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发疫情现场消毒规范处置应急培训幻灯片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9110120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2.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暴发疫情现场消毒规范处置应急培训幻灯片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暴发疫情现场消毒规范处置应急培训幻灯片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暴发疫情现场消毒规范处置应急培训幻灯片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暴发疫情现场消毒规范处置应急培训幻灯片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暴发疫情现场消毒规范处置应急培训幻灯片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暴发疫情现场消毒规范处置应急培训幻灯片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暴发疫情现场消毒规范处置应急培训幻灯片课件(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云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应急办 华周军,暴发疫情现场消毒规范处置技术指南,三、暴发疫情现场消毒规范处置技术,二、消毒方法,一、基本概念,主 要 内 容,一、基本概念,1、消毒(disinfection)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这里所说的“传播媒介”目前一般认为:除包括液体、固体、气体外,亦包括有生命机体的体表和表浅体腔,这里所说的“病原微生物”不包括细菌芽孢。,一、基本概念 (一)消毒与消毒剂,1、消毒(disinfection) 对“消毒”一词的理解,有二点需要强调: (1)、消毒是针对病原微生物,并不要求消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 (2)、消毒是相对的而不是

2、绝对的,它只要求将有害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到无害的程度,而并不要求把所有有害微生物全部杀灭,一般来说,若能使微生物在消毒过程中的存活概率达到10-3,则认为是消毒合格的。 2、消毒剂 (disinfectant) 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一、基本概念 (一)消毒与消毒剂,1、灭菌(sterilization)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称为灭菌。这里所说的一切微生物,包括一切致病的和非致病的微生物,亦包括细菌芽孢和一些原虫。消毒是相对的而灭菌则是绝对的,意为完全杀灭或去除灭菌物品上的一切微生物。目前国际上规定,灭菌过程必须使物品中的微生物的存活概率减少到1

3、0-6,换句话说:若对一百万件物品进行灭菌处理,允许灭菌后仍有一件物品中留有活的微生物。 2、灭菌剂(sterilant) 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 使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一、基本概念 (二)灭菌与灭菌剂,3、消毒和灭菌区别: 灭菌 指将传播媒介上所有微生物全部清除或杀灭,特别是抵抗力最强的细菌芽孢。 消毒 指将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清除或杀灭,使其达到无公害的要求,并非杀死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一、基本概念 (二)灭菌与灭菌剂,4、消毒剂和灭菌剂从杀菌效果上的区别: 两者在杀菌效果上是有严格区别的: 消毒剂是指能杀死微生物的消毒剂药剂,并非一定要杀死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

4、 灭菌剂是指那些能杀死所有微生物,包括能100杀死细菌芽孢的高效类消毒剂。,一、基本概念 (二)灭菌与灭菌剂,1、消毒剂的分类 高效消毒剂 (high-efficacy disinfectant) 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致病性芽孢菌)也有一定杀灭作用,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制剂 中效消毒剂 (intermediate-efficacy disinfectant) 仅可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低效消毒剂 (low-efficacy disinfectant) 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5、。,一、基本概念 (三)消毒剂的分类,含氯消毒剂 过氧化物消毒剂 醛类消毒剂 环氧乙烷 醇类消毒剂 含碘消毒剂 酚类消毒剂 季铵盐类消毒剂 氯已定 高锰酸钾,一、基本概念 (三)消毒剂的分类,消毒剂的分类,一、基本概念 (四)杀菌(消毒)因子,1、杀菌(消毒)因子,杀菌(消毒)因子 消毒器械所产生的具有杀菌作用的物理或化学因子。 物理因子 包括热、微波、紫外线等。对物理杀菌因子应测定其规定杀菌条件下的强度,如对热力杀菌器械应测量其温度,对紫外线杀菌器材测定其辐照度值。 化学因子 由消毒器械产生具有杀菌作用的化学物质,常见有次氯酸钠、臭氧、二氧化氯等,可测定所产生消毒液中有效成分的浓度。,根据消

6、毒因子的适当剂量(浓度)或强度和作用时间对微生物的杀灭能力,可将其分为四个作用水平的消毒方法。,2、消毒因子的水平分类法,一、基本概念 (四)杀菌(消毒)因子,(1)灭菌: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达到灭菌保证水平的方法。属于此类的方法有:热力灭菌、电离辐射灭菌、微波灭菌、等离子体灭菌等物理灭菌方法,以及用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消毒剂进行灭菌的方法。 (2)高水平消毒法: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对细菌芽孢杀灭达到消毒效果的方法。这类消毒方法应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结核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属于此类的方法有:热力、电力辐射、微波和紫外线等以

