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能训练“文言文基础”配套检测 B 卷(含答案)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149054435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能训练“文言文基础”配套检测 B 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三维设计)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能训练“文言文基础”配套检测 B 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三维设计)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能训练“文言文基础”配套检测 B 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三维设计)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能训练“文言文基础”配套检测 B 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三维设计)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能训练“文言文基础”配套检测 B 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维设计)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能训练“文言文基础”配套检测 B 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设计)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能训练“文言文基础”配套检测 B 卷(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基础”配套检测 B 卷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刘秀至郾、定陵,悉发诸营兵。诸将贪惜财物,欲分兵守之。秀曰:“今若破敌,珍宝万倍,大功可成;如为所败,首领无余,何财物之有!”秀与诸营俱进,自将步骑千余为前锋,去大军四五里而陈。寻、邑注亦遣兵数千合战,秀奔之,斩首数十级。诸将喜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秀复进,寻、邑兵却,诸部共乘之,斩首数百、千级。连胜,遂前,诸将胆气益壮,无不一当百,秀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寻、邑陈乱,汉兵乘锐崩之,遂杀王寻。城中亦鼓噪而出,中外合势,震呼动天地。莽兵大溃,走者相腾践,伏尸百余里。会

2、大雷、风,屋瓦皆飞,雨下如注,川盛溢,虎豹皆股战,士卒赴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士卒奔走,各还其郡。于是海内豪杰翕然响应,皆杀其牧守,自称将军。旬月之间,遍于天下。(节选自资治通鉴卷第三十九)注寻、邑:指王寻、王邑,王莽的部将。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去大军四五里而陈(2)诸部共乘之(3)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4)汉兵乘锐崩之参考答案:(1)通“阵”,列阵(2)掩袭,追逐(3)主要营垒(4)使动用法,使溃散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自将步骑千余为前锋为击破沛公军B且复居前,请助将军 不出,火且尽C秀乃与敢死者三千人 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D士卒奔走,各还其郡

3、尔其无忘乃父之志解析:选CA项,动词,做、当;介词,替、给。B项,副词,还是;副词,将要。C项,皆为副词,就。D项,代词,自己的;副词,表祈使,相当于“一定”。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如为所败,首领无余,何财物之有!译文: (2)虎豹皆股战,士卒赴水溺死者以万数,水为不流。译文: 参考答案:(1)如果被敌人打败,头都被杀掉了,还有什么财物!(注意:“如为所败”,被动句;“何财物之有”宾语前置句;“首领”一词属偏义复指,头)(2)虎豹都吓得腿发抖,跳入水中溺死的士兵上万,河水因此不能流动。(注意:“士卒赴水溺死者以万数”为定语后置句,可调整为“赴水溺死士卒以万数”;股战,腿发抖

4、;为,因此)参考译文:刘秀到了郾、定陵等地,调发各营的全部军队。将领们贪惜财物,想要分出一部分士兵留守。刘秀说:“现在如果打垮敌人,有万倍的珍宝,大功可成;如果被敌人打败,头都被杀掉了,还有什么财物!”刘秀和各营部队一同出发,亲自带领步兵和骑兵一千多人为先头部队,在距离王莽大军四五里远的地方摆开阵势。王寻、王邑也派几千人来交战,刘秀带兵冲了过去,斩了几十人首级。将领们高兴地说:“刘将军平时看到弱小的敌军都胆怯,现在见到强敌反而英勇,太奇怪了!还是我们在前面吧,请让我们协助将军!”刘秀又向前进兵,王寻、王邑的部队退却,汉军各部一同追逐过去,斩了数百上千个首级。汉军接连获胜,继续进兵,将领们胆气更

5、壮,没有一个不是以一当百,刘秀就和敢于牺牲的三千人从城西水岸边攻击王莽军的主要营垒。王寻、王邑所部阵乱,汉军乘机击溃敌军,终于杀了王寻。昆阳城中的汉军也击鼓大喊而冲杀出来,里应外合,呼声震天动地。王莽的军队大乱,逃跑者互相践踏,倒在地上的尸体遍布一百多里。适值迅雷、大风,屋瓦全都被风刮得乱飞,大雨好似从天上倒灌下来,水暴涨,虎豹都吓得腿发抖,跳入水中溺死的士兵上万,河水因此不能流动。王莽军的士兵逃跑后,各自回到自己的故乡。于是海内豪杰一致响应,都杀掉当地的州郡长官,自称将军。一个月之内,这种形势遍于天下。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

6、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亮见权于柴桑,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

