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PPT演示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9054092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PPT演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PPT演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PPT演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PPT演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PPT演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PPT演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PPT演示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性致癌因素与职业肿瘤,一、概述 二、职业性致癌因素的作用特征 三、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识别与判定 四、常见的职业性肿瘤 五、职业肿瘤的预防原则,一、概述,何谓称职业性肿瘤(occupational tumor)? 职业性肿瘤与一般肿瘤的异同? 1775年英国医生Pott首次报告职业性肿瘤。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 确认有75种化学物和生产过程对人有致癌性( 1998年)。 我国规定的职业肿瘤名单(8种),我国规定的职业肿瘤名单,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苯所致白血病; 氯甲醚所致肺癌

2、; 砷所致肺癌、皮肤癌; 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 铬酸盐制造业所致肺癌。,二、职业性致癌因素的作用特征,潜 伏 期 阈值问题 好发部位 病理类型 物理性状、接触方式与致癌关系,潜 伏 期,由于肿瘤从单个的恶变细胞开始,需要有30次以上的增殖,达到109以上数目的细胞,重量到数克,才能被发现或具有临床的意义(体表及浅表肿瘤易见者除外)。各种肿瘤细胞有一定的细胞动力学倍增时间,这一过程大体较长,通常需要1520年,最短者要25年,长者可达3040年。 由于职业性接触程度较强,职业肿瘤发病年龄比非职业性同类肿瘤提前。,阈值问题,致癌物无阈值观点: 在一个细胞内单个细胞的DNA改

3、变就可能启动肿瘤发生,那么这个细胞只要一次小剂量物,甚至一个致癌物分子就可能导致DNA改变,启动肿瘤发生,即所谓“一次击中”学说(one hit theory)。 致癌物无阈值观点: 量少则击中可能性小,且机体有修复、免疫能力。,好发部位,多在致癌因素作用最强烈、最经常接触的部位发生。 职业性肿瘤多见于皮肤和呼吸系统。 同一致癌物也可能引起不同部位的肿瘤。 少数致癌物引起不同类型肿瘤。,病理类型,职业性肿瘤往往由于致癌物不同而各具一定的病理类型,一般认为,接触强致癌物以及高浓度接触所致肺癌多为未分化小细胞癌,反之则多为腺癌。,物理性状、接触方式与致癌关系,物理性状 如吸入不溶性的镍化物有致病性

4、而可溶性的镍盐则无; 极细的镍微细粉尘可能有害,而块状的镍金属(如镍币)则无害。 接触方式 如不溶(极微溶)性的铬盐和镍盐,仅经呼吸道吸入才致癌,皮肤接触或经口进入都无作用。,三、职业性致癌因素的识别与判定,临床观察 实验研究(动物实验、体外试验) 流行病学调查 职业致癌物分类,临床观察,通过临床诊断和观察到的肿瘤,分析和探索其发生的环境因素,是识别和判定职业性致癌因素的重要方法。,动物实验,当将动物致癌实验资料推导到人的时候,要考虑如下问题: 是否已证明对动物致癌的该化学物质也能引起人类癌症。 引起动物致癌剂量是否对人也同样致癌。,体外试验,是指用体外试验的方法,不需长期观察或随访就可检测某

5、些化学物质是否具有致突变或诱导染色体损伤的能力,从而推断其致癌性,如Ames试验。 目前主张用一组短期试验而不是单独一种短期试验来测试化学物的致突变性,原则是应包括低等动物、高等动物,体内、体外试验,体细胞、生殖细胞。 短期试验结果预测化学物质对人的致癌性的价值评价不一,和人及动物实验之间的相关性也难以确定。,细菌回复突变试验( Ames试验),是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组氨基酸缺陷型突变株作为指示微生物,检测受试物的致突变性的试验。,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对于识别和判定某种因素对人的致癌性可提供最有力的证据,因为研究的对象是人。 但流行病学研究常因条件限制使其具有一定局限性,需要临床观察和

6、动物实验的佐证。,职业致癌物分类,根据流行病学研究和动物实验结果,职业致癌物可分为三类: (1) 确认的致癌物及生产过程 (2) 可疑致癌物 (3) 潜在致癌物,四、常见的职业性肿瘤,职业性呼吸道肿瘤 职业性皮肤癌 职业性膀胱癌 其它职业肿瘤,职业性呼吸道肿瘤,在职业性肿瘤中,呼吸道肿瘤占极高比例。目前已知对人类呼吸道具致癌作用的物质有:砷、石棉、煤焦油类物质、氯甲醚类、铬、镍、芥子气、异丙油、放射性物质等。 吸烟已被证明是肺癌发生的最危险因素,吸烟对职业性呼吸道肿瘤可有明显影响或相乘作用。,职业性皮肤癌,职业性皮肤癌是最早发现的职业肿瘤,约占人类皮肤癌的10。职业性皮肤癌与致癌物的关系,往往

7、是最直接、最明显,经常发生在暴露部位和接触局部。能引起皮肤癌的主要化学物质有煤焦油、沥青、蒽、木馏油、页岩油、杂酚油、石蜡、氯丁二烯、砷化物等,煤焦油类物质所致接触工人的皮肤癌最多见。,职业性膀胱癌,职业性膀胱癌在职业肿瘤中占有相当地位,在膀胱癌死亡病例中有20可找出可疑致癌物的接触史。主要的致膀胱癌物质为芳香胺类。高危职业有:生产萘胺、联苯胺和4氨基联苯的化工行业;以萘胺、联苯胺为原料的染料、橡胶添加剂、颜料等制造业;使用芳香胺衍生物作为添加剂的电缆、电线行业等。,其它职业肿瘤,接触氯乙烯可引起肝血管肉瘤; 接触高浓度苯可引起白血病。,五、职业肿瘤的预防原则,加强对职业性致癌因素的控制和管理 健全医学监护制度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建立致癌危险性预测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