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数学复习题解析48题(含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4908987 上传时间:2017-11-0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数学复习题解析48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升初数学复习题解析48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升初数学复习题解析48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升初数学复习题解析48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升初数学复习题解析48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升初数学复习题解析48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升初数学复习题解析48题(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下小升初数学复习题解析,适用于备考小升初的孩子,也可以作为小学六年级数学复习资料。 1、甲、乙两个数的和是 389.4,如果把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和乙数相等,甲数是(35.4)解析:甲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是扩大 10 倍,与乙数相等,则乙数是甲数的 10 倍,389.4 与甲、乙倍数的和相对应。所以,甲数:389.4 (10+1)=35.42、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用了 5 小时,从乙地返回甲地用了 4 小时,返回时速度比去时快(25 )%。解析:去时速度是 1/5,返回时的速度是 1/4,(1/4-1/5)1/5=25%3、甲、乙两车同时从 A、B 两地相对开出,经过 8 小时相遇

2、,相遇后两车继续前进,甲车又用了 6 小时到达 B 地,乙车要用(十八又三分之二)小时才能从 B 地到达 A 地。解析:两车 8 小时相遇可知两车速度和是 1/8,相遇后甲车又用了 6 小时到达 B 地,可知甲车从 A 到 B 共用(8+6 )=14 小时,又知甲车速度是 1/14。1 ( 1/8-1/8+6)=56/3即:十八又三分之二4、张丽家藏书的 2/3 和李强家藏书的 4/5 同样多,(张丽)家藏书多。解析:利用比和比例知识进行比较张丽家书2/3= 李强家书 4/5张丽家书:李强家书=4/5:2/3=6:5张丽家书的份数是 6 份,李强家书的份数是 5 份,即:张丽家书多。5、有 2

3、7 人乘车郊游一天,可供租用的车辆有两种,面包车每辆可乘 8 人,每天租金 80 元;小轿车每辆可乘 4 人,每天租金 50 元。一共租(3 )辆面包车和(1)辆小轿车最省钱,应花(290 )元。解析:把 27 人分成 8 人一组有 3 组余 3 人,即 27=83+3分成 4 人一组有 5 组余 7 人即 27=45+7比较几种租法应花多少钱?一:3 辆面包车+1 辆轿车共花 290 元二:5 辆轿车+1 辆面包车花 330 元三:租 4 辆面包车花 320 元四:租 7 辆轿车花 350 元通过比较第一种要省钱点。6、有两家商场进行商品热卖活动。第一家商场采用买够 50 元商品返还 10

4、元;第二家商场对所有商品打九折。有同样一套衣服,两家商场都卖 120 元,根据优惠条件,应到(第一家)商场买这套衣服更便宜些。解析:第一家商场买够 50 元返还 10 元,即买 100 元返还 20 元,所以买这套衣服应花 120-20=100(元)第二家商场打九折,即便宜商品价钱的 10%,所以,用 12090%=108(元)比较一下第一家要便宜些。7、15 个连续的自然数中,最大数是最小数的 3 倍,这 15 个自然数的和是(210)。解析:先求最小数 14(3-1)=77+8+9+21=210即:2108、如果两个自然数相除,商是 4,余数是 3,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和是 100,那

5、么被除数是(75)。解析:因为被除数 除数= 商余数则被除数= 除数 商+余数根据题意(除数商 +余数)+除数+商+余数=100解:设除数为 XX4+3+X+4+3=1005X+10=100X=18被除数:184+3=759 、有甲、乙、丙三箱水果,甲箱质量与乙、丙两箱质量和的比是 1:5,乙箱质量与甲、丙质量之和的比是 1:2,甲箱质量与乙箱质量的比是(1:2)。解析:从第一个条件可知,甲+乙+ 丙=6 份从第二个条件可知,甲+乙+ 丙=3 份则甲占总数的 1/6,乙占总数的 1/3。甲:乙=1/6:1/3=1:210 、在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差的和是 144,差与被减数的比是 5

