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分类汇编《物态变化》(含解析)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149055088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分类汇编《物态变化》(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分类汇编《物态变化》(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中考物理分类汇编《物态变化》(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分类汇编《物态变化》(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分类汇编《物态变化》(含解析)(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第 1 页 共 29 页 2015 年中考物理试题汇编热现象(一) 物态变化 1 ( 2015?东营) 2015 年 5 月 8 日,河北、北京、内蒙古等地局部地区出现罕见的五月飘雪 景象。有关雪的形成,正确的是 A凝固现象且吸热 B凝固现象且放热 C凝华现象且放热 D凝华现象且吸热 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雪是固体, 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凝华 过程要放出热量 解答:解:雪是固体, 是由地面上蒸发的水蒸气,在向上流动时, 遇到极冷的气流而放热, 形成了固态的雪花,然后雪花变大, 下落,形成下雪整个过程

2、中雪是由气态的水蒸气直接 变为固态的冰而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凝华过程要放出热量 故选 C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凝华现象,是一道基础题 2.(2015?北京)图3 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判断物态变化现象首先要知道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体是由什么状态变为 了什么状态,从而得出结论; 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看选项中哪个生成物是液态,再看是否由气态形成 解答:解: A、初春,湖面上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不合题意;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第 2 页 共 29 页 B、盛夏,草叶上形成“露珠”,是水蒸气

3、遇冷液化形成的,符合题意;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物态变化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 识点 3.(4 分) (2015?内江)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 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

4、的外表面 考点:液 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汽 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夏 天,室外温度高,室内温度低,室外的水蒸汽液化,小水珠在外面;冬天,室内温 度高,室外温度低,室内水蒸汽液化,水珠在内表面 解答:解 :酷暑的夏天使用空调,室内温度低于室外温度,窗户玻璃比室外空气温度低,室 外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玻璃液化为小水珠凝结在玻璃外表面 寒冷的冬天使用空调,室内温度高于室外温度,窗玻璃比室内温度低,室内的水蒸汽 遇到冷玻璃液化,小水珠凝结在玻璃的内表面 故选 B 点评:当 室内温度高室外温度低时,室内水蒸汽液化;当室内温度低室外温度高时,室外水 蒸气液化不应弄混了 4.(2015?娄底)(6 分

5、)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 规律” 。 (1)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性质制成的; (2)该实验应选用_(选填“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果更好些; (3)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华应选用_(选 填“甲”或“乙” )装置来进行实验。 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探究实验 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常用的温度计都是液体温度计,其原理就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 (2)利用水浴法加热,可以使固态物质受热均匀,且可以防止温度上升较快,便于测量温 度; (3)等质量的碎冰块与大冰块相比,均匀受热,可以减小误差 解答:

6、解: (1)常用的液体温度计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第 3 页 共 29 页 (2)实验中宜选用等质量的碎冰块,均匀受热,可以减小误差,效果更好些; (3)利用水浴法加热,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物质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便于及时 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故应选择乙装置 故答案为:( 1)热胀冷缩; (2)碎冰块;( 3)乙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探究“ 冰熔化过程的规律” 的理解和掌握, 难度不大;要明确:为使冰能够 均匀受热,应选用碎冰 5.(2015?孝感)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 的是 A在高山上烧水时,水温不到90水就沸腾了,是因为水的沸点与大气压

7、强有关 B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夏天剥开雪糕包装纸时,雪糕周围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D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一定升高 考点: 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 象 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 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大小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需要放出热量;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需要放出热量; 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解答: 解: A、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液体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所以在高山上烧水 时

8、,水温不到90水就沸腾了此选项正确;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冰晶此选项正确; C、雪糕周围冒的“ 白气 ” ,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此选项正确;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此选项错误 故选 D 点评: 判断物态变化现象首先要知道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然后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 态,根据定义做出判断 6.(2015?安徽)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是:干冰在高空中直 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升华过程 B.干冰直接变成气体是放热过程 C.水蒸气

9、直接变成冰晶是凝华过程 D.冰晶下落时变成雨是吸热过程 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它需要吸热; 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 变为固态的过程,是放热过程;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需要吸热 解答:解: A、B、干冰是一种非常容易升华的物质;当它升华时,会从周围空气吸收大量的热选项 A 正确,选项B 错误;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第 4 页 共 29 页 C、干冰升华过程中吸收热量,导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周围水蒸气放热凝华形成固态的 小冰晶此选项正确; D、冰晶在下落过程中吸收热量,由固态熔化成水,同时吸收热量此选项正确 故选 B