7、及用含氯、二氧化氯、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含溴消毒剂、臭氧、二溴海因等甲基乙内酰脲类化合物和一些复配的消毒剂等消毒因子进行消毒的方法。,一、基本概念 (四)杀菌(消毒)因子,(3)中水平消毒法:是可以杀灭和去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方法,包括超声波、碘类消毒剂(碘伏、碘酊等)、醇类、醇类和氯已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包括双链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进行消毒的方法。 (4)低水平消毒法: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剂和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如单链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如氯己定、植物类消毒剂和汞、银、铜等金属离子消毒剂等进行

8、消毒的方法。,一、基本概念 (四) 杀菌(消毒)因子,3、微生物对化学消毒因子的敏感性,一、基本概念 (四)杀菌(消毒)因子,消毒因子大多对人是有害的,因此,在进行消毒时工作人员一定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和采取自我保护的措施,以防止消毒事故的发生和因消毒操作方法不当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1)热力灭菌:干热灭菌时应防止燃烧;压力蒸汽灭菌应防止发生爆炸事故及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的灼伤事故。 (2)紫外线、微波消毒:应避免对人体的直接照射。 (3)气体化学消毒剂:应防止有毒有害消毒气体的泄漏,经常检测消毒环境中该类气体的浓度,确保在国家规定的安全范围之内;对环氧乙烷气体消毒剂,还应严防发生燃烧和爆炸事

9、故。 (4)液体化学消毒剂:应防止过敏和可能对皮肤、黏膜的损伤。 (5)处理锐利器械和用具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以避免可能对人体的刺、割等伤害。,4、消毒因子的危害及防护,一、基本概念 (四) 杀菌(消毒)因子,消毒(灭菌)时,除了应注意消毒方法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外,还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外界因素对消毒效果的影响。 不论使用哪种毒方法,其消毒效果都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对这些因素的掌握和加以利用,能提高其消毒效果,反之则会影响消毒效果或导致消毒的失败。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5、消毒因子效果的影响因素,一、基本概念 (四) 杀菌(消毒)因子,一、基本概念 (四)杀菌(消毒)因子,()消毒的剂量:

10、消毒剂量是杀灭微生物的基本条件,它包括消毒强度和时间两方面。消毒强度在热力消毒时是指温度高低;在化学消毒时是指药物浓度;在紫外线消毒时是指紫外线照射强度。一般来说,增加消毒处理强度能相应提高消毒(杀菌)的速度;而减少消毒作用时间也会使消毒效果降低。当然,如果消毒强度降低至一定程度,即使再延长时间也达不到消毒目的。 ()微生物污染的程度:生物的种类不同,对其消毒的效果自然不同。另外微生物的数量的多少也会影响消毒效果,所以在消毒前要考虑到微生物污染的种类和数量。一般来说,微生物的抵抗力越强、污染越严重、消毒就越困难。,一、基本概念 (四) 杀菌(消毒)因子,()温度:一般说,无论在物理消毒或化学消

11、毒中,温度越高效果越好,环氧乙烷消毒,温度低于10.7时,药物本身即不能挥发成气体,紫外线在4时,输出强度只有27时的2030%。 ()湿度:消毒环境相对湿度对气体消毒和熏蒸消毒的影响的十分明显,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消毒效果,甚至导致消毒失败。室内空气甲醛熏蒸消毒的相对湿度应为 80-90%,小型环氧乙烷消毒处理的相对湿度以 40-60% 为宜,大型消毒(0.15立方米)为50%-80%。另外紫外线在相对湿度为60% 以下杀菌力较强,在80%-90% 时杀菌力下降 30%-40%,因为相对湿度增高回影响紫外 线的穿透力。,一、基本概念 (四) 杀菌(消毒)因子,(5)pH值: pH的变化严重

