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文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9055310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文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文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文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文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文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文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文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中成药行业分析报告 . . . . 目 录一、行业主管部门、主要法律法规及监管体制41、行业主管部门42、主要法律法规43、药品监管体制5(1)药品生产许可制度5(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制度5(3)药品标准制度5(4)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6(5)药品价格管理制度6(6)中药进出口管理制度6(7)药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64、中医药相关产业政策8二、行业发展概况81、全球中药行业概述82、我国中药行业发展概况9(1)我国中药行业发展现状9(2)我国中成药市场的发展特征10(3)行业目前所处的生命周期12三、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及进入行业障碍12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2、12(1)政策支持12(2)我国中药材资源丰富,为中药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13(3)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和亚健康人群的增加,扩大了中药消费群体和消费需求13(4)人类防治疾病的观念有所转变,更多地关注和崇尚天然药物14(5)中医中药在防治疾病和养生保健方面具有西药无法比拟的优势,使得更多的人将选择中药14(6)新医改政策对发行人药品销售产生长远的积极影响15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16(1)中医药尚缺乏世界围的合法地位16(2)中药基础性研究滞后16(3)中药质量标准化控制体系还不完善17(4)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173、进入中药行业的主要障碍17(1)政策壁垒17(2)品牌壁垒18

3、(3)资金壁垒18(4)人才壁垒19四、中药行业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19五、中药行业利润水平的变动趋势及变动原因20六、中药行业的周期性、季节性或区域性特征211、行业的周期性与季节性212、行业区域性22七、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及对本行业的影响22一、行业主管部门、主要法律法规及监管体制 1、行业主管部门 我国医药行业由国务院下辖的6个部门分别监督管理,这些部门在医药行业的主要监管职能如下表所示:2、主要法律法规 国家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来规医疗行业,其中主要有:3、药品监管体制(1)药品生产许可制度我国目前施行2001年2月28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国药品管理法,以 规境药品的研制、生产、

4、经营、使用以及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行为,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性。为了进一步完善药品管理法律,2002年 9月15 日开始,我国施行中华人民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其中规定了药品生产许可制度:开办药品生产企业须经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 药品生产许可证,凭药品生产许可证到工商行政 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无药品生产许可证的, 不得生产药品。(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制度为规药品生产流程,我国制定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等相关法律法规。为了加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认证的管理工作,我国还制定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认证管

5、理办法,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求药品生产企业按照规定进行认证,合格的准予发给GMP证书。(3)药品标准制度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了中华人民国药典和药品标准为国家药品标准,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药典委员会,负责国家药品标准的制定和修订。(4)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我 国制定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要求根据药品品种、规格、适应症、剂量及给药途径不同, 对药品分别按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进行管理。(5)药品价格管理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国价格法 和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有关药品价格管理办法规定定价原则,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根据社会平均成本、市场供求状况和社会承受能力制定和调整药品价格。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

6、品目录的药品以及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以外的垄断性生产、经营的药品,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对其他药品,实行市场调节价。(6)中药进出口管理制度自2001年7月1日,我国施行了第一个中药进出口行业标准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该标准包括重金属及砷盐、黄曲霉素、农药残留量及微生物等四项指标,基本与国际接轨。(7)药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中药知识产权的保护主要有专利保护、新药品种监测、中药品种保护、国家品种保护等方式。专利保护政策制药企业可依照专利法,将药品的配方、生产工艺、药品、质量控制方法等申请注册专利,发明专利权可以获得二十年的保护期,实用新型可以获得十年的保护期。发明和实用新型

7、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从而享受法律保护。新药监测制度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了新药监测制度。注册分类目录前九项按照新药管理,对于每类新药的申报和管理都有严格和具体的规定,对批准生产的新药设立监测期,监测期的新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批准其他企业生产和进口。新药的监测期自批准该新药之日起计算不超过5年。新药进入监测期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再受理其他申请人同品种的新药申请。中药品种保护中药品种保护条例规定了中药品种保护制度,即国家对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的中药品种施行保护的制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直属单位国家中药品种保护评审委员会负责对申请保护的

8、中药品种进行评审,然后颁发中药保护品种证书。受保护的中药品种分为一级和二级。中药一级保护品种保护期分别为三十年、二十年、十年,需要因特殊原因延长保护期限的,由生产企业在该品种保护期满前6个月申报延长保护期申请,每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第一次批准时保护期限。中药二级保护品种保护期是7年,在保护期满后可以再延长7年,需要在保护期满前6个月申报延长保护申请。中药制度依据卫生部关于中药秘方制造的几项部掌握原则的通知等文件,凡是在群众誉高,畅销国外,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中药,都应列入制造围,为国家品种。4、中医药相关产业政策二、行业发展概况 1、全球中药行业概述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健康观念的变化、医学模

