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四章 切诊中本级 ppt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9105461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PPT 页数:134 大小:3.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第四章 切诊中本级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2019年第四章 切诊中本级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2019年第四章 切诊中本级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2019年第四章 切诊中本级 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4页
2019年第四章 切诊中本级 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第四章 切诊中本级 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第四章 切诊中本级 ppt课件(1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切 诊,目的要求,1、 掌握诊脉的部位和方法; 2、 掌握正常脉象、常见病脉的脉象与临床意义; 3、 熟悉脉诊的原理,脉象要素、脉象的生理变异; 4、 熟悉相兼脉真脏脉概念与主病规律; 5、了解妇人脉和小儿脉; 6、了解按诊的一般方法和内容;,切诊-医生用手对病人体表某些部位进行触、摸、按、压,获得病情资料的一种诊察方法。 切诊又分为: 脉诊 按诊 脉诊:观察脉搏的变化 按诊:对病变部位进行触摸按压,第一节脉诊,概念:是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脉搏,感知脉动应指的形象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脉诊简史,1、扁鹊:已将脉诊用于临床实践。 2、内经:“三部九候论”、“独取寸口”。 3、张

2、仲景:“平脉辨证。” 4、王叔和:著脉经,记载24种脉象。 5、李时珍:著濒湖脉学,记载27种脉象。 6、周学霆:著三指禅,以缓脉为权衡标准。 7、黄宫绣:著脉理求真。 8、赵绍琴:著文魁脉学。,切 诊,脉象形成的原理,(心),心脏搏动,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脉管因之产生了收缩、舒张运动,脉象即心动应脉,脉动应指的形象。,1、心脏搏动是形成脉象的动力 “心主血,其充在脉”、“心藏 脉、脉舍神。”,2、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 “脉不自行,随气而至,气动脉应。” 3、五脏协同是脉象正常的保证 “脉以胃气为本。”,切 诊,气血的推动 肺气敷布保证气血肝气的

3、调节 正常运动 (常脉) 脾气的统摄肾气的鼓动,脉诊的部位,一 、脉诊的部位 、素问三部九候论 :三部九候诊法,又称为遍诊法: 诊上、中、下三部有关的动脉。上为头部、中为手部、下为足部。 在上、中、下三部又各分为天、地、人三候,三三合而为九,故称为三部九候诊法。,切 诊,2、人迎寸口诊法:灵枢终始 对人迎和寸口脉象互相参照,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寸口主要反映内脏的情况,人迎 (颈总动脉)主要反映体表情况。,颈总动脉,桡动脉,3、三部诊法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常用人迎、寸口、趺阳或太溪。 寸口脉候脏腑病变; 人迎、趺阳脉候胃气; 太溪脉候肾气。,胫后动脉跟支,足背动脉,桡动脉,颈总动脉,4、寸口

4、诊法:寸口又称“气口”、“脉口”,单独切按桡骨茎突内侧的一段桡动脉的搏动形象,以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一种诊察方法。,切 诊,独取寸口原理,寸口脉象为什么能反映五脏六腑的病变? 难经一难:“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然,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也” 素问五脏别论:“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寸口脉的分部: 寸、关、尺三部: 通常以腕后高骨(桡骨茎突)为标记,其内侧的部位为关,关前(腕侧)为寸,关后(肘侧)为尺。,寸口脉与脏腑的关系(分候五脏六腑),左,心,肝(胆),肾小肠膀胱,(上以候上)(下以候下),

5、上竞上,下竞下,脉诊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平息和体位 平息:“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 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 平息是要求医生在诊脉时保持呼吸调匀,清心宁神,以自己的呼吸来计算病人的脉率,切 诊,以医生一次正常呼吸为时间单位,来检测病人脉搏搏动的次数。(正常人每分钟呼吸1618次,每分钟脉动7280次,一息四至,闰以太息五至。) 诊脉时,医生应清心宁神,思想集中,精神专一。所谓“持脉有道,虚静为保。”东垣十书谓:“澄神静虑,调息凝心。” 五十动 指诊脉时间不得少于脉搏跳动五十次,一般不得少于一分钟,以三分钟为宜。,体位:坐位、卧位与心脏等高。 侧坐仰卧、臂平即可、直腕仰掌、气

6、血调和 腕垫脉枕、高度同心、医得宁神、平息辨认。,“诊法常以平旦” 平旦:气由阴出阳(安静状态) 未劳作阴气未动,阳气未散 未进饮食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 血未乱,脉象反映原有阴阳盛衰气血通滞,故可诊有过之脉,诊脉时间:平旦为佳,安静。,临床意义:,1、平旦为诊病最佳时间 2、诊法常以平旦又不拘于平旦:,诊病必须在病人安静的状态下进行:,内环境 外环境,指法,1、选指: 左或右手(左手切病人右手、右手切病人左手), 食中、中指及无名指三指平齐,手指略弓形,以指目诊脉。,2、布指:寸口诊法:寸关尺定位中指定关,食指候寸,无名指候尺,疏密适当。小儿可用一指定关法。,高骨定关,中指定关,食指诊寸部,

