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第一次模拟考试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149041930 上传时间:2020-10-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第一次模拟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全]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第一次模拟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全]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第一次模拟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全]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第一次模拟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全]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第一次模拟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第一次模拟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第一次模拟考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第一次模拟考试第一部分 客观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1.学记中的“相观而善之谓摩”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 )。A.互相观察,互相模仿 B.互相观摩、取长补短C.互相观摩,从而变得善良 D.注重教材教法分析2.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提出的教学过程阶段是( )。A.明了、困难、问题、假设 B.明了、联想、系统、方法C.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D.分析、综合、联想、系统、方法3.要改变人的自然禀赋和能力,使其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成为现实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这体 现了教育的(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C.

2、文化功能 D.人口功能4.制约教育的性质、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根本因素是( )。A.政治经济制度 B.社会生产力C.人口数量与质量 D.文化习俗5.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内发论思想的是( )。A.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B.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C.一个人的身心发展是内外因素在个体实践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D.最初的心灵像一块白板,一切观念和记号都来自于后天的经验6.在新中国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的表述中,把教育目的表述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造 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文件是( )。A.195

3、7 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B.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C.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D.2010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7.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指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生产劳动同社会发展相结合B.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C.生产劳动同教学相结合D.生产劳动同全面发展相结合8.在学生眼里,老师是“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的象征。这反映的是教师劳动的( )。A.长期性 B.连续性C.创造性 D.示范性9.下列关于师生关系构成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 )。A.教育关系 B.心理关系C.社会

4、关系 D.合作关系10.儿童的发展总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思维,从机械记忆发展到意义记忆、从喜怒哀乐等一般情感 发展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高级情感。这指的是心理发展的( )。A.阶段性 B.顺序性C.不平衡性 D.差异性11.我国课程体系必须追求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体现了第八次课程改革价值追求的( )。 A.教育公平 B.国际理解C.回归生活世界 D.关爱自然12.以下课程观没有体现“学习者是课程主体”思想的是( )。A.课程即对话 B.课程即活动C.课程即知识 D.课程即经验13.“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句话说明在教学中应重视( )。A.知识的传授

5、 B.发展学生的能力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14.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通过问答是方式,引导学生获得新知识和巩固旧知识是( )。A.讲授法 B.谈话法C.讨论法 D.练习法15.( )是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A.主题班会 B.运动C.晨会 D.校会16.某国现代学制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工业革命和自身文化背景的影响,开创了从小学直至大学,形式上任 何儿童都可以入学的学制系统,该国家可能是( )。A.英国 B.苏联 C.美国 D.德国17.正直诚实,作风正派,为人师表,遵纪守法。体现了教师的( )行为规范。A.思想 B.教学C.人际 D.仪表18.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6、 )。A.教师考核的内容包括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四个方面2 B.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自 1999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C.完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履约任教服务期调整为 6 年D.在招收学生工作中徇私舞弊的,要承担行政责任19.双向细目表亦称“两向度表”、“两向度次数表”,它是按两种分类标准编制成的表。这里的双向是指( )。A.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B.课程目标与教学途径C.教学规律与教学内容 D.教师与学生20.在北京奥运会上,很多游泳运动员穿着“鲨鱼皮”的泳衣进行比赛,这种泳衣的创造活动体现了哪种心理影 响机制?( )。A.心理定势 B.功能固着C.动机状

7、态 D.原型启发21.“咬定青山不放松”主要反映的意志品质是( )。A.坚韧性 B.果断性C.意志力 D.自觉性22.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 )。A.教育心理学大纲 B.教育心理学原理C.教育实用心理学 D.教育心理学23.以下不属于发现教学模式的特点的是( )。A.教学围绕一个问题情境而不是某一个知识点展开B.教学以学生的发现活动为主,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C.教学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D.教师要多给学生讲授相关知识点24.儿童知道一个寿司被切成了八小块,寿司并没有发生变化。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该儿童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25.提

8、出压抑说的心理学家是( )。A.奥苏伯尔 B.桑代克C.弗洛伊德 D.布鲁纳26.创设问题情景时,只有在( )的情况下,才能构成问题情境。A.低等难度 B.任意难度C.高等难度 D.中等难度27.小红在学习古诗咏鹅时,背 8 遍刚刚好能背出来,那她再背( )遍记忆效果最好。A.2 B.4 C.8 D.1228.儿童从会算“2 个苹果加 3 个苹果,等于 5 个苹果”,上升到“2+3=5”的思维变化,体现的发展趋势是( )。A.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 B.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C.从发散思维到辐合思维 D.从再造性思维到创造性思维29.研究表明,学习成功的儿童往往对学习抱积极态度,学习屡受挫折的儿童

