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导学答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9042360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导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导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导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导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导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导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导学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导论综合练习题参考答案中央电大财经部刘臣2007 年 04 月 11 日一、名词解释题1经济学: 是指关于选择的科学,是对稀缺性资源合理配置进行选择的科学。(参见教材 P3)2微观经济学:是指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参见教材P4)3宏观经济学:是指从国民经济角度研究和分析市场经济整体经济活动的行为。(参见教材 P4)4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亚当?斯密著, 1776 年出版。批判了重商主义的错误观点,提出了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明确了劳动价值和利润来自于剩余劳动的观点; 强调经济自由的思想, 主张自由放任和充分发挥市场自由竟争的调节作用;强调国家不干预经济。 国富论

2、第一次创立了比较完备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剩余价值理论的提出,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是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参见教材P8)5就业、利息和货币统论:简称通论,凯恩斯著,1936 年出版。在理论上批判了萨伊的 “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和资本主义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错误观点,提出了供给是需求的函数和资本主义不可能充分就业的理论;在方法上开创了以总量指标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 在政策上反对自由放任, 强调国家干预经济, 并提出财政赤字政策、 收入政策、货币政策等三项重要的经济政策。通论创建了宏观经济学,并使凯恩斯经济学开始成为正统经济学,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为资本主义各国

3、所采用,被经济学界称为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参见教材P11)6规范分析: 是指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和制定政策的依据。 (参见教材 P16)7实证分析: 是指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参见教材 P16)8均衡分析:又称为瓦尔拉斯均衡。包括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价格的作用,对个别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即分析商品的需要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相对应,是指在市场上所有商品的供给、需求和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对所

4、有商品的供求均衡状态的分析,后来发展为用数量关系来描述或反映一般均衡状态。(参见教材P17)19非均衡分析: 是指由于价格的作用,经济运行中不能形成供求相等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即不能形成瓦尔拉斯均衡, 而只能使供求双方在偏离瓦尔拉斯均衡的适当位置上的均衡。 (参见教材 P17)10流量分析: 是指对流量总量指标的投入产出变化及对其他总量指标的影响等进行分析。 (参见教材 P18)11存量分析: 是指对存量的总量指标的影响因素、 变动趋势及对其他有关指标影响的分析。 (参见教材 P18)12总量分析: 是指对宏观经济运行总量指标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动规律进行分析。(参见教材P19)13结构分析:

5、 是指对经济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及其对比关系变动规律的分析。(参见教材 P19)二、单项选择题1 D2 C3 A4A5 B6D7 D8 B9 C10 C11 C12B13 A14A15 B16 C17 A18 B19 C20D21 A22B三、多项选择题1 ABE2 CDE3 ABD4 ABCDE5 ABCDE6 ABCDE7 ABCDE8 BC9 ABC10 AC11 ABCD12ABCDE13 ABCDE14 ABCDE四、判断分析题1 2 3 4 5 67 8 9 10 1112 13 14 五、问答题1何谓经济学?其经济含义是什么?经济学是关于选择的科学, 是对稀缺性资源合理配置进行选择的

6、科学。 理解这一涵义应把握以下几方面内容:2资源是稀缺的 (与人们欲望的无限性相比较而言的),稀缺性决定有效利用资源的重要性。经济学是选择的科学,即家庭、 厂商、 政府和涉外部门都以资源有效利用为目标进行选择。厂商选择的目的是获得利润最大化。家庭选择的目的是获得效用最大化。政府和涉外部门选择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参见教材P4)2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目的是什么?借鉴西方经济学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目的:第一,分析和考察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和实施的经济政策, 便于我们认识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经济和存在的问题。第二,加深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理解,通过和发达市场经济进行比较分析,加深对社会

7、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和规律性的认识。第三,分析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可借鉴之处, 作为我们制定经济政策特别是宏观经济政策时的参考依据,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西方经济理论产生于西方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文化背景、经济基础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为此应注意:经济条件与国情不同。 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经济学, 其基本原理的产生与应用受不同社会、经济、 文化条件的限制。 西方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是以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而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假设的条件不同。 西方经济理论的基本假设为:一般人的本性是利己的,即经济人假设;产权明晰; 具有

