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及相关法律知识演示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9050339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及相关法律知识演示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及相关法律知识演示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及相关法律知识演示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及相关法律知识演示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及相关法律知识演示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及相关法律知识演示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及相关法律知识演示课件(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及相关法律知识,1.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化学品绝大多数属于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容易发生群死群伤和重大财产损失和火灾爆炸或中毒事故。 危险化学品群死群伤事故,无一不在全社会或局部地区产生强烈影响,因此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又是社会稳定的需要。,2.国外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概况 2.1政府高度重视危险化学品管理 经济发达国家政府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主要做法归纳起来就是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立法和严格执法。,2.2 企业严格自我约束 2.3 国际组织积极参与 所有国际公约中,最重要的是国际劳工组织170公约(1990),即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

2、约,我国是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国,已与1994年10月27日全国人大八届十次会议批准该公约,表明正式的承诺,承认并执行该公约。 3.我国危险化学品管理 3.1 化工企业当前安全生产形势 3.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由国务院于2002年3月15日颁布实施,它有如下明显特点: 1.) 条例管理的范围是全部危险化学品(包括进口),2.) 条例管理的是危险化学品从生到死的全部六个环节即生产、使用、储存、经营、运输、废弃; 3.) 条例管理的是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从建立、生产、储存、经营到停业停产的全过程; 4.) 条例由安全、公安、卫生、环保、交通、铁路、民航、质检、工商、邮电共十个

3、政府部门执法,各部门职责明确; 5.)强化执法力度,用政府审批、定点、发证、监督检查以及行政、经济、刑事追究等措施加强管理;,6.) 条例纳入了国际上先进的安全理念和先进管理方法,提出了很多新要求,主要有危险化学品必须有安全标签和安全技术说明书、危险化学品必须登记、生产和储存装置必须安全评价、企业和地方必须制定事故应急预案、新改扩建装置必须审批、包装物必须有专业定点厂生产、生产企业必须取得生产许可证、经营和运输单位必须取得相应资质等。 3.2.1条例的宗旨 条例的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制定本条例”开宗明义地说明了条例的宗旨,即目的。,3.2.

4、2条例的适用范围 条例的第二条和第三条讲的是条例的适用范围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必须遵守本条例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其他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3.2.3条例规定了10个执法政府部门的职责分工,条例第5条对执法部门的职责作了明确划分。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2)公安部门 (3)质检部门 (4)环保部门 (5)铁道部门 (6)民航部门

5、 (7)交通部门 (8)卫生行政部门 (9)工商行政部门 (10)邮政部门,3.2.4条例确立的13项管理制度 包括 (1)1项公告制度 (2)2项备案制度 (3)9项审查、审批制度和违规责任追究制度法律责任 (1)公告制度 (2)备案制度 条例规定了两项备案制度。,1.在役装置安全评价报告备案制度 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报告应当上报给地市级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一般是地市级政府的安全生产监

6、督管理局)备案。 2.应急救援预案备案制度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也要报地市级政府负责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见条例第五十条)。,3.审查审批制度 条例共规定了9项审查、审批制度,包括 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储存企业设立审批;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生产许可证制度; 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生产企业的定点审批;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制度; 危险化学品准购、准运制度; 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资质认定制度; 危险化学品登记制度; 从业人员培训考核与持证上岗制度;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制度;,4.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的法律责任 危

7、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对相关法律责任规定相当明确,既规定了生产单位的法律责任,也规定了执法者的法律责任,要求分别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负责;既规定了生产单位的违规罚则,也规定了执法者的违规罚则,体现了法律法规平等、公正的原则。 条例规定了三种违规处罚,即行政处罚、经济处罚、刑事追究。,第三章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1.化学品及危险化学品概念 (1)化学品 指各种化学元素、由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及其混合物,无论是天然的还是人造的。 (2)危险化学品 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蚀特性,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属危险化学品。如氯气有毒、有刺激性,硝酸有强烈腐蚀性,均

8、属危险化学品。,2.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2.1危险化学品分类 2.1.1危险性分类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危险化学品分为8类 2.1.2化学品危险性类别的划分、标志及各类化学品的特性。 2.1.2.1爆炸品 (1)爆炸品,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也包括五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按其爆炸性的大小,爆炸品分五项: (2)爆炸品具有以下特性 (1)爆炸性强 (2)敏感度高 2.1.2.2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9、本类化学品系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按其性质分为以下三项: 易燃气体; 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 有毒气体(毒性指标同第六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特性如下: (1)可压缩性 一定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所加的压力越大其体积就会变得越小,若继续加压会压缩成液态。 (2)膨胀性,(3)易燃可燃气体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极易发生燃烧爆炸。 (4)除具有易燃性、毒性外,还有刺激性、致敏性、腐蚀性、窒息性等。 2.1.2.3 易燃液体 指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性已列入其他类别的液体。 本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

10、成爆炸混合物。,按闪点分为以下三项: 低闪点液体 闪点-18 ; 中闪点液体 -18 闪点23 ; 高闪点液体 23 闪点61 ; 易燃液体具有以下特性: (1)易挥发性; (2)易流动扩散性; (3)受热膨胀性; (4)带电性; (5)毒害性。,2.1.2.4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易燃固体: 指自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自燃物品: 指自燃点低, 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遇湿易燃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