9、对学习抱消极态度。这种现象的最 合理的解释是( )。A.认知失调 B.经典条件反射C.效果律 D.完形顿悟说30.心智技能形成中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和内部言语阶段可以合称为( )。 A.原型定向 B.原型模仿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的经济功能的是( )。A.积累人力资本,提高个体劳动生产力B.促进科技的生产、转化、应用、创新C.推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国家事务D.促进人口迁移2.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影响这一主导作用发挥的主要条件是( )。A.教育的自身状况 B.受教育

10、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C.家庭环境的效应 D.社会发展的状况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 )。A.因材施教 B.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C.处理教学内容上 D.教师需要“教育机智”4.课程计划具体规定的内容有( )。A.教学科目的设置 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 D.学年编制5.下列关于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正确的说法有( )。A.有利于增强教学的灵活性 B.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C.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D.有利于发挥班集体作用6.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是( )。A.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B.班级管理的设计者C.班级优良班风的培育者 D.班级教学的领导者7.说服教育法的具体方式有(

11、)。A.讲解 B.表扬C.谈话 D.报告8.以不同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倾向为依据,可以将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分为(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C.生活本位论 D.环境本位论9.西欧封建社会教会教育的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和“四学。其中,“三科”是指( )。A.辩证法 B.文法C.修辞 D.音乐10.下列说法符合终身教育思想的是( )。A.活到老,学到老 B.人过四十不学艺C.学而不已,阖棺乃止 D.亡羊补牢,犹未为晚11.教师公正的作用体现为( )。A.以身作则,说到做到,教师教育学生应做的,自己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B.有利于给学生道德心灵以良好的影响C.起监督调控作用,督促教师消除杂念

12、D.有利于确立教师的道德威信,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12.下列属于严重不良行为的是( )。A.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B.吸食、注射毒品C.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D.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13.以下是机能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的是( )。A.冯特 B.韦特海默 C.杜威 D.安吉尔14.在布鲁纳提出的动机原则中,学生具有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分别是( )。A.好奇内驱力 B.互惠内驱力C.胜任内驱力 D.认知内驱力15.在原型操作阶段,为使智慧技能在操作水平上顺利形成,教师必须做到( )。A.使学生了解活动的结构 B.形成智慧技能的表象C.关注学生智慧技能的掌握和转化 D.言语的合理运用16.下列属

13、于情绪的调节与控制的是( )。A.改变个体的认知 B.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C.丰富并端正自己的体验 D.保持适宜的情绪状态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来讲,一个测验的信度系数至少应在 0.60 以上B.复本信度指的是同一个测验对同一批被试施测两次结果的一致性程度C.内部一致性系数也叫“同质性信度”D.难度指数越接近 1,难度越小18.先学习了麻雀的概念,再学习鸟的概念,属于(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19.要使学生保持学习上的成功感,教师要注意( )。A.课题应由难到易呈现,以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B.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C.课题难度要适当,学生经过努力

14、恰好可以完成D.在某一课题失败时,可先完成有关基础课题,使学生下次在原来失败的课题上获得成功感20.要想顺利进行人际交往,就必须十分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必须要做到( )。A.明确说话目标 B.理解说话者话中的含义C.学会倾听 D.敢于说话第二部分 主观题一、判断辨析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1.人口增长速度比较快的地区,教育发展应以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2.活动课程夸大了儿童的个人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影响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如果把握不当,容易 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3.教书育人是为调节教师与职业活动的关系而出现的师德条目。教书育人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准绳,

15、是教 师职业道德中的一种起决定作用的品质。4.简单的记忆提取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5.爱护公物的行为不是由能力决定的,而是由态度决定的。二、论述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2 分)结合实际,论述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8 分)材料:魏老师对刚接任的一个班级进行摸底测验,满分 100 分的试卷,有个学生的语文只考了 8 分。魏老师找他谈 话。谈话中,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语文老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学生答:“是。”“听你 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学生回答:“是,我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想做。”魏老师说:“你根本 不听讲,不学习,还能考 8 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魏老师把他叫 到自己跟前打开试卷,帮他分析每一道题,哪些是只要去熟读记忆就可以掌握的,比如说语文里的古诗词只要采 用科学的记忆方法,就可以很好的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