短的时间内脱离电源,则对触电人的伤害可能不会很大但若延长了脱离电源的时间,就可能死亡。国家规定的安全电压标准是36伏,特别潮湿地方规定安全电压是12伏。而目前一般民用电电压为220伏,动力用电电压为380伏都远远超过了安全电压,万一触电都会有危险。至于更高电压就更危险了。所以

3、千万不可用手去接触带电体,也不能用手拿可导电的物体去碰带电体。,人为什么会触电?,(2)用电设备安装不合格。有的人因为一时材料不齐全或为了省钱,就使用老化破损的旧电线;或者在架设电力架空线时,把多股裸绞线拆开使用;有的人把电力线架得很低,或者把电力线、电话线、广播用线或电视天线架设在一根电杆上。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也是很危险的。 (3)用电设备没有及时检查修理。用电设备使用时间久了绝缘就会老化损坏而发生漏电。如开关、灯头的外壳破裂、电线破皮、电动机漏电等若不及时修理或更换都容易发生触电。 我们知道了触电的原因,也就容易找到防止触电的办法了。只要大家不懂就问,克服侥幸心理,杜绝“凑合”做法,加强安

4、全意识和措施,那么,触电事故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二、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电流通过人体时破坏人体内细胞的正常工作,主要表现为生物学效应。电流作用人体还包含有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 这兴奋波迅速地传到中枢神经系统后,后者即发出不同的指令,使人体各部作相应的反应,因此,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一些没有电流通过的部位也可能受到刺激,发生强烈的反应,重要器官的工作可能受到破坏。 在活的机体上,特别是肌肉和神经系统,有微弱的生物电存在。如果引入局外电流,生物电的正常规律将受到破坏,人体也将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电流通过人体还有热作用。电流所经过的血管、神经、心脏、大脑等器官将因为热量增加

5、而导致功能障碍。 电流通过人体,还会引起机体内液体物质发生离解、分解导致破坏。 电流通过人体,还会使机体各种组织产生蒸汽,乃至发生剥离、断裂等严重破坏。,三、触电事故的分类,触电是泛指人体触及带电体。触电时电流会对人体造成各种不同程度的伤害。触电事故分为两类:一类叫“电击”;另一类叫“电伤”。 (1)电击及其分类:所谓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内部伤害,它会破坏人的心脏、呼吸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甚至危及生命。其根本原因:在低压系统通电电流不大且时间不长的情况下,电流引导起人的心室颤动,是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在通过电流虽较小,但时间较长情况下,电流会造成人体窒息而导致死亡。绝大部分触电死

6、亡事故都是电击造成的。日常所说的触电事故,基本上多指电击而言。 电击可分为直接电击与间接电击两种。直接电击是指人体直接触及正常运行的带电体所发生的电击;间接电击则是指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后,人体触及该意外带电部分所发生的电击。直接电击多数发生在误触相线、刀闸或其它设备带电部分。间接电击大都发生在大风刮断架空线或接户线后,搭落在金属物或广播线上,相线和电杆拉线搭连,电动机等用电设备的线圈绝缘损坏而引起外壳带电等情况下。,电流对人体的危害,(2)电伤及其分类: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电弧烧伤,也叫电灼伤,它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一种电伤,多由电流的热效应引起,具体症状

7、是皮肤发红、起泡、甚至皮肉组织被破坏或烧焦。通常发生在:低压系统带负荷拉开裸露的刀闸开关时电弧烧伤人的手和面部;线路发生短路或误操作引起短路;高压系统因误操作产生强烈电弧导致严重烧伤;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而放电。,电流对人体的危害,电烙印,当载流导体较长时间接触人体时,因电流的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作用,接触部分的皮肤会变硬并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痕迹,如同烙印一般。 皮肤金属化,由于电流或电弧作用(熔化或蒸发)产生的金属微粒渗入了人体皮肤表层而引起,使皮肤变得粗糙坚硬并呈青黑色或褐色。,四、间接接触触电防护,(1) 在正常情况下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金属部分,如金属外壳、金属护罩和金

8、属构架等,在发生漏电、碰壳等金属性短路故障时就会出现危险的接触电压,此时人体触及这些外露的金属部分,称为间接接触触电。(2) 在电气设备、线路等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为避免发生人身触电伤亡事故而进行的防护,称为间接接触触电防护,或称为防止间接接触带电体的保护。(3) 间接接触电防护措施有以下几种: 自动切断供电电源(接地故障保护)。 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电气设备(即级电工产品)。 将有触电危险的场所绝缘,构成不导电环境。 采用不接地的局部等电位连接保护,或采取等电位均压措施。 采用安全特低电压。 实行电气隔离。,中性点与零点、中性线与零线的区别,当电源侧(变压器或发电机)或者负载侧为星形接线时

9、,三相线圈的首端(或尾端)连接在一起的共同接点称为中性点,简称中点。中性点分电源中性点和负载中性点。由中性点引出的导线称为中性线,简称中线。 如果中性点与接地装置直接连接而取得大地的参考零电位,则该中性点称为零点,从零点引出的导线称为零线。 通常220伏单相回路两根线中的一根称“相线”或“火线”,而另一根线称为“零线”或“地线”。“火线”与“地线”的称法,只是实用中的一种俗称,特别是“地线”的称法不确切。严格地说,应该是,如果该回路电源侧(三相配电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则称“零线”;若不接地,则应称“中线”,以免与接地装置中的“地线”相混。,保护接零,保护接零简称为接零,就是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