11、炸。,易燃固体主要特性如下: (1)易燃性 (2)可分散性与氧化性 (3)热分解性 (4)对撞击、摩擦的敏感性 (5)毒害性 自燃物品主要特性如下: ()极易氧化 ()易分解 遇湿易燃物品主要特性如下: ()遇水或酸反应性强 ()腐蚀性或毒性强,2.1.2.5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本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 氧化剂 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 有机过氧化物 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 、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1)氧化剂中的有机过氧化物均含有过氧基 (00),其余的氧化剂则分别含有高价态

12、的氯、溴、氮、硫、锰、铬等元素。,(2)氧化剂遇高温易分解放出氧和热量,极易引起燃烧和爆炸。 (3)许多氧化剂如氯酸盐类、硝酸盐类、有机过氧化物等对摩擦、撞击、震动极为敏感。 (4)大多数氧化剂,特别是碱性氧化剂,遇酸反应剧烈,甚至发生爆炸。 (5)有些氧化剂特别是活泼金属的过氧化物如过氧化钠(钾)等,遇水分解放出氧气和热量,有助燃作用,使可燃物燃烧,甚至爆炸。 (6)有些氧化剂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和腐蚀性。 (7)有些氧化剂与其他氧化剂接触后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放出大量热而引起燃烧爆炸。,2.1.2.6 有毒品 系指进入肌体后,累计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

13、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有毒品的主要特性如下: (1)溶解性 很多有毒品水溶性或脂溶性较强。有毒品在水中溶解度越大,毒性越大。 (2)挥发性 大多数有机有毒品挥发性较强,易引起蒸气的吸入中毒。,(3)分散性 固体毒物颗粒越小,分散性越高,特别是一些悬浮于空气中的毒物颗粒,更易吸入肺泡而中毒。 2.1.2.7 放射性物品 2.1.2.8 腐蚀品 腐蚀品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 。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率超过6.25mm/年的固体或液体。 该类按化学性质分为三项:,

14、酸性腐蚀品; 碱性腐蚀品; 其他腐蚀品。 腐蚀品有以下特性: (1)强烈的腐蚀性 (2)氧化性 腐蚀性物质如浓硫酸、硝酸、氯磺酸、漂白粉等都是氧化性很强的物质,与还原剂接触易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容易引起燃烧。,(3)稀释放热性 多种腐蚀品遇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易燃液体四处飞溅造成人体灼伤。,3.化学品的主要危害及危害控制的一般原则,化学品危害主要包括燃爆危害、健康危害和环境危害。 爆炸危害是指化学品能引起燃烧、爆炸的危害程度。 健康危害是指接触后能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大小。 环境危害是指化学品对环境影响的危害程度。,3.1 化学品的燃爆危害 在火源的作用下,可燃气体、可燃蒸气 或粉

15、尘在空气中,恰足以使火焰蔓延的最低浓度称为该气体、蒸气或粉尘的爆炸下限,恰足以使火焰蔓延的最高浓度称为该气体、蒸气或粉尘的爆炸上限,上限和下限统称为爆炸极限或燃烧极限,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浓度称为爆炸范围。爆炸范围通常用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数表示,可燃粉尘则用mg/m3表示。爆炸极限的范围越宽,爆炸下限越低,爆炸危险性越大。,3. 1.2 液体的燃烧危害性 在一定温度下 ,易(可)燃液体表面上的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焰接触时,能闪出火花,但随即熄灭,这种瞬间燃烧的过程叫闪燃。液体能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叫闪点。能维持液体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该液体的着火点(燃点)闪点越低 ,它的火灾危

16、险性越大 。 3. 1.3 固体的燃烧危险性,可燃固体因内部所发生的化学、物理或生物化学过程而放出热量,这些热量在适当条件下会逐渐积累,使可燃物温度上升,达到自燃点而燃烧这种现象称为自热自燃。 引起自热自燃是有一定条件的: (1)必须是比较容易产生反应热的物质; (2)此类物质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 或是呈多孔隙状的; (3)热量产生的速度必须大于向环境散发的温度。,可燃物质在外界热源作用下,温度逐渐升高,当达到自燃点时,即可着火燃烧,称为受热自燃。 物质发生受热自燃取决于两个条件: 一是要有外界热源; 二是有热量积蓄的条件。 3. 1.4 火灾与爆炸的破坏作用 火灾是在起火后火势逐渐蔓延扩大,随着时间的延续,损失数量迅速增长,损失大约与时间的平方成比例,如火灾时间延长一倍,损失可能增加四倍。爆炸则是猝不及防。可能仅在一秒内爆炸过程已经结束,设备损坏,厂房倒塌,人员伤亡等巨大损失也将在瞬间发生。,爆炸通常伴随发热、发光、压力上升、真空和电离等现象,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他与爆炸物的数量和性质、爆炸时的条件以及爆炸位置等因素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