8、完全信息的假设这些假设在西方也不一定完全符合经济发展的事实。而在我国这些假设更是存在的很大的不同。(参见教材P5 6)3试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需求理论(包括供求理论和效用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理论(又称厂商均衡理论)、分配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3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以国民收入核算为研究宏观经济理论的出发点,以国民收入决定为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形成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IS-LM 模型和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等三个模型和失业和通货膨胀、财政理论与政策、 货币理论与政策和对外经济理论与政策等四个政策。 外加经济周期的增长。 (参见教材 P15-16)4西方

9、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与区别区别:第一,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是研究单个经济决策单位(消费者、厂商等)的经济行为,它考察的是单个商品市场上的价格和供求是如何变动的,单个消费者的消费受哪些因素的制约, 单个生产者的成本、价格、产量是如何决定的,收入任何在各资源所有者之间进行分配等。 概括地说,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消费者如何消费获得效用最大化;研究厂商如何生产才能获得利润最大化;而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它分析的是诸如一国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变动及其与社会就业、经济周期波动、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财政金融之间关系等问题。第二,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运用个量分析方法研究微观经

10、济活动;宏观经济学运用总量分析方法研究整个国民经济活动。联系:第一,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分析是相互补充的。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可以同时对某一经济现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 而这些考察是相互联系和互补的。 二者共同构成西方经济学。第二,二者假定的制度前提是一样的, 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 在对某一经济现象进行分析时都假定制度前提是既定的。二者都研究资源的有效配制问题。第三,二者使用的分析方法(除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的区别外)大都相同。第四,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宏观经济分析总是以微观经济分析为前提的。5为什么说国富论的诞生标志着古典经济学的形成?亚当 ?斯密撰写的国富论于17

11、76 年出版了。该著作批判了重商主义的错误观点,纠正了其偏见, 提出了生产部门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明确了劳动价值和利润来自于剩余劳动的观点; 强调经济自由的思想, 认为个人追求私利的结果, 有效地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利益,提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 “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导 ”,主张自由放任和充分发挥市场自由竟争的调节作用;提出国家具有保卫本国安全、免受外国侵犯,维护社会治安、保护居民不受欺辱与压迫,建设和维护公共工程和公共事业。强调国家不干预经济。4国富论 继承和发展了以前许多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驳斥了重商主义错误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第一次创立了比较完备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所以说国富论的诞生

12、标志着古典经济学的形成。(参见教材P8 的述评)6 20 世纪初,资产阶级经济学发展的特点第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作为独立学科分为两门。无论是古典经济学还是新古典经济学,都是大一统经济学,没有微观与宏观之分,由于经济危机的爆发,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诞生,标志着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门学科的正式建立。第二, 凯恩斯主义占主导地位。 由于经济危机的爆发,表明自由放任、 国家不干预经济的政策失败了, 由此凯恩斯提出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相继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作为基本政策付出实施,成为正统经济学。第三,垄断竞争理论的产生。传统经济学是以完全竞争为条件的,1933 年张伯伦等提出了垄断竞争理论,是

13、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补充、修改与发展,引起了经济学的震动。第四,效用理论的发展。 由于马歇尔的基数效用理论存在两个难题,为解决这两个难题,希克斯提出了序数效用论,用以代替基数效用理论,发展了效用理论。(参见教材P10-12 )7为什么说通论的出版是经济学说史上的又一次革命?凯恩斯撰写 就业、 利息和货币通论于1936 年正式出版。作者在1929 年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情形下,对传统经济学理论提出了质疑。作者在理论上批判了萨伊的“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和资本主义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错误观点,提出了供给是需求的函数和资本主义不可能充分就业的理论;在方法上开创了以总量指标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即总量分析方法; 在政策上反对自由放任, 强调国家干预经济, 并提出财政赤字政策、收入政策、货币政策等三项重要的经济政策。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理论、方法和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金融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