6、:9,减数和差的积是(1280)。解析:根据差与被减数的比是 5:9可推断出减数是 9-5=4按比分配的方法5+9+(9-5)=18(1444/18)(1445/18)=1280原文标题:小学数学总复习经典好题解析(填空)11 、有三个数,甲、乙平均数是 21.5,乙、丙的平均数是 22.5,甲、丙的平均数是 16,甲是(15),乙是(28 ),丙是(17 )。解析:甲、乙平均数是 21.5甲乙的和是 21.52乙、丙的平均数是 22.5乙丙的和是 22.52甲、丙的平均数是 16甲丙的和是 162三个数的和是:(21.52+22.52+162)2=60甲数 60-22.52=15乙数 60-

7、162=28丙数 60-21.52=1712 、三个质数倒数的和是 a/231,a 等于(131 )。解析:三个质数的倒数一定是三个分子为 1 分母为质数的分数。要求这三个分数的和,因为分母都是质数,公分母一定是这三个质数的积,即 231。把 231 分解质因数231=3711那么 1/3+1/7+1/11=131/23113 、在比例尺是 1:500 的地图上量得一块长方形田长是 30 厘米,宽是 20 厘米,这块田的实际面积是(15000)平方米。解析:先算实际的长和宽是多少,在算出实际面积。(30500)(20500)=150000000(平方厘米)150000000 平方厘米=1500

8、0 平方米14 、有一个比的比值是 5,已知这个比的前项、后项与比值的和是 23,写出这个比是(15:3 )。解析: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比值相当于除法中的商,可以这样想:已知一个除法的商是 5,被除数、除数与商的和是 23,也就是比的前项、后项与比值的和是 23,所以 23-5=18,就是比的前项和后项之和,根据已知可知前项是后项的 5 倍,前项与后项倍数和是 6,所以 18(5+1)=3 ,3 是比的后项,前项是 35=1515 、在一个比例中,每个比的比值是 0.7,四个项的和是 374,两个外项的最简比是 21:80,这个比例是(42:60=112:16

9、0)解析:已知两个外项的最简比是 21:80,再根据每个比的比值 0.7,可以分别求出两个内项,把两个内项分别假设为为 x 和 y,那么,21:x=0.7,x=30,y:80=0.7,y=56。这两个最简比组成的比例为:21:30=56:80,因为四个项的和21+30+56+80374,显然 374 是这四个项的和的倍数 374(21+30+56+80)=2所以,把各个项都扩大 2 倍,才能满足已知条件,四个项分别是212=42,302=60,562=112,802=160所以这个比例是 42:60=112:16016 、有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是个位上数的 2/3,十位上的数加上 2,就和个

10、位上的数相等,这个数是(46 )。解析:根据比的意义,十位上的数字是 2 份,个位上数字是 3 份,相差 1 份,1 份对应的就是 2,所以,个位上数字是:23=6,十位上数字是 22=4,这个数是 46。17 、已知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 15 余 4,还知被除数与除数的和是 196,那么被除数是(184),除数是(12 )。解析:整理已知条件,被除数除数 =154被除数+除数 =196根据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的关系可得:被除数-4=除数15假设,被除数-4 得到的是一个新数我们命名为新的被除数,即,新的被除数= 除数15又因为,被除数+ 除数=196把被除数换成新的被除数得,新的被除数+ 除数=

11、196-4接下来把新的被除数换成被除数得,除数15+除数=196-4除数16=192也就是除数的 16 倍是 192,除数等于,19216=12被除数是,196-12=18418、甲、乙两数的和是 28,如果把甲数的 2/9 给乙数,这时甲、乙两数恰好相等,原来甲数是(18)解析:由题中“把甲数的 2/9 给乙数”可知,甲有 9 份,给乙 2 份,还剩下 7 份,与乙相等,说明乙原有 9-22=5 份一份是,28(9+5)=2甲 9 份是,29=18。19 、一种商品原价是 200 元,出售时第一次降价 10%,第二次又降价 10%,第二次降价后是(162)元。解析:第一次出售降价 10%,也