10、 点评:我们不仅要掌握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还要清楚每个物态变化过程的吸放热情况 7.(3 分) (2015?常德)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 B 冰变成水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C 冬天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需要放热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六种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解答:解: A、雾是液态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是放热的, 故 A 错误; B、冰是

11、固态的,冰变成水后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物体熔化是吸热的,故B 正确; C、冬天人呼出的高温气体遇到外面的冷空气液化成小水珠,就形成了人们看到的“白气”, 液化是放热的,故C 错误; D、樟脑球变小,是升华过程,是吸热的,故D 正确 故选 B 点评: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前后状态变化以及吸热和放热情况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8.(4 分) (2015?广元)小英学习液体蒸发知识以后,利用身边的物品设计了一个“ 比较酒精 与水蒸发快慢 ” 的小实验 【设计并进行实验】 (1)在吸管的中间插入一枚大头针,如图甲所示,把大头针的两端搭在两个纸杯的边沿并 使吸管保持水平平衡 (2)在这两纸杯中分别倒入少许质量相

12、等的酒精与水,取两片相同的纸巾分别浸入酒精与 水中; 待杯中酒精与水全部被纸巾吸收后,取出湿纸巾分别挂在吸管的两端(如图乙所示) , 两节纸巾的位置直到吸管恢复平衡 (3)当酒精与水开始蒸发时仔细观察吸管,如果吸管哪段上翘,就说明哪段的液体蒸发得 更快(选填 “ 快” 或 “ 慢” ) 【交流与评估】 (4)放在吸管两端的湿纸巾,其摊开的面积必须相同(选填 “ 相同 ” 或“ 不同 ” ) 解: (3)根据杠杆的平衡原理可知,原来吸管是平衡的,当酒精与水开始蒸发时,吸管上翘的 一端质量减小,说明哪端的液体蒸发得快;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第 5 页 共 29 页 (4)放在吸管两端的湿纸巾,其摊

13、开的面积必须相同,还必须保证他们的温度和通风情况 相同,这个样才有利于比较酒精和水的蒸发快慢情况 故答案为:( 3)快; (4)相同 9(2015.广州)通过热传递,某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上 图7是该过程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这是非晶体B此过程是液化过程 Ct= 0时刻物体内能为零D0-t1这段时间,物体要吸热 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专题:图像综合题 分析:(1)从图象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即有一段时 间这种物质吸热,温度不升高,但内能增加,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的过程 (2)任何物质的分子总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内能

14、不可能为零 解答:解:A、从图象可以看出,此物质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所以此物质是晶体,故A 错 误 B、从图象可以看出,固体吸热,温度升高,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此时温度不变的过程是 晶体的熔化过程,故B 错误; C、任何物质的分子总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内能不可能为零,因此 t0 时刻物体 温度为零,但其分子仍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具有内能,故C 错误; D、0t1 这段时间,物体一直吸热,故D 正确 故选 D 点评:从图示的图象中,可以获取很多信息:物质的种类(晶体还是非晶体)、熔点、熔 化时间等关键要将熔化过程与图象两者联系起来 10.(2015.张家界)张家界景区雨后云雾缭绕,犹

15、如仙境。关于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雾是水蒸气B雾是山中冒出来的烟 C雾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D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知道的雾气是什么状态,然后知道这种状态的物质从哪来的雾气 是液态的小水滴,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变来的 解答:解: 雨后的空气中总有很多的水蒸气,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漂浮在空气中,就是 雾而水蒸气是看不到的 故选 D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分析时弄清变化前后的状态变化是本题 的关键 11.(2015.德州)小明帮妈妈做饭时,联想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学

16、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第 6 页 共 29 页 A香气四溢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炒鸡块时利用了热传递的方法使鸡块内能增大 C使用高压锅更容易把食物煮熟是利用了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降低的原理 D油炸食品比水煮熟的更快,是由于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 香气四溢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A 描述正确; 炒鸡块时利用了加热 的方法使鸡块内能增大,故B 描述正确;用高压锅煮饭是因为锅内气压大,沸点高,所以 饭熟得快, 故 C 描述错误; 油炸食品比水煮熟的更快,是由于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故 D 描述正确。选C。 【考点定位】分子热运动改变内能的方法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不同物种的沸点 12.(3 分) ( 2015?怀化)下列现象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A 拿出冰柜的饮料瓶外出现的水珠 B 绕在半山腰的云雾 C 春天早晨操场边树叶上的露珠 D 身上的汗水变干了 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 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