10、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外壳),用导线与低压配电网的零线(中性线)直接连接,以保护人身安全,防止发生触电事故。 保护接零一般与熔断器、脱扣器等配合,作为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和380/220伏三相四线制系统(在IEC标准中称之为TN-C系统)的防触电措施。有了保护接零,当发生碰壳短路时,短路电流就由相线流经外壳到零线,再回到变压器的中性点。由于故障回路的电阻、电抗都很小,所以故障电流很大,它足以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熔断器或自动开关)迅速动作,从而将漏电的设备断开电源,消除危险,起到保护作用。 虽然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都可以保证人身安全,但保护接零较保护接地更具有优越性,因为零线的阻抗小、短路电流大,

11、从而克服了保护接地要求其电阻值很小的局限性。,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区别,保护接地与保护接零的主要区别是: (1) 保护原理不同 保护接地是限制设备漏电后的对地电压,使之不超过安全范围。在高压系统中,保护接地除限制对地电压外,在某些情况下,还有促使电网保护装置动作的作用;保护接零是借助接零线路使设备漏电形成单相短路,促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动作,以及切断故障设备的电源。此外,在保护接零电网中,保护零线和重复接地还可限制制备漏电时的对地电压。 (2) 适用范围不同 保护接地既适用于一般不接地的高低压电网,也适用于采取了其他安全措施(如装设漏电保护器)的低压电网;保护接零只适用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电网

12、。 (3) 线路结构不同 如果采取保护接地措施,电网中可以无工作零线,只设保护接地线;如果采取保护接零措施,则必须设工作零线,利用工作零线作接零保护。保护接零线不应接开关、熔断器,当在工作零线上装设熔断器等开断电器时,还必须另装保护接地线或接零线。,电气设备的哪些金属部分应进行保护接地或接零,凡是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当绝缘损坏、碰壳短路或发生其他故障时,有可能带电的电气设备金属部分及其附件都应实行接地或接零。这些金属部分或附件包括: (1) 电机、变压器、断路器和其他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基座。 (2) 配电屏(盘)和控制屏(台)的框架,变、配电所的金属构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遮栏和金属门,钢

13、筋混凝土构架中的钢筋。 (3) 导线、电缆的金属保护管和金属外皮,交、直流电力电缆的接线盒和终端盒的金属外壳,母线的保护罩和保护网等。 (4) 照明灯具、电扇及电热设备的金属底座和外壳,起重机的轨道。 (5) 架空地线和架空线的金属杆塔,以及装在杆塔上的开关、电容器等的外壳和支架。 (6)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 (7) 超过安全电压而未采用隔离变压器的手持电动工具或移动式电气设备的外壳等。 (8) 电气设备的传动装置。 (9) 避雷器、保护间隙、避雷针和耦合电容器的底座。,电气设备的哪些金属部分可不实行保护接地或接零,电气设备的以下金属部分,除另有规定者外,一般可不实行保护接地或

14、接零: (1) 干燥场所采用的安全电压或低于安全电压(交流50伏以下、直流110伏以下)的电气设备外壳。 (2) 装在配电盘(屏)、控制屏(台)和配电装置金属框架上的电气测量仪表、继电器和其他低压电器的外壳。 (3) 架空线路木杆上和变电所室外木构架上的绝缘瓷瓶金具,以及绝缘损坏时不会危及人身安全的绝缘子金属底座。 (4) 已接地金属的构架上的支持绝缘子和套管的金具,已接地机床上的电机和电器的外壳。 (5) 不导电场所的低压电气设备(包括与之有金属性连接的机械设备等)的外壳。 (6) 装有确保人身安全的高灵敏度漏电保护器的电气装置。,保护接地线的颜色,我国过去生产的电工产品,其接地线都以黑色为

15、标志,这种标志已被淘汰。目前,我国已执行国际标准,采用黄、绿双色绝缘线作为保护接地线。黄、绿双色是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的保护接地线专用色标,已为国际通用,我国亦在相应标准中明确规定使用这一色标。但日本、西欧一些国家采用单一绿色线作为保护接地线,所以我国出口这些国家的某些电工产品也用单一绿色线作为保护接地线。如果使用这此出口转内销的电工产品,必须注意,不要因接地线颜色不同而接错线,造成触电。如果对保护接地线的色标难以判断,应查看说明书,或拆开辨认,或用万用表判别。,在低压配电系统中,采用保护接零应注意的事项,在1千伏以下配电系统中,采用保护接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三相四线制低压电源的中性点必

16、须良好接地,工作接地电阻应符合规定要求,以保证零线起工作和保护双重作用。 (2) 必须在规定地点将零线重复接地,以防止零线断线造成危险。 (3) 零线回路上不得装设开关和熔断器,以防止零线断开时接零设备外壳产生危险的对地电压;但对于不起保护作用的零线,或另装保护接零线时,可同时在电路的相线和零线上装开关和熔断器。 (4) 对零线的敷设要求与相线相同,以防止零线发生断线故障。 (5) 所有电气设备的保护接零线,应以并联方式接到零干线上。 (6) 在接零系统中不许任一设备实行保护接地。 (7) 零线的载流量至少应大于相线载流量的1/2。 (8) 零线的最小截面不得小于规程规定的最小截面,以保证零线能承受短路故障电流和自动切除故障设备的电源。,自动切断供电电源的基本原则,自动切断供电电源这一保护措施,是指采用适当的开关电器,当设备绝缘损坏后,在规定时间内自动切断损坏设备的电源,以防止因人体接触危险电压的时间过长而引起触电伤亡事故。因此,基本原则是:电气设备的任何故障所产生的故障电流,在保证人身安全所要求的时间内及时被切断。 采取这一保护措施,是以下述两个相互关联的条件为前提的: (1) 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