7、无名指诊尺部,“一指定关法”,3、总按、单按,总按:三指同时用相同指力察两手寸口脉部体脉象的形态、脉位、脉力等。 单诊:用一指单按其中一部脉,分别了解寸、关、尺各部脉象的位、数、形、势等变化。,切 诊,27,总 按,切 诊,单 按,切 诊,错误的诊脉手法,切 诊,(1)举法:轻按,浮取。 (2)按法:重按至筋骨,沉取、重取。 (3)寻法: 不轻不重,按至肌肉,中取; 或调节指力,从轻到重,从重到轻,左右前后推寻,细察脉象。,4、举、按、寻,脉象要素(位、数、形、势),1、脉位:指脉动显现部位的浅深。,浮脉“如水漂木”,沉脉“如石投水”,2、脉次:指脉搏的频率。,迟脉慢,数脉快,3、脉形:脉动的

8、宽度等形态,洪脉“状若洪水”,细脉“状若丝线”,4、脉势:脉搏应指的强弱、流畅等趋势,滑脉“如珠走盘”,涩脉“轻刀刮竹”,脉象要素,构成脉象的八个要素: 脉位:脉管的浅深 至数:脉搏的频率 脉长:脉动的范围长短 脉力:脉搏的强弱 脉宽:脉管的粗细 流利度:脉来的通畅程度 紧张度:脉管的弛缓程度 均匀度:脉动的节律,切 诊,正常脉象,正常脉象又称平脉、常脉。反映机体气血充盈,气机调畅,阴阳平衡,精神安和,为健康的征象。 脉象特征:三部有脉,一息45至,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一致,尺部沉取有力。 脉象特点:有胃、有神、有根。,平脉的特征,1、胃:脉来从容、和缓、流利

9、。 2、神:柔和有力,节律整齐。 3、根:尺脉有力,沉取不绝。,切 诊,常脉特征 胃、神、根从不同侧面强调了正常脉象的所必备的条件,三者相互补充而不能截然分开 临床意义: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标志之一。平脉反映机体气血充盈,脉腑功能健旺,阴阳平衡,精神安和的生理状态,是健康的象征。,常脉具有上述基本特点,又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和范围,常随人的生理活动、气候季节等环境的变化而有相应的变化。,脉象的生理变异,1、与年龄、性别、体质有关: 年龄:越小脉越快(婴儿120-140次/分) 体质:身高者脉长,身矮者脉短; 瘦人脉浮,肥人脉沉。 2、与精神情志有关: 3、与季节、地理、气候有关: 春弦、夏洪、秋浮、

10、冬沉。 4、几种生理变异:斜飞脉、反关脉。,切 诊,课堂小结:,1、部位:寸、关、尺 2、指力:举、按、寻 3、平脉:胃、神、根,切 诊,病脉:疾病反映于脉象的变化,称为病脉。 临床常见病脉28种,即浮、沉、迟、数、洪、细、微、散、虚、实、滑、涩、长、短、弦、芤、紧、缓,革、牢、弱、濡、伏、动、促、结、代、疾,常见脉象及临床意义,常见脉象及临床意义,切 诊,构成脉象的八个要素: 脉位:脉管的浅深浮脉、沉脉 至数:脉搏的频率迟脉、数脉 脉长:脉动的范围长短长脉、短脉 脉力:脉搏的强弱虚脉、实脉 脉宽:脉管的粗细洪脉、细脉、濡脉 流利度:脉来的通畅程度滑脉、涩脉 紧张度:脉管的弛缓程度弦脉、紧脉

11、均匀度:脉动的节律结脉、代脉、促脉,脉位分类 (一) 浮脉,1、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反减;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崔氏脉诀:“ 浮脉法天,轻手可得, 泛泛在上,如水漂木。” 诊宗三昧:“ 浮脉者,下指即显浮象, 按之稍减而不空。”,切 诊,浮脉,沉脉,脉位分类浮脉,2、临床意义:主表证,亦主里虚(虚阳外越) 脉理: 1)主表证外邪侵袭,人体正气趋向于表,故脉浮。 2)主里虚久病精气衰竭,阴不敛阳,虚阳外越。 “三秋得之应无恙,久病逢之确可惊” 二者的区别:表证脉浮但有根;里虚脉浮而无根。,相类脉散脉,1、脉象特征:浮大无根,应指散漫,按之消失。 至数不齐 2、临床意义:为元气耗散,脏腑精气