9、式的转变,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中医药以其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和优势,在世界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中医药已传播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中草药应用日益 广泛,销售量不断增长。 全球已进入对传统药和植物 药进行立法管理的时代。澳大利亚、欧盟、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已对中医药或传统 医药实行立法管理,英国已启动中医药捆绑立法程序。欧洲已成为中国主要中药出口市场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目前世界草药市场的总额已超过600亿美元,并 仍以年均10%的速度增 长。今后一段 时期,国际传统 药品(草药)市场甚至将增 长至1,000亿美元的 销售规模。 2、我国中药行

10、业发展概况 (1)我国中药行业发展现状 中药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是我国的瑰宝,中药与中医相伴生而发展,形成于我国古代并不断完善于近代与现代,在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和现实的疗效对治疗疾病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从黄帝经到本草纲目绵延上千年,保障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繁衍昌盛,历久不衰。我国的中药生产已从传统的“前店后厂”,发展成为现代化的中药产业,有效地保证了临床用药需求和中药产品的质量。中药剂型也从传统的“丸、散、膏、丹”,发展到现在的40多种剂型,较好地满足了不同患者、不同给药途径的需要。 根据中投顾问的统计,2009年,我国医药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万

11、亿元大关,医药行业累计实现工业销售产值9915.9亿元,同比增长21.4%。其中,中成药制造业和中药饮片加工业分别完成1998.0亿元和51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0%和28.3%。整个中药行业,包括中药材、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等的增长都超过医药行业平均水平,成为发展最好的产业之一。2010年上半年我国中成药制造业总产值增长27.74%,工业销售产值增长27.57%,略高于整体医药工业增长。(2)我国中成药市场的发展特征1)名牌优质产品持续热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药知识的不断普及提高,特别是医药卫生体制深化改革后,就医买药观念随之改变,“小病上药店”自我选购药品者日益增加,从而拉

12、动名、优、特中成药需求扩大。其中在国际国两大市场一直强盛不衰的抗感染药、补肾壮阳药、抗感冒药及神经、血液、呼吸系统用药更为走俏。2)中药西制产品倍受宠爱。随着医药科技的飞速发展,一大批取材于中药材,按西药剂型采用高科技手段和方法制取的纯中药制品,相继在市场上崭露头角。3)滋补保健类中成药销势强劲。在中成药市场,传统老牌产品仍主宰着市场,呈现出四大发展特点:一是知名品牌销势不减。二是“健康新观念”产品正在崛起。一些具有以养外,补血养颜和补肾功效的传统中成药成为人们养生的重要手段。三是高档滋补保健品需求日旺。四是高科技产品备受青睐。4)国家保护的中成药品种受欢迎。医药科技的迅猛发展,使众多质量上乘

13、、安全有效的国家保护新品种相继开发出来,很快得到医药商业、医疗单位和患者的认可,这些品种疗效显著,并对特定疾病有较好疗效,显示出良好的市场前景。5)被遴选入OTC的中成药品种潜力巨大。我国自2000年起实施药品分类管理后,按照“应用安全、质量稳定、疗效确切、使用方便”的原则,首批OTC中成药进入专业药店、普通商店及超市连锁店进行销售,不须处方,消费者可自行选购使用,市场走势良好,发展潜力巨大。此外,便于自备的中成药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在医疗制度深化改革和流动人口增加,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等因素的拉动下,一些便于自行选购自我医疗的中成药销售方兴未艾,尤其是那些外观精美的小包装的品种更

14、加走俏。同时被列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中成药销售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此类品种因进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围,因而销售围扩大,市场前景日益可观。(资料来源:中投顾问2011-2015年中国中药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3)行业目前所处的生命周期中药理论博大精深,对于传统文化瑰宝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国际社会与日俱增的认同,决定了中成药行业生命周期长,目前仍处于成长阶段。三、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及进入行业障碍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1)政策支持我国政府十分关注中医药学的现代发展,并在推进中药现代化的进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2000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中药产

15、业作为“国家战略产业”发展已经写入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年)。2010年,我国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52.43亿元用于中医药事业发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多的一年。5月7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中医药是我国重点扶持和发展的领域。10月18日,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其中提出大力发展现代中药。国家政策支持成为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2)我国中药材资源丰富,为中药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我国土地辽阔,地跨寒、温、热三带,地形错综复杂,气候条件多种多样,蕴藏着丰富的中药材天然资源,其种类之多、藏量之大,为世界之冠。据统计,我国现有的中药材资源种类已达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仅对320种常用植物类药材的统计,总蕴藏量就达850万吨左右,全国药材种植面积已达1,700万亩,药材生产基地600多个,常年栽培的药材达200余种。目前有全国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