12、就是按(1-10%)=90%出售的,第二次是在第一次降价后又降价 10%,也就是按90%的( 1-10%)出售的。列式:200(1-10%)(1-10%)=162(元)20 、小明上山每分钟行 50 米,16 分钟到达山顶,再按每分钟 80 米的速度按原路下山,那么,上、下山每分钟平均行(62)米。解析:求上、下山每分钟平均行的米数,就要知道共行多少米,共用多少分钟,这道题下山的时间是未知的,可用下山的路程 下山的速度得到,即 561680=10(分)上、下山每分钟平均行的米数50162(16 501680)62(米)原文标题:小学数学总复习经典好题解析(填空)21 、被减数比差多 125%,

13、那么减数是被减数的(5/9)。解析:根据已知可列出(被减数-差)差=5/4因为(被减数-差)=减数。所以,减数 差=5/4,减数是 5 份,差是 4 份。又因为被减数=差+减数,则被减数是 9 份,那么减数是被减数的 5/9。22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7:3,如果把甲数增加 20,这时甲数是乙数的 5 倍,原来甲数是(17.5),乙数是(7.5 )。解析: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7:3,运用比和除法的关系可以转化为甲数是乙数的 73=7/3,即:乙数是一倍数,甲是乙的 7/3 倍,又知甲增加 20,甲是乙的 5 倍,则 20 是 5 倍与 7/3 倍的差,求乙数,用除法 20(5-7/3)=7.5

14、,甲数是:7.57/3=17.5。23 、两个数的差相当于被减数的 3/8,减数是差的(一又三分之二)倍。解析:根据:减数= 被减数- 差,差相当于被减数的 3/8,可知减数相当于被减数的 5/8,根据以上两个条件可知5/83/8 等于一又三分之二。24 、把 360 分成两个数,已知两个数之差除他们的和,商是 60,那么甲数是(183),乙数是(177 )。解析:把 360 分成两个数,那么两数的和就是 360,根据题意,360两数差=60,那么两数的差为 6,在根据和、差问题计算,大数:(360+6)2=183小数:360-183=17725 、两个数的积是 1988,有一个数在 50 和

15、 100 之间,这两个数是( 28),(71)。解析:先把 1988 分解质因数,再从中找出 50 和 100 之间的那两个数。1988=2277171 和 227=2826 、一昼夜已经过去了 3/4,余下的时间比过去的时间少(2/3 )。解析:把时间具体的算出来,243/4=18(时)余下 24-18=6(时)(18-6)18=2/327、一辆汽车以每小时 100 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每小时 60 千米的速度从乙地开到甲地,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75)千米。解析:求这辆车的平均速度,可这样想:总路程总时间 =平均速度总路程未知,可以假设为 1,往返路程为 2,每小时行 100 千

16、米,所用时间为 1/100,每小时行 60 千米,所用时间为 1/60,2 ( 1/100+1/60)=75(千米 )28 、某校五年级学生人数的 2/3 等于四年级学生人数的 4/5,那么五年级人数是四年级人数的(6/5),四年级人数是五年级人数的(5/6)。解析: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求出五年级有几份,四年级有几份。五年级人数2/3= 四年级人数 4/5五年级人数/四年级人数=4/5/2/3=6/5五年级是 6 份,四年级是 5 份。则,五年级人数是四年级人数的 6/5,四年级人数是五年级人数的 5/6。29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若速度提高 1/5,则时间减少(1/6 )。解析:速度提高 1/5,可知原来的速度是 5 份,现在的速度是 6 份,原来速度与现在速度的比是 5:6,路程一定,那么时间的比与速度的比相反,原来的时间是 6 份,现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