12、欲绝。 濒湖脉学:“至数不齐,涣散不收。” 诊宗三昧:“其脉散者死。” 脉理:阴衰阳消,心气不能维系血液运行。,切 诊,相类脉芤脉,1、脉象特征: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2、临床意义:失血,伤阴。 脉理:阴血不能维阳气,阳气浮散。 金匮要略:“ 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切 诊,相类脉革脉,1、脉象特征:中空外坚,如按鼓皮。 医学实在易“ 革脉外强 ” 徐春甫:“ 革为皮革,浮弦大虚,如按鼓皮,内虚外急。” 特点:脉管表面绷急、力强,按之中间空虚。,切 诊,2、临床意义:主精血亏虚(亡血、失精、半产、漏下等)。 革为精气内虚,气无所恋而浮越于外所致。 金匮要略“ 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

13、亡血失精。” 伤寒论“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减则为寒, 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为革。”,(二) 沉脉,1、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濒湖脉学“如石投水,必极其底。” 脉诀汇辨“有深深下沉之势” 脉诀刊误“轻手于皮肤之间不可得,徐徐按至肌肉中部间应指,又按至筋骨下部乃有力,此沉脉也。”,切 诊,浮脉,沉脉,脉位分类沉脉,2、临床意义:主里证。 常见于下痢、浮肿、呕吐、郁结气滞等。 沉而有力里实:气血内困于里;多因水、寒、 积滞所致(寒主收引,水性 沉潜,积滞则阳气伏郁)。 沉而无力里虚:阳气虚不能升举。,相类脉伏脉,1、脉象特征:比沉脉更深,需重按着骨始 可得,甚至伏而

14、不现。 诊家正眼“ 推筋着骨,得始其形。” 2、临床意义:主里证邪闭、厥证、痛极(伏而有力) 多因邪气内伏,脉气不得宣通所致。 如气闭、寒闭、热闭、火闭、痛极、霍乱 等可见。,切 诊,相类脉牢脉,1、脉象特征:实大弦长,沉取始得,坚着不移。 李中梓:“ 牢有二义,坚牢固实之义,又深居在内之义。” 脉说:“ 沉而有力,劲而不移,实大弦长,牢之体也。” 2、临床意义:阴寒内盛,疝气癥瘕。 脉理:阴寒内积,阳气沉潜于下,故脉来沉而实大弦长。,切 诊,脉率分类 (三) 迟脉,1、脉象特征:脉来迟缓,一息不足四至(脉动34至,一分钟不满60次)。 脉诀汇辨:“往来迟缓,三至一息。” 诊家枢要:“迟,不及

15、也,呼吸之间,脉仅三至。”,切 诊,迟脉,数脉,脉率分类迟脉,2、临床意义:主寒证,亦主邪热结聚里实热证。 1)主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 实寒:寒邪凝滞,阳气失于宣通。 虚寒:阳气虚弱失于温运。凡阳虚不足,命门火衰者,多见迟而无力之脉。症见畏寒泄泻,腹痛喜按口吐冷涎等。 2)亦主热证邪热结聚,经隧阻滞。 多见于里热实证(阳明腑实证、肠伤寒、脑膜炎)。,相类脉缓脉,1、脉象特征:一息四至(一分钟6070次),来去缓怠。 有两种意义: 1)脉管柔和,脉来和缓,有悠然之意。为有 神,有胃之平脉。 2)脉管纵缓,脉来懈怠。 脉经“ 去来亦迟,小快于迟。” 主病:多由脾胃虚弱,或湿邪困阻。,切 诊

16、,(四) 数脉,1、脉象特征:脉来急促,一息56至(一分钟90120次),。 濒湖脉学:“一息六至,脉流薄疾。” 脉诀启悟:“不似滑脉之往来流利,动脉之厥厥动摇,疾脉之过于急疾。”,切 诊,迟脉,数脉,脉率分类数脉,2、临床意义:主热证,亦主里虚证(阳虚外浮)。 1)主热证因热迫血妄行,故脉数。 实热:凡外感发热、胃热、肠热、肺痈、肠痈、疮疡、等均可见数脉。 难经九难:“数则为热” 脉药联珠:“凡数脉总由火毒” 虚热:阴虚火旺,脉率分类数脉,2)主阳虚外浮:浮数无力精血耗损,元气亏虚,脉来虚数。多见于虚劳日久之人。 张景岳曰:“愈虚则脉愈数。”,相类脉疾脉,1、脉象特征:脉来疾急,一息七至以上(一分钟120次以上) 。 2、临床意义:阳极阴竭,元气欲脱(亡阴、亡阳) 多见于阳亢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