12、影响消毒剂的作用。例如:季铵盐类在碱性溶液中作用较大,PH3时杀灭微生物所需浓度要较PH8时大10倍左右。戊二醛水溶液当PH由3升至8时杀菌作用逐步增强,次氯酸盐溶液当PH由3升至8时,杀菌作用反被削弱。 (6)化学拮抗物质:自然情况下,微生物常与很多其它物质混在一起,这些物质往往会影响到消毒处理的效果。如旦白质、油脂类有机物等包围在微生物外面可妨碍各种消毒因子的穿透,同时也消耗一部份消毒剂。,一、基本概念 (四) 杀菌(消毒)因子,(7)穿透条件: 不同杀菌因子,穿透能力不同。如:干热穿透力比湿热差。甲醛蒸汽穿透力比环氧乙烷差,电离辐射能穿透多种物质深部,而紫外线只能作用于物体表面或浅层液体

13、中的微生物。 (8)表面张力:消毒液表面张力有利于药物接触微生物而促进杀灭作用的进行,为增进消毒效果。一方面选用表面张力低的溶剂配消毒剂,如乙醇配制的碘酊,比用水配制的碘液好;另一方面可在消毒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返回,一、基本概念 (四)杀菌(消毒)因子,二、消毒方法,(一)消毒的分类,二、消毒方法,预防性消毒:是指未发生传染源的情况下,对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场所和人体等进行的消毒。如家庭、公共场所及交通工具等的空气、物体表面、餐具、饮水、粪便污水消毒处理, 医院非感染区进行的日常消毒,一般不存在已知的传染源。 疫源地消毒:即对现有或曾有传染源的疫源地进行消毒。疫

14、源地消毒根据组织和技术的不同分为医院消毒和病家消毒。医院消毒主要指传染病医院与综合医院传染科或隔离病房的消毒,病家消毒是指除医院之外的传染病患者隔离场所。,二、消毒方法,(一)消毒的分类,随时消毒:是疫源地内有传染源存在时进行的消毒,其目的是及时杀灭或去除传染源所排出的病源体。如每天随时进行的感染病人床边消毒,对感染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进行随时消毒等。 终末消毒:是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对疫源地进行的一次彻底的消毒。如传染病人入住院、转移或死亡后,对其住所及污染的物品进行的消毒;医院内传染病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病室进行的最后一次消毒。,二、消毒方法,(一)消毒的分类,疫点消毒:是对传染源直

15、接污染场所的消毒,重点是病家或与病家同一户出入的住户为一个疫点,消毒的对象主要是患者接触的污染物品和场所。 疫区消毒:是根据流行病学特点和地理条件、水系、交通等自然分布特点,由一个或数个行政单元(如市、街道、居委会、乡、村)构成的疫区所进行的消毒。主要是开展环境消毒、卫生宣传教育、加强饮食卫生、饮水消毒、污水消毒和杀虫灭鼠等。,二、消毒方法,(一)消毒的分类,消毒与灭菌的方法一般可分:物理学方法、化学方法。 物理消毒法: 利用物理因素杀灭或清除病原微生物或其他有害微生物的方法,用于消毒灭菌的物理因素有机械除菌、高温、紫外线、电离辐射、超声波、过滤等。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有机械消毒、热力消毒、阳光

16、紫外红消毒、电离辐射灭菌、超声波消毒、微波消毒等。,二、消毒方法,(二)常见消毒方法,常见物理消毒方法: 机械消毒 用清扫、洗刷、通风和过滤等手段机械清除病原体的方法,是最普通、最常用的消毒方法。它不能杀灭病原体,必须配合其他消毒方法同时使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杀毒效果。 热力消毒与灭菌:适用于器械的消毒。 干热消毒与灭菌有焚烧、烧灼、干烤、红外线辐射。 湿热灭菌有煮沸、流通蒸汽、巴斯德消毒法(一是加热至 62.8-65.5 之间,至少保持30分钟,然后冷却至10 以下,二是加热至71.7 之间,至少保持15分钟,然后冷却至10 以下,用于对牛奶和血清和疫苗的制作)。,二、消毒方法,(二)常见消毒方法,阳光、紫外线 阳光是天然的消毒剂,一般病毒和非芽孢性病原菌在直射的阳光下几分钟至几小时可以杀死,阳光对于牧场、草地、畜栏、用具和物品等的消毒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应充分利用; 紫外线对革兰氏阴性菌、病毒效果较好,革兰氏阳性菌次之,对细菌芽孢无效。紫外线消毒有紫外线消毒灯和紫外线消毒器,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