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集训09《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的判读》(含解析)

上传人:gu****iu 文档编号:149052033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集训09《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的判读》(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集训09《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的判读》(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集训09《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的判读》(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集训09《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的判读》(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集训09《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的判读》(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集训09《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的判读》(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限时集训09《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的判读》(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限时集训(九)(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2019湖北质检)下图示意亚洲部分区域2013年5月对流层CO2浓度(颜色越深表示浓度越大)的分布。读图,完成12题。1若仅考虑CO2的影响,在海拔相同的近地面,与地相比较,则地()A白天气温明显较高,昼夜温差大B白天气温明显较低,昼夜温差小C夜晚气温明显较低,昼夜温差大D夜晚气温明显较高,昼夜温差小2大气中的CO2增多可能使()A地球上淡水资源增加B北冰洋成为海上繁忙航线C热带雨林植被遭到破坏D极地动物生存环境得以改善1C2.B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地比地颜色浅,CO2浓度小,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少,夜晚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第2

2、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温室效应增强,气温升高,会使极地的冰川融化,汇入大海,淡水资源反而减少,并且极地动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破坏,A、D错误;北冰洋的极冰融化,此地的地理位置特殊,沟通各大洲,那么会成为繁忙的航线,B正确;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错误。(2019徐州模拟)阿尔金山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北部。下图为19602010年阿尔金山冰川面积及年平均气温变化图。读图完成34题。3从总体上看,阿尔金山在19602010年间()A冰川消融面积过半B气温波动下降C冰川面积显著增加D冰川消融量与年均温具有相关性4导致阿尔金山冰川面积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流水侵蚀B地壳抬升C寒潮频发D全球气候变

3、暖3D4.D第3题,从总体上看,阿尔金山在19602010年间,温度整体是波动上升的,冰川面积整体上减少,冰川消融量与年均温具有相关性;但冰川面积并没有消融过半。第4题,全球气候变暖,气温不断上升,导致冰川不断消融。(2019太原模拟)气候相似原理是指将植物从一个地区移植到另一个地区,需严格按照地区的气候条件相似性来进行的原理。根据引种的气候相似性原理,选取美国1961199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美国与上海的气候差异,划分美国植物引入上海的引种适宜度,将引入上海的美国园林植物种源地划分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如图)。读图,完成57题。5与上海市气候特征相似度最高的美国城市是()A华盛顿B路

4、易斯维尔C迈阿密D洛杉矶6西雅图的园林植物不适宜引种上海,是由于上海()A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B冬季气温低C冬半年降水量较少D冬半年日照时数少7气候相似原理的应用有利于()A增加全球的生物多样性B充分利用气候资源C解决局部地区的粮食危机D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5A6.C7.B第5题,依据材料中的定义,可知图示适宜区为气候相似区,华盛顿位于适宜区。第6题,西雅图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上海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半年降水较少,不利于源于西雅图的园林植物在此生长。第7题,利用气候相似原理,可在气候类似地区种植相同植物,使各地气候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但并没有增加生物种类,也不影响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下

5、图为印度半岛及其周边区域某季节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89题。8图中印度半岛25 等温线向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A半岛为盆地地形B沿岸寒流降温作用明显C寒潮侵袭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9影响图中P、Q两地等温线疏密的因素是()A地形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D洋流8D9.A第8题,受印度半岛山地和高原地形的影响,中部地区气温较同纬度其他地区低;根据等温线的分布可判断,此时为冬半年,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陆地降温较快,因此陆地气温较海洋低。选D。第9题,图中P地地势起伏大,气温垂直差异大,等温线密集;Q地地势相对平坦,等温线稀疏。选A。(2019东北三省四市联考)如图为世界某地区气候资料统计图。(平均每

6、月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12;月降水距平该月多年平均降水量平均每月降水量;本月平均气温累计本月平均气温上月平均气温累计)读图回答1011题。10该地区月平均最多降水量和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的月份分别是()A86 mm1月B86 mm7月C60 mm12月D60 mm5月11导致该地区夏季降水距平较大的原因是()A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B受盛行西风影响C暖流的影响D东南季风的影响10B11.A第10题,从图中看平均每月降水量为26 mm,月降水距平值显示7月份最大为60 mm,说明7月平均降水量最多,为86 mm;从图中显示的各月平均气温累计曲线看6月到7月的累计值增加最小,说明7月为月平均最低气温。第

7、11题,从图中可知,该地1月份气温高,平均气温大于20 ,1月气温累计增长快,7月气温累计增长慢,说明1月份是夏季,7月份是冬季,应是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因此其夏季降水距平较大的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二、非选择题12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多,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也越来越关心,据专家分析和预测:我国北方增温在过去50年更为明显;近50年西部降水增加,东部频繁出现南涝北旱;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可能比20世纪略有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变化将更明显;农作物受旱面积和粮食产量波动将加大。下图为我国19702000年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反映出我国19702000年,

8、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2)目前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什么纬度地区?(3)单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推测我国河西走廊的粮食产量如何变化?试说明原因。(4)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至少列举3点)(5)全球气温升高与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增加有关。可采取哪些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直接读出答案。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我国北方增温更明显,进而推测世界气温的纬度变化。第(3)题,我国河西走廊农业生产缺水,降水增多会使粮食产量增加。第(4)题,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其影响可从对土地、陆地污水排放、港口等

9、方面分析回答。第(5)题,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是人们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因此可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节约能源等方面分析。答案(1)19702000年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2)我国北方增温比南方更为明显。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是中高纬度地区。(3)粮食产量会增加。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的降水有所增加,会缓解河西走廊的干旱状况;气温明显升高,热量更加充分,这都会有利于粮食生产。(4)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等。(5)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核

10、能等)消费比重;淘汰落后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使用能源。13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气候差异显著。结合图中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上海、哈尔滨秋季(911月)降水差异,并分析其原因。(2)上海与成都纬度位置相近,但成都的冬季气温高于上海,试分析其原因。(3)夏季到拉萨旅游,游客必备防晒用品和较厚衣物。请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其原因。解析第(1)题,读图,上海秋季降水量大于哈尔滨。秋季时,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夏季风减弱,锋面雨带南移,上海受雨带影响时间长,所以上海秋季降水较哈尔滨多。第(2)题,纬度、地形、海陆分布是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成都和上海纬度大致相同

11、,造成其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差异。成都地处盆地,北部山地的阻挡减弱冬季风对其影响,气温较高。上海地处平原,缺少山地阻挡,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气温较低。第(3)题,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较强,因此需要防晒;夜晚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较少,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所以气温较低,需准备较厚衣物。答案(1)秋季(911月)降水差异:上海为260 mm左右,哈尔滨为70 mm左右;上海秋季降水量大于哈尔滨。原因:秋季时,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或夏季风减弱),锋面雨带南移,所以上海秋季降水较哈尔滨多。(2)成都地处盆地,北部山地的阻挡减弱了冬季风对其影响,气温较高;上海地处平原,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气温较低。(3)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较强,因此需防晒。(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较少;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需准备较厚衣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