7、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选自资治通鉴赤壁之战)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遂与鲁肃俱诣孙权(2)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3)若事之不济(4)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参考答案:(1)访问,拜访(2)大体,简要(3)成功(4)抵挡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亮见权于柴桑故燕王欲结于君B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C愿将军量力而处之 蟹六跪而二螯D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今者项庄拔剑舞解析:选BB项,皆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A项,介词,在;介词,同、和。C项,连词,表顺承,不译;连词,表并列,不译。D项,代词,的人;助词,表停顿,

8、起调整音节作用。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诸葛亮谓刘备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遂与鲁肃俱诣孙权。译文: (2)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译文: 参考答案:(1)诸葛亮对刘备说:“事情很危急,请(让我)奉命去向孙将军求救。”于是(诸葛亮)与鲁肃一起去拜访孙权。(注意:急,危急;遂,于是;诣,访问,拜访;“求救于孙将军”为状语后置句)(2)我不能拿整个东吴的土地,十万将士,来被外人控制,我的主意决定了!(注意:举,拿;制,控制;计,主意;“受制于人”为被动句)参考译文:曹操将要从江陵顺着长江向东进发,诸葛亮对刘备说:“事情很危急,请(让我)奉命去向

9、孙将军求救。”于是(诸葛亮)与鲁肃一起去拜访孙权。诸葛亮在柴桑见到了孙权,劝孙权说:“(现在)天下大乱,将军(您)在江东起兵,刘豫州在汉南招收兵马,与曹操共同争夺天下。现在曹操削平大乱,(中原)大致已稳定,(他)于是攻破荆州,声威震动天下。英雄没有施展本领的地方,所以刘豫州逃到这里,希望将军估量自己的实力来对付这个局面!如果(您)能拿江东的兵力同中原对抗,不如趁早同他断绝关系;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铠甲,面朝北向曹操称臣呢!现在将军(您)外表上假托服从的名义,但内心里怀着犹豫不决的心思,局势危急而不能决断,(离)大祸临头没几天了!”孙权说:“假若像你所说,刘豫州为什么不投降曹操呢?”

10、诸葛亮说:“田横,(不过是)齐国的一个壮士罢了,还能恪守节义不受屈辱;何况刘豫州(是)汉王室的后代,英明才智超过所有的当代人,众人敬仰他,就像河水流入大海一样。如果抵抗曹操的事情不成功,这就是天意,怎能再成为曹操的属下呢?”孙权发怒说:“我不能拿整个东吴的土地,十万将士,来被外人控制,我的主意决定了!除了刘豫州就没有(能同我一起)抵挡曹操的人了,可是刘豫州刚打了败仗,怎能抵挡得住这个大灾难呢?”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齐晋相与战。平阿之余子亡戟得矛,却而去,不自快。谓路人曰:“亡戟得矛,可以归乎?”路之人曰:“戟亦兵也,矛亦兵也,去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去行,心犹不自快,遇高唐

11、之孤叔无孙,当其马前,曰:“今者战,亡戟得矛,可以归乎?”叔无孙曰:“矛非戟也,戟非矛也,亡戟得矛,岂亢责也哉?”平阿之余子曰:“嘻!”还反战。趋,尚及之。遂战而死。叔无孙曰:“吾闻之,君子济人于患,必离其难。”疾驱而从之,亦死而不反。令此将众,亦必不北矣。令此处人主之旁,亦必死义矣。今死矣而无大功,其任小也。(节选自吕氏春秋离俗)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却而去,不自快(2)岂亢责也哉(3)趋,尚及之(4)今死矣而无大功,其任小也参考答案:(1)退下(2)担当(3)赶得上(4)官职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遇高唐之孤叔无孙填然鼓之,兵刃既接B岂亢责也哉 且夫水之积

12、也不厚C今死矣而无大功 朝济而夕设版焉D其任小也 其皆出于此乎解析:选CC项,皆为连词,表转折,却。A项,助词,的;音节助词,用以调整音节或表示停顿,没有实在意义。B项,语气助词,表反问,吗;助词,通常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D项,代词,他的;表揣测语气,大概,可能。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戟亦兵也,矛亦兵也,去兵得兵,何为不可以归?译文: (2)叔无孙曰:“吾闻之,君子济人于患,必离其难。”疾驱而从之,亦死而不反。令此将众,亦必不北矣。译文: 参考答案:(1)戟是兵器,矛也是兵器,丢失兵器又捡到兵器,有什么不可以回家的?(注意:兵,兵器;去,丢失;归,回家;“戟亦兵也,矛亦兵也”为判断句;“何为不可以归”,宾语前置句)(2)叔无孙说:“据我所知,君子在患难中救人,必须同甘共苦。”(于是)跟随他快跑回去参与战斗,到死也没逃走。要是让他(叔无孙)领兵,肯定不会打败仗的。(注意:济,救济;离,通“罹”,遭受;从,跟随;反,逃走;北,失败;“君子